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经济学复习资料经典》第5科 (货币银行学)修订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105.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货币银行学 代表市场利率,12代表M2与R之间的 盛鈞虐t 性与外生性。 函数关系,就有:M2=L2()。结合前述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 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 长市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的函数关系,可将货币总需求函数表示 为:M=MHM2=LY+12(r)。凯恩斯1S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1)IS 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 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货一LM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 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它把货币总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 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之一,是 机和货币需求決定因素这二脉络,经历50年礼以后,一些凯圈斯学派的经济学是5曲线和由线,号分别由两个方程 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家深入研究和扩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式表 ①I(r)=S(y)② 首先,他们发现即使是交易性货 2)IS曲线用于描述产品市场均衡 每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传统的货币需求对利率同样相当敏感,而且相对于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 数是华由公箱錢须换涂的周的号情墙线点牌线时的 额数量说组成的近代数量理论对货币需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的“平方根于I曲线右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 求理的聊要说适由美国经济学家定律 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利率IS的非均衡组合。政府支出的增 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其次,他们觉察到凯恩斯货币投机减会使IS曲线向右、左移动 MV=PT或P=MV。这一方程式表需求理论的漏洞。凯恩斯认为,人们对 (3)LM曲线是用于描述货币市场 未来利率变化的预计是自信的 甲L=M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 明,物价水平P的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持有货币还是债线LM曲线向右上方延伸M曲线中的货 成正比,而与商品交易量(的变动成反实际情况却与凯恩斯的理论不相吻合,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 择其一而不是两者兼有。然而币需求L分为L和L2。货币供给M是指 比。一般认为,费雪的货币数量说的错投资者对自己的预计往往是犹豫 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 在决定物价中的不同作用:假定货币流般人都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待和。位于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 一种交换媒介:混同了金属货币与纸币 都是L》M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 后,新剑桥学派 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在长期中不受货币求动机理论加以发展。 他彻提斯 货币需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L<M的非均衡 现金余额数量说是由剑桥派经济学业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於货币合,M的增减会使M曲线向右、左移动。 量变动的影响 4)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其 家马歇尔、庇古等人创立的。他们从 密切相交点表示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 分析了决定货币需关。2)投机性动机。由投机性动机引起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求的因素,并提出了如下的剑桥方程式 货币需求与收入关系不大,而与金融 该模型还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 M=KPY。根据古典学派的假设,Y在市场密切相关。3)公共权力动机。这是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政策之间的关系及 短期内不变,如果K也不变,则P将与固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①分析货币 M作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动。不过,剑 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如果政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即货币政策如 桥方阳本身预示着对其结论的看亚性流河,那么,受击的将是商品市义如何响投资和总需求:打大了对 期等影响K的变化,无论在短期内还是 在长期中它都不是常数,所以K不可能货币主要投向金融性流通,金融市场则模型中,仅能分析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和 固定不变,P与M的变动幅度也就不可将受到冲击。因此,这类动机对经济的国民收入的影响,但实际上国民收入的 能完全一致 响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这些所创造的变动还会通过货币需求和利率的影响来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额外货币 进一步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只有把 将人们保持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弗里德曼认为,与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财政政策的作用。借助于S=LM模型就 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稳定的函数。楼:们对币的茜求同样这甚若能作到这种分析:可以分暂政政 所谓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指人们为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从而说明西 了应付紧急情况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 币,这一货币需求的大小也主要取决于的效用。据此,弗里德曼列出个人财富方经济学家的政策分歧。即可把LM曲线 收入的多少。可把这两种货币需求函数 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P=fY,划分为三个区域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 W: rm, rb, re, Lp Xdp/dt: u) 和古典区域。由IS一LM模型可知,在凯恩 机而持有的货币量,Y代表收入水平。裂烤萌明的后求数定是在串同疑该政策有效 代表M们与的们函数关系:奖对分析整个经济社会中的其他重要因素 (6)总之,该模型把四个因素结合在 某一适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如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意义重大。这一起,分析了两市场同时均衡时 是由于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都是货币需入与利率的决定。在理论上,它用 是买卖债券:如果整个济中有着许多棗函数和中函数相作的结法概括了凯用的需求决定在 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是微不足道的影响主要来自货币供应力面。因此,模型不仅能把收入决定理论与货市理论 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若以M2代稳定的货西求函数成为货币学派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市政策结合在一起,还能 表为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R 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在一起

1 货币银行学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 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 论基础。 ★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 辑。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 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 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 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 流沿革。 (l)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传统的货币 数量分为早期货币数量学说和近代货币 数量学说。由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 额数量说组成的近代数量理论对货币需 求理论的影响更为深远。 现金交易数量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费雪提出的,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 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MV=PT 或 P=MV/T。这一方程式表 明,物价水平(P)的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 量(M)的变动和货币流通速度(V)的变动 成正比,而与商品交易量(T)的变动成反 比。一般认为,费雪的货币数量说的错 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把货币只当成 一种交换媒介;混同了金属货币与纸币 在决定物价中的不同作用;假定货币流 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在长期中不受货币 量变动的影响。 现金余额数量说是由剑桥派经济学 家马歇尔、庇古等人创立的。他们从个 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了决定货币需 求的因素,并提出了如下的剑桥方程式: M=KPY。根据古典学派的假设,Y 在 短期内不变,如果 K 也不变,则 P 将与 M 作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动。不过,剑 桥方程式本身又预示着对其结论的否 定,因为各种资产的收益率和人们的预 期等影响 K 的变化,无论在短期内还是 在长期中它都不是常数,所以 K 不可能 固定不变,P 与 M 的变动幅度也就不可 能完全一致。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 将人们保持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这样三类,其中交 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稳定的函数。 所谓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指人们为 了应付紧急情况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 币,这一货币需求的大小也主要取决于 收入的多少。可把这两种货币需求函数 合二为一而以下式表示:M1=L1(Y), 其中 M1 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 机而持有的货币量,Y 代表收入水平, L1 代表 Ml 与 Y 之间的函数关系。投机 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的 某一适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 数量的货币,这种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 是买卖债券。如果整个经济中有着许多 投机者,且每个投机者所拥有的财富对 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是微不足道 的,那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成了 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若以 M2 代 表为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R 代表市场利率,L2 代表 M2 与 R 之间的 函数关系,就有:M2=L2(r)。结合前述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 的函数关系,可将货币总需求函数表示 为:M=Ml+M2=Ll(Y)+L2(r)。凯恩斯 的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货 币理论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它把货币总 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 (3)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50 年代以后,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 家深入研究和扩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 理论。 首先,他们发现即使是交易性货币 需求对利率同样相当敏感,而且相对于 交易数值而言,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呈 现出规模经济的特质。这一重要发现即 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的“平方根 定律”。他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利率 不但有关,而且关系极大。 其次,他们觉察到凯恩斯货币投机 需求理论的漏洞。凯恩斯认为,人们对 未来利率变化的预计是自信的,并在自 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持有货币还是债 券,二者择其一而不是两者兼有。