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张唐调文信侯日:“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日:得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 高二语文阶段检测试题 甘罗日: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日:‘吾令刚成君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 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矣,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甘罗日:臣谲行之。“文信侯叱日: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出卷人:远中 汝焉能行之?甘罗日:大项囊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造叱乎? 第一部分阒读鉴赏(共65分) 于是甘罗见张卿日:擲之功孰与武安君?·擲日: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 破城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日:“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日 古诗文阅读鉴赏(39分) 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日:“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日:“知之,“甘罗日:·应侯欲攻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6分) 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擲所死处 1)自蔬濯淖污泥之中 以浮游尘埃之外, 矣。张唐日:·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然泥而不萍者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有日,甘罗调文信侯日:·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 (2)谚曰:“桃李不言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日: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日: 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管仲列传》) 闻之,“日:闻张唐相燕欤?“日:‘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 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资臣 (司马迁《项羽本纪》 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2~3题。(8分) 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复以始甘茂田宅之 【中吕】山坡羊叹世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風鸡初叫,昏鸦争噪,哪个不去红尘闹? 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候专欤明知:明明知道 遥遥,水诏迢,功名尽在长安茁 B.令装治行 治行:准备出发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憔悴了 C行有日,甘罗请文信候曰有日:有一天 【注】长安,汉唐都域,借指京城 D燕秦不相欺无异故 异故:不同的缘故 2、你认为这首小令中最具神韵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问的一组是() A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B①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 3、结尾两句“山,依旧好;人,悴了”很为评论家所称道,这两句究竟好在哪里?请 ②项伯乃夜驰之沖公军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从写作技巧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5分) ①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D.①应候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②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6、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列成君蔡 ①臣请行之君其试臣 ②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③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域,令秦有十一④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⑤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第1页共6页
第 1 页 共 6 页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阶段检测试题 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为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出卷人 :远 中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 ( 共 65 分 )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39 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6 分) (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以浮游尘埃之外,____ ______。皭 然泥而不滓者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2)谚曰:“桃李不言,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3) ,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管仲列传》) (4)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 (司马迁《项羽本纪》)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 2~3 题。(8 分) 【中吕】山坡羊 叹世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哪个不去红尘闹? 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注】长安,汉唐都城,借指京城。 2、你认为这首小令中最具神韵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两句“山,依旧好;人,憔悴了”很为评论家所称道,这两句究竟好在哪里?请 从写作技巧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 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 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 矣。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 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 "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 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 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 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 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 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 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 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 明知:明明知道 B.令装治行.. 治行:准备出发 C.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 有日:有一天 D.