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花茂学校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汉字积累——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沏茶(q1)应为qB.屑(xue)应为xieD.涅磐( (lie pan)应为 nie pan 2.词语积累——下列形近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C)(3分) C.气慨一气概愤概一愤慨 3文化积累——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B)(3分) B.鲁智深一杨志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张老师说,) B.(“四书五经”)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5.语言运用—下列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3分) 6.语言运用—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A)(3分) B.査理传遍了校园(讯息传遍了校园) C.遵义留下深刻的印象(山水和民风留下了印象) D.他想不起同学(他想不起承诺) 7.句子积累——按原文默写句子。(8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洎秦淮到酒家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王 (4)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纟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春潮带雨晩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阻 8.篇段积累——默写李商隐《无题》片段。(4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小题。(10分) 9.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动物 说明顺序是大小 (2分) 10.用“∥”给②~⑧段分层。(2分) ②③④⑤∥⑥⑦⑧ 11.②段中加点字“大多数”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不能。原句说眀还有少数哺乳动物不是色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棹后改变了原 句的意思,不符合实际情况 12.从⑥段看,鸟的辨色能力有何作用?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判断距离、形状和寻找配偶 3.③段说明了什么生活现象?(2分) 人们不知道牛是色盲
1 2011 年花茂学校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 (全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 汉字积累——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 沏.茶(qì)应为 qī B. 屑.(xuè)应为 xiè D. 涅磐..(liè pán)应为 niè pán 2. 词语积累——下列形近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C )(3 分) C. 气慨—气概 愤概—愤慨 3. 文化积累——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B )(3 分) B. 鲁智深—杨志 4.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 (张老师说,) B. (“四书五经”)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5. 语言运用——下列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3 分) 6. 语言运用——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B. 查理传遍了校园(讯息传遍了校园) C. 遵义留下深刻的印象(山水和民风留下了印象) D. 他想不起同学(他想不起承诺) 7. 句子积累——按原文默写句子。(8 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到酒家。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 篇段积累——默写李商隐《无题》片段。(4 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9~13 小题。(10 分) 9.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动物 ,说明顺序是 大小 。(2 分) 10. 用“∥”给②~⑧段分层。(2 分)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1. ②段中加点字“大多数”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 不能。原句说明还有少数哺乳动物不是色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后改变了原 句的意思,不符合实际情况。 12. 从⑥段看,鸟的辨色能力有何作用?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 分) 判断距离、形状和寻找配偶 13. ③段说明了什么生活现象?(2 分) 人们不知道牛是色盲
(二)阅读《小的决定大的》,完成14~17题。(16分)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小的决定大的”,即要成大事应从小事做起。 1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4分) (1)只有小,才是最具繁衍力的(2)未来最终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影响人们牛活的,不 乃在毫微。(3)小事能致走向 16.文章第①D段引用的老子的话属于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4分) 道理论据。论证了“小的决定大的”这一中心论点。具有权威性,具有说服力。 7.文章第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4分) 性J人出在单生但过①包本是含们 (三)阅读《马说》选段,完成18~23题。(18分) 18.给加点字注音。(2分) )才美不外见(xian)②其真无马邪(ye) 19.划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 ①_反问 ②,排比 0.你是如何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句话的?(4分) 小小的设问句点出了全文的中心,总结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的愤慨。 21.翻译句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分)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了吗?其实是他真的不了解千里马。 22.本文暗示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埋没,他的人才观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分) 23.结合当今的社会,说说如果你是人才,你应该怎么做的?(4分) (言之有理即可) (四)阅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24~26题(6分) 词的小序的作用是点明时间和写作缘由。(1分) 对词赏析有误的是(B)(3分) 26.词人以词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请你为你所思念的亲人写一段话表明自己的心声(不 超过60字)(2分) (言之有理即可) 、综合性学习(10分) 27.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3分) 示例:调查主题: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 调査主题:老年人健康状况。老年人感情生活。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情况 请你拟出四种调查方式。(4分) ②电话调查 ③填写调查问卷_④召开座谈会 9.活动结束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则一句话新闻。(3分) 某年某月某日,我们一行5人到某某村(居)调査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四、作文(60分) 30.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一篇文章。(作文55分,书写5分。)
2 (二)阅读《小的决定大的》,完成 14~17 题。(16 分) 14.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分) “小的决定大的”,即要成大事应从小事做起。 15.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4 分) (1)只有小,才是最具繁衍力的 (2)未来最终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不 在宇宙,乃在毫微。(3)小事能致走向 16. 文章第⑾段引用的老子的话属于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4 分) 道理论据。论证了“小的决定大的”这一中心论点。具有权威性,具有说服力。 17. 文章第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4 分) 举例论证法。举出“微电子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过程”的事例,论证了“未来最终改变我们这 个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不在宇宙,乃在毫微”。真是可信,说服力强。 (三)阅读《马说》选段,完成 18~23 题。(18 分) 18. 给加点字注音。(2 分) ①才美不外见.( xiàn ) ②其真无马邪.( yé ) 19. 划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是:(2 分) ① 反问 ② 排比 20. 你是如何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句话的?(4 分) 小小的设问句点出了全文的中心,总结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的愤慨。 21. 翻译句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 分)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了吗?其实是他真的不了解千里马。 22. 本文暗示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埋没,他的人才观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 分) 23. 结合当今的社会,说说如果你是人才,你应该怎么做的?(4 分) (言之有理即可) (四)阅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 24~26 题(6 分) 24. 词的小序的作用是 点明时间和写作缘由 。(1 分) 25. 对词赏析有误的是( B )(3 分) 26. 词人以词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请你为你所思念的亲人写一段话表明自己的心声(不 超过 60 字)(2 分) (言之有理即可) 三、综合性学习(10 分) 27. 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3 分) 示例:调查主题: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 调查主题:老年人健康状况 老年人感情生活 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情况 28. 请你拟出四种调查方式。(4 分) ① 走访 ② 电话调查 ③ 填写调查问卷 ④ 召开座谈会 29. 活动结束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则一句话新闻。(3 分) 某年某月某日,我们一行 5 人到某某村(居)调查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四、作文(60 分) 30. 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一篇文章。(作文 55 分,书写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