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编号1 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显微镜的使用及制片方法 所属课程:生药学实验 课程代码: 面向专业:药学本科专业 学院(系): 药学院 实验室: 5312 代号: 2006年7月日
实验编号 1 实 验 指 导 书 实验项目:显微镜的使用及制片方法 所属课程: 生药学实验 课程代码: : 面向专业: 药学本科专业 学院(系): 药学院 实 验 室: 5312 代号: 2006 年 7 月 日
一、 实验目的 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制片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显微镜的正确应用 2.几种常用的制片方法 3.透化方法 4.观察内容 ①观察机械组织:黄连韧皮纤维、石细胞。 ②观察输导组织:甘草具缘纹孔导管,人参梯纹、网纹导管。 ③观察保护组织:甘草木栓组织。 ④观察分泌组织:金银花腺毛、人参树脂道。 ⑤测定人参族晶的直径。 三、实验示意图 显微镜的使用(讲解、示教)--一制片方法介绍(讲解、示教)--一学生实验(老 师检查、指导) 四、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消耗品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 消耗品名称 规格 显微镜 Motic 282 水合氯醛 AR 目镜测微尺 Motic 282 甘油 AR 载台测微尺 Motic 282 甘草粉末 显微鉴定用 人参粉末 显微鉴定用 黄连粉末 显微鉴定用 金银花粉末 显微鉴定用 -2-
- 2 - 一、 实验目的 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制片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显微镜的正确应用 2.几种常用的制片方法 3.透化方法 4.观察内容 ① 观察机械组织:黄连韧皮纤维、石细胞。 ② 观察输导组织:甘草具缘纹孔导管,人参梯纹、网纹导管。 ③ 观察保护组织:甘草木栓组织。 ④ 观察分泌组织:金银花腺毛、人参树脂道。 ⑤ 测定人参族晶的直径。 三、 实验示意图 显微镜的使用(讲解、示教)----制片方法介绍(讲解、示教)----学生实验(老 师检查、指导) 四、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消耗品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 消耗品名称 规格 显微镜 Motic 282 水合氯醛 AR 目镜测微尺 Motic 282 甘油 AR 载台测微尺 Motic 282 甘草粉末 显微鉴定用 人参粉末 显微鉴定用 黄连粉末 显微鉴定用 金银花粉末 显微鉴定用
五、实验原理及原始计算数据、所应用的公式 透化方法通常用水合氯醛试液,具清洁透明的作用,可除去过多的淀粉粒、油 滴、色素等物质。适用于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草酸钙结晶等的观察。对各种植 物材料不论是新鲜、干燥还是保存在酒精中的均适用。能迅速渗入组织,使干燥 而收缩的细胞重新膨胀,并能溶解大多常见的细胞内含物,如淀粉、蛋白质、叶 绿色,挥发油、树脂,从而使细胞组织变得透明而清晰。它能使细胞恢复膨胀, 而不引起明显的变形。对观察草酸钙晶体极为适宜,因为它对草酸钙结晶的溶解 作用极为缓慢。 六、实验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果计算及曲线 八、对实验结果和实验中某些现象的分析讨论 实验精确度 -3-
- 3 - 五、 实验原理及原始计算数据、所应用的公式 透化方法通常用水合氯醛试液,具清洁透明的作用,可除去过多的淀粉粒、油 滴、色素等物质。适用于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草酸钙结晶等的观察。对各种植 物材料不论是新鲜、干燥还是保存在酒精中的均适用。能迅速渗入组织,使干燥 而收缩的细胞重新膨胀,并能溶解大多常见的细胞内含物,如淀粉、蛋白质、叶 绿色,挥发油、树脂,从而使细胞组织变得透明而清晰。它能使细胞恢复膨胀, 而不引起明显的变形。对观察草酸钙晶体极为适宜,因为它对草酸钙结晶的溶解 作用极为缓慢。 六、 实验数据记录 七、 实验结果计算及曲线 八、 对实验结果和实验中某些现象的分析讨论 实验精确度 %
九、实验方法指示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方法指示 1.显微镜的正确应用 (1)标本的放置 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然后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压夹或 标本移动器夹好,并使所需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中央,开大光圈。 (2)调焦和观察 将物镜焦点对准标本称为调焦。调焦时先转动粗调焦器使镜筒慢慢下 降,同时在侧面细心观察,待物镜接近标本时为止(即小于物镜的工作距离)。 此时一边从目镜中观察,一边慢慢转动粗调焦器,等到视野中显出物像时再 转动细调焦器使物像最清楚时为止。(细调焦螺旋使用不当容易损坏,其活 动范围一般以超过1周为宜。) 观察:在低倍镜下全面观察标本的概况后,再进行目的部分的详细观察。 方法是移动标本位置使目的的部分位于视场中心,再转换高倍镜适当调节焦 距和光线后,即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取下标本片:不能在高倍镜下进行,以防标本碰击物镜。 (4)显微镜的保管:使物镜转换器的空位对准光孔。