燕秦不相欺无异故.. 异故:不同的缘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B.①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①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D.①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②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6、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 ①臣请行之君其试臣 ②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③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④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⑤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⑥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①③④B②⑥⑥C②③⑥D.②④⑥ 从吾学《广陵散》,吾每新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帝寻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而恨焉。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1)故往造焉( (2)而锻不辍(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 (3)不可起( (4)害时乱教( 连吕不市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C.甘罗动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秦燕 A.精练有才辩 B.康、安等言论放荡 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D.以淳风俗 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 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嗖使 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 (1)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2)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 太宗曾罢朝,怒日:“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日:“岂过魏征,每 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日皇后何为若是对旦查闻丰圣臣忠今 13.从上文可看出,钟会“以此憾之”是因为 狴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文语句回答).(2分) 8.用“/”给划线部分断句(3分 14.从上文中可看出嵇康的为人 钟会的为人 文帝的为人 帝惊日皇后何为若是对日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闻读下文,亮成第1-5属。〔16分) 9.翻译下面文字(3分) 语文是盐胡展奋 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近来颜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但渐地,有人(特 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跪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 读下文,亮成1021题。〔17分) 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薄起语文教育来,说 初,康(嵇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 又说什么“断烂语法”怎么扼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 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语文教育之弊。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会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等到嵇康被陷害这件事发生),于 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 文帝(司马昭)日:“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康欲助 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實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 毋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戤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吕安) 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 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浮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井害 表述,如同盐一《尚书》:“欲作和變,尔为盐梅”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之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视日影,索琴弹之,日:“昔袁孝尼尝 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 第2页共6页
第 2 页 共 6 页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 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 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秦燕 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 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 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9 题。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 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 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8.用“/”给划线部分断句(3 分) 帝 惊 曰 皇 后 何 为 若 是 对 曰 妾 闻 主 圣 臣 忠 今 陛 下 圣 明 故 魏 征 得 直 言 妾 幸 备 数 后 宫 安 敢 不 贺 9.翻译下面文字(3 分) 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翻译: 读下文,完成 10——21 题。(17 分) 初,康(嵇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 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等到嵇康被陷害这件事发生),言于 文帝(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 毋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吕安) 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 之。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 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帝寻悟 而恨焉。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故往造焉( ) (2)而锻不辍( ) (3)不可起( ) (4)害时乱教( ) 11.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 分)( ) A.精练有才辩 B.康、安等言论放荡 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以淳风俗 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2)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 13.