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 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 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槁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_▲(chan)释②安▲( xiang)③忍▲jn)不禁④中流_▲(di) 柱 2.下面两句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所谓精典,就是那种富有内含,历经岁月流逝依然熠熠生辉的不朽篇章。 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昔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 事列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错别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③▲,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④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⑥默而识之, 何有于我哉!(《八则》) ⑦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⑧沙鸥翔集,▲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2011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3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 、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 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 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 ▲ (chǎn) 释 ②安 ▲ (xiáng) ③忍 ▲ (jùn) 不禁 ④中流 ▲ (dǐ) 柱 2.下面两句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所谓精典,就是那种富有内含,历经岁月流逝依然熠熠生辉的不朽篇章。 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昔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 事列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①海内存知己, 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 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_▲__ 》) ③ _▲_ ,自缘身在最高层。( _▲__ 《登飞来峰》) ④但愿人长久, 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 。(李煜《相见欢》) ⑥默而识之, _▲__ , _▲__ ,何有于我哉!(《八则》) ⑦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_▲__ , _▲__ 。 (《鱼我所欲也》) ⑧沙鸥翔集, _▲__ , _▲__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5分) (1)《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本意只是想教训一下对方,文中哪件事可以证明这 点?在意外打死郑屠之后,鲁达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你知道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 时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吗?(写出一件事即可)(2分) 答 (2)《汤姆嗦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名字)? 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3分) 答 阅读下文,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将下面三个句子补充完整。(3分) 退思园内宅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紧靠外宅的部分是一个具有“跑马楼”特征的庭院 它非常方便家人的起居活动,具有上通下达、一团和气的文化象征。紧挨着“跑马楼”东侧 的是另一个庭院,特别让我关注的是那个旱舫。苏州古典园林里有很多“"舫”的景观,如拙 政园、怡园和狮子林里都有,一般都在水曲之处,或者在池岸之边,反正离不开水的相伴相 随,因为那是“渔隐”的文化表征,也是“处江湖之远”的思想符号。但是退思园内的旱舫 在庭院里而不是在池水中,这确实很少见。那庭院的地面,用鹅卵石、砖瓦、碎石等铺设成 非常平整而美丽的图案。我觉得那应该可以比喻船的航行如履平地、前程似锦。也许更为 能够引发联想而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庭院内的东面,也就是那-条旱舫前面不远处的地面 上,有一小块用石头和泥土垒起的高地,上面种有树木花草——就像—个生机勃勃的岛屿。 我至今毫不犹豫地认为那应该是主人内心希望看到近在咫尺且能很快安全到达的处胜利 彼岸的象征。 (1)方便起居的“跑马楼”具有 的文化象征:(1分) (2)与水“绝缘”的旱舫具有 的比喻意味;(1分) (3)土石垒起的“岛屿”象征着 (1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出师表》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 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
