《画方毁濟》 滁州电大 赵绎
《西方经济学》 滁州电大 赵泽润
《西方经济学》課程缆明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开放财经专科学生的一门必选课,5学分, 开设一学期。本课程主要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效用)最大化,政府机 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 运行的条件、机制和手段。比较计划经济的运行,分析它的长 短优劣与局限,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使 学员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 实际进行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 坚实的基础
《 西方经济学》课程说明 《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开放财经专科学生的一门必选课,5学分, 开设一学期。本课程主要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效用)最大化,政府机 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 运行的条件、机制和手段。比较计划经济的运行,分析它的长 短优劣与局限,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使 学员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 实际进行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 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和教学环节 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了解、掌握、重 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灵 活地进行分析和运用到实际中。 教学环节 ◆1、面授课程; ◆2、网上教学; ◆3、小组讨论; 4、作业和考核
教学要求和教学环节 一、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了解、掌握、重 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灵 活地进行分析和运用到实际中。 二、教学环节: 1、面授课程; 2、网上教学; 3、小组讨论; 4、作业和考核
经济学简介 ◆经济学阐述 ◆西方经济学阐述 经济学是总结和指导经济活动 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活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学科。 规律和特点的理论概括。是分析 其重要性体现在 总结了市场机制条件下经济运行 ◆1、是提升国家、民族和各级组 状况以及政府、厂商和消费者的 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经济行为,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 ◆2、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效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管理 是一门大众科学; 方法。是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科学的皇后
经 济 学 简 介 经济学阐述 经济学是总结和指导经济活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学科。 其重要性体现在: 1、是提升国家、民族和各级组 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2、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是一门大众科学; 3、社会科学的皇后 西方经济学阐述 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活动 规律和特点的理论概括。是分析 总结了市场机制条件下经济运行 状况以及政府、厂商和消费者的 经济行为,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 效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管理 方法。是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是荟萃世界各流派的经济思想中的合理部分,逐渐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科 学体系 1、重商主义。以研究交换为中心。资本主义第一个经济理论。经济学的 早期阶段。15世纪一17世纪中期 2、古典学派。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研究领域从流通转入生产 领域:寻求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根源:存在着市场经济和价格作用。经济 学的形成时期。经济学史上第一次革命。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 论冫 ◆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19世纪70年代—20 世纪30年代。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 4、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1)凯恩斯革命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经济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凯恩斯革命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斯拉伐革命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史上的第五次革 命:货币主义革命 经济学史上的第六次革命:理性预期革命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是荟萃世界各流派的经济思想中的合理部分,逐渐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科 学体系。 1、重商主义。以研究交换为中心。资本主义第一个经济理论。经济学的 早期阶段 。15世纪 — 17世纪中期 2、古典学派。 17世纪中期 — 19世纪70年代。研究领域从流通转入生产 领域:寻求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根源:存在着市场经济和价格作用。经济 学的形成时期。经济学史上第一次革命。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 论> 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19世纪70年代 — 20 世纪30年代。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 4、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1)凯恩斯革命时期:20世纪30年代 — 50年代经济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凯恩斯革命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经济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斯拉伐革命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史上的第五次革 命:货币主义革命 经济学史上的第六次革命:理性预期革命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及研究出发点 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交换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门社 会科学。 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三、出发点 ◆1、无限的欲望。( unlimited desires ◆2、稀缺性。( scarcity) ◆3、选择性。( selection)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及研究出发点 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交换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门社 会科学。 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二、出发点 1、无限的欲望。(unlimited desires) 2、稀缺性。(scarcity) 3、选择性。(selection)
欲望 ◆欲望:个人或团体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 事物的渴求。包括物质和服务二个方面 原因 1、物品和服务本身在不断发展 多A·2、人类自身需求不断发展 ◆特征:无限性。 ◆客观作用:从宏观上促使社会组织不断 去认识世界,组织生产和创造财富
欲望 欲望:个人或团体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 事物的渴求。包括物质和服务二个方面。 原因: 1、物品和服务本身在不断发展; 2、人类自身需求不断发展。 特征:无限性。 客观作用:从宏观上促使社会组织不断 去认识世界,组织生产和创造财富
资源的稀缺性 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一般都具有多用途性; ●既有限又有多用途的资源称为稀缺资源
资源的稀缺性 ● 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 资源一般都具有多用途性; ● 既有限又有多用途的资源称为稀缺资源
资源及其构成 Y=f(l,K,N,e) 劳动L Y2资本K 产品 土地N 二 产出 企业家 才能N Inputs/Factors Outputs
资源及其构成 Y = f (L,K,N,E) 劳动 L 资本 K 土地 N 企业家 才能 N ? 产品 产出 Inputs / Factors Outputs
稀缺性( Scarcity)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 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 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希缺性。 经济物品/免费物品 问题: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
稀缺性(Scarcity)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 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 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经济物品 / 免费物品 问题: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