从上文可看出,钟会“以此憾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原 文语句回答)。(2 分) 14.从上文中可看出嵇康的为人______,钟会的为人______,文帝的为人___ ___。(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5 题。(16 分) 语文是盐 胡展奋 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但渐渐地,有人(特 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 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灵性了; 又说什么“断烂语法”怎么扼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 语文教育之弊。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 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 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 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为盐梅。”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 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
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 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 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没有语法 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和表达交流(95分 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 20.下面各项中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作油来使 A.每jo然牌b课血 门衰祚薄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直言就像“伟大”的厨师直称“我用酱油、用味精样烧菜 菲薄i濯淖 繁殖垓Gi下异物间jn进 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 q 力能打gang鼎 么能錚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如不“入泮 D.倜t傥 摩mi不毕见 )(3分) 甚至连小学都殳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 2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厅八两,各 语文是盐。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 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调的“名家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 他们都需更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选自《新民晚报》“夜光杯”20057.16) 对于流氓软件,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远比“亡羊补牢”要 15.题目“语文是盐”,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里的“盐”,其含义是什么?(3分) 实在的多 “盐”的含义 D.老师讲的这些话,一言以蔽之,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2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16.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忘恩负义”一词,与文中的 词的意思是一致的 A.金卷《清明上河图》是融书画神韵与黄金艺术为一体的文化珍品,具有较强的韧性、抗 (2分) 腐蚀、耐氧化的特点,理论上可以保存万年之久 17.“唐末八大家”中除了韩、柳、三苏外,还有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八荣八耻”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每个 公民的行为标准 18.本文写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用类比方法说理,请你举出文中的两个例子,并说明它的 C.为了对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文明交互影响的血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研究 中央台及时启动了《敦煌》一片的拍摄计划 作用 例一 D.由冯小刚导演,章子怡、葛优主演的《夜宴》在广州上映,但电影院前门可罗雀,因为 观众很难承受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票价 23.仿照下列句子形式,另举一类自然界的事物,表现该事物“奉献与无私”的特点。(5分) (2分) 沙漠里的胡杨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这是胡杨的坚持与尊严 19.你对语文是否有兴趣?为什么?说说你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二点看法?(4分) 的奉献与无私 根据情境和要求完成(1)~(2)题。(6分 第3页共6页
第 3 页 共 6 页 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 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没有语法 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 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 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作油来使。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 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 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 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 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语文是盐。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 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 他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选自《新民晚报》“夜光杯” 2005.7.16) 15.题目“语文是盐”,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里的“盐”,其含义是什么?(3 分) 修辞:____________。“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忘恩负义”一词,与文中的 一词的意思是一致的。 (2 分) 17.“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柳、三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写出人名) (3 分) 18.本文写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用类比方法说理,请你举出文中的两个例子,并说明它的 作用。 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9.你对语文是否有兴趣?为什么?说说你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二点看法?(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和表达交流(95 分) 20.下面各项中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皭.jiáo 然 睥 bì睨 谍血 惨怛.dá 门衰祚.薄 B. 菲.薄 fěi 濯淖.nào 繁殖 垓 Gāi 下 异物间.jiàn 进 C.裨.pí益 韊.lán 失 慰藉 稽 qǐ首 力能扛.gāng 鼎 D.倜.tí傥 偻.yǔ行 缁重 折券.quàn 靡.mí不毕见 2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 分)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各 有千秋。