4.名著阅读。(5 分) ⑴《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本意只是想教训一下对方,文中哪件事可以证明这 一点?在意外打死郑屠之后,鲁达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你知道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 时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吗?(写出一件事即可)(2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名字)? 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3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文,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将下面三个句子补充完整。(3 分) 退思园内宅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紧靠外宅的部分是一个具有“跑马楼”特征的庭院, 它非常方便家人的起居活动,具有上通下达、一团和气的文化象征。紧挨着“跑马楼”东侧 的是另一个庭院,特别让我关注的是那个旱舫。苏州古典园林里有很多“舫”的景观,如拙 政园、怡园和狮子林里都有,一般都在水曲之处,或者在池岸之边,反正离不开水的相伴相 随,因为那是“渔隐”的文化表征,也是“处江湖之远”的思想符号。但是退思园内的旱舫, 在庭院里而不是在池水中,这确实很少见。那庭院的地面,用鹅卵石、砖瓦、碎石等铺设成 非常平整而美丽的图案。我觉得那应该可以比喻船 的航行如履平地、前程似锦。也许更为 能够引发联想而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庭院内的东面,也就是那一条旱舫前面不远处的地面 上,有一小块用石头和泥土垒起的高地,上面种有树木花草——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岛屿。 我至今毫不犹豫地认为,那应该是主人内心希望看到近在咫尺且能很快安全到达的一处胜利 彼岸的象征。 ⑴方便起居的“跑马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象征;(1 分) ⑵与水“绝缘”的旱舫具有__________ __▲______ ___的比喻意味;(1 分) ⑶土石垒起的“岛屿”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 分) 第二部分(44 分) 阅读《出师表》中的两段文字,完成 6—9 题。(12 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 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
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 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信然:确实这样。。先主:刘备。就见:到那里拜访。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枉(wang):委屈。驾:车马,借车 马指刘备。由是:因此。凡:总共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臣本布衣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还于旧都 D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4分) 先主日:“君与俱来。” 答 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8.《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 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9.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 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你有 怎样的见解?(3分) 阅读《孔乙己》一文的片段,完成10-12题。(9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 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 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 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 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 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 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 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岀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定
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 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 信然:确实这样。 先主:刘备。 就见:到那里拜访。 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枉(wǎng):委屈。 驾:车马,借车 马指刘备。 由是:因此。 凡:总共。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 (2 分) 臣本.布衣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先帝不以.臣卑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还于.旧都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4 分) 先主曰:“君与俱来。”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 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9.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 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你有 怎样的见解?(3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孔乙己》一文的片段.完成 10—12 题。