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 补充练习题目 请大家猜猜下面①一⑤句中画线的方言词是什么意思,⑥-⑧的方言句 子是什么意思,然后分别换成普通话的表达方式。 ①经过这一次遇难,世界我都睇淡。(黄谷柳《虾球传》 ②蓑衣箬笠挂在金钩上,夹糖麦饼放在饭镬头。(吴语) ③这就是李玉山的婆姨。(杜鹏程《保卫延安》) ④我家今天来了人客,是我童年时的同学。(闽语、粤语) ⑤这种人少跟他搭界。(吴语) ⑥拔本书我。(吴语) ⑦但高过我。(粤语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三节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 补充练习题目 一、请大家猜猜下面①-⑤句中画线的方言词是什么意思,⑥-⑧的方言句 子是什么意思,然后分别换成普通话的表达方式。 ①经过这一次遇难,世界我都睇淡。(黄谷柳《虾球传》) ②蓑衣箬笠挂在金钩上,夹糖麦饼放在饭镬头。(吴语) ③这就是李玉山的婆姨。(杜鹏程《保卫延安》) ④我家今天来了人客,是我童年时的同学。(闽语、粤语) ⑤这种人少跟他搭界。(吴语) ⑥拨本书我。(吴语) ⑦佢高过我。(粤语)
⑧你格认得?(昆明话) 二、用你的方言读下面这几组字,看看同一组字或同一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 (特别是声母)是否相同,并跟这些字或词在普通话里的读音进行比较,总结其 中的规律。 ①父亲,胡琴;②脑袋,老戴;③黄,王; ④街道,该到;⑤鞋子,孩子;⑥胡,吴; ⑦李姐,理解;⑧轻松,青松;⑨袜,骂 ⑩日头,一头;姿势,知识 三、各地的方言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和普通话用词不同而意义相当的词。比如 向日葵”,有些地方分别叫“葵花、朝阳花”:“土豆”,有些地方分别叫“山 药蛋、洋芋”;“玉米”,有些地方分别叫“棒子、包米、包谷”;“馄饨” 有些地方分别叫“抄手、云吞、清汤”;“喜欢”,有些地方分别说“欢喜、中 意”;“这儿”,有些地方分别说“呢度、该搭、这旮”,等等。请你在自己的 方言中也找出一些有特色的词汇来。 四、重叠是汉语广泛使用的一种词汇、语法手段。但重叠在方言中的形式不 尽相同,比如普通话里说“香喷喷”,在上海话里却变成了“喷喷香”。有的方 言中能重叠的词,在别的方言里却不能重叠,如普通话里名词除了表示逐指是不
⑧你格认得?(昆明话) 二、用你的方言读下面这几组字,看看同一组字或同一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 (特别是声母)是否相同,并跟这些字或词在普通话里的读音进行比较,总结其 中的规律。 ①父亲,胡琴;②脑袋,老戴;③黄,王; ④街道,该到;⑤鞋子,孩子;⑥胡,吴; ⑦李姐,理解;⑧轻松,青松;⑨袜,骂; ⑩日头,一头;姿势,知识 三、各地的方言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和普通话用词不同而意义相当的词。比如 “向日葵”,有些地方分别叫“葵花、朝阳花”;“土豆”,有些地方分别叫“山 药蛋、洋芋”;“玉米”,有些地方分别叫“棒子、包米、包谷”;“馄饨”, 有些地方分别叫“抄手、云吞、清汤”;“喜欢”,有些地方分别说“欢喜、中 意”;“这儿”,有些地方分别说“呢度、该搭、这旮”,等等。请你在自己的 方言中也找出一些有特色的词汇来。 四、重叠是汉语广泛使用的一种词汇、语法手段。但重叠在方言中的形式不 尽相同,比如普通话里说“香喷喷”,在上海话里却变成了“喷喷香”。有的方 言中能重叠的词,在别的方言里却不能重叠,如普通话里名词除了表示逐指是不
能重叠的,而贵阳话却可以说“铲铲”(意:铲子),“包包”(意:手提袋)。 此外福建话有“白雪雪(雪白)”的重叠形式,厦门话还有形容词三叠形式,如 红、红红(很红)、红红红(极红)”。请你找找自己方言里有没有一些特别 的重叠形式,并和普通话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形式和意义的差异。 五、普通话通常用“儿化”表示小称,由此还往往带来喜爱、亲切的感情色 彩,如“小孩儿、皮球儿、手绢儿”等。请说说你的方言里用什么样的手段表示 这样的意义,并比较这种手段和普通话的异同 六、讨论:对于大力推广普通话,大家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异议。然而对于 普通话要学到什么程度,是应该只要不妨碍交流,能让别人理解就行了;还是应 该追求发音标准,尽量少带方言色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请说说你对这 个问题的看法。 