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 ....,忘 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C.对于流氓软件,做到防患于未然 .....,提前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远比“亡羊补牢”要 实在的多。 D.老师讲的这些话,一言以蔽之 .....,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2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金卷《清明上河图》是融书画神韵与黄金艺术为一体的文化珍品,具有较强的韧性、抗 腐蚀、耐氧化的特点,理论上可以保存万年之久。 B.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八荣八耻”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每个 公民的行为标准。 C.为了对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文明交互影响的血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研究, 中央台及时启动了《敦煌》一片的拍摄计划。 D.由冯小刚导演,章子怡、葛优主演的《夜宴》在广州上映,但电影院前门可罗雀,因为 观众很难承受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票价。 23.仿照下列句子形式,另举一类自然界的事物,表现该事物“奉献与无私”的特点。(5 分) 沙漠里的胡杨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这是胡杨的坚持与尊严。 , , 。这是 的奉献与无私。 24.根据情境和要求完成(1)~(2)题。(6 分)
针对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较为频繁的情况,中央气象台副台长肖子牛18 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和冷空气频繁这三大因素是“祸首” 气温显著偏高,2006年3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平均气温为36摄氏度,比常年同期(29 摄氏度)偏高07摄氏度,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壮大部、黄淮及内蒙占中西部、新北部 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高1至2摄氏度,部分地区偏高2至4摄氏度。由于气回升,致使 地表层解冻,土壤水分蒸发大,土质疏松,为初春沙尘天气频繁发生提供了条件 降水持续傧少3月份至今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其区域平均降水量只有常年同期的75% 其中,秦岭及黄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青煎高原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 南部等地基本无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大部西北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大部降水量偏少5 至8成,部分地区少达8成以上。由于千早少雨,加之气温回升,使地表土质干土层增厚 25.仔细观察上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5分) 一遇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沙尘。 )简要说明你对漫画所表达的内涵的理解,(3分) 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今年春季,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且冷空气势力较强 从3月份到4月中旬,我国先后遭受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强冷空气袭击,尤其是4月份的强冷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好好学”为 空气更是少见伴慈着这两次强冷空气过程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 大风和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请用一句话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作文(70分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他独守漣醒,决不随波逐流,更不同流合污,最终自投汩罗 2)今年入春以来中国北方沙尘频发,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危害,如何预防和 治理沙尘攀再度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你对预防或治理沙尘琴有什么样的好想法?请写出两 史迁鳃忠尽智,反受宫刑。虽肠一日而九回,汗发背而沾衣。但隐忍以活,不辞士,终 条合理化的建议。(3分) 于写就《史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4页共6页
第 4 页 共 6 页 针对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较为频繁的情况,中央气象台副台长肖子牛 18 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和冷空气频繁这三大因素是“祸首”。 气温显著偏高。2006 年 3 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平均气温为 3.6 摄氏度,比常年同期(2.9 摄氏度)偏高 0.7 摄氏度。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北部 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1 至 2 摄氏度,部分地区偏高 2 至 4 摄氏度。由于气温回升,致使 地表层解冻,土壤水分蒸发大,土质疏松,为初春沙尘天气频繁发生提供了条件。 降水持续偏少。3 月份至今,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其区域平均降水量只有常年同期的 75%。 其中,秦岭及黄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 10 毫米,青藏高原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 南部等地基本无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大部、西北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大部降水量偏少 5 至 8 成,部分地区偏少达 8 成以上。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气温回升,使地表土质干土层增厚, 一遇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沙尘。 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今年春季,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且冷空气势力较强。 从 3 月份到 4 月中旬,我国先后遭受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强冷空气袭击,尤其是 4 月份的强冷 空气更是少见。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过程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 大风和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1)请用一句话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3 分) 答: (2)今年入春以来中国北方沙尘暴频发,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危害,如何预防和 治理沙尘暴再度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你对预防或治理沙尘暴有什么样的好想法?请写出两 条合理化的建议。(3 分) 答: 25.仔细观察上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5 分)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所表达的内涵的理解。(3 分)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好好学”为题。(2 分) 作文(7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他独守清醒,决不随波逐流,更不同流合污。最终自投汨罗, 甘赴湘流。 史迁竭忠尽智,反受宫刑。虽肠一日而九回,汗发背而沾衣。但隐忍以活,不辞粪土,终 于写就《史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2)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高二语文阶段检测试题答案页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5.(3分)修辞: 第一部分阅读鉴赏(共65分) 2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6分) (写出人名)(3分) (2分 19.(4分)答: 8、用"/”给划线部分断句(3分) 帝惊日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和表达交流(95分) 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20、()21、()22、()每题3分