(9 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 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 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 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 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 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 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 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 A . . 。 . . . . . 。 。 B . . 。 . . . . . 。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 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 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桓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 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 ‘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 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 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 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 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 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 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亳 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多乎哉?不多也。”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 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孑罩住,弯腰下去说道 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10.孔乙己的出场总是伴随着各种笑声,然而这些笑声往往是与轻松、欢乐无关的。请仔细 品味选文中的“笑”,说出你的理解和感悟。(3分) 1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性格中包含着柔情和顽强这两个看似对 立的方面。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个性也是不止一面的。请联系上面文字,说出你对此的理 解。(3分) 12.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总是”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 用。(3分)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②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 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台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7分)
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 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 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 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 “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 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 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 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 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 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 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 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多乎哉?不多也。”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 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 “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10.孔乙己的出场总是伴随着各种笑声,然而这些笑声往往是与轻松、欢乐无关的。请仔细 品味选文中的“笑”,说出你的理解和感悟。 (3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性格中包含着柔情和顽强这两个看似对 立的方面。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个性也是不止一面的。请联系上面文字,说出你对此的理 解。(3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总是”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 用。(3 分)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②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 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台阶》)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7 分)
我相信熟练的读者大概都有这样一种能力,去书店买书或是到图书馆找书,拿起一本书 很迅速地翻一翻,一两分钟之内,就能大概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个印象也许并不准 确,但是它能够起到一个初步的导航作用。然而电子书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电子书是不能 翻”的,即使可以跳页浏览,你还是会觉得它慢 意大利著名学者安伯托艾可认为,即使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子阅读器,但书这个东 西是—个非常好的发明,是不能被改进、不会被替代的发明。就像剪刀、车轮或者勺子样 ,这些东西自从问世之后,就几乎没怎么变过,我们一直在使用,也不嫌它们落伍,也许 需要小修小补,但整个形态上的大规模的变化是不必要的。 法国知名电影学者尚克洛德卡里耶尔说,25年前,他在巴黎坐地铁的时候,总是会遇 见一个坐在地铁站的长椅上好像在等车的人这个人身边总有四五本书天天坐在那里看书。 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好奇过去问这个人到底在干吗这个人说了让卡里耶尔难忘的一句话 我就是在读书。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地铁站里读书,是因为那里是唯——个不用消费就可以 直坐着的地方,而且冬暖夏凉。“我很快走开了,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他的时间。”卡里 耶尔说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永远别想摆脱书 (《别想摆脱书》梁文道) 13.文章第二段为何要提到剪刀、车轮和勺子?请简要分析。(2分) 14.文章第三段所举的事情发生在“25年前”,显然当时的人不可能有选择任何一种电子书 的机会。你认为此例的价值会不会因此而大打折扣?(2分) 答 15.从全文看,在电子阅读器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仍“别想摆脱”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本 的因素有哪些?(3分) 答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6分 第一次到苏州 ①关于心灵之乡何处,常常不敢肯定,只记得一见苏州,便宛如旧识 ②第一次到苏州,是随了父亲一道。本来以为读大学了,应该可以自己独自出这趟远门 可是终于遂了母亲的执着。父亲因为几十年前在苏州读的师范也隐隐地有故地重游的心事 就一起上了路。 ③到学校的当天我就出了一个洋相。傍晚带父亲刚踏进人声鼎沸的餐厅,我就在刚拖过 的地板上重重地滑了一跤,手中的饭盒摔得老远。连忙爬起来也不敢看看四周,只是默默地 洗尽了双手和碗筷,就又去打了饭和父亲起吃起来。饭是我爱吃的米饭,菜则是一律的糖 醋口味(这样的伙食我吃就是四年)吃饭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偶尔抬眼看看对面静静 地坐着吃饭的父亲,却是居家一样的坦然。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杲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 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很有些感触的吧!从接到来自苏州的大学录取通知,父亲竟然 从来没有和我谈起过这个他一度相当熟悉的城市。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 忆中,于苏州竟是没有一点印象了吗? ④第二天正式报到,结束后我就陪父亲往教学楼那个方向散步。从宿舍到教学楼大概有 三四百米的路程,中间还有很大一片沟壑起伏的农田。巧的是靠近路边,有一个长满杂草浮 萍和寥寥几株莲藕的水塘。塘看来很少有人清过,水是那种看起来很脏的深绿,酷热中发岀
我相信熟练的读者大概都有这样一种能力,去书店买书或是到图书馆找书,拿起一本书 很迅速地翻一翻,一两分钟之内,就能大概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个印象也许并不准 确,但是它能够起到一个初步的导航作用。然而电子书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电子书是不能 “翻”的,即使可以跳页浏览,你还是会觉得它慢。 意大利著名学者安伯托·艾可认为,即使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子阅读器,但书这个东 西是一个非常好的发明,是不能被改进、不会被替代的发明。就像剪刀、车轮或者勺子一样 ,这些东西自从问世之后,就几乎没怎么变过,我们一直在使用,也不嫌它们落伍,也许 需要小修小补,但整个形态上的大规模的变化是不必要的。 法国知名电影学者尚·克洛德·卡里耶尔说,25 年前,他在巴黎坐地铁的时候,总是会遇 见一个坐在地铁站的长椅上好像在等车的人,这个人身边总有四五本书,天天坐在那里看书。 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好奇,过去问这个人到底在干吗,这个人说了让卡里耶尔难忘的一句话: 我就是在读书。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地铁站里读书,是因为那里是唯一一个不用消费就可以一 直坐着的地方,而且冬暖夏凉。“我很快走开了,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他的时间。”卡里 耶尔说。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永远别想摆脱书。 (《别想摆脱书》梁文道) 13.文章第二段为何要提到剪刀、车轮和勺子?请简要分析。(2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 14.文章第三段所举的事情发生在“25 年前”,显然当时的人不可能有选择任何一种电子书 的机会。你认为此例的价值会不会因此而大打折扣?(2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全文看,在电子阅读器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仍“别想摆脱”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本 的因素有哪些?(3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6—20 题。(16 分) 第一次到苏州 ①关于心灵之乡何处,常常不敢肯定,只记得一见苏州,便宛如旧识。 ②第一次到苏州,是随了父亲一道。本来以为读大学了,应该可以自己独自出这趟远门, 可是终于遂了母亲的执着。父亲因为几十年前在苏州读的师范,也隐隐地有故地重游的心事, 就一起上了路。 ③到学校的当天我就出了一个洋相。傍晚带父亲刚踏进人声鼎沸的餐厅,我就在刚拖过 的地板上重重地滑了一跤,手中的饭盒摔得老远。