然而 实际情况却与凯恩斯的理论不相吻合, 投资者对自己的预计往往是犹豫不定 的,一般人都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待 有债券。 最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 求动机理论加以发展。他们提出了货币 需求的三类动机:1)商业性动机。由商 业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密切相 关。2)投机性动机。由投机性动机引起 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关系不大,而与金融 市场密切相关。3)公共权力动机。这是 因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 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如果 政府把这些额外的流通货币主要投向商 业性流通,那么,受冲击的将是商品市 场的价格;如果政府把这些额外的流通 货币主要投向金融性流通,金融市场则 将受到冲击。因此,这类动机对经济的 影响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这些所创造的 额外货币。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与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 一样,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样受这三类 因素的影响:收入或财富的变化;持有 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 的效用。据此,弗里德曼列出个人财富 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P=f(Y, W;rm,rb,re,l/p×dp/dt;u)。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 要特点是该函数的稳定性,其动向是可 以预测的。明确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对分析整个经济社会中的其他重要因素 (如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意义重大。这 是由于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都是货币需 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相互作用的结 果,论证并强调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 性,其目的在于说明货币对于总体经济 的影响主要来自货币供应方面。因此, 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成为货币学派理论 及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 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 扩展过程。 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1)IS —LM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 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之一,是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其基本结构 是IS曲线和LM曲线,可分别由两个方程 式表示 : ① I(r)=S(y) ② M/P=m=L1(y)+L2(r) 。 (2)IS曲线用于描述产品市场均衡, 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 线,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上的每 一点都表示I=S时收入和利率的组合。位 于IS曲线右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 IS的非均衡组合。政府支出的增 减会使IS曲线向右、左移动。 (3)LM曲线是用于描述货币市场均 衡,即L=M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 线,LM曲线向右上方延伸。LM曲线中的货 币需求L分为L1和L2。货币供给M是指一个 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 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 和。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 都是L>M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 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L<M的非均衡组 合。M的增减会使LM曲线向右、左移动。 (4)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其 交点表示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5)该模型还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政策之间的关系及 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①分析货币 政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即货币政策如 何通过对货币量的调节影响利率,利率 又如何影响投资和总需求。②扩大了对 财政政策的分析。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模型中,仅能分析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和 国民收入的影响,但实际上国民收入的 变动还会通过货币需求和利率的影响来 进一步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只有把 这后一种影响考虑在内,才能全面分析 财政政策的作用。借助于IS—LM模型就 能作到这种分析。③可以分析财政政策 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④用于比较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从而说明西 方经济学家的政策分歧。即可把LM曲线 划分为三个区域,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 和古典区域。由IS一LM模型可知,在凯恩 斯区域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在 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在中间区域,两种政策均有效。 (6)总之,该模型把四个因素结合在 一起,分析了两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 入与利率的决定。在理论上,它用一般均 衡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在 政策上,它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IS—LM 模型不仅能把收入决定理论与货币理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在一起,还能 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在一起

此,IS一LM模型不仅仅是西方国家宏引下,外国资本会迅速流入,可以暂时缓面分 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说是解国际收支状况。但高利率也存在负面(1)静态 总需求水平不变。假 ★试论利率水平决定的因。于经“制约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主要在促使价格上涨的问时,会引起供给水 济生活的复杂性,利率水平决定的因素有:(1)一国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的独立平的下降,具体情况如图5-4所示。 也呈现多样性特 性程度以及对利率的敏感性程度:(2)在图5-4中 成本曲线 (1)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在利率水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是利率能否在DD曲线表示总需求曲线(此处假定不 定的情况下,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各市场间迅速传导并引导资金流动的前动),OY0为资源充分利用时的产量(最 投资的预期收入会增加 大潜在供给)。最初的状态是,总需求曲 求增大。此的,由投资需求增加所导致场化程度以及中央银行是否以利率作 DD与总成本曲线SoS相交于e0点, 的货币需求增大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供宏观调控的工具等也会影响利率作用的c0对应的价格水平或通胀率为Rino,产 应量的增加,则必然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发 会我国利率体制的变革,谈谈对出现了货市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 (2)货币供求。在货币需求一定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改革以生产率的增长,和企业为追逐更大利润 刂率体制在向市场化迈进。分为两而大幅度提高价格时 成本曲线会从 或提高:同样,在货币供应量一定时,个阶段:78-86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是S0S移到SlS或S2S,总成本增加。在 货币需求的增减也会引起利率的上升或提高利率,增加利率档次,央行实行浮总需求曲线不动的条件 着总成本 午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而有规律地波动,呈相关性,调节作用率也就从Rm不断上升到Rm或Rm2 利率政 响,主要表现为货币本身的增值或贬值。增强 实际产量由Y0降至Y1或Y2。 计央银的贴现中央银行的有水平的决定没有完全反陕市场的资动地质彦最终演化成供给混合型通 ,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利率也就 问题:一是严格的利率计划控制 (2动态分析:总需求水平变动 它的变动首先会改变商业银行的资用,只有走利率市场化道路 “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胀的基本要 金借贷成本,从而对信贷起限制或鼓励 条件:①经济稳定是首要条件。②点动态形成过程?最初的起因来源于成 司时影响其他市场利 拥有完善的金融稳定机制。③利率市场本方面的因素,成本推进型通胀在得到 (5)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化要求资金商品化,资金供求大体均衡。总需求扩张的支持后,必然演化成 增加或减少意味着经济的增长或衰退,④要有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圬 ”混合型通胀。有四个基本要点 因此,利率必然会随之发生 ⑤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因于成本推动;②总需求不断扩张 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换。 际产量不会下降;④价格水平是 要是增减开支和税收变动。政府增 应渐进地进行:先放开同业拆借利式”上升 加支出会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在收 再放开金融市场利率,最后放开存图中,随着总成本曲线从SS向 既定的条件下,政府增加税收会导致国贷款利率,最终形成以央行的基准利率SS、S2S方向移动,为了不减少实际产量 民收入下降,并同时减少货币需求,在为核心,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中介目标利和出现过高的失业率,政府通常会通过 货币供应量不变时利率下降。即:税收率,各种市场利率围绕其波动的完善的增加货币供给和扩大投资来增加需求 增减往往与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呈反方市场利率体系 这样,DD向DD1、DD2方向移动。在此过 向变化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1)程中,价格水平沿着eo→e1→e ★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榉的影短期(静态)分析。在总供给S既定条件这样的轨迹“螺旋式”上升。价格水平 响?其制约条件有哪些?(1)利率与消费下,如果货币供给量MF超过了货币必要或通胀率R上升到R的过程表明,在经济 和储蓄。利率较高时,储蓄会增加,消费量M,就意味着总需求D有迅速的增加,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通货膨胀 会减少:利率较低时,储蓄会减少,消费与相对不变的S相比,D处在过度增长状现象 会增加。 论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短期内 (2)利率与投资。利率是企业投资的味着开始出 通货膨胀能否刺激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 成本,利率越高,投资规模会越小;反之,现短期性的 系统中是否存在一定量的可以利用的闲 低利率则有利于增加投资 需求拉动型 置资源。 (3)利率与通货膨胀,在一个市场化胀,其程度 (2)长期中,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能力 m通常是不断提高的,当生产能力得到扩 膨胀,当经济萧条时,通过低利率则可防的程度而定 大时,总需求也会相应地扩张,带来实际 止过度紧缩 (2)长期 产出水平的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的提高 (4)利率与金融机构。当利率变动后,(动态)分析 (3)通货膨胀预期会减弱通胀的经 金融机构的资产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而作在增长极限 济增长效应:①导致货币工资率变动滞 出相应的调整。通常是在发放贷款和政内,①如果离 后过程的缩短和积累能力的削弱。②有 利率作用调控宏观经济成为可能和有较酸限 可能导致发生临时性的过渡购买行 这在短期内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会被 远,M’》Y’R。’。②随着接近增长极后续的经济滑坡所抵 (5)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利率变动限点,MFAR,》Y’。且Y→0。这时,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业经营改革 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需求拉动型通胀非常典型。③由于在初的意义?(1)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 方面:一是对进口的影响:二是对资本输始阶段存在M’〉Y>Rn’的关系,就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 出输入的影响。当利率水平较高时,企业给人以错觉,以为较多的M能带来较大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 生产成本增加,出口竞争能力下降,从而的Y。这是需求拉动型通胀恶化的重要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 引起一国对外贸易的逆差:相反,降低利诱因 失。其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 率会增加出口,改善一国对外贸易收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换为可流通的金融工具的过程。作为直 状况。从资本输出输入看,在高利率的吸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从两方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