第 5 页 共 6 页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阶段检测试题答案页 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为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 ( 共 65 分 )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3) , (4) , ! 2、 (3 分) 3、 (5 分) 4、( )5、( )6、( )7、( )每题 3 分 8、用“/”给划线部分断句(3 分) 帝 惊 曰 皇 后 何 为 若 是 对 曰 妾 闻 主 圣 臣 忠 今 陛 下 圣 明 故 魏 征得 直 言 妾 幸 备 数 后 宫 安 敢 不 贺 9.翻译: (3 分)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 ) (2)( ) (3)( ) (4)( ) 11.(2 分)( ) 12.(6 分) (1)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2)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 13. “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14.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15. (3 分)修辞:____________。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 分) 17.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写出人名) (3 分) 18. 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9.(4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和表达交流(95 分) 20、( )21、( )22、( )每题 3 分 23、 , , 。 。(5 分)
2)(3分) 答: 25、(5分) 3分) (2分) 26、作文(70分) 第6页共6页
第 6 页 共 6 页 24、( 1 ) ( 3 分) 答: (2)(3 分) 答: 25 、 ( 5 分) ( 3 分) ( 2 分) 26 、作文( 7 0 分) 800 字……………………………………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国一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去。”文信侯听了,内心很不快乐,没有勉强张唐 甘罗说:“君侯为什么不快乐得这样厉害呢?”文信侯说:“我派造刚成君蔡泽侍奉燕国三 年,燕太子丹就己经到秦国做人质了。现在我亲自请张唐去燕国做丞相,他却不肯起行。”甘 罗说:“让我去说服他,叫他起行,”文信候大声斥责说:“走开,我亲自去请他,他都不肯去 你怎么能够叫他起行?”甘罗说:“从前项橐七岁的时候就当了孔子的老师,现在我从出生到 今天,已经有十二岁了,请你让我去试试吧,何必要斥责地这么快呢?”于是甘罗去见张唐说 你的功劳与武安侯相比,谁大?”张唐说:“武安君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北面扬声威于赵, 每战必胜,破城郭,毁都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候在秦昭王时被 国王重用,与日前文信候相比,谁较专擅大权?”张唐说:“应候不如文信侯专擅。”甘罗加强 语气说:“你确知他不如文信候专擅吗?·张唐说:“我确实知道。”甘罗就说:“应侯要攻打赵 国,武安君刁难他,结果离开咸阳七里就立刻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亲自请你去燕国作丞相 你却不肯去,我不知道你将死在何处了。”张唐听了恍然大悟,对甘罗说:“就让我听小孩子的 话,决定去吧。”于是叫人整理行装,准备动身出发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出发的日期定下来之后,甘罗对文信侯说:“请借给我五辆车子,让我替张唐先到赵国去 通报一声,”文信候便进去向秦始皇报告,秦始皇召见甘罗,派遣甘罗去赵国。赵襄王亲自到 高二语文阶段检测试题答案 都城的郊处迎接甘罗,甘罗游说赵王说:“大王听说过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说: 听说过。”“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作丞相吗?”“听说过,”于是甘罗说“燕国送太子丹到秦国 2、“”字(或“争”字)。(1分)它把众士子追求功名、趋之若鹜、甚嚣尘上的情景 燕、秦互相结好,在于要攻打赵国,赵国现在实在太危险了。燕与秦相互友好,没有别的缘故 表现得栩栩如生。(2分) 完全是要攻打赵国以扩大河间的土地大王倒不如割给我五个城池,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土, 3、运用对比(反衬)手法,(1分)以大自然的永恒和美好,映照出人生的短暂易老 止我回去转报秦王,叫他谴回太子丹,使秦国与强大的赵国友好,一起进攻弱小的燕国。”赵 (2分)嘲讽了汲汲追求功名者的可悲》(2分 王听了甘罗的游说,立即割让五个城池给秦国,使秦扩大了在河间土地,秦国也谜回了燕太子, 连.BA确实知道:C确定了日期:D别的缘故。此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词义正误的能力 赵国便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了上谷三十座城池,把其中十一座送给秦国,甘罗回到秦国,报告 解题关键在于一定要回到原文,从上下文的脉络去推断词义的正确与否 秦始皇,秦国就封甘罗为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宅赐给他 5.D①被,②到:A动词”到、去、往“:B语气副词,表希望:C介词把“ 8帝惊日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度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甘罗的功劳,一是劝说张唐出使成功,二是说赵,使秦广河间、增地f 9.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 为上卿是因为后者,含有①④⑤的应排除。此题考查辨析并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关键的是要 10.(1)遣访,拜访(2)停止 做到两点。一是要明确题干对所查信息的定性,它是我们选择的依据:二是要能判断各选项所 (3)起用,任用(4)扰乱,使……混乱 代表的内涵: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筛选。另外,从应试技巧的角度看,这种类型的题最好 排除法 (1)您不必忧虑天下,但要对嵇康感到忧虑了 7.C从张唐不同意出使的理由和甘罗采用迁回的方法、旁敲侧击的劝说可以看出,张 (2)嵇康回头看看日影(还没有到行刑的时间),便要来琴弹了一曲《广陵 唐同意出使,完全是为了自己,是因为怕死而不同意出使,后来又因为怕死同意出使,并非 13.“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为了秦燕联盟此考查考生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关键在于要能读懂文章没有明确说 14.刚烈不屈:阴险残酷:缺乏主见。(意近即可) 出但明确表示出来了的信息。参考译文 的含义:语文是“母本性”的,所有的人,所有的知识 孙子。甘茂去世的时候 想法都通过它来表达,它的通用性为所有人服务(从低端到高端的人)2分) 派造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的时间就使得 16.过河拆桥(2分) 到燕国做丞相,想要燕国与秦国共同攻打赵 17.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分) 经为秦昭王攻打赵国,赵国怨恨我,悬赏说 8.例一,牙好,胃口才好:例二,对水的认识:例三, 盐调味(答出两个例子即可 共2分)作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能把不易说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2分 第7页共6页