补充练习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普通话和方言的词语差异有更具体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睇,看(“睇”是个古语词,东南方言都比普通话保留了更多的古 汉语词):②饭镬,饭锅(“镬”也是古语词);③婆姨,妻子、老婆;④人客, 客人(一些方言词和普通话词的差别在于字的排列顺序刚好相反);⑤搭界,搭 理、联系:⑥拨本书我,给我本书(吴语、粤语等方言的双宾语句是把表物的宾 语放在表人的宾语前面,这和普通话的语序相反):⑦但高过我,他比我高(粤 语的比较句格式比普通话更接近古汉语格式,如古汉语格式说这个意思要说“某 人高于某人”):⑧你格认得,你认识不认识?/你认识吗?(有些方言中使用 疑问副词来构造类似于普通话反复问句或简单问句的疑问句形式)。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受方言影响而容易混淆的声母加以区分,对 普通话和方言的语音特点有更多的认识。题目中的情况分析:有的方言中唇齿音 “f”和舌根音“h”相混,所以可能“父、胡”的声母相同,如西南官话部分地 区、闽南语等。一些方言中也有“胡、吴”声母相同的现象,即都变为零声母音 节,如吴方言、粤方言等。有的方言中鼻音“n”和边音“1”相混,造成“脑、 老”同音,如西南方言、江淮官话、湘语、赣语等。有的方言中“鞋、孩”声母 相同,是因为部分舌面前辅音“x”读成舌根音“h”声母。有的方言里“姐、解 声母不同,是因为在方言中“姐”是尖音字,“解”是团音字。有的方言里“青
能重叠的,而贵阳话却可以说“铲铲”(意:铲子),“包包”(意:手提袋)。 此外福建话有“白雪雪(雪白)”的重叠形式,厦门话还有形容词三叠形式,如 “红、红红(很红)、红红红(极红)”。请你找找自己方言里有没有一些特别 的重叠形式,并和普通话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形式和意义的差异。 五、普通话通常用“儿化”表示小称,由此还往往带来喜爱、亲切的感情色 彩,如“小孩儿、皮球儿、手绢儿”等。请说说你的方言里用什么样的手段表示 这样的意义,并比较这种手段和普通话的异同。 六、讨论:对于大力推广普通话,大家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异议。然而对于 普通话要学到什么程度,是应该只要不妨碍交流,能让别人理解就行了;还是应 该追求发音标准,尽量少带方言色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请说说你对这 个问题的看法。 补充练习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普通话和方言的词语差异有更具体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睇,看(“睇”是个古语词,东南方言都比普通话保留了更多的古 汉语词);②饭镬,饭锅(“镬”也是古语词);③婆姨,妻子、老婆;④人客, 客人(一些方言词和普通话词的差别在于字的排列顺序刚好相反);⑤搭界,搭 理、联系;⑥拨本书我,给我本书(吴语、粤语等方言的双宾语句是把表物的宾 语放在表人的宾语前面,这和普通话的语序相反);⑦佢高过我,他比我高(粤 语的比较句格式比普通话更接近古汉语格式,如古汉语格式说这个意思要说“某 人高于某人”);⑧你格认得,你认识不认识?/你认识吗?(有些方言中使用 疑问副词来构造类似于普通话反复问句或简单问句的疑问句形式)。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受方言影响而容易混淆的声母加以区分,对 普通话和方言的语音特点有更多的认识。题目中的情况分析:有的方言中唇齿音 “f”和舌根音“h”相混,所以可能“父、胡”的声母相同,如西南官话部分地 区、闽南语等。一些方言中也有“胡、吴”声母相同的现象,即都变为零声母音 节,如吴方言、粤方言等。有的方言中鼻音“n”和边音“l”相混,造成“脑、 老”同音,如西南方言、江淮官话、湘语、赣语等。有的方言中“鞋、孩”声母 相同,是因为部分舌面前辅音“x”读成舌根音“h”声母。有的方言里“姐、解” 声母不同,是因为在方言中“姐”是尖音字,“解”是团音字。有的方言里“青
