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三单元训练之二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缘溪行(沿着,顺着) B.日光下澈(清澈)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D.如有所语(说话)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D.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 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 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 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一分一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 艺术的赞扬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4.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分) (1)青青子衿 (1分) (《诗经》《子衿》) 胡为乎泥中?(1分) (《诗经》《式微》) (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4)《蒹葭》中,常被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句子是 (5)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 。劝慰友人不要做 儿女之情句是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示只要心灵相通,就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的名句 8)《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 9)《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5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 阡陌交通( 心乐之( 卷石底以出 罔不因势象形( 高可二黍许( 诎右臂支船 语段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6-9题。(8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
八下第三单元训练之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缘.溪行(沿着,顺着) B.日光下澈.(清澈)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D.如有所语.(说话)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D.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 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 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 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 艺术的赞扬。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 305 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4.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 分) (1)青青子衿, 。 (1 分) (《诗经》《子衿》) (2) ,胡为乎泥中? (1 分) ( 《 诗经》《 式微》) (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 。 , 。 (4)《蒹葭》中,常被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句子是 , 。 (5)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 , 。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 , 。.劝慰友人不要做 儿女之情句是: , 。. ( 7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示只要心灵相通,就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的名句 是: , 。 (8)《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 , (9)《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 。 5.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 阡 陌 交 通. .( ) 心 乐.之 ( ) 卷 石 底 以.出 ( ) 罔不因.势象 形( ) 高可.二黍许( ) 诎.右臂支船 ( ) 二。语段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6 -9 题。(8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 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园有 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阡陌交通( (2)屋舍俨然( (3)偶舍骑步行( (4)方担粪灌园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8..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9.【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2题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货若家游无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伯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节选) 陈寿 ①先主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先主少孤①,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有桑树高五丈余,遥见童童如小车盖 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②先主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③年十五,母使行学。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言语, 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者争附之。 【注释】①孤:年幼失去父亲。②童童:覆盖的样子。③羽葆盖车:指皇帝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
1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 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园有 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分) ⑴ 阡陌..交通 ( ) ⑵屋舍俨然.. ( ) ⑶偶舍.骑步行( ) ⑷方.担粪灌园(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⑴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节选) 陈寿 ①先主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先主少孤①,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有桑树高五丈余,遥见童童②如小车盖, 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②先主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③。”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③年十五,母使行学④。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言语, 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者争附之。 【注释】①孤:年幼失去父亲。 ②童童:覆盖的样子。 ③羽葆盖车:指皇帝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
④行学:游 (原文有改动)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水尤清冽 (2)以其境过 清 (3)喜怒不形于色( 4)顾自见其耳 1l.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先主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 12.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分) (1)【甲】文第②段划波浪线句子“貨惹遊无所依”,从侧面写出了小石潭什么特点?(1分) (2)【乙】文第②段可以看出先主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6题(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 岸,卷石底以岀,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 石潭记》)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①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 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②: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③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④ 至寒至腴,可拊⑤可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其为正也间也: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②岚:林中雾气。③箨(tuo):竹笋 皮,笋壳。④纨:白色的丝绢。⑤拊(f0):抚摩 1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独于碧不甚了然 (4)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 15.在语段【甲】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 ④行学:游 学。 (原文有改动)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⑴水尤清冽. ( ) ⑵以其境过 清. ( ) ⑶喜怒不形于色. ( ) ⑷顾.自见其耳 ( ) 11.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先主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 分) ⑴【甲】文第②段划波浪线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写出了小石潭什么特点?(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文第②段可以看出先主是一个怎样的人?(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5 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 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 石潭记》)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①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 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②;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③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④; 至寒至腴,可拊⑤可。