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 语文 温馨提示:沉着冷静,充满自信,你定能收获成功! (①本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②卷面整洁、书写特别美 观者酌加1-3分,卷面糊涂、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选择下面语境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只填序号)(3分) 2010年的岁末,史铁生,这个地坛的孩子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将永远记得他留下 的这段文字:“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A.gdiB.j)予了太多的磨 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A.qB.qω)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 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 魅(A.meiB.mai)力。” 给 曲:▲ 2.古诗文名句填空。(前6题必做,(7)(8)两题选做一题)(8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5)荷笠带斜阳,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⑦)“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 的语录,体现了 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选填《〈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8)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切不可一知半解 就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选填《〈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3.“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 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3分) 【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 【给力】 【例】政府抑制莱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 4.下面这段文字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3分 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 个世界。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汪洋中的灯塔。读 每一本书都会有一定的收获。但是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收获却不多 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用心去感悟。 (1)改错别字 改为▲ 2)修改病句:
浙江省 2011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 语 文 温馨提示:沉着冷静,充满自信,你定能收获成功! (①本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②卷面整洁、书写特别美 观者酌加 1—3 分,卷面糊涂、字迹难辨者酌扣 1—3 分。) 一、积累与运用(31 分) 1.选择下面语境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只填序号)(3 分) 2010 年的岁末,史铁生,这个地坛的孩子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将永远记得他留下 的这段文字:“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A.ɡěi B.jǐ)予了太多的磨 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A.qū B.qǔ)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 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 魅.(A.mèi B.mài)力。” 给: ▲ 曲: ▲ 魅: ▲ 2. 古诗文名句填空。(前 6 题必做,(7)(8)两题选做一题 ....)(8 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 。 (刘禹锡《秋词》) (2) ▲ ,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锦江春色来天地, ▲ 。 (杜甫《登楼》) (4) ▲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5)荷笠带斜阳, ▲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 “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 ▲ , ▲ ”的语录,体现了 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选填《〈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8)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 , ▲ ”;切不可一知半解 就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选填《〈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3.“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 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3 分) 【给 力】 ① ▲ 【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 ② ▲ 【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③ ▲ 【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 4.下面这段文字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3 分) 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 个世界。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汪洋中的灯塔。读 每一本书都会有一定的收获。但是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收获却不多 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用心去感悟。 (1)改错别字: ▲ 改为 ▲ (2)修改病句: ▲