2 因此,IS—LM模型不仅仅是西方国家宏 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说是 整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之一。 ★试论利率水平决定的因素。由于经 济生活的复杂性,利率水平决定的因素 也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包括: (l)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在利率水 平一定的情况下,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 提高,投资的预期收入会增加,投资需 求增大。此的,由投资需求增加所导致 的货币需求增大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供 应量的增加,则必然引起利率水平的上 升。 (2)货币供求。在货币需求一定时, 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会相应导致利率的下 降或提高;同样,在货币供应量一定时, 货币需求的增减也会引起利率的上升或 下降。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 响,主要表现为货币本身的增值或贬值。 通常,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利率也就 越高。 (4)中央银行的贴现率。中央银行的 贴现率通常是各国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 率,它的变动首先会改变商业银行的资 金借贷成本,从而对信贷起限制或鼓励 作用,并同时影响其他市场利率。 (5)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 增加或减少意味着经济的增长或衰退, 因此,利率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动。 (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 响主要是增减开支和税收变动。政府增 加支出会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在收入 既定的条件下,政府增加税收会导致国 民收入下降,并同时减少货币需求,在 货币供应量不变时利率下降。即:税收 增减往往与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呈反方 向变化。 ★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 响?其制约条件有哪些?(1)利率与消费 和储蓄。利率较高时,储蓄会增加,消费 会减少;利率较低时,储蓄会减少,消费 会增加。 (2)利率与投资。利率是企业投资的 成本,利率越高,投资规模会越小;反之, 低利率则有利于增加投资。 (3)利率与通货膨胀。在一个市场化 程度较高的社会中,高利率可抑制通货 膨胀,当经济萧条时,通过低利率则可防 止过度紧缩。 (4)利率与金融机构。当利率变动后, 金融机构的资产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而作 出相应的调整。通常是在发放贷款和政 府债券之间转移。这使得中央银行利用 利率作用调控宏观经济成为可能和有 效。 (5)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利率变动 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对进口的影响;二是对资本输 出输入的影响。当利率水平较高时,企业 生产成本增加,出口竞争能力下降,从而 引起一国对外贸易的逆差;相反,降低利 率会增加出口,改善一国对外贸易收支 状况。从资本输出输入看,在高利率的吸 引下,外国资本会迅速流入,可以暂时缓 解国际收支状况。但高利率也存在负面 影响,如输入通货膨胀等。 制约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主要 有:(1)一国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的独立 性程度以及对利率的敏感性程度;(2) 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是利率能否在 各市场间迅速传导并引导资金流动的前 提;(3)利率种类的多少,利率决定的市 场化程度以及中央银行是否以利率作为 宏观调控的工具等也会影响利率作用的 发挥。 ★结合我国利率体制的变革,谈谈对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改革以 来,利率体制在向市场化迈进。分为两 个阶段:78—86 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提高利率,增加利率档次,央行实行浮 动利率政策。86 年以来,随经济的收缩 而有规律地波动,呈相关性,调节作用 增强。 问题:一是严格的利率计划控制, 与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不相适应;二是 利率水平的决定没有完全反映市场的资 金供求状况。因此,增强利率的调节作 用,只有走利率市场化道路。 条件:①经济稳定是首要条件。② 拥有完善的金融稳定机制。③利率市场 化要求资金商品化,资金供求大体均衡。 ④要有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 ⑤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 换。 应渐进地进行:先放开同业拆借利 率,再放开金融市场利率,最后放开存 贷款利率,最终形成以央行的基准利率 为核心,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中介目标利 率,各种市场利率围绕其波动的完善的 市场利率体系。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1) 短期(静态)分析。在总供给 S 既定条件 下,如果货币供给量 M S 超过了货币必要 量 M b ,就意味着总需求 D 有迅速的增加, 与相对不变的S相比,D 处在过度增长状 态。这时,意 味着开始出 现短期性的 需求拉动型 通胀,其程度 依 M S 超过 M b 的程度而定。 (2)长 期 (动态)分析。 在增长极限 内,①如果离 增长极限点 较 远,M S’>Y*’>Rin’。②随着接近增长极 限点,M S’>Rin’>Y*’。且 Y *’→0。这时, 需求拉动型通胀非常典型。③由于在初 始阶段存在 M S’>Y*’>Rin’的关系,就 给人以错觉,以为较多的 M S 能带来较大 的 Y *。这是需求拉动型通胀恶化的重要 诱因。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从两方 面分析: (1)静态分析:总需求水平不变。假 定总需求不变,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在促使价格上涨的同时,会引起供给水 平的下降,具体情况如图 5—4 所示。 在图 5—4 中,SS 为总成本曲线, DD 曲线表示总需求曲线(此处假定不移 动),OY0 为资源充分利用时的产量(最 大潜在供给)。最初的状态是,总需求曲 线 DD 与总成本曲线 SoS 相交于 e0 点, e0 对应的价格水平或通胀率为 Rino,产 量为 Y0(最大产量)。当现实经济运行中 出现了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 生产率的增长,和企业为追逐更大利润 而大幅度提高价格时,总成本曲线会从 S0S 移到 SlS 或 S2S,总成本增加。在 总需求曲线不动的条件下,随着总成本 曲线向左上方的移动,价格水平或通胀 率也就从Rino 不断上升到Rin1 或Rin2, 实际产量由 Y0 降至 Y1 或 Y2。 (2)动态分析:总需求水平变动。总 需求水平变动时,上面所分析的成本推 动型通货膨胀最终演化成供给混合型通 货膨胀。 “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胀的基本要 点,动态形成过程?最初的起因来源于成 本方面的因素,成本推进型通胀在得到 总需求扩张的支持后,必然演化成“螺旋 式”混合型通胀。有四个基本要点:①起 因于成本推动;②总需求不断扩张;③实 际产量不会下降;④价格水平是“螺旋 式”上升。 图 中,随着 总 成本 曲 线从 S0S向 SlS、S2S方向移动,为了不减少实际产量 和出现过高的失业率,政府通常会通过 增加货币供给和扩大投资来增加需求, 这样,D0D0向D1D1、D2D2方向移动。在此过 程中,价格水平沿着e0→e1→e2→e3→e4 这样的轨迹“螺旋式”上升。价格水平 或通胀率R0上升到R4的过程表明,在经济 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通货膨胀 现象。 论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短期内, 通货膨胀能否刺激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 系统中是否存在一定量的可以利用的闲 置资源。 (2)长期中,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能力 通常是不断提高的,当生产能力得到扩 大时,总需求也会相应地扩张,带来实际 产出水平的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的提高。 (3)通货膨胀预期会减弱通胀的经 济增长效应:①导致货币工资率变动滞 后过程的缩短和积累能力的削弱。②有 可能导致发生临时性的过渡购买行为, 这在短期内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会被 后续的经济滑坡所抵消。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业经营改革 的意义?(1)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 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 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 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 失。其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 换为可流通的金融工具的过程。作为直 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

储蓄贷款机构最适于开展此类业务 19%6年之前,在直接融资中债券融场所,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可以确定 (2)意义。①可以使银行机构花费较资所占比重较大,股票融资比重较小。融资产合理的价格,即资产收益率。它 低的发行成本。②减少甚至消除其信用1996年股票融资占直接融资总量的能够及时地反映市场供求情况,引导 的过分集中,同时继续发展特殊种类的21.8%,而1997年已上升到51%,所金的流向。这种调节作用不仅体现在市 组合证券。③使银行机构能够更充分地占比例增加一倍多。从净融资数量来看,场内部,而且不同市场之间在收益率的 力,实现规模经济。④将非1996年债券实际融资(发行减去还引导下 流动资产转换成可流通证券,具有流动本)1397.74亿元,占融资的比例为市场具有全国性市场性质时,金融市场 性,而且能改善资金来源。⑤证券出售后,71.6%。1997年债券融资不足1200中的资金流动就能突破地域限制。此外, 证化的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元,所点比例为43当;下降24在盒融由场中,由于价格的婆动能够逊 1287.66亿元,占直接融资的比例上升使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经济未来走势可 简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模式及了29个百分点,达51%。 以得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司接融资构成中,商业银行特别 (3)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间接调 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所占比重日益下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金融间接调 点和优势 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比重有所上控体系必须依靠发达的金融市场传导中 。国有商业银行从过去改革前的一统 的政策信号,才能够通过金融市 述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趋势及直天下,到1985年还占94.2%,但到1995场的价格变化引导各微观主体的行为, 武扩大的重之·时明淘集中朗年只发 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整意 金融市场发展,直接融资规模扩大,(4)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评 经济时期,资金融通格局以财政为企业资本性融资有比银行信贷更宽阔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窗口,为企业实施资 银行融资只起到补充作用。1979渠道,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经本运营战略提供了场所。股票市场的发 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济金融客观环境来决定自身的财务融资展提供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可以反 的资金融通格局 结构。一方面,促使企业将资金信用的映企业净资产的水平,体现其未来的获 储蓄与投资从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着眼点转向市场,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灵利能力,便于连续观测。同时也促进了 主导型。居民储蓄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活方便的直接融资,重组部分效益不 司资产高效流动,促进了企业经营管 4.8%上升至1993年的54.8%,成为的企业资本,逐步解决企业资金效益问理的改善和结构的调整 最大的储蓄主体。政府的储蓄所占比重题,使银行能从非政策负重和信贷低效试述金融工程的方法论背景。 1978年的60.3%下降到1993年的的痼疾中逐步解脱出来,促进国有商业 5.4%。政府投资从1978年的56.5%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具体而言,直接融 下降到1993年的8.5%。企业的投资资扩大,客观 足成一种新型银企关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 则由1978年的39.4%上升至1993年系的形成,有利于解决信贷资金沉淀问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 题,减轻银行业经营的风险。同时,有和监管当局出于对微宏观利益考虑而对 利于加快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直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 接融资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治安排所作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里结构和经营机制。 西方有关金融创新的理论有:①技 术推进论。认为新技术,特别是电胶 简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络的新发明以及在金融业的应用是促成 简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金融创新的重大因素。