连忙爬起来也不敢看看四周,只是默默地 洗尽了双手和碗筷,就又去打了饭和父亲一起吃起来。饭是我爱吃的米饭,菜则是一律的糖 醋口味(这样的伙食我一吃就是四年)。吃饭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偶尔抬眼看看对面静静 地坐着吃饭的父亲,却是居家一样的坦然。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呆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 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很有些感触的吧!从接到来自苏州的大学录取通知,父亲竟然 从来没有和我谈起过这个他一度相当熟悉的城市。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 忆中,于苏州竟是没有一点印象了吗? ④第二天正式报到,结束后我就陪父亲往教学楼那个方向散步。从宿舍到教学楼大概有 三四百米的路程,中间还有很大一片沟壑起伏的农田。巧的是靠近路边,有一个长满杂草浮 萍和寥寥几株莲藕的水塘。塘看来很少有人清过,水是那种看起来很脏的深绿,酷热中发出
浓浓的臭味。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 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下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汘珠。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 是苦出来的。 ⑤我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个素不相识的农人和我家乡的爷爷辈叔叔辈一样辛劳而充实 他们将自己的大滴汘珠凝成—个个丰年在朴实而满足的心底珍藏。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繁荣, 从来就不曾少了这些史册之外的人们我的心似乎是重重跳了一下不看文人看农人的苏州, 也正如我的家乡一样亲切友善。 ⑥很快我就将这里当作了真正的家乡。有同学来苏州玩,总是会先来信,让我责无旁贷 地尽地主之谊。朋友一拨一拔地来,我也就一次一次去车站等待,一次一次在虎丘与他们留 影。 ⑦或暮春微雨,我便会溜去很近的怡园,门票不贵,园子很小,最妙的是少了游人如织 的喧嚣,一如自家庭院。徜徉廊壁漏窗之前,我可以花上半天的时间,静静地读米芾和董其 昌的帖。耳畔雨声若梦,淅淅沥沥,“梨花落,杏花开,桃花谢,春已归…….”清音雅韵, 如深闺伊人的一声清喟,霎时涤尽凡俗 ⑧原来,我与苏州,竟然是这样一见如故的。 选自《苏州杂志》有删节) 16.作者为何要提“出洋相”的事?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17.文中说“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呆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 很有些感触的吧!”,联系上下文,分析父亲对苏州有怎样的“感触”。(3分) 答 18.文中说“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忆中,于苏州竟是没有一点印象了吗?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这句话的表达作用。(3分) 19.作者是怎样描写散步时见到的素不相识的苏州农人的?请把相应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 作者为何这样描写?(3分) 20.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何能很快就将苏州“当作了真正的家乡”并与苏州“一见如故” (4分) 答: 第三部分(60分) 21.作文。(60分)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洒脱!剪不断,理还乱”,这究竟又是怎样的种窝愁!古代诗词 常常能触动我们多愁善感的心灵,也常常带给我们生活和智慧的启迪 请以“怎样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中至少引用一句曾经触动过你心灵 或带给你某种启发的诗句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浓浓的臭味。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 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下,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汗珠。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 是苦出来的。” ⑤我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个素不相识的农人和我家乡的爷爷辈叔叔辈一样辛劳而充实。 他们将自己的大滴汗珠凝成一个个丰年,在朴实而满足的心底珍藏。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繁荣, 从来就不曾少了这些史册之外的人们。我的心似乎是重重跳了一下:不看文人看农人的苏州, 也正如我的家乡一样亲切友善。 ⑥很快我就将这里当作了真正的家乡。有同学来苏州玩,总是会先来信,让我责无旁贷 地尽地主之谊。朋友一拨一拨地来,我也就一次一次去车站等待,一次一次在虎丘与他们留 影。 ⑦或暮春微雨,我便会溜去很近的怡园,门票不贵,园子很小,最妙的是少了游人如织 的喧嚣,一如自家庭院。徜徉廊壁漏窗之前,我可以花上半天的时间,静静地读米芾和董其 昌的帖。耳畔雨声若梦,淅淅沥沥,“梨花落,杏花开,桃花谢,春已归……”清音雅韵, 如深闺伊人的一声清喟,霎时涤尽凡俗…… ⑧原来,我与苏州,竟然是这样一见如故的。 (选自《苏州杂志》,有删节) 16.作者为何要提“出洋相”的事?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 分) 答: ▲ 17.文中说“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呆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 很有些感触的吧!”,联系上下文,分析父亲对苏州有怎样的“感触”。(3 分) 答: ▲ 18.文中说“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忆中,于苏州竟是没有一点印象了吗?”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这句话的表达作用。(3 分) 答: ▲ 19.作者是怎样描写散步时见到的素不相识的苏州农人的?