5.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题。(5分) (1)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 ①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 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②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③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 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A.朱赫来 阿尔焦姆C.谢廖沙 冬妮亚E.达雅 (2)保尔的一生,历经坎坷,但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连死神对他也无可奈何。请用简洁的 语句写出保尔战胜死神的一个情节。 答 6.“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绍兴人”综合实践题。(9分) (1)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 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 示例:草坪—一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图书馆 ②洗碗池 (2)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 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 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 答 (3)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 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 什么感想呢? 答 目不斜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8分) 爱之望
5.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题。(5 分) (1)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 ①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 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 ▲ ) ②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 ) ③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 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 ▲ ) A.朱赫来 B.阿尔焦姆 C.谢廖沙 D.冬妮亚 E.达雅 (2)保尔的一生,历经坎坷,但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连死神对他也无可奈何。请用简洁的 语句写出保尔战胜死神的一个情节。 答: ▲ 6. “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绍兴人”综合实践题。(9 分) (1)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 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 15 个)。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图书馆—— ▲ ②洗碗池—— ▲ (2)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 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 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 50 个) 答: ▲ (3)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 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 什么感想呢? 答: ▲ 二、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18 分) 爱之望
文/科威特译/十九恨 (1)七岁那年,我们全家卷入了一场宗教冲突,科罗拉多州北部伊斯兰与基督教众大 打出手,我的母亲成了冲突的牺牲品。 (2)父亲带我远离家乡,来到阿拉斯加,但我万万没想到,不到一年,父亲便和另外 个女人结了婚,更可恶的是,她是白人,还信奉害死母亲的伊斯兰教。 (3)他们向来歧视我们黑人,但黑人也有自己的尊严,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我从来不 和这个所谓的后妈多说一句话,即便父亲再三劝告,我也决不会背叛死去的母亲。 (4)在新的家庭,除了我,其实还有个跟我同龄的妺妹,她叫安妮,是个天真的女孩 但我讨厌她,白人小孩从小就娇生惯养,凭着学校对他们的偏爱,在黑人冋学面前总表现出 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5〕当然,这种心态不能被后妈发现,她对自己女儿简直爱得要命,吃喝自不必说了, 更恶心的是每当安妮出去,她都会站在窗口痴痴地遙望,不就过一段马路嘛,这溺爱也太夸 张了吧! (6)我的青春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但我终究还是在压抑中走完了十年。十年里, 为了不输给安妮,为了黑人的尊严,更为了死去的母亲,我从不敢放弃自己的努力,苦尽甘 来,十八岁的那个夏天,我和安妮同时拿到大学毕业证。 (⑦〕但我和她不一样,她打算去斯坦福深造,而我,我想回科罗拉多工作,因为那里 有我的母亲。 8〕安妮悄悄跟我说,斯坦福那边的导师希望我也过去,这样的机会难得,可我瞥了 她一眼,冷冷地说,你妈毎天都在那窗口看着你离开,直到你的身影消失,你去看看,那窗 下都磨出两个脚印了,但我妈在科罗拉多,上帝告诉我,她需要我回去 (9)安妮一脸惊愕,一下子流下两行泪水,我不知道她是被我的风凉话说哭了,还是 被她母亲的爱之望感动哭了,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可恶的家,我没心思再想这些。 (10)尽管全家人都热情地帮我准备行李,但在我眼里,一切都是假的,尤其是后妈, 分明是一脸窃笑,她一定在庆幸瘟神终于要走了,这个家以后完全属于她了。我只能默默祈 祷,愿主耶稣惩戒这些异教徒吧! (11)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十年时间,我对这个新家还是有感情的,在跨出家门口那 刻,我突然想起父亲,还有天真的安妮,无论如何,他们对我并不差,或许,我真的有点残 忍,然而,一切都已结束。 (12)我是在马路口忍不住回头的,那个熟悉的窗口,站着熟悉的身影,白人后妈竟然 会遥望着我,我心里翻江倒海,怎么会这样?包里的手机在这时乜滴滴响起来,是安妮发来 的短信,她说:“一直不敢跟你说,每天母亲都会在窗口望着你离开,她爱你,那两个脚印, 其实有一个属于你。” (13)十年了,我和安妮都以为母亲是在望对方,却不知道,母亲对我们的爱就像那两 个脚印,没有丝毫偏颇。我不敢再回头,越过马路,直奔科罗拉多,任凭泪水被风吹落。 (14)当我看见母亲的坟头摆满无数凋落的鲜花,当我把这一切告诉父亲,我才完完全 全明白过去的所有,那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后妈,她每年都会陪着父亲来祭奠母亲,可在学校 的我,却一点也不知道