②货币促成论。 险 认为汇率、利率、通胀等等货币因素变 简述GAPM的基本内容。 化是重要原因。③财富增长论。认为随 的79.7%,成为最大的投资主体。各试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功着财富增加,人们要求避险的愿望和理 经济部门储蓄结构和投资结构之间的差能。①)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资产提供财的要求提高,从而促成之。④规避管制 异越来越大。这种差异引起的资金供求了充分的流动性,为金融资产在全社会论。认为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为了获取 矛盾,只有调整金融方式才能解决。资产中的比例得以不断提高创造了条利润,而回避政府管制引起。⑤交易成本 把金融创新的原因归因于交易成本 接融资的比重正在逐步扩大,但仍以间储蓄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了转化的效的下降,它决定创新是否有交易价值。⑥ 接融资占主导地位。1981年国库券的发率 约束诱导论。认为金融业摆脱内外部制 行标志着原有传统体制下单一的间接融 众所周知,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约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⑦制度改革 资格局被打破,此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直接影响到一国的投资水平和经济增长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制度改革相互影响 展,直接融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到1997率。金融中介是沟通储蓄投资转化的重互为因果 年,全社会融资总量余额为100564亿要媒介之一,金融发展理论将一国金融金融创新、金融曾制及金融风险存 元,其中间接融资86896亿元,占资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衡在怎样的关系?(1)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 86.41%,直接融资13667亿元,占量金融体系媒介效率的标志。然而流动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 13.59%。全年净融资量为14820亿元,性是金融资产的第一生命,金融资产的和监管当局出于对微宏观利益的考虑而 间接融资占82.95%,直接融资占规模扩大必须依赖发达的金融市场提供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 17.05%,直接融资发展较快。1997年充足的流动性。 度安排所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 直接融资发行量较1996年增长38,8%,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促进了金融工具动。金融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维持金 净融资额增长29.6%。直接融资余额的创新。金融工具是一组预期收益和风融稳定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 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由196年的险相结合的标准化契约,有利于提高储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采取的一系 12.83%上升到1997年13.59%,净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列管理办法 (2)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制度能引(2)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关系。① 上升到1997年的17.05%,增加了2.53导资金合理地流动,提高整体资金配置金融管制对金融创新具有直接诱发作 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股票融资就增长2经济运行情况。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成本附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企业 效率;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能及时反馈用。因为金融管制是对金融企业的一种

3 储蓄贷款机构最适于开展此类业务。 (2)意义。①可以使银行机构花费较 低的发行成本。②减少甚至消除其信用 的过分集中,同时继续发展特殊种类的 组合证券。③使银行机构能够更充分地 利用现有的能力,实现规模经济。④将非 流动资产转换成可流通证券,具有流动 性,而且能改善资金来源。⑤证券出售后, 将证券化的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 可以提高资本比率。 简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模式及 功能。 试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 点和优势。 试述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趋势及直 接融资扩大的意义。中国自 50 年代中期 以后到 1979 年这一时期为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时期,资金融通格局以财政为 主导,银行融资只起到补充作用。1979 年以来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 的资金融通格局。 储蓄与投资从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 主导型。居民储蓄所占比重从 1978 年的 4.8%上升至 1993 年的 54.8%,成为 最大的储蓄主体。政府的储蓄所占比重 从 1978 年的 60.3%下降到 1993 年的 5.4%。政府投资从 1978 年的 56.5% 下降到 1993 年的 8.5%。企业的投资 则由 1978 年的 39.4%上升至 1993 年 的 79.7%,成为最大的投资主体。各 经济部门储蓄结构和投资结构之间的差 异越来越大。这种差异引起的资金供求 矛盾,只有调整金融方式才能解决。 在金融主导型总体融资格局下,直 接融资的比重正在逐步扩大,但仍以间 接融资占主导地位。1981 年国库券的发 行标志着原有传统体制下单一的间接融 资格局被打破,此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 展,直接融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到 1997 年,全社会融资总量余额为 100564 亿 元 , 其中 间接 融资 86896 亿元,占 86.41%,直接融资 13667 亿元,占 13.59%。全年净融资量为 14820 亿元, 间接融资 占 82.95%, 直接融 资占 17.05%,直接融资发展较快。1997 年 直接融资发行量较 1996 年增长38,8%, 净融资额增长 29.6%。直接融资余额 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由 1996 年的 12.83%上升到 1997 年 13.59%,净 融资额的比重也由 1996 年的 14.52% 上升到 1997 年的 17.05%,增加了 2.53 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股票融资就增长 2 倍多。 1996 年之前,在直接融资中债券融 资所占比重较大,股票融资比重较小。 1996 年股 票融 资占直 接融 资总 量的 21.8%,而 1997 年已上升到 51%,所 占比例增加一倍多。从净融资数量来看, 1996 年债券实际融资( 发行减去还 本)1397.74 亿元,占融资的比 例为 71.66%。1997 年债券融资不足 1200 亿元。所占比例为 47。33%,下降 24 个 百 分 点 。 1997 年 股 票 发 行 融 资 1287.66 亿元,占直接融资的比例上升 了 29 个百分点,达 51%。 在间接融资构成中,商业银行特别 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所占比重日益下 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比重有所上 升。国有商业银行从过去改革前的一统 天下,到 1985 年还占 94.2%,但到 1995 年只占 78.6%。 金融市场发展,直接融资规模扩大, 企业资本性融资有比银行信贷更宽阔的 渠道,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经 济金融客观环境来决定自身的财务融资 结构。一方面,促使企业将资金信用的 着眼点转向市场,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灵 活方便的直接融资,重组部分效益不高 的企业资本,逐步解决企业资金效益问 题,使银行能从非政策负重和信贷低效 的痼疾中逐步解脱出来,促进国有商业 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具体而言,直接融 资扩大,客观上也促成一种新型银企关 系的形成,有利于解决信贷资金沉淀问 题,减轻银行业经营的风险。同时,有 利于加快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直 接融资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治 理结构和经营机制。 简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简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 险。 简述 CAPM 的基本内容。 试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功 能。(l)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资产提供 了充分的流动性,为金融资产在全社会 资产中的比例得以不断提高创造了条 件;并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拓宽了 储蓄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了转化的效 率。 众所周知,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直接影响到一国的投资水平和经济增长 率。金融中介是沟通储蓄投资转化的重 要媒介之一,金融发展理论将一国金融 资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衡 量金融体系媒介效率的标志。然而流动 性是金融资产的第一生命,金融资产的 规模扩大必须依赖发达的金融市场提供 充足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促进了金融工具 的创新。金融工具是一组预期收益和风 险相结合的标准化契约,有利于提高储 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2)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制度能引 导资金合理地流动,提高整体资金配置 效率;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能及时反馈 经济运行情况。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 场所,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可以确定金 融资产合理的价格,即资产收益率。它 能够及时地反映市场供求情况,引导资 金的流向。这种调节作用不仅体现在市 场内部,而且不同市场之间在收益率的 引导下,资金也能跨市场流动。当金融 市场具有全国性市场性质时,金融市场 中的资金流动就能突破地域限制。此外, 在金融市场中,由于价格的波动能够迅 速传递经济运行的状态及其信息,从而 使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经济未来走势可 以得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3)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间接调 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金融间接调 控体系必须依靠发达的金融市场传导中 央银行的政策信号,才能够通过金融市 场的价格变化引导各微观主体的行为, 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整意图。 (4)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评 价企业经营状况的窗口,为企业实施资 本运营战略提供了场所。股票市场的发 展提供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可以反 映企业净资产的水平,体现其未来的获 利能力,便于连续观测。同时也促进了 公司资产高效流动,促进了企业经营管 理的改善和结构的调整。 试述金融工程的方法论背景。 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 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 和监管当局出于对微宏观利益考虑而对 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 安排所作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西方有关金融创新的理论有:①技 术推进论。认为新技术,特别是电脑、网 络的新发明以及在金融业的应用是促成 金融创新的重大因素。②货币促成论。 认为汇率、利率、通胀等等货币因素变 化是重要原因。③财富增长论。认为随 着财富增加,人们要求避险的愿望和理 财的要求提高,从而促成之。④规避管制 论。认为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为了获取 利润,而回避政府管制引起。⑤交易成本 论。把金融创新的原因归因于交易成本 的下降,它决定创新是否有交易价值。⑥ 约束诱导论。认为金融业摆脱内外部制 约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⑦制度改革 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制度改革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 金融创新、金融管制及金融风险存 在怎样的关系?(1)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 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 和监管当局出于对微宏观利益的考虑而 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 度安排所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 动。金融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维持金 融稳定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 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采取的一系 列管理办法。 (2)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关系。① 金融管制对金融创新具有直接诱发作 用。因为金融管制是对金融企业的一种 成本附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企业