请把相应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 作者为何这样描写?(3 分) 答: ▲ 20.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何能很快就将苏州“当作了真正的家乡”并与苏州“一见如故”? (4 分) 答: ▲ 第三部分(60 分) 21.作文。(60 分)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洒脱!“剪不断,理还乱”,这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种离愁!古代诗词, 常常能触动我们多愁善感的心灵,也常常带给我们生活和智慧的启迪。 请以“怎样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中至少引用一句曾经触动过你心灵 或带给你某种启发的诗句。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答案 1.(4分)①阐②详③俊④砥2.(4分)精→经含→涵列→例昔→息3.(10 分)略 4.(2分)《水浒传》 可例举的主要有两件事:鲁提辖妥善安排金氏父女逃离后再去找郑屠算账;故意让郑屠 亲自操刀,消遣他 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主要有三件事: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偶遇林冲并结为 兄弟 (3分)《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在洞中历险时遇到的恶人是印第安人乔。 汤姆认为是回声使声音无法辨清, 所以对方逃跑了 汤姆脱险后,洞口被封了起来,印第安人乔就被困死在洞中。(简单回答“饿死了”也可以。) 3分)1)上通下达、一团和气;(2)船行如履平地、前程似锦:(3胜利彼岸 分)A[来源 Z/ k. Com] 7.(4分)译文: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8.(3分)“许”是答应、许诺的意思。诸葛亮为报答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遂许先帝以驱驰” 而一“许”便是二十一年。在历经了无数“危难”后,如今又要“出师”,继续为刘备的遗志“北 定中原”而“驱驰”,这仍然是对“许”的践行。一个简单的“许”字,让我们读出了诸葛亮对 刘氏父子的一份真情、一片忠心,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他信守承诺、一诺千金的高尚人格 (3分)诸葛亮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刘备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诸葛亮,这是对诸葛亮的信 任。如果诸葛亮辜负了这份信任,也就等于说刘备有眼无珠、看错了人,那“先帝之明 当然受损,甚至就不能成立了。从诸葛亮的“恐”可以看出他把这份信任看得很重,努力 维护着刘备的明君形象。“恐”也是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的真切内心写 照。[来源学+科+网] 10.(3分)孔乙己到店后,酒店的掌柜、酒客们一起拿他取笑,小伙计也跟着笑,孩子们也 来赶热闹。(明确哪几类人在笑) 然而这些笑多是对孔乙己的嘲弄和侮辱, 是从空虚、冷酷、麻木的灵魂里发出的。相对来说,孩子们的笑自然一些,从中也让孔 乙己得到些许柔情和慰安。(感受) 揭示了孔乙己无人关心,更被人当作笑料 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分析人物命运、社会状况)[来 源Z#xx#kCom] 笑”字贯穿孔乙己出场过程的始终,增加了悲剧色彩。(分析“笑”的表达作用) 11.(3分)孔乙己性格复杂,一方面他好喝懒做、死要面子、迂腐不堪,同时他又教小伙计 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表现出热情、善良的另一面。他的品行也很复杂,在酒 店不拖欠酒钱的良好信誉有时是靠偷窃来维持的。所以他的为人既是可笑的,而同时, 他的命运也是可悲的。[来源学§科§网Z§X§X§K] 12.(1.5分)①“总是”说一些让人半懂不懂的话,表现了孔乙己因深受科举毒害而无法与人 正常对话的迂腐可悲的状况 (1.5分)②脸上“总是”挂着的笑容表现了新屋即将 落成时父亲由衷的兴奋和喜悦。同样一直写在脸上的还有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朴素而 强烈的愿望,这是他的精神支柱。 13.(2分)与纸质书本作类比,让人更容易接受书本是个“好发明”的观点
2011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答案 1.(4 分)①阐 ②详 ③俊 ④砥 2.(4 分) 精→经 含→涵 列→例 昔→息 3.(10 分)略 4.( 2 分)《水浒传》 可例举的主要有两件事:鲁提辖妥善安排金氏父 女逃离后再去找郑屠算账;故意让郑屠 亲自操刀,消遣他。 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主要有三件事: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偶遇林冲并结为 兄弟。 (3 分)《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在洞中历险时遇到的恶人是印第安人乔。 汤姆认为是回声使声音无法辨清, 所以对方逃跑了。 汤姆脱险后,洞口被封了起来,印第安人乔就被困死在洞中。(简单回答“饿死了”也可以。) 5.(3 分)⑴上通下达、一团和气;⑵船行如履平地、前程似锦;⑶胜利彼岸 6.(2 分)A[来源:Z|xx|k.Com] 7.(4 分)译文: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8.(3 分) “许”是答应、许诺的意思。诸葛亮为报答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遂许先帝以驱驰”, 而一“许”便是二十一年。在历经了无数“危难”后,如今又要“出师”,继续为刘备的遗志“北 定中原”而“驱驰”,这仍然是对“许”的践行。一个简单的“许”字,让我们读出了诸葛亮对 刘氏父子的一份真情、一片忠心,也使我们感受到 了他信守承诺、一诺千金的高尚人格。 9.(3 分)诸葛亮的担心不是多 余的。刘备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诸葛亮,这是对诸葛亮的信 任。如果诸葛亮辜负了这份信任,也就等于说刘备有眼无珠、看错了人,那“先帝之明” 当然受损,甚至就不能成立了。从诸葛亮的“恐”可以看出他把这份信任看得很重,努力 维护着刘备的明君形象。“恐”也是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的真切内心写 照。[来源:学+科+网] 10.