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 谈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张岱年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2、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3、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坚守道德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整体感知。 (一)限时进行全文阅读,回答问题1和2:(提醒结合题目) 1、中国传统道德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两个主要的方面进行论述? 最主要特点一一第1自然段:“以人为本” 两个方面——第3自然段:“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格的尊严” 第11自然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根据归纳出的论点对文章进行层次划分,理清思路 第一层一—(1)中国传统道德的特点:“以人为本”。 第二层一—(2——17)从两方面来论述中国传统道德 第三层一—(18)总结全文 反思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到不同的划分层次的看法,有两个同学认为第1自然段应该与下 文合并,有同学认为15——17自然段应该与前面的段落形成并列关系。我在课堂上对第1 种看法的解释是:“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提出了总的观点,进而在下面进行分述。”对第2 种看法的解释有些牵强:“作者在15——17自然段中提到的‘爱国主义’‘孝’‘勤俭’都是 对‘人’如何作为提出的要求,也属于‘以人为本’的范围。 (二)、限时阅读: 限时阅读第2——10自然段,回答问题3 3作者论述中国传统道德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时用到了哪些论据? (提醒结合第59面对论据的定义)一一引出“引证法” (讲解定义和“理论”具体包括的内容,老师建议逐点进行讲解,以留时间给学生作笔记) 教学反思:上1班的课的时候发现比较多的同学都没有作笔记,我提醒学生并留了一点时间 给他们作笔记。 第二课时 、重点突破:引证法 定义(其优点在于较有权威性、说服力)一—“理论”一—“怎样论述” 理论一一不可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要简洁,不宜过多 论点一一准确引用理论一一恰当阐述理论一一联系论点分析(抓住引文中的关键字句) (老师建议不要“空洞”讲解) 反思 在老师的建议下,经过调整,我用了作者引用孟子的话作为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作者的论 证过程,然后我再具体讲解“引证法”:期间讲解引用理论时要注意到的两个问题,课后老 师建议举出例子讲解更好;同时强调从“引”到“证”的过程,“证”更为重要;最后用文
3、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 -----谈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张岱年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2、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3、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坚守道德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一)限时进行全文阅读,回答问题 1 和 2:(提醒结合题目) 1、中国传统道德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两个主要的方面进行论述? 最主要特点——第 1 自然段:“以人为本”; 两个方面—— 第 3 自然段:“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格的尊严” 第 11 自然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根据归纳出的论点对文章进行层次划分,理清思路。 第一层——(1)中国传统道德的特点:“以人为本”。 第二层——(2——17)从两方面来论述中国传统道德。 第三层——(18) 总结全文。 反思: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到不同的划分层次的看法,有两个同学认为第 1 自然段应该与下 文合并,有同学认为 15——17 自然段应该与前面的段落形成并列关系。我在课堂上对第 1 种看法的解释是:“作者在第 1 自然段中提出了总的观点,进而在下面进行分述。”对第 2 种看法的解释有些牵强:“作者在 15——17 自然段中提到的‘爱国主义’‘孝’‘勤俭’都是 对‘人’如何作为提出的要求,也属于‘以人为本’的范围。” (二)、限时阅读: 限时阅读第 2——10 自然段,回答问题 3: 3 作者论述中国传统道德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时用到了哪些论据? (提醒结合第 59 面对论据的定义)——引出“引证法” (讲解定义和“理论”具体包括的内容,老师建议逐点进行讲解,以留时间给学生作笔记) 教学反思:上 1 班的课的时候发现比较多的同学都没有作笔记,我提醒学生并留了一点时间 给他们作笔记。 第二课时 一、重点突破:引证法 定义(其优点在于较有权威性、说服力)——“理论”——“怎样论述” 理论——不可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要简洁,不宜过多 论点——准确引用理论——恰当阐述理论——联系论点分析(抓住引文中的关键字句) (老师建议不要“空洞”讲解) 反思: 在老师的建议下,经过调整,我用了作者引用孟子的话作为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作者的论 证过程,然后我再具体讲解“引证法”;期间讲解引用理论时要注意到的两个问题,课后老 师建议举出例子讲解更好;同时强调从“引”到“证”的过程,“证”更为重要;最后用文