必然要摆脱这 通过创新来规避度的功能弱化:贴现率作用下降:强化一。购买力平价说所具有的合理性或有 策管制。但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卡塞 货币政策时 更严厉地管制 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 果是:管制一创新,创新-管制,两者 简述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及意义。水 果。②金融创新对完善金融管制也 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 的促进作用。金融创新使以往的 货币传导机制的信用渠道是如何汇率决定的,这就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 管制失去效力,并推动金融自由化发挥作用的? 方面,因而其方向是正确的。②作为 的进程,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也增 换算工具,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将 大了金融风险,因此,各国政府必然会完 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如GDP、GNP 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或由本国货币表示转换成用另一国货币表 3)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①效应高低构成挑战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微示,以便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可以避 (夜莱新的金人始的功体月2卖的指共作南的,爷表示踢木率值时红街用 账户、可转让贷款合同等,在提高金融资策,政策可能归于无效。鉴于微观主体 般认为,用购买力平价来换算比用 流动性的同时,规避了利率风险 似乎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现行实际汇 用风险等。②金融创新也制造了新的金力度没有或没有完全为公众知晓的情况购买力平价 个决法率的长期趋势不考 风险。表现在: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下才能生效或达到预期效果。实际上 经营风险 加了表外业务的风险;公众的预测即使是非常准确的,要实施的 动了金融同质化、自由化和国际化;对策也要有个过程。这样 单桥的处态势未看是率致势与购买 提供了手段和场所。可奏效,但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应平价把物价指数、汇率水平相联系,这实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大打折扣 际上也就是从商品交易出发来讨论货币 于该影响因素,近年来学者们引交易,这对讨论一国汇率政策与发展进 务的创新、金融市场入博弈论加以分析。按理性预期学派的出口贸易的关系不无参考意 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观点,如果公众是理性预期,那么只 利息平价理论的主要思想?凯 1)金融业务的创新。第一,负债业未被公众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力的古典利息平价说,第一个总结了远期 的创新内容。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 同理,如果政府的预期是理性的,汇率与利差关系的规律,明确提出远期 些新的负债业务,一方面规避政论为才会抵消掉政府政策的影响。所以,定因素是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2) 了银行的负债政府和公众根据预期来制定其怎样行 不兑换纸币的条件下,银行利率的变 主要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过程是可以用对策论加以解释的,即化直接影响着远期汇率的重新调整;(3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存在政府和公众的博 远期汇率趋于围绕它的利率平价上下波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等。第 情,试论如何选定我国的货动:(4)不论远期汇 的利率平价偏 产业务的创新内容。包括:消费信用、币政策目标?(1)我国选取的是单一稳定离多大程度,能获得足够利润的机会将 宅放款、银团贷款及其他资产业务。币值的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使套利者把资金转到更有利的金融 三,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在世界主导思心;(5)如果外汇交易被少数集团控制 业务、租赁业务等。第四,清算系统的潮影响下,针对我国现实做出的正确选或者主要交易人之间达成有关汇率的协 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择。 议,挂牌汇率可能会与它的利率平价发 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 (2)主导思潮的影响 (2)金融市场的创新。这一方面是指战后到70年代都以充分 卖多为 国家在生偏离;(6)套利资金的有限性将使远期 首要目汇率的调整往往不能达到利率平价水 欧洲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另一标,而“滞胀”促使它们转为以稳定货币平;(7)如果一国发生政治金融动荡,便 方面是指衍生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为主 不能发生任何远期外汇交易 新及衍生金融工具定价理论的发展。第(3)其他目标不合适。①外汇和国际50年代以后产生的现代利息平价 金融工具的创新。欧洲货币市场上收支平衡。在经济转轨阶段,国内外运行原理认为,在资本自由流动且不考虑交 创新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多种货币贷款,机制尚未高度融合,人民币对内对外价易成本的情况下,正常的外汇抛补及套 行贷款,背对背贷款,浮动利率债券,值不统一是正常现象。在此情况下,货币利活动将导致下列结果:利率较低国家 票据发行便利及远期利率协议等。在金政策自然难以兼顾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升水;利率较高国 融衍生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有远外稳定两个方面。②关于经济增长和就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贴水;远期与即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政策予以解决。而经济增长必须依靠货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194.1.1,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主要有两类:币供给来支持,就业问题的缓解也有赖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 是远期类合约定价模型,二是期权类于经济增长。这样,只有经济增长目标可市场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 合约定价模型。 与币值稳定目标并列。 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3)金融制度 表现在:非银 (4)目前必须把稳定币值放在首位。度 行金融机构种类 迅速增加,跨国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生成和运行机制 质化稳势,会为构之间出现了同的转变尚未完成导致通胀的因素并未的主要特点是()汇率的形成是以外汇 银行得到发展 试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结构 矛盾对增加货币的压力仍然很大:根据每个营业日企业在银行结售汇情况 的影响。(1)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③粮食减产引发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依然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其核定的结售汇周转 削弱了央行对本国货币的控制能力。(2)存在④如果松银根,宏观调控的成果仍外汇头寸限额,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 金融业务的创新,导致金融机构多元化有丧失的可能 外汇,平补头寸,形成外汇供求,并在此 和金融同质化,削弱了央行的货币控制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贡?购买基础上确定人民币对外币的市场价格。 能力。(3)金融创新使央行控制货币供力平价说产生80多年来,无论在理论上(2)统一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 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失效:存款准备金制使它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人民币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主要交

4 必然要摆脱这种局面,通过创新来规避 政策管制。但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 和货币政策时,政府会更严厉地管制,结 果是:管制--创新,创新--管制,两者互 为因果。②金融创新对完善金融管制也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融创新使以往的 金融管制失去效力,并推动金融自由化 的进程,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也增 大了金融风险,因此,各国政府必然会完 善金融管制。 (3)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① 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 能。70 年代以来创新的金融工具,如 NOW 账户、可转让贷款合同等,在提高金融资 产流动性的同时,规避了利率风险及信 用风险等。②金融创新也制造了新的金 融风险。表现在: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 经营风险增大;增加了表外业务的风险; 推动了金融同质化、自由化和国际化; 为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手段和场所。 试论本世纪 6O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 金融刨新的主要内容? 金融创新的主 要内容包括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市场 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1)金融业务的创新。第一,负债业 务的创新内容。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 生在 60 年代以后。各国商业银行通过创 新一些新的负债业务,一方面规避政论 的管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银行的负债 来源。主要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等。第二, 资产业务的创新内容。包括:消费信用、 住宅放款、银团贷款及其他资产业务。 第三,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 业务、租赁业务等。第四,清算系统的 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 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 (2)金融市场的创新。这一方面是指 欧洲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另一 方面是指衍生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 新及衍生金融工具定价理论的发展。第 一,金融工具的创新。欧洲货币市场上 创新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多种货币贷款, 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浮动利率债券, 票据发行便利及远期利率协议等。在金 融衍生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有远 期类合约和期权类合约等。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主要有两类: 一是远期类合约定价模型,二是期权类 合约定价模型。 (3)金融制度的创新。表现在:非银 行金融机构种类和规模迅速增加,跨国 银行得到发展,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同 质化趋势,金融监管的自由化与国际化。 试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 的影响。(1)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削弱了央行对本国货币的控制能力。(2) 金融业务的创新,导致金融机构多元化 和金融同质化,削弱了央行的货币控制 能力。(3)金融创新使央行控制货币供 给的政策工具功效发生变化:传统的选 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失效;存款准备金制 度的功能弱化;贴现率作用下降;强化 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简述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及意义。 货币传导机制的信用渠道是如何 发挥作用的? 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 效应的抵消作用?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或 效应高低构成挑战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微 观主体的预期。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 对微观主体广泛实施的抵消其作用的对 策,政策可能归于无效。鉴于微观主体 的预期,似乎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 力度没有或没有完全为公众知晓的情况 下才能生效或达到预期效果。实际上, 公众的预测即使是非常准确的,要实施 对策也要有个过程。这样,货币政策仍 可奏效,但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应 大打折扣。 关于该影响因素,近年来学者们引 入博弈论加以分析。按理性预期学派的 观点,如果公众是理性预期,那么只有 未被公众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力 的。同理,如果政府的预期是理性的, 那么,只有未被政府预期到的公众的行 为才会抵消掉政府政策的影响。所以, 政府和公众根据预期来制定其怎样行动 的过程是可以用对策论加以解释的,即 存在政府和公众的博弈。 结合国情,试论如何选定我国的货 币政策目标?(1)我国选取的是单一稳定 币值的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 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在世界主导思 潮影响下,针对我国现实做出的正确选 择。 (2)主导思潮的影响。大多数国家在 战后到 70 年代都以充分就业为首要目 标,而“滞胀”促使它们转为以稳定货币 为主。 (3)其他目标不合适。①外汇和国际 收支平衡。在经济转轨阶段,国内外运行 机制尚未高度融合,人民币对内对外价 值不统一是正常现象。在此情况下,货币 政策自然难以兼顾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 外稳定两个方面。②关于经济增长和就 业。