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花茂学校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纤细qin(xian) B、目瞪口呆deng(deng)挑剔t(ti) D、彬彬有礼bing(bin)噙着qng(qin) 2.词语积累—下列书写正确的是(C)(3分) A、胡想联翩(浮想联翩)温文而雅(温文尔雅) B、地大物薄(地大物博)同绢前嫌(同捐前嫌) 冲耳不闻(充耳不闻)痛心急首(痛心疾首) 3.词语积累——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3分)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 6.语言运用—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3分) (1)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 (2)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为我送来希望; (3)如饥渴中的一泓清流,为我送来甘甜 (4)如黑夜中的一抹流星,为我送来光明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8分) 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②晓镜但愁云鬓改, ③见贤思齐焉, ④山深闻鹧鸪 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⑦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⑧应是绿肥红瘦 8.篇段积累——默写《愚公移山》选段。(4分)。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投诸渤海之尾 、阅读(50分) (一)学会拒绝(10分) 9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学会拒绝 10.文章第⑥段引用和绅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4分) 答:①内容上:让文章内容更丰富;②表达效果上:从反面论证了不会拒绝的严重后果。 1l.(1)“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2分) (2)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2分) 答:(1)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他们的拒绝是对的,他们的清高和悠然自得值得学习。 (2)(言之有理即可)
1 2011 花茂学校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 (全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C )(3 分) A、纤.细 qiān(xiān) B、目瞪.口呆 dēng (dèng) 挑剔.tì (ti) D、彬.彬有礼 bīng(bīn) 噙.着 qíng (qín) 2.词语积累——下列书写正确的是( C )(3 分) A、胡想联翩(浮想联翩) 温文而雅(温文尔雅) B、地大物薄(地大物博) 同绢前嫌(同捐前嫌) D、冲耳不闻(充耳不闻) 痛心急首(痛心疾首) 3.词语积累——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3 分)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 分)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C )(3 分) 6.语言运用——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3 分) (1)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 (2)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为我送来希望; (3)如饥渴中的一泓清流,为我送来甘甜; (4)如黑夜中的一抹流星,为我送来光明。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8 分) 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②晓镜但愁云鬓改, ③见贤思齐焉, ④山深闻鹧鸪。 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⑦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⑧应是绿肥红瘦! 8.篇段积累——默写《愚公移山》选段。(4 分)。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投诸渤海之尾, 二、阅读(50 分) (一)学会拒绝(10 分) 9.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 分) 答:学会拒绝 10.文章第⑥段引用和绅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 (4 分) 答:①内容上:让文章内容更丰富;②表达效果上:从反面论证了不会拒绝的严重后果。 11.(1)“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 (2 分) (2)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2 分) 答:(1)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他们的拒绝是对的,他们的清高和悠然自得值得学习。 (2)(言之有理即可)
(二)如何给地球降温(14分) 12文中第(1)段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4分) :①全球变暖的程度及后果;②给地球降温的重要性 13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 温的高奇计划是什么?为什么没被采用呢?(4分) 答:(1)特勒的奇思妙想:①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②可以用飞行于13 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③在轨道上放置5万 面反射镜。④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2)伍德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 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因为耗资超过1000亿美元,没有被采用 14.文中第(2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答:不能。因为原句的数据只是特勒的个人估算,不是准确数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删掉后是数据变成了确数,改变了原句的意思,不符合实际情况。 1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 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3分) 答:冬天没有大雪。植树造林,降低二氧化碳指数,给地球降温。(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20分) 16.下列各句划线词语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是(D)(3分) 17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相同的是(D)(3分) 1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那么有办法求生但是却有人不采用这个做法,那么可以借此来躲避灾祸却有人不这样做 (2)为一句话而争斗,以至互相残杀,这是由于义比他们的身体贵重啊! 19.甲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用原文中语句回答)(4分) 文用争一言以相杀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也 20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 的内涵是什么?面对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还要坚持吗?为什么?(4分) 答:①两文中的“义”都指的是道义。②应该坚持。因为道义是人的本性,不能丧失。 )阅读《泊秦淮》(杜牧),然后回窨问题(6分) 21.“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诗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试分析 这句诗在全诗的作用。(3分) 答:“夜”点明时间,照应上句“烟”“月”,“酒家”为后文“商女”“唱后庭花”作铺垫。 在整首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2作者在这首诗中借眼前景而抒现实忧,借“商女”讽刺了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对 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试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怎样在诗中逐步揭示这一主题的。(3分) 答:用“烟”“月”写出轻烟淡月,暗示了当时官场淫靡、享受、堕落。“不知亡国恨”的 不是商女,听“唱后庭花”取乐的才是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23.列举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例子4个。(4分) ①手机②电视③电脑④互联网 24.结合列举的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某个例子,谈谈现代科技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 便利和烦恼。(6分) (1)便利上网聊天玩游戏,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2)烦恼容易迷恋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2 (二) 如何给地球降温(14 分) 12.文中第(1)段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4 分) 答:①全球变暖的程度及后果;②给地球降温的重要性。 13.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 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为什么没被采用呢?(4 分) 答:(1)特勒的奇思妙想:①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②可以用飞行于 13 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③在轨道上放置 5 万 面反射镜。④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2)伍德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 径为 2000 公里的半透明镜子。因为耗资超过 1000 亿美元,没有被采用。 14.文中第(2)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3 分) 答:不能。因为原句的数据只是特勒的个人估算,不是准确数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删掉后是数据变成了确数,改变了原句的意思,不符合实际情况。 1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 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3 分) 答:冬天没有大雪。植树造林,降低二氧化碳指数,给地球降温。(言之有理即可) (三) 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20 分) 16.下列各句划线词语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是( D )(3 分) 17.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相同的是( D )(3 分) 18.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那么有办法求生但是却有人不采用这个做法,那么可以借此来躲避灾祸却有人不这样做。 (2)为一句话而争斗,以至互相残杀,这是由于义比他们的身体贵重啊! 19.甲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用原文中语句回答)(4 分) 乙文用 争一言以相杀 论证了 万事莫贵于义也 20.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 的内涵是什么?面对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还要坚持吗?为什么?(4 分) 答:①两文中的“义”都指的是道义。②应该坚持。因为道义是人的本性,不能丧失。 (四) 阅读《泊秦淮》(杜牧),然后回答问题(6 分) 21.“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诗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试分析 这句诗在全诗的作用。(3 分) 答:“夜”点明时间,照应上句“烟”“月”, “ 酒家”为后文“商女”“唱后庭花”作铺垫。 在整首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2.作者在这首诗中借眼前景而抒现实忧,借“商女”讽刺了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对 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试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怎样在诗中逐步揭示这一主题的。(3 分) 答:用“烟”“月”写出轻烟淡月,暗示了当时官场淫靡、享受、堕落。“不知亡国恨”的, 不是商女,听“唱后庭花”取乐的才是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三、综合性学习(10 分) 23.列举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例子 4 个。(4 分) ①手机 ②电视 ③电脑 ④互联网 24.结合列举的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某个例子,谈谈现代科技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 便利和烦恼。(6 分) (1)便利 上网聊天玩游戏,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2)烦恼 容易迷恋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