(万一镜筒上端受到意 外压力时,不致发生物镜撞击聚光镜的危险) 2.几种常用的制片方法 (1)徒手切片:(厚10-20μm)、包括横切片或纵切片适用于完整药材的组 织观察。药材软化后切片,用适宜的试液处理封片观察。 (2)粉末制片 适用于粉末状药材、已切碎的药材及中成药。取粉末少量于载玻片上, 摊平,用适宜试液处理后封片观察。 (3)表面制片 适用于叶、花类等药材表皮细胞、气孔、毛茸等特征的观察。切取或撕取 表皮,加适宜的试液封片观察。 (4)石蜡切片等 适用于重要的、常用的中药的制片,可长期保存制片,是效果较好的制 片方式之一,但制片周期较长。该法是借助于石蜡的特性,以其作为材料的 填充剂和包埋剂,用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横切或纵切),然后将其放在载 玻片上,脱蜡、染色、透明,最后封藏在适宜的介质中。 3.透化方法 透化时加热煮沸,作用较快。透化后加少量稀甘油以防止析出结晶。 -4-
- 4 - 九、 实验方法指示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方法指示 1.显微镜的正确应用 (1)标本的放置 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然后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压夹或 标本移动器夹好,并使所需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中央,开大光圈。 (2)调焦和观察 将物镜焦点对准标本称为调焦。调焦时先转动粗调焦器使镜筒慢慢下 降,同时在侧面细心观察,待物镜接近标本时为止(即小于物镜的工作距离)。 此时一边从目镜中观察,一边慢慢转动粗调焦器,等到视野中显出物像时再 转动细调焦器使物像最清楚时为止。(细调焦螺旋使用不当容易损坏,其活 动范围一般以超过 1 周为宜。) 观察:在低倍镜下全面观察标本的概况后,再进行目的部分的详细观察。 方法是移动标本位置使目的的部分位于视场中心,再转换高倍镜适当调节焦 距和光线后,即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取下标本片:不能在高倍镜下进行,以防标本碰击物镜。 (4)显微镜的保管:使物镜转换器的空位对准光孔。(万一镜筒上端受到意 外压力时,不致发生物镜撞击聚光镜的危险) 2.几种常用的制片方法 (1)徒手切片:(厚 10-20 μm)、包括横切片或纵切片适用于完整药材的组 织观察。药材软化后切片,用适宜的试液处理封片观察。 (2)粉末制片 适用于粉末状药材、已切碎的药材及中成药。取粉末少量于载玻片上, 摊平,用适宜试液处理后封片观察。 (3)表面制片 适用于叶、花类等药材表皮细胞、气孔、毛茸等特征的观察。切取或撕取 表皮,加适宜的试液封片观察。 (4)石蜡切片等 适用于重要的、常用的中药的制片,可长期保存制片,是效果较好的制 片方式之一,但制片周期较长。该法是借助于石蜡的特性,以其作为材料的 填充剂和包埋剂,用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横切或纵切),然后将其放在载 玻片上,脱蜡、染色、透明,最后封藏在适宜的介质中。 3.透化方法 透化时加热煮沸,作用较快。透化后加少量稀甘油以防止析出结晶
需要注意的是用本液透化后细胞壁会过度膨胀,不适于测量薄壁细胞等纤维 素细胞壁的厚度。 (二)注意事项 1.拿显微镜时应右手握紧镜壁,左手托住镜座,不可一手提取,严禁晃动: 放置时要轻放,不要离桌边太近,观察时不要过度倾斜(不超过45度),以防倾 倒损坏。 2.清洁:不可用手指、普通纸擦。机械部位用绸布擦,光学部位用擦镜纸 或用擦镜纸蘸二甲苯擦拭,不可用湿绸布擦。检查镜片是否清洁,若有异物发布 必须查出是在目镜还是在物镜上,方法是将光源对好,观察异物,观察异物,转 动目镜异物随之而动,则目镜不清洁,反之,异物在物镜上,再予以清洁。 3.观察临时制片,必须加盖玻片,盖玻片周围多余的封藏淮要用滤纸吸干。 观察中途要加试液时,必须将载片取下,切勿在载物台上加,以防腐蚀镜体。 十、尚待解决的问题 无 对学生的要求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制片方法 3.绘制所观察到的各种类型组织特征图 十一、 参考文献 郑汉臣,蔡少青.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M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备注 -5-
- 5 - 需要注意的是用本液透化后细胞壁会过度膨胀,不适于测量薄壁细胞等纤维 素细胞壁的厚度。 (二)注意事项 1.拿显微镜时应右手握紧镜壁,左手托住镜座,不可一手提取,严禁晃动; 放置时要轻放,不要离桌边太近,观察时不要过度倾斜(不超过 45 度),以防倾 倒损坏。 2.清洁:不可用手指、普通纸擦。机械部位用绸布擦,光学部位用擦镜纸 或用擦镜纸蘸二甲苯擦拭,不可用湿绸布擦。检查镜片是否清洁,若有异物发布 必须查出是在目镜还是在物镜上,方法是将光源对好,观察异物,观察异物,转 动目镜异物随之而动,则目镜不清洁,反之,异物在物镜上,再予以清洁。 3.观察临时制片,必须加盖玻片,盖玻片周围多余的封藏淮要用滤纸吸干。 观察中途要加试液时,必须将载片取下,切勿在载物台上加,以防腐蚀镜体。 十、 尚待解决的问题 无 对学生的要求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制片方法 3.绘制所观察到的各种类型组织特征图 十一、 参考文献 郑汉臣,蔡少青.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备注
实验设计者: 王梦月 首开实验时间:2006年9月 编写人:王梦月 编写时间:2006年7月 6
- 6 - 实验设计者: 王梦月 首开实验时间:2006年9月 编写人:王梦月 编写时间: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