我国当今的就业问题很难指望货币 政策予以解决。而经济增长必须依靠货 币供给来支持,就业问题的缓解也有赖 于经济增长。这样,只有经济增长目标可 与币值稳定目标并列。 (4)目前必须把稳定币值放在首位。 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 的转变尚未完成,导致通胀的因素并未 消除。①综合财政赤字还很大;②经济 结构矛盾对增加货币的压力仍然很大; ③粮食减产引发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依然 存在。④如果松银根,宏观调控的成果仍 有丧失的可能。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贡献?购买 力平价说产生 80 多年来,无论在理论上 还是实践中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 使它成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 一。购买力平价说所具有的合理性或有 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卡塞 尔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 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实际是从 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 汇率决定的,这就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 要方面,因而其方向是正确的。②作为一 种换算工具,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将一 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如 GDP、GNP 等, 由本国货币表示转换成用另一国货币表 示,以便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可以避 免一国现行汇率偏高或偏低时,对用外 币表示的本国经济指标造成的扭曲。所 以,一般认为,用购买力平价来换算比用 现行实际汇率换算更为科学和可靠。③ 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长期趋势。不考 虑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短期因素 的话,从长期来看,汇率的走势与购买力 平价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④购买力 平价把物价指数、汇率水平相联系,这实 际上也就是从商品交易出发来讨论货币 交易,这对讨论一国汇率政策与发展进 出口贸易的关系不无参考意义。 利息平价理论的主要思想?凯恩斯 的古典利息平价说,第一个总结了远期 汇率与利差关系的规律,明确提出远期 汇率决定于利差:(1)远期汇率的主要决 定因素是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2) 在不兑换纸币的条件下,银行利率的变 化直接影响着远期汇率的重新调整;(3) 远期汇率趋于围绕它的利率平价上下波 动;(4)不论远期汇率与它的利率平价偏 离多大程度,能获得足够利润的机会将 使套利者把资金转到更有利的金融中 心;(5)如果外汇交易被少数集团控制, 或者主要交易人之间达成有关汇率的协 议,挂牌汇率可能会与它的利率平价发 生偏离;(6)套利资金的有限性将使远期 汇率的调整往往不能达到利率平价水 平;(7)如果一国发生政治金融动荡,便 不能发生任何远期外汇交易。 50 年代以后产生的现代利息平价 原理认为,在资本自由流动且不考虑交 易成本的情况下,正常的外汇抛补及套 利活动将导致下列结果:利率较低国家 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升水;利率较高国 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贴水;远期与即 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1994.1.1, 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 市场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 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度。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生成和运行机制 的主要特点是:(1)汇率的形成是以外汇 市场的供求状况为基础。外汇指定银行 根据每个营业日企业在银行结售汇情况 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其核定的结售汇周转 外汇头寸限额,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 外汇,平补头寸,形成外汇供求,并在此 基础上确定人民币对外币的市场价格。 (2)统一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 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形成的美元对 人民币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主要交

货币(美元、日元和港币)对人民币交决定的理论,这主要体现在 理黄金输出→货币减少→物价和成本下降 的基准汇率,并由外汇指定银行根据论上。凯恩斯的古典利息平 →出口竞争力增强→出口扩大;进口减 中央银行公布的基准 率少→国际收支转为 市场的行情,套算人民币对其他主要与利差关系的规律,明确提 国国际收支 货币的汇价。所有的贸易、非贸易以及决定于利差。从50年代开始,很多西方币增加→物价和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 走③汇率和汇机汇提苗了现代利意华价影埋统代意平转为 弱→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 黄金输出 一种浮动汇率机制,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价的思想表述为,在资本自由流动且不 马约》中规定的趋同原则的主要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范围内上下浮 持 易成本的情 博下 正常的外汇抛内容? 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中央银行对外汇低的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升水:利才能被认为具备了参加EMU的资格条 汇指定银行在办理结售汇的过程中出现水远期与即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 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3个成绩最 的国家平均水平的1.5个百分点:(2 的超买和超卖的外汇,必须在外汇市场率之差 年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 济手段在外汇市场上吞吐外汇,率理论是随着固定汇率制的崩溃和浮动长期债券利率不得超过3个最低国家平 汇率制的确立而产生的。它突出了货币均水平的2个百分点:(4)加入欧洲经济 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脉因素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作 确地货币同盟前两年汇率一直在欧洲货币体 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学该国的汇率走势有着直接的联系 中心汇率没有重组过 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汇率决定及波动。把汇率研究的注意力从经常项目转 罗道尔波斯的“公共评价理论”。资本项目,并提出了汇率决定的存量分 罗道尔波斯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析结构,对70年代中后期的汇率研究产 货币供求的变动取决于生了持续的影响。 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的公 有许多积极因素,但货币一体化过程 取决于 做出了贡献: ()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在 资产组合理论明确认为汇率是资产此前挤 国货币政策难以协调一致 于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故人们又将他的价格,它的决定取决于资产存量市场如果协调经济政策的目标不能实现,欧 的理论称为“供求理论” 该理论既强调了洲货币联盟就失去了保障。 (2)戈森的“国际借贷说”。戈森对货币因素及资本项目交易的变动对汇率(2)国家主权问题。《马约》要求加 汇率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的影响,又强调了实体因素对汇率的作盟国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遵守共同 森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用:第三,该理论中的某些假设比传统标准,由欧洲中央银行发行共同货币, 贷和流动借贷,并指出只有立即清偿的汇率理论的假设更为合理和现实 定货币政策 立超国家的立法和 各种到期收付差额才能引起汇率的变 从关于汇率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执法机构,这一切都深深触及国家的主 动。第二,国际借贷说从动态角度分析中可以看出,汇率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权,各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管 了汇率变动的原因。第三,第一次世界展是与现实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理等各个领域都必须放弃一定的主权 大战前金本位制盛行时期,汇率仅在黄的,是对现实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一种实现主权从成员国转向欧洲议会和欧洲 金输出入点上下限之间波动,其波动的反映。 中央银行、将是一个困难的、充满矛盾 原因主要是受外汇供求关系影响。因此, 的过程。 用古典学派中的价格理论及供求法则来试述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3)共同货币问题。《马约》要求欧 解释汇率的变动,是符合当时现实的。特征 洲经济货币同盟成立后,各国通 (3)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和 最终放弃本币,各国对此都心怀疑虑 夫塔里昂的“汇兑心理说”随着金本位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特点?(1黄金尤其是德国。此外,在欧元的使用上也 制全盛时期的结束和纸币本位制的开充当国际货币。在金本位下,金币可以存在难题,即如何保证均衡的货币供求 始,各国货币平价开始失去意义,学者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可以自由进关系,既不造成通货膨胀,又不导致太 们的注意力又开始转移到汇率决 出口。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多的失业 上来,汇率决定的研究也取得了 面殖与黄金含量就能保持一致,金币的能不能、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关系 破,其中,最著名的是“购买力 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由到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命运 论”和“汇兑心理说”。 于金币可自由兑换,各种金属辅币和纸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如何调节? 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币就能够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在牙买加体系下,调节国际收支的途径 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由于黄主要有五种 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金可以自由进出口,因而本币汇率能够 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就抓住保持稳定 汤多运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收支作 宏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 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面。而且,通过购(2)严格的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运用国内经济政 买力平价可以将一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策,改变国内的需求与供给,从而消除 如GDP、GNP等,由本国货币 如在资本项目逆差 转换成用另一国货币表示,就可以方便率并非正好等于铸币平价,而是受供求的情况下,可提高利率,减少货币发行, 地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购买力平价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窄幅波以此吸引外资流入,弥补缺口。需要注 说产生80多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动,其幅度不超过两国间黄金输送点,意的是,运用财政或货币政策调节外部 践上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使它成否则,黄金将取代货币在两国间流动。均衡时,往往受到“米德冲突”的限制 为20世纪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 (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其机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牺牲了其 (4)利息平价说。30年代前半期,汇理即由美国经济学家休漠提出的“价格他的政策目标,如经济增长、财政平衡 率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关于远期汇率一铸币流动机制”:一国国际收支逆差→等,因而内部政策应与汇率政策相协调