章最后一段中作者引用列宁的话作为又一例子让学生自己再进行分析,巩固所学到的“引证 法”的内容 限时进行进一步阅读,回答问题4: 4、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如何运用引证法?论证了什么问题? 5、文章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引证法?引用的理论有何不同 二、拓展 (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例子)。”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根据孔子对“礼”的阐述,判断《鸿门宴》中项羽对座次的安排是否符合“礼制”,并 说明理由。 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确:(项羽一方对座次的安排是完全不符合礼制的。亚父只是项羽的谋臣,却被安 排“南向坐”;沛公是反秦义军领袖之一,劳苦功高:就算不能与项羽平起平坐,但至少也 应该比亚父尊贵吧。他只能“北向坐”,可见尊卑不分。张良也是谋臣,只能“西向侍”,连 坐的资格也没有,可见项羽一方早就打算对沛公兴师问罪。司马迁这样写是要突出表现项羽 藐视刘邦,以尊者自居的骄傲心理。) 补充:古代室内礼节性的座次, 最尊的座位是:在西墙前铺席,坐在席上面向东,即所谓东向坐:;其次是南向坐 再其次是北向坐;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 顾炎武考证:“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 二、〕【材料1】又跳海珠桥鲁莽阿伯爬桥推下跳桥男 2009年5月21日,广州海珠桥上演了一场跳桥秀,这回上演的却让人惊心动魄 上午7时,来自广东化州的陈富超携带横幅标语爬上了海珠桥,5个小时后,在市民的一片 惊叫声中,他被路过的健壮阿伯推了下来。陈富超从7米高的桥上重重落地,腰椎和右手臂 骨折。而自称见义勇为的赖老伯像英雄一样挥手回应,最后被警方带走。有律师认为,老汉 这种行为绝对违法,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材料2】“推人老伯”自荐见义勇为遭拒吃安眠药才能睡 “我现在留一脸白须,是因为一肚子冤屈无处可诉。”“我觉得我的行为是真正的见 义勇为”……2009年5月在海珠桥上将上演“跳桥秀”5个小时的陈富超推落下桥的阿伯赖 健生近日又频现公众视线,面对媒体述说“自己的冤屈”,引起了广泛关注。昨日记者就赖 伯自荐见义勇为的言论向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相关人士咨询,该人士表示,去年事发后公 安机关对赖健生以涉嫌故意伤害的名义采取刑事措施即已表明不认定其行为是见义勇为,赖 伯的推人举动是“用一种错误去纠正另一种错误”。 三、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在老师的建议下,经过调整,我用了作者引用孟子的话作为例子,让学生自 己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然后我再具体讲解“引证法”;期间讲解引用理论时要注意到的两 个问题,课后老师建议举出例子讲解更好:同时强调从“引”到“证”的过程,“证”更为 重要:最后用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引用列宁的话作为又一例子让学生自己再进行分析,巩固 所学到的“引证法”的内容
章最后一段中作者引用列宁的话作为又一例子让学生自己再进行分析,巩固所学到的“引证 法”的内容。 限时进行进一步阅读,回答问题 4: 4、作者在第 3 自然段中如何运用引证法?论证了什么问题? 5、文章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引证法?引用的理论有何不同? 二、拓展: (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例子)。”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根据孔子对“礼”的阐述,判断《鸿门宴》中项羽对座次的安排是否符合“礼制”,并 说明理由。 “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明确:(项羽一方对座次的安排是完全不符合礼制的。亚父只是项羽的谋臣,却被安 排“南向坐”;沛公是反秦义军领袖之一,劳苦功高;就算不能与项羽平起平坐,但至少也 应该比亚父尊贵吧。他只能“北向坐”,可见尊卑不分。张良也是谋臣,只能“西向侍”,连 坐的资格也没有,可见项羽一方早就打算对沛公兴师问罪。司马迁这样写是要突出表现项羽 藐视刘邦,以尊者自居的骄傲心理。) 补充:古代室内礼节性的座次, 最尊的座位是:在西墙前铺席,坐在席上面向东,即所谓东向坐;其次是南向坐; 再其次是北向坐;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 顾炎武考证:“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 (二、)【材料 1】又跳海珠桥 鲁莽阿伯爬桥推下跳桥男 2009 年 5 月 21 日,广州海珠桥上演了一场跳桥秀,这回上演的却让人惊心动魄。 上午 7 时,来自广东化州的陈富超携带横幅标语爬上了海珠桥,5 个小时后,在市民的一片 惊叫声中,他被路过的健壮阿伯推了下来。陈富超从 7 米高的桥上重重落地,腰椎和右手臂 骨折。而自称见义勇为的赖老伯像英雄一样挥手回应,最后被警方带走。有律师认为,老汉 这种行为绝对违法,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材料 2】 “推人老伯”自荐见义勇为遭拒吃安眠药才能睡 “我现在留一脸白须,是因为一肚子冤屈无处可诉。”“我觉得我的行为是真正的见 义勇为”……2009 年 5 月在海珠桥上将上演“跳桥秀”5 个小时的陈富超推落下桥的阿伯赖 健生近日又频现公众视线,面对媒体述说“自己的冤屈”,引起了广泛关注。昨日记者就赖 伯自荐见义勇为的言论向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相关人士咨询,该人士表示,去年事发后公 安机关对赖健生以涉嫌故意伤害的名义采取刑事措施即已表明不认定其行为是见义勇为,赖 伯的推人举动是“用一种错误去纠正另一种错误”。 三、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在老师的建议下,经过调整,我用了作者引用孟子的话作为例子,让学生自 己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然后我再具体讲解“引证法”;期间讲解引用理论时要注意到的两 个问题,课后老师建议举出例子讲解更好;同时强调从“引”到“证”的过程,“证”更为 重要;最后用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引用列宁的话作为又一例子让学生自己再进行分析,巩固 所学到的“引证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