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其为正也间也: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②岚:林中雾气。③箨(tuò):竹笋 皮,笋壳。④纨:白色的丝绢。⑤拊(fǔ):抚摩。 1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 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 (3)独于.碧不甚了然________________ (4)乃悟.世间真有碧色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语段【甲】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甲】 语段【乙】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19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 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 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 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 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 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 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魏学洢) 【乙】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 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 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节选自《文与可画貧筜谷偃竹2记》苏轼) 注:①[文与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 ②[貧筜( yun dang)谷偃竹]文与可画的一幅画卷,以竹子为题材,后来送给了苏轼。貧筜谷,地名。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若听茶声然 予不能然也 B.能以径寸之木 以追其所见 C.执笔熟视 而操之不熟者 D.各具情态 节叶具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翻译 (2)与可之教予如此 翻译
16.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 分) 语段【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7-19 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 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 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 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 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 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 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 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 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魏学洢) 【乙】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 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 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节选自《文与可 1 画篔筜谷偃竹 2 记》苏轼) 注:① [文与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 ② [篔筜(yún dāng)谷偃竹]文与可画的一幅画卷,以竹子为题材,后来送给了苏轼。篔筜谷,地名。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若听茶声然. 予不能然.也 B. 能以.径寸之木 以.追其所见 C. 执笔熟.视 而操之不熟.者 D. 各具.情态 而节叶具.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翻译: (2)与可之教予如此。 翻译:
19.艺术是相通的,从【乙】文看,你觉得艺术作品之所以获得【甲】文中提到的“技亦灵怪矣哉”的成就,一方面需 要 方面需要 (2分) BBD 空1分,错字、漏字该句均不得分。 ()悠悠我心(4)微君之躬 (⑨)窈窕淑女(10)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阻 《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 谓伊人,在水一方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1)田间小路(2)整齐的样子。(3)放弃,舍弃。(4)正,正在 7.(1)(渔人)又走了几十步,(洞口)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2)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幼都在田间耕耘种 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9.和谐安宁:自得其乐。(每项1分,共2 (一)文盲文(共10分) 10.(1)凉。 (2凄清 (3)脸色(或神色) 4)回头看(或往旁边看)。(每词1分,共4分) l(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或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2分) 13.共4分,每小题1分 (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3)对(4)明白 14.共4分,每句2 1)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 2)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抓住关键词: 以乃跳珠溅雪诸) 15共3分,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分 16.共4分,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1分,具体内容1分 髟等从侧面进行衬 段乙: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 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玉纨”和水进行比较)(意思对即可。)
19.艺术是相通的,从【乙】文看,你觉得艺术作品之所以获得【甲】文中提到的“技亦灵怪矣哉”的成就,一方面需 要 ;一方面需要 。(2分) 4 B B D 1.每空 1 分,错字、漏字该句均不得分。 (1)悠悠我心(4)微君之躬 ((9)窈窕淑女(10)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城 《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答案: 6.⑴ 田间小路 ⑵ 整齐的样子。⑶ 放弃,舍弃。⑷ 正,正在。 7.⑴ (渔人)又走了几十步,(洞口)突然变得宽 阔明亮了。⑵ 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幼都在田间耕耘种 作。(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8.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9.和谐安宁;自得其乐。(每项 1 分,共 2 分 (一)文言文(共 10 分) 10.⑴凉。 ⑵凄清。 ⑶脸色(或神色)。 ⑷回头看(或往旁边看)。(每词 1 分,共 4 分) 11.⑴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或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2 分) ⑵先主年少时,和许多小孩在树下嬉戏。(2 分) 12.⑴水清。 ⑵少有大志(或有远大理想)。(每问 1 分,共 2 分。) 13.共 4 分,每小题 1 分 (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3)对(4)明白 14.共 4 分,每句 2 分 (1)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 (2)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抓住关键词: 以 乃 跳珠溅雪 诸 ) 15.共 3 分,由乐到忧(1 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 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 分) 16.共 4 分,一个语段 2 分,其中方方法 l 分,具体内容 l 分。 语段甲: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语段乙: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 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玉纨”和水进行比较)(意思对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17答案:D(2分) 18答案示侧:(1)(笔画)细得像是蚊子的 ②心手相应(将心之所想用娴熟的技巧表现出来)(1分) 参考译文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都有了。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地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 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 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我不 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E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 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 如此吗?
三)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17.答案:D(2 分) 18 答案示例:(1)(笔画)细得像是蚊子的脚,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2 分) (2)(文)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2 分) 19 答案示例:① 胸有成竹(对表现对象有整体的把握)(1 分) ② 心手相应(将心之所想用娴熟的技巧表现出来)(1分) 参考译文: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都有了。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地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 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 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我不 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 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 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