5 易货币(美元、日元和港币)对人民币交 易的基准汇率,并由外汇指定银行根据 中央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参照国际外 汇市场的行情,套算人民币对其他主要 货币的汇价。所有的贸易、非贸易以及 资本项目的对外支付和结算都使用此汇 率进行。(3)浮动汇率。现行汇率机制是 一种浮动汇率机制,允许人民币汇率在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范围内上下浮 动。(4)有管理的汇率,为了维持外汇市 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中央银行对外汇 指定银行规定了周转外汇头寸限额,外 汇指定银行在办理结售汇的过程中出现 的超买和超卖的外汇,必须在外汇市场 上抛补。同时,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货币政 策等经济手段在外汇市场上吞吐外汇, 调节外汇供求,以稳定汇率。 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 脉 络?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对汇率的决 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学 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汇率决定及波动。 (l)罗道尔波斯的“公共评价理论”。 罗道尔波斯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 供求的变动,而货币供求的变动取决于 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的公 共评价又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的贵金属 成分的纯度、重量及市场价值。罗道尔 波斯的理论核心实际上是论述货币供求 对于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故人们又将他 的理论称为“供求理论”。 (2)戈森的“国际借贷说”。戈森对 汇率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第一,戈森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 贷和流动借贷,并指出只有立即清偿的 各种到期收付差额才能引起汇率的变 动。第二,国际借贷说从动态角度分析 了汇率变动的原因。第三,第一次世界 大战前金本位制盛行时期,汇率仅在黄 金输出入点上下限之间波动,其波动的 原因主要是受外汇供求关系影响。因此, 用古典学派中的价格理论及供求法则来 解释汇率的变动,是符合当时现实的。 (3)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和阿 夫塔里昂的“汇兑心理说”。随着金本位 制全盛时期的结束和纸币本位制的开 始,各国货币平价开始失去意义,学者 们的注意力又开始转移到汇率决定问题 上来,汇率决定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 破,其中,最著名的是“购买力平价理 论”和“汇兑心理说”。 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 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 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 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就抓住 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面。而且,通过购 买力平价可以将一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 标,如 GDP、GNP 等,由本国货币表示 转换成用另一国货币表示,就可以方便 地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购买力平价 说产生 80 多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 践上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使它成 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一’ (4)利息平价说。30 年代前半期,汇 率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关于远期汇率 决定的理论,这主要体现在利息平价理 论上。凯恩斯的古典利息平价说,在国 际金融学说史上第一个总结了远期汇率 与利差关系的规律,明确提出远期汇率 决定于利差。从 50 年代开始,很多西方 学者对远期汇率作了更加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现代利息平价原理。现代利息平 价的思想表述为,在资本自由流动且不 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正常的外汇抛 补及套利活动将导致下列结果:利率较 低的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升水;利 率较高的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贴 水;远期与即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利 率之差。 (5)货币主义汇率理论。货币主义汇 率理论是随着固定汇率制的崩溃和浮动 汇率制的确立而产生的。它突出了货币 因素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作用,正确地 指出一国货币供给状况及其货币政策同 该国的汇率走势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而 把汇率研究的注意力从经常项目转向了 资本项目,并提出了汇率决定的存量分 析结构,对 70 年代中后期的汇率研究产 生了持续的影响。 (6)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理论作 为货币主义汇率决定论的进一步扩充和 发展,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第 一,资产组合理论明确认为汇率是资产 的价格,它的决定取决于资产存量市场 的变动和均衡;第二,该理论既强调了 货币因素及资本项目交易的变动对汇率 的影响,又强调了实体因素对汇率的作 用;第三,该理论中的某些假设比传统 汇率理论的假设更为合理和现实。 从关于汇率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 中可以看出,汇率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 展是与现实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的,是对现实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一种 反映。 试述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 特征。 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特点?(1)黄金 充当国际货币。在金本位下,金币可以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可以自由进 出口。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 面殖与黄金含量就能保持一致,金币的 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由 于金币可自由兑换,各种金属辅币和纸 币就能够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 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由于黄 金可以自由进出口,因而本币汇率能够 保持稳定。 (2)严格的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 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 含金量比例——铸币平价决定。当然汇 率并非正好等于铸币平价,而是受供求 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窄幅波 动,其幅度不超过两国间黄金输送点, 否则,黄金将取代货币在两国间流动。 (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其机 理即由美国经济学家休漠提出的“价格 一铸币流动机制”:一国国际收支逆差→ 黄金输出→货币减少→物价和成本下降 →出口竞争力增强→出口扩大;进口减 少→国际收支转为顺差→黄金输入。相 反,一国国际收支顺差→黄金输入→货 币增加→物价和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 减弱→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 转为逆差→黄金输出。 《马约》中规定的趋同原则的主要 内容? 《马约》规定,只有在 1999 年 1月 1 日达到以下 4个趋同标准的国家, 才能被认为具备了参加 EMU 的资格条 件:(l)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 3 个成绩最 好的国家平均水平的 1.5 个百分点;(2) 当年财政赤字不得超过 GDP 的 3%,累 积公债不得超过 GDP 的 60%;(3)政府 长期债券利率不得超过 3 个最低国家平 均水平的 2 个百分点;(4)加入欧洲经济 货币同盟前两年汇率一直在欧洲货币体 系的汇率机制规定幅度(±l5%)内波动, 中心汇率没有重组过。 000 欧洲货币联盟面临的主要困 难?谈谈你的看法?建立欧洲单一货币 拥有许多积极因素,但货币一体化过程 中也面临种种挑战与困难。 (l)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在 此前提下,各国货币政策难以协调一致。 如果协调经济政策的目标不能实现,欧 洲货币联盟就失去了保障。 (2)国家主权问题。《马约》要求加 盟国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遵守共同 标准,由欧洲中央银行发行共同货币, 制定货币政策,并建立超国家的立法和 执法机构,这一切都深深触及国家的主 权,各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管 理等各个领域都必须放弃一定的主权。 实现主权从成员国转向欧洲议会和欧洲 中央银行、将是一个困难的、充满矛盾 的过程。 (3)共同货币问题。《马约》要求欧 洲经济货币同盟成立后,各国通行欧元, 最终放弃本币,各国对此都心怀疑虑, 尤其是德国。此外,在欧元的使用上也 存在难题,即如何保证均衡的货币供求 关系,既不造成通货膨胀,又不导致太 多的失业。 能不能、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关系 到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命运。 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如何调节? 在牙买加体系下,调节国际收支的途径 主要有五种: (l)运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收支作 为一国宏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 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运用国内经济政 策,改变国内的需求与供给,从而消除 国际收支不平衡。比如在资本项目逆差 的情况下,可提高利率,减少货币发行, 以此吸引外资流入,弥补缺口。需要注 意的是,运用财政或货币政策调节外部 均衡时,往往受到“米德冲突”的限制, 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牺牲了其 他的政策目标,如经济增长、财政平衡 等,因而内部政策应与汇率政策相协调

同时运用,才不至于顾此失彼 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消除失业,在控制对外部均衡的调节更有效。②直接 (2汇率政策。在 调C2′点达到内部均衡。但C2′点却更控制与汇率政策的结合能够实现总量与 整的钉佐汇率制下 收远地偏离了外部均衡目标。依此下去,结构调整的统 的一项重要工具 项会离F点越来越远。可见此搭配不恰当 (5)评价 应 赤字→本币趋于下跌→本币下降,增(2)以财政政策对内,货币政策对率作为经济杠杆调节内外均衡 目赤字减少或消失:相反,在经常项财政政策,C点移全C1点,达到内部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利率市场化 顺差时,本币币值上升会削弱进口商品均衡:然后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C点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是比较关键的三个因 的竞争力,从而减少经常项目的顺差,移至C2点,实现外部均衡目标的同时素。一国货币的升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 勒纳条件以及J曲线效应的制约,其最终趋于内外均衡点F。可见这种财政、动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对于上述政策和 功能往往令人失望 货币政策交替使用的方法能够实现良性效力具有 市场不发达 3)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在循环,逐渐缩小国际收支不平衡 济中行政干预较多的国家,上述以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一功能主要由代尔--弗莱明横型的主要思想?场传导机制为基础的政策搭配的效力将 款完宿所捷买要是N样的流需情关贤较老流是珠舍大打我 银行如何进行政策配合 油危机的爆发和欧洲货币市场的迅猛发证券和国外证券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因以实现内外均衡?我国对国民经济的调 i市场比较优惠的贷款条件融通资金,引资本大量流人:成者只要国内利率低必须从只注重内部均衡转向双重均衡目 调节国际收支中的顺逆差。 于国外利率,就会使资产所有者抛售国标。②央行必须实现从直接控制向间接 4)加强国际协调。这主要体现在 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蒙代尔—控制转变。③货币政策工具应以间接控 IMF为桥梁。各国政府通过磋弗莱明模型着重分析了在资本完全流动制工具为主。各种经济手段的协调和配 际金融问题达成共识与谅解,前提下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合包括以 同维护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与 论: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1)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① 新兴的七国首脑会议。西方七国的条件使得货币政策无力影响收入水平,在总量从紧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货币供 通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多次合力干只能影响储备水平:而财政政策在影响给,主要是基础货币供给,投向上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主观上是为了各自的收入方面则变得更有效力,因为它所造贷结构;扩大银行业务,大力发展公开市 利益,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国际金融与经成的资本流入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场业务;加快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面 济的稳定与发展 避免了利率上升对收入增长的负作 句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适当时候使人 (5)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调节。盈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内外均民币贬值,减轻通胀压力,推动经济复 余国外汇储备增加,赤字国外汇储备减衡理论,是 发挥汇率市场供求的决定 这一方式往往会影响到一国货币供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 果希望同作用,增大汇率浮动范围,使汇率的合理 应量及结构,从而触发其他问题,解决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则浮动部分抵消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 方式之一是同时采取中和政策,相应改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响。在目前国际收支状况尚为有利的条 变其他途径的货币供应量,从而从总体政策两种工具 件下,应允许人民币汇率在波动幅度内 上保持货币供应量不变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假稳步上升,减少央行被动干预的压力 对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体系设一国经济分为生产贸易品的贸易部门(2)货币政策的中和操作。