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2009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试卷 1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6分) 野步 野步 (宋)周密 (清)赵翼 麦陇风来翠浪斜, 峭寒催换木棉裘 草根肥水噪新蛙。 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 最是秋风管闲事, 烂醉东风野草花。 红他枫叶白人头。 (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3分) (2)比较两诗结尾二句,说说两者写作手法有着什么样的相通之处。(3分) 参考答案 13.答案(6分) (1)周诗描绘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描绘的是一个在阵阵 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仗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周诗写闲适的蝴蝶陶醉于东风野花之中,表现自己的惬意之情:赵诗埋怨秋风使万物包括人老 去,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中表现自己的感情。 河北区2009届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 语文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6分) 汴河①曲 汴河怀古 [唐]李益 [唐]皮日休 汴水东流无限春 尽道隋亡为此河, 隋家②宫阙已成尘 至今千里赖通波 行人莫上长堤望, 若元水殿龙舟③事, 风起扬花愁杀人 共禹论功不较多④?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人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 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
天津市 2009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2009 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试卷 1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6 分) 野步 野步 (宋)周 密 (清)赵翼 麦陇风来翠浪斜, 峭寒催换木棉裘, 草根肥水噪新蛙。 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 最是秋风管闲事, 烂醉东风野草花。 红他枫叶白人头。 (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3 分) (2)比较两诗结尾二句,说说两者写作手法有着什么样的相通之处。(3 分) 参考答案 13.答案(6 分) (1)周诗描绘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描绘的是一个在阵阵 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仗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周诗写闲适的蝴蝶陶醉于东风野花之中,表现自己的惬意之情;赵诗埋怨秋风使万物包括人老 去,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中表现自己的感情。 河北区 2009 届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 语 文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6 分) 汴河①曲 汴河怀古 [唐]李益 [唐]皮日休 汴水东流无限春, 尽道隋亡为此河, 隋家②宫阙已成尘. 至今千里赖通波. 行人莫上长堤望, 若元水殿龙舟③事, 风起扬花愁杀人。 共禹论功不较多④?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人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 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
(1)两首诗都写了“汴河”,但写作的目的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划加以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3.(1)李诗重在叙写汴河春色和隋言的荒废,从对照映衬中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2 分)应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实则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圣君并提,巧妙地对 亡国之君的穷奢极侈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2分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1分)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1分)(意思对即 河西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 总复习质量调查(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③新声:新的乐曲.④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4.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5分) 参考答案 14.(5分)(1)陈诗中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 王诗中征人都是背井离乡,所以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口2分)(2)陈诗突出对环境的恶劣的描写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典型事 物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用凄清的“新 声”“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写得一波三折,深沉感人。(3分)
(1)两首诗都写了“汴河”,但写作的目的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划加以说明。(2 分) 参考答案 13.(1)李诗重在叙写汴河春色和隋言的荒废,从对照映衬中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2 分)应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实则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圣君并提,巧妙地对 亡国之君的穷奢极侈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2 分)(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1 分)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1 分)(意思对即 可。) 河西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 总复习质量调查(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③新声:新的乐曲.④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4.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5 分) 答: 参考答案 14.(5 分)(1)陈诗中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 王诗中征人都是背井离乡,所以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2 分)(2)陈诗突出对环境的恶劣的描写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典型事 物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用凄清的“新 声”“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写得一波三折,深沉感人。(3 分)
南开区2009年高三年级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①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洛水之上。 (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3分) (2)这两首诗在内容上同写“观山”,但它们的主旨有何不同?(2分) 参考答案 13.(1)两首诗都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1分)李诗写众鸟飞尽、孤云飘离,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 以动衬静,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寂寞。(1分)孟诗以前三景映衬后一景,写“冰初结”,为积雪张本 写“行人绝”,为气氛作铺垫,写榆柳萧疏,为远望创造条件:衬托出诗人一眼看到嵩山上皑皑白雪所感 受到的极度快意和美感。(1分) (2)李诗借敬亭山表达了诗人独立绝俗的人格精神,(1分)孟诗展现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诗人高远 的襟怀。或暗含晢理:艰难困苦更能显现冰清玉洁。(1分
南开区 2009 年高三年级质量调查(一) 语 文 试 卷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独 坐 敬 亭 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洛 桥 晚 望 孟 郊 天津桥①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洛水之上。 (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3 分) (2)这两首诗在内容上同写“观山”,但它们的主旨有何不同?(2 分) 参考答案 13.(1)两首诗都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1 分)李诗写众鸟飞尽、孤云飘离,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 以动衬静,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寂寞。(1 分)孟诗以前三景映衬后一景,写“冰初结”,为积雪张本, 写“行人绝”,为气氛作铺垫,写榆柳萧疏,为远望创造条件:衬托出诗人一眼看到嵩山上皑皑白雪所感 受到的极度快意和美感。(1 分) (2)李诗借敬亭山表达了诗人独立绝俗的人格精神,(1 分)孟诗展现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诗人高远 的襟怀。或暗含哲理:艰难困苦更能显现冰清玉洁。(1 分)
天津市和平区200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 语文试题 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 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3分)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参考答案 14.(1)答: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 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3分) (2)答: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 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3分 天津市和平区2009届高三二模(语文) 1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蘧(9分 盆池 韩愈 池先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小池 扬万里 泉眼无声惜如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夫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2分) A.韩诗第二句“拍岸才添水数瓶”用夸张手法写盆池极小 B.《盆池》的第三四句写星月无法倒映于池中,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池小 C.《小池》诗中,泉曰“眼”,流曰“细”,“细流”前着一“惜”字,足见诗人情趣在于精细处。 D.读《小池》诗,联想“接天连叶无穷碧”诗句,同一诗人,笔法不同 (2)简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的特点。(3分)
天津市和平区 2009 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 语文试题 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6 分)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 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3 分)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3 分) 参考答案 14.(1)答: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 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3 分) (2)答: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 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3 分) 天津市和平区 2009 届高三二模(语文) 1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蘧(9 分) 盆池 韩愈 池先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小池 扬万里 泉眼无声惜如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夫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2 分) A.韩诗第二句“拍岸才添水数瓶”用夸张手法写盆池极小。 B.《盆池》的第三四句写星月无法倒映于池中,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池小。 C.《小池》诗中,泉曰“眼”,流曰“细”,“细流”前着一“惜”字,足见诗人情趣在于精细处。 D.读《小池》诗,联想“接天连叶无穷碧”诗句,同一诗人,笔法不同。 (2)简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的特点。(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盆池》和《小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4分) 答 参考答案 14.(1)B (2)小荷、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立”,两物相依,将自然界的和谐美形容尽致,以自然界的 无限生机照亮全诗。 (3)《盆池》取材小,而诗人从大处落墨,以小见大,用大字面写小景致。《小池》则刻画精细,小荷 蜻蜓浓缩为“盆景”,大中见小
(3)简要说明《盆池》和《小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1)B (2)小荷、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立”,两物相依.将自然界的和谐美形容尽致,以自然界的 无限生机照亮全诗。 (3)《盆池》取材小,而诗人从大处落墨,以小见大,用大字面写小景致。《小池》则刻画精细,小荷 蜻蜓浓缩为“盆景”,大中见小。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