第 7 页 共 6 页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阶段检测试题答案 1、略 2、“闹”字(或“争”字)。(1 分)它把众士子追求功名、趋之若鹜、甚嚣尘上的情景 表现得栩栩如生。(2 分) 3、运用对比(反衬)手法,(1 分)以大自然的永恒和美好,映照出人生的短暂易老, (2 分)嘲讽了汲汲追求功名者的可悲〉(2 分) 4. B A 确实知道;C 确定了日期;D 别的缘故。此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词义正误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一定要回到原文,从上下文的脉络去推断词义的正确与否。 5. D ①被,②到;A 动词"到、去、往";B 语气副词,表希望;C 介词"把"。 6. C 甘罗的功劳,一是劝说张唐出使成功,二是说赵,使秦广河间、增地盘,封甘罗 为上卿是因为后者,含有①④⑤的应排除。此题考查辨析并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关键的是要 做到两点。一是要明确题干对所查信息的定性,它是我们选择的依据;二是要能判断各选项所 代表的内涵;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筛选。另外,从应试技巧的角度看,这种类型的题最好 用排除法。 7. C 从张唐不同意出使的理由和甘罗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侧击的劝说可以看出,张 唐同意出使,完全是为了自己,是因为怕死而不同意出使,后来又因为怕死同意出使,并非" 为了秦燕联盟"。此题考查考生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关键在于要能读懂文章没有明确说 出但明确表示出来了的信息。参考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去世的时候,甘罗年纪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吕不韦。秦始皇 派遣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的时间就使得燕王喜派遣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王又派遣张唐 到燕国做丞相,想要燕国与秦国共同攻打赵国,以开拓河间的地方。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 经为秦昭王攻打赵国,赵国怨恨我,悬赏说‘能抓到张唐的人,赏赐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 国一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去。”文信侯听了,内心很不快乐,没有勉强张唐。 甘罗说:“君侯为什么不快乐得这样厉害呢?”文信侯说:“我派遣刚成君蔡泽侍奉燕国三 年,燕太子丹就已经到秦国做人质了。现在我亲自请张唐去燕国做丞相,他却不肯起行。”甘 罗说:“让我去说服他,叫他起行。”文信侯大声斥责说:“走开,我亲自去请他,他都不肯去, 你怎么能够叫他起行?”甘罗说:“从前项橐七岁的时候就当了孔子的老师,现在我从出生到 今天,已经有十二岁了。请你让我去试试吧,何必要斥责地这么快呢?”于是甘罗去见张唐说: “你的功劳与武安侯相比,谁大?”张唐说:“武安君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北面扬声威于赵, 每战必胜,破城郭,毁都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在秦昭王时被 国王重用,与日前文信侯相比,谁较专擅大权?”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擅。”甘罗加强 语气说:“你确知他不如文信侯专擅吗?”张唐说:“我确实知道。”甘罗就说;“应侯要攻打赵 国,武安君刁难他,结果离开咸阳七里就立刻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亲自请你去燕国作丞相, 你却不肯去,我不知道你将死在何处了。”张唐听了恍然大悟,对甘罗说:“就让我听小孩子的 话,决定去吧。”于是叫人整理行装,准备动身出发。 出发的日期定下来之后,甘罗对文信侯说:“请借给我五辆车子,让我替张唐先到赵国去 通报一声。”文信侯便进去向秦始皇报告,秦始皇召见甘罗,派遣甘罗去赵国。赵襄王亲自到 都城的郊处迎接甘罗,甘罗游说赵王说:“大王听说过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说: “听说过。”“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作丞相吗?”“听说过。”于是甘罗说“燕国送太子丹到秦国 作人质,是为了表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秦国派张唐去燕国作丞相,是为了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 燕、秦互相结好,在于要攻打赵国,赵国现在实在太危险了。燕与秦相互友好,没有别的缘故, 完全是要攻打赵国以扩大河间的土地。大王倒不如割给我五个城池,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土, 让我回去转报秦王,叫他谴回太子丹,使秦国与强大的赵国友好,一起进攻弱小的燕国。”赵 王听了甘罗的游说,立即割让五个城池给秦国,使秦扩大了在河间土地,秦国也谴回了燕太子, 赵国便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了上谷三十座城池,把其中十一座送给秦国。甘罗回到秦国,报告 秦始皇,秦国就封甘罗为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宅赐给他。 8.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9. 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 10.(1)造访,拜访 (2)停止 (3)起用,任用 (4)扰乱,使……混乱 11.D 12.(1)您不必忧虑天下,但要对嵇康感到忧虑了。 (2)嵇康回头看看日影(还没有到行刑的时间),便要来琴弹了一曲《广陵散》。 13.“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14.刚烈不屈;阴险残酷;缺乏主见。(意近即可) 15.修辞:比喻(暗喻)(1 分) ;“盐”的含义:语文是“母本性”的,所有的人,所有的知识、 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达,它的通用性为所有人服务(从低端到高端的人)(2 分) 16.过河拆桥(2 分) 17.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 分) 18.例一,牙好,胃口才好;例二,对水的认识;例三,厨师用盐调味(答出两个例子即可) (共 2 分) 作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能把不易说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2 分)
19.略(4分)20.B 21.【参考答案】A(“半斤八两”喻不相上下,常用于贬义) 22.【解析】D0应是“上而无甚至五六十元”, 23.略,(野地里的春花开一个季节谢了,谢了再化作春泥,春泥化作营养滋润花几。这就是 春花的奉献与无私 24.(1)三大因素促成我国北方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2)答案举例:①严禁过度开发:②大面积种植防护林:③培植草皮固沙, 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统一,但内容要求与预防和治理沙尘暴有关,而且要合理 要求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25.提示:(3分)①大公鸡在浴缸旁挥动看鸡毛掸子,命令拼命扑滕着的小鸡,让它跟大白鵝 好好学”游冰。作者借此讽喻了当今部分家长不顾实际情况,对孩子要求过高的不正确教育 方法。(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②(2分)提示:育子或教学有“方”等,符合图意即可。(以“好好学”、“无题”不得分) 第8页共6页
第 8 页 共 6 页 19..略 (4 分) 20、B 21.【参考答案】A(“半斤八两”喻不相上下,常用于贬义) 22.【解析】D(D 应是“上百元甚至五六十元”。) 23.略,(野地里的春花开一个季节谢了,谢了再化作春泥,春泥化作营养滋润花儿。这就是 春花的奉献与无私。) 24.(1)三大因素促成我国北方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2)答案举例:①严禁过度开发;②大面积种植防护林;③培植草皮固沙。 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统一,但内容要求与预防和治理沙尘暴有关,而且要合理, 要求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25.提示:(3 分)①大公鸡在浴缸旁挥动着鸡毛掸子,命令拼命扑腾着的小鸡,让它跟大白鹅 “好好学”游泳。作者借此讽喻了当今部分家长不顾实际情况,对孩子要求过高的不正确教育 方法。(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②(2 分)提示:育子或教学有“方”等,符合图意即可。(以“好好学”、“无题”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