在考虑双 下两种固定汇率制的异同。1880-1914和生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则内部重均衡目标时应进行中和操作,即在外 年是国际金本位体系的黄金时代。①黄均衡被定义为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币流入或国际储备增长时,为抵消外汇 金充当国际货币:②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也即占款增加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采取 ③因际收支的自动调节。1944年7月确 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相应的一些政策和措施。我国中和操作 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外部均衡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的主要形式为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①是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② 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辅之以开办特种存款和发行融资券。随 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④多渠道调必须配合。央行调控的最终目标在于内率政策基础上,辅之以资助的外汇储备 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然而,宏观政政策和灵活的冲销政策,将可能使我国 策有可能导致内外均衡的冲突。为避免经济的内外均衡建立在更稳固基础上 试述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这种“米德 冲突”,我们需要为不同的目(3)外汇储备政策与外资政策。鉴于 标制定不同的政策,即满足丁伯根法则:外汇储备变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联 简述代尔政策配合说的主要内策工具,并相互标,必列具备几种攻系日益密切中央银行应将外汇储备变 要实现几个经济 动与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整个宏观经 (3)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济目标结合起来进行通盘考虑。具体的 策配合说”。图5-7中,横轴G代表财的组合。支出调整政策主要由凯恩斯理建议有:①利用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和汇 政政策,纵轴r代表货币政策。IB曲线论所表明 販策组成,用于调率相对稳定的有利时机,调整外债政策 为国内均衡轨迹,EB曲线为外部均衡轨整支出水平。支出转换政指能够影响减少国际商业性借款,同时考虑提前偿 迹。F点为B和EB曲线的交叉点,表贸易品竞争力、能够通过调整支出构成还部分高息债务。②调整利用外资政策, 示国内外均达到平衡 而增加本国收入的政策,如汇率、关税、加强对利用外资的监控,并采取不同区 蒙代尔认为在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狭义的支域、不同模式的引资差别政策。③在增 上有如下两种方法 出转换政策专指汇率政策。 大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周转头寸限额的基 )以财政政策对外,货币政策对内 (4)实践中的操作。多数国家以货币础上,鼓励指定银行利用其外汇头寸发 这样配合的结果会扩大国际收支不平政策维持内部均衡,用汇率政策和直接放外汇贷款,尤其是对国民经济中经营 衡。如图中C点表示经济中存在失业和管制的结合来维持外部均衡。因为:①财效益好的重点企业。 逆差,首先以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逆差,政与货币政策相对于支出转换政策于达 ★★★ 在CI′点达到内部均衡,然后再以扩张到内部均衡更有利,而汇率政策与直接

6 同时运用,才不至于顾此失彼。 (2)汇率政策。在浮动汇率制或可调 整的钉佐汇率制下,汇率是调节国际收 支的一项重要工具,其原理是,经常项 目赤字→本币趋于下跌→本币下降,增 强外贸竞争力→出口增加,进口→经济 项目赤字减少或消失;相反,在经常项 顺差时,本币币值上升会削弱进口商品 的竞争力,从而减少经常项目的顺差, 在实际上,汇率的调节作用受到马歇尔 —勒纳条件以及 J 曲线效应的制约,其 功能往往令人失望。 (3)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在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一功能主要由 IMF 完成。在牙买加体系下,IMF 的贷 款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伴随石 油危机的爆发和欧洲货币市场的迅猛发 展、各国逐渐转向欧洲货币市场,利用 该市场比较优惠的贷款条件融通资金, 调节国际收支中的顺逆差。 (4)加强国际协调。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以 IMF 为桥梁。各国政府通过磋 商,就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共识与谅解, 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与繁荣。 第二,新兴的七国首脑会议。西方七国 通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多次合力干 预国际金融市场,主观上是为了各自的 利益,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国际金融与经 济的稳定与发展。 (5)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调节。盈 余国外汇储备增加,赤字国外汇储备减 少。这一方式往往会影响到一国货币供 应量及结构,从而触发其他问题,解决 方式之一是同时采取中和政策,相应改 变其他途径的货币供应量,从而从总体 上保持货币供应量不变。 对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体系 下两种固定汇率制的异同。1880-1914 年是国际金本位体系的黄金时代。①黄 金充当国际货币;②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③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1944 年 7 月确 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是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② 美元充当国际货币;③建立了一个永久 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④多渠道调 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试述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 其改革的重点。 简述蒙代尔政策配合说的主要内 容。 蒙代尔用图 5—7 来说明他的“政 策配合说”。图 5-7 中,横轴 G 代表财 政政策,纵轴 r 代表货币政策。IB 曲线 为国内均衡轨迹,EB 曲线为外部均衡轨 迹。F 点为 IB 和 EB 曲线的交叉点,表 示国内外均达到平衡。 蒙代尔认为在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 上有如下两种方法。 (l)以财政政策对外,货币政策对内。 这样配合的结果会扩大国际收支不平 衡。如图中 C 点表示经济中存在失业和 逆差,首先以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逆差, 在 C1′点达到内部均衡,然后再以扩张 性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消除失业,在 C2′点达到内部均衡。但 C2′点却更 远地偏离了外部均衡目标。依此下去, 会离 F 点越来越远。可见此搭配不恰当。 (2)以财政政策对内,货币政策对 外。同样从 C 点出发,首先实施扩张性 财政政策,C 点移至 C1 点,达到内部 均衡;然后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Cl 点 移至 C2 点,实现外部均衡目标的同时 更加接近内部均衡线,如此进行下去, 最终趋于内外均衡点 F。可见这种财政、 货币政策交替使用的方法能够实现良性 循环,逐渐缩小国际收支不平衡。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思想?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的是资本完全 流动的情形,资本完全流动意味着国内 证券和国外证券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因 此,只要国内利率超过国外利率就会吸 引资本大量流入;或者只要国内利率低 于国外利率,就会使资产所有者抛售国 内资产,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蒙代尔-- 弗莱明模型着重分析了在资本完全流动 前提下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 结论: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 的条件使得货币政策无力影响收入水平, 只能影响储备水平;而财政政策在影响 收入方面则变得更有效力,因为它所造 成的资本流入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而 避免了利率上升对收入增长的负作用。 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内外均 衡理论,是指英国米德的“两种目标,两 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一国如果希望同 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则 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 政策两种工具。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假 设一国经济分为生产贸易品的贸易部门 和生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则内部 均衡被定义为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 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也即 非贸易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外部均衡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 易商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2)要实现内外均衡,两种政策工具 必须配合。央行调控的最终目标在于内 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然而,宏观政 策有可能导致内外均衡的冲突。为避免 这种“米德冲突”,我们需要为不同的目 标制定不同的政策,即满足丁伯根法则: 要实现几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几种政 策工具,并相互配合。 (3)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 的组合。支出调整政策主要由凯恩斯理 论所表明的需求管理政策组成,用于调 整支出水平。支出转换政策指能够影响 贸易品竞争力、能够通过调整支出构成 而增加本国收入的政策,如汇率、关税、 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狭义的支 出转换政策专指汇率政策。 (4)实践中的操作。多数国家以货币 政策维持内部均衡,用汇率政策和直接 管制的结合来维持外部均衡。因为:①财 政与货币政策相对于支出转换政策于达 到内部均衡更有利,而汇率政策与直接 控制对外部均衡的调节更有效。②直接 控制与汇率政策的结合能够实现总量与 结构调整的统一。 (5)评价。应当注意的是,汇率、利 率作为经济杠杆调节内外均衡,能否实 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进 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利率市场化程度、 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是比较关键的三个因 素。一国货币的升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 支,利率的变动能否引起投资需求的变 动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对于上述政策和 效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市场不发达、 经济中行政干预较多的国家,上述以市 场传导机制为基础的政策搭配的效力将 大打折扣。 我国中央银行如何进行政策配合 以实现内外均衡?我国对国民经济的调 节,必须使各种政策相互协调和配合。① 必须从只注重内部均衡转向双重均衡目 标。②央行必须实现从直接控制向间接 控制转变。③货币政策工具应以间接控 制工具为主。各种经济手段的协调和配 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① 在总量从紧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货币供 给,主要是基础货币供给,投向上优化信 贷结构;扩大银行业务,大力发展公开市 场业务;加快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面 向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适当时候使人 民币贬值,减轻通胀压力,推动经济复 苏。②进一步发挥汇率市场供求的决定 作用,增大汇率浮动范围,使汇率的合理 浮动部分抵消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 响。在目前国际收支状况尚为有利的条 件下,应允许人民币汇率在波动幅度内 稳步上升,减少央行被动干预的压力。 (2)货币政策的中和操作。在考虑双 重均衡目标时应进行中和操作,即在外 币流入或国际储备增长时,为抵消外汇 占款增加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采取 相应的一些政策和措施。我国中和操作 的主要形式为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辅之以开办特种存款和发行融资券。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健全货币政策汇 率政策基础上,辅之以资助的外汇储备 政策和灵活的冲销政策,将可能使我国 经济的内外均衡建立在更稳固基础上。 (3)外汇储备政策与外资政策。鉴于 外汇储备变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联 系日益密切,中央银行应将外汇储备变 动与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整个宏观经 济目标结合起来进行通盘考虑。具体的 建议有:①利用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和汇 率相对稳定的有利时机,调整外债政策, 减少国际商业性借款,同时考虑提前偿 还部分高息债务。②调整利用外资政策, 加强对利用外资的监控,并采取不同区 域、不同模式的引资差别政策。③在增 大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周转头寸限额的基 础上,鼓励指定银行利用其外汇头寸发 放外汇贷款,尤其是对国民经济中经营 效益好的重点企业。 ★★★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