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733 座位■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土壤与肥料 试题 2015年7月 题 号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 )风化而来。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原生矿物 2.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 A.腐殖酸 B.胡敏酸 C.植物残体 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3.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氨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 A.NH,并起生理生化作用 B.NO累积 C.蛋白质 D.核酸 4.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非活性孔隙多 B.毛管孔隙多 C.通气孔隙多 D.通气孔隙少 2201
5.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 A.岩石形成有机质 B.形成颗粒很小的黏土矿物 C.形成明显的发生层次 D.岩石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6。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人渗速度( )。 A.逐渐提高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路有变化 7.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1mm时( )。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8.大白菜于烧心是由于缺乏()。 A.钾 B.镁 C.锌 D.钙 9.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 )的制约。 A.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B.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C.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 D.总养分含量 10.冬小麦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为( )。 A.苗期 B.返青期 C.乳熟期 D.开花期 11,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则以( )形式存于体内。 A.硝酸盐 B.铵 C.两种酰胺 D.核酸 12.作物所吸收的钙主要存在于()。 A.叶片中 B.细胞壁中 C.籽粒中 D.根系中 2202
13.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是硼影响( A.糖向花器的运输 B.花器的受精 C.细胞壁的形成 D.糖的合成 14.以下属于热性肥料的是()。 A.猪粪 B.牛粪 C.马粪 D.三种都是 15.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A.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B.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 C.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完全相同 D.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基本相同 得 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6.土壤有机质 17.闭蓄态磷 18.速效养分 19.养分的再利用 20.土壤退化 得 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土壤由 、生物、水分和空气等5种物质组成。 22.土壤养分离子到达根表面的途径有 和离子扩散。 2203
23.良好的团粒结构体一般应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大小、具有 和具 有 24.根据其溶解特性,磷肥一般分为水溶性磷肥、 和 25.土壤中磷的转化包括 和 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 得分 评卷人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6.简述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27.简述中低产田的改良途径有哪些。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28.说明创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 29.介绍有机肥料高温发酵堆制技术(过程、条件、结果)。 2204
试卷代号:2733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土壤与肥料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5年7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A 3.C 4.C 5.D 6.B 7.B 8.C 9.B 10.D 11.C 12.B 13.B 14.C 15.A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6.指有机物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后,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 分子有机化合物。 17.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 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18.是指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吸附在土壤胶体颗粒上容易 被换下来的养分,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 19.作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物养分,可以通过韧皮部运往其他器官或部位,从而被再 利用,这就是养分的再利用。 20.是指土壤肥力下降,包括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养分不平衡、物理性状恶化、盐类浓度障 碍、次生盐渍化、荒漠化或沙漠化等等。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矿物质 有机物质 22.离子接触交换 质流 23.多级孔隙 稳定性 24.弱酸溶性磷肥 难溶性磷肥 25.磷的固定 磷的释放 2205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6.答: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 (2分);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 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3+离子又 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3分)。 27.答:一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1分);二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1分):三是改善和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1分);四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1分);五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1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28.答:第一,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均能够使表层土壤松散,促进形成团粒结构 (2分):第二,合理的轮作倒茬、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粮食作物与绿肥轮作、水旱轮作等(2分); 第三,合理灌溉、适时耕耘,充分发挥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大量水不稳定性 的团粒,调节土壤结构性(2分):第四,施用石灰及石音,不仅能降低土壤的酸碱度,而且还有 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2分):第五,土壤结构改良剂作为土壤团聚体的胶结物质,可以有效 改良土壤结构(2分)。 29.答:有机肥料的堆制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发热阶段、高温阶 段和降温阶段(4分)。堆制的条件包括:水分、空气、温度、物料的碳氨比、酸碱度等(3分)。腐熟 的有机物料一般为黑褐色,汁液浅棕色或无色,有臭味,材料完全变形,很容易破碎(3分)。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