轻”声母不同,是因为“青”是尖音字,“轻”是团音字,如粤方言、闽方言等。 有的方言中原本是轻唇音和重唇音区别的“袜、骂”的声母变得相同,都是鼻音 “m”,如粤方言、闽方言等。有的方言中“日、一”同音,是因为用零声母代 替辅音声母“r”,如东北官话部分地区、粤方言等。有的方言中“姿、知”同 声母,则是由于一些方言没有“zh、ch、sh、r”这一组舌尖后音(翘舌音)声 母,如大部分南方方言。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地方言的词汇有更多的了解,也帮助学生 学会使用普通话的词语。注意方言词不是指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构成的词,而 是用不同的字写下来的词。有的词中字与普通话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如“热闹 和“闹热”):有的词只有音没有相当于普通话的字,也都算是方言词。还有的 词虽然和普通话有同样的词形,但意思不一样,也是方言词(如湘方言的“蚊子”, 既指蚊子,又指苍蝇)。举例略。 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方言中的重叠形式加以观察,由此对方 言和普通话在词汇、语法上的差异增加了解。举例略 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考察本地方言中怎样表示小称。答题中除了找 出当地方言表示小称的方式,还要注意这种方式的使用范围,以及与普通话“儿 化”表达的意义是否完全相同(比如表达“小”的意义的同时有没有喜爱、亲切 的感情色彩)。例如:粤语用后缀“仔”表示小称,如“刀仔、鸭仔、耳仔”等; 成都话是用单音节名词重叠表示小称,如“盆盆、罐罐、猫猫”等:重庆话在单 音节名词重叠后再儿化表示小称,如“刀刀儿、盖盖儿、网网儿”等:浙江义乌 话里把“n”作为一切东西小的标志,如“姊姊(zizi)/小姊姊( Zinzin)”, “哥哥(gogo)/小哥哥( gongon) 六、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虽然在全国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国 策,全国各地和各族群众都应该自觉学习使用普通话,但是对不同行业、不同人 群来说,要求达到的普通话水平还是不尽相同的。对不同的人群学习普通话应有 不同的要求。少年儿童和青年学生要鼓励学习规范的普通话。对那些在社会上有 示范作用行业的从业者,如教师、播音员、演员等,要求达到一定的普通话等级。 而对于农村地区的群众和城市中的老年人,使用普通话的要求就应该适当放宽 不必强求一致
轻”声母不同,是因为“青”是尖音字,“轻”是团音字,如粤方言、闽方言等。 有的方言中原本是轻唇音和重唇音区别的“袜、骂”的声母变得相同,都是鼻音 “m”,如粤方言、闽方言等。有的方言中“日、一”同音,是因为用零声母代 替辅音声母“r”,如东北官话部分地区、粤方言等。有的方言中“姿、知”同 声母,则是由于一些方言没有“zh、ch、sh、r”这一组舌尖后音(翘舌音)声 母,如大部分南方方言。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地方言的词汇有更多的了解,也帮助学生 学会使用普通话的词语。注意方言词不是指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构成的词,而 是用不同的字写下来的词。有的词中字与普通话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如“热闹” 和“闹热”);有的词只有音没有相当于普通话的字,也都算是方言词。还有的 词虽然和普通话有同样的词形,但意思不一样,也是方言词(如湘方言的“蚊子”, 既指蚊子,又指苍蝇)。举例略。 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方言中的重叠形式加以观察,由此对方 言和普通话在词汇、语法上的差异增加了解。举例略。 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考察本地方言中怎样表示小称。答题中除了找 出当地方言表示小称的方式,还要注意这种方式的使用范围,以及与普通话“儿 化”表达的意义是否完全相同(比如表达“小”的意义的同时有没有喜爱、亲切 的感情色彩)。例如:粤语用后缀“仔”表示小称,如“刀仔、鸭仔、耳仔”等; 成都话是用单音节名词重叠表示小称,如“盆盆、罐罐、猫猫”等;重庆话在单 音节名词重叠后再儿化表示小称,如“刀刀儿、盖盖儿、网网儿”等;浙江义乌 话里把“n”作为一切东西小的标志,如“姊姊(zizi)/小姊姊(zinzin)”, “哥哥(gogo)/小哥哥(gongon)”。 六、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虽然在全国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国 策,全国各地和各族群众都应该自觉学习使用普通话,但是对不同行业、不同人 群来说,要求达到的普通话水平还是不尽相同的。对不同的人群学习普通话应有 不同的要求。少年儿童和青年学生要鼓励学习规范的普通话。对那些在社会上有 示范作用行业的从业者,如教师、播音员、演员等,要求达到一定的普通话等级。 而对于农村地区的群众和城市中的老年人,使用普通话的要求就应该适当放宽, 不必强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