(3 分)孔乙己到店后,酒店的掌柜、酒客们一起拿他取笑,小伙计也跟着笑,孩子们也 来赶热闹。(明确哪几类人在笑) 然而这些笑多是对孔乙己的嘲弄和侮辱, 是从空虚、冷酷、麻木的灵魂里发出的。相对来说,孩子们的笑自然一些,从中也让孔 乙己得到些许柔情和慰安。(感受) 揭示了孔乙己无人关心,更被人当作笑料 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分析人物命运、社会状况)[来 源:Z#xx#k.Com] “笑”字贯穿孔乙己出场过程的始终,增加了悲剧色彩。(分析“笑”的表达作用) 11.(3 分)孔乙己性格复杂,一方面他好喝懒做、死要面子、迂腐不堪,同时他又教小伙计 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表现出热情、善良的另一面。他的品行也很复杂,在酒 店不拖欠酒钱的良好信誉有时是靠偷窃来维持的。所以他的为人既是可笑的,而同时, 他的命运也是可悲的。[来源:学§科§网 Z§X§X§K] 12.(1.5 分)①“总是”说一些让人半懂不懂的话,表现了孔乙己因深受科举毒害而无法与人 正常对话的迂腐可悲的状况。 (1.5 分)②脸上“总是”挂着的笑容表现了新屋即将 落成时父亲由衷的兴奋和喜悦。同样一直写在脸上的还有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朴素而 强烈的愿望,这是他的精神支柱。 13.(2 分)与纸质书本作类比,让人更容易接受书本是个“好发明”的观点
14.(2分)此例不会因为年代“久远”而丧失说服力。第三段的事例重在强调了书本的携带方 便,即使在电子书盛行的今天,这一点仍是不可替代的。 15.(3分)迅速翻阅图书,对书有大概的了解;自发明以来,形态上长期保持稳定;携带方 便,无须额外的支出 16.(2分)①与父亲的表现形成对比,用自己的毛糙反衬了父亲的坦然——苏州人的坦然, 苏州人的性格。这坦然可以理解为是苏州打在父亲灵魂上的深深烙印。 (1分)②同时自己能吃苦的素质(摔了跤,不叫苦、不抱怨:饭菜不挑剔)与下文“苏 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一句中体现出的苏州精神相照应,揭示了与苏州一见 如故的深层原因 17.(1分)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这是父亲对苏州的最深感触。 (2分)这句话深刻的把握住了苏州这个城市繁荣的根本原因,这句话也道出了苏州的城 市精神。从中可见父亲对苏州有着深切的认识。(基本意思对即可。) 8.(1分)从结构上看,此句是过渡 (2分)从内容上看,父亲绝非对苏 州没有印象。后来父亲终于说出深有感触的话语来,可见一开始的沉默其实是意味深 长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19.(1分)“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 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 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汘珠 (2分) 作者通过对素不相识的农人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所具有的“辛劳而充实朴实而满足” 的品格,从而也揭示了苏州繁荣和富庶的原因。 20.(1分)①父亲希望“我”在苏州读大学期间,能把苏州当作心灵之乡,安下心来,用功苦 读 (2分)②父亲希望“我”好好品悟苏州,随时捕捉苏州人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的把苏州 这个城市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转化为自身成长的不竭动力,使心灵走向成熟 (1分)③而这一切又绝不是靠说教能达到目的的,因此父亲才坦然的对待我”的洋相, 才在看到素不相识的农人时不失时机地对我”进行启发,使“我”很快就融入了苏州,与 苏州一见如故 (以上阅读理解题的批阅,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给分)21.作文(略)
14.(2 分)此例不会因为年代“久远”而丧失说服力。第三段的事例重在强调了书本的携带方 便,即使在电子书盛行的今天,这一点仍是不可替代的。 15.(3 分)迅速翻阅图书,对书有大概的了解;自发明以来,形态上长期保持稳定;携带方 便,无须额外的支出。 16.(2 分)①与父亲的表现形成对比,用自己的毛糙反衬了父亲的坦然——苏州人的坦然, 苏州人的性格。这坦然可以理解为是苏州打在父亲灵魂上的深深烙印。 (1 分)②同时自己能吃苦的素质(摔了跤,不叫苦、不抱怨;饭菜不挑剔)与下文“苏 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一句中体现出的苏州精神相照应,揭示了与苏州一见 如故的深层原因。 17.(1 分)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这是父亲对苏州的最深感触。 (2 分)这句话深刻的把握住了苏州这个城市繁荣的根本原因,这句话也道出了苏州的城 市精神。从中可见父亲对苏州有着深切的认识。(基本意思对即可。) 18.(1 分)从结构上看,此句是过渡。 (2 分)从内容上看,父亲绝非对苏 州没有印象。后来父亲 终于说出深有感触的话语来,可见一开始的沉默其实是意味深 长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19.(1 分) “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 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 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汗珠。” (2分) 作者通过对素不相识的农人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所具有的“辛劳而充实”“朴实而满足” 的品格,从而也揭示了苏州繁荣和富庶的原因。 20.(1 分)①父亲希望“我”在苏州读大学期间,能把苏州当作心灵之乡,安下心来,用功苦 读。 (2 分)②父亲希望“我”好好品悟苏州,随时捕捉苏州人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的把苏州 这个城市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转化为自身成长的不竭动力,使心灵走向成熟。 (1 分)③而这一切又绝不是靠说教能达到目的的,因此父亲才坦然的对待“我”的洋相, 才在看到素不相识的农人时不失时机地对“我”进行启发,使“我”很快就融入了苏州,与 苏州一见如故。 (以上阅读理解题的批阅,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给分) 21.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