文/科威特 译/十九恨 (1)七岁那年,我们全家卷入了一场宗教冲突,科罗拉多州北部伊斯兰与基督教众大 打出手,我的母亲成了冲突的牺牲品。 (2)父亲带我远离家乡,来到阿拉斯加,但我万万没想到,不到一年,父亲便和另外 一个女人结了婚,更可恶的是,她是白人,还信奉害死母亲的伊斯兰教。 (3)他们向来歧视我们黑人,但黑人也有自己的尊严,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我从来不 和这个所谓的后妈 .....多说一句话,即便父亲再三劝告,我也决不会背叛死去的母亲。 (4)在新的家庭,除了我,其实还有个跟我同龄的妹妹,她叫安妮,是个天真的女孩, 但我讨厌她,白人小孩从小就娇生惯养,凭着学校对他们的偏爱,在黑人同学面前总表现出 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5)当然,这种心态不能被后妈发现,她对自己女儿简直爱得要命,吃喝自不必说了, 更恶心的是每当安妮出去,她都会站在窗口痴痴地遥望,不就过一段马路嘛,这溺爱也太夸 张了吧! (6)我的青春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但我终究还是在压抑中走完了十年。十年里, 为了不输给安妮,为了黑人的尊严,更为了死去的母亲,我从不敢放弃自己的努力,苦尽甘 来,十八岁的那个夏天,我和安妮同时拿到大学毕业证。 (7)但我和她不一样,她打算去斯坦福深造,而我,我想回科罗拉多工作,因为那里 有我的母亲。 (8)安妮悄悄跟我说,斯坦福那边的导师希望我也过去,这样的机会难得,可我瞥了 她一眼,冷冷地说,你妈..每天都在那窗口看着你离开,直到你的身影消失,你去看看,那窗 下都磨出两个脚印了,但我妈在科罗拉多,上帝告诉我,她需要我回去。 (9)安妮一脸惊愕,一下子流下两行泪水,我不知道她是被我的风凉话说哭了,还是 被她母亲的爱之望感动哭了,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可恶的家,我没心思再想这些。 (10)尽管全家人都热情地帮我准备行李,但在我眼里,一切都是假的,尤其是后妈, 分明是一脸窃笑,她一定在庆幸瘟神终于要走了,这个家以后完全属于她了。我只能默默祈 祷,愿主耶稣惩戒这些异教徒吧! (11)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十年时间,我对这个新家还是有感情的,在跨出家门口那 刻,我突然想起父亲,还有天真的安妮,无论如何,他们对我并不差,或许,我真的有点残 忍,然而,一切都已结束。 (12)我是在马路口忍不住回头的,那个熟悉的窗口,站着熟悉的身影,白人后妈 ....竟然 会遥望着我,我心里翻江倒海,怎么会这样?包里的手机在这时也滴滴响起来,是安妮发来 的短信,她说:“一直不敢跟你说,每天母亲都会在窗口望着你离开,她爱你,那两个脚印, 其实有一个属于你。” (13)十年了,我和安妮都以为母亲..是在望对方,却不知道,母亲对我们的爱就像那两 个脚印,没有丝毫偏颇。我不敢再回头,越过马路,直奔科罗拉多,任凭泪水被风吹落。 (14)当我看见母亲的坟头摆满无数凋落的鲜花,当我把这一切告诉父亲,我才完完全 全明白过去的所有,那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后妈,她每年都会陪着父亲来祭奠母亲,可在学校 的我,却一点也不知道
(15)在母亲坟前,我对上帝起誓,我要回到阿拉斯加,用一生的时光来弥补一份没 有种族、没有宗教、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译自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课本,转引自《意林》2010年24期) 7.文中对母亲有多种称呼,请你联系上下文,品味这些称呼中包含着的“我”的感情。(4 分) 所谓的后妈: 你妈: 白人后妈: 母亲 8.文章第12小节说“我是在马路口忍不住回头的”,第13小节又说“我不敢再回头”,请 结合文章分别说明原因。(4分) 答 9.有人认为把文章题目改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更好,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3 分) 10.请你以白人母亲的口吻写一段在窗口遥望“我”最后离家时的内心独白。(字数150 个左右)(5分) 11.你觉得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二)(15分) 关于“方盲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 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 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 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 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 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棧: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 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
(15)在母亲坟前,我对上帝起誓,我要回到阿拉斯加,用一生的时光来弥补一份没 有种族、没有宗教、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译自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课本,转引自《意林》2010 年 24 期) 7.文中对母亲有多种称呼,请你联系上下文,品味这些称呼中包含着的“我”的感情。(4 分) 所谓的后妈: ▲ 你妈: ▲ 白人后妈: ▲ 母亲: ▲ 8.文章第 12 小节说“我是在马路口忍不住回头的”,第 13 小节又说“我不敢再回头”,请 结合文章分别说明原因。(4 分) 答: ▲ 9.有人认为把文章题目改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更好,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3 分) 答: ▲ 10.请你以白人母亲的口吻 ........写一段在窗口遥望“我”最后离家时的内心独白。(字数 150 个左右)(5 分) 答: ▲ 11.你觉得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请用一句话概括。(2 分) 答: ▲ (二)(15 分)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 楼:昨天跟 5 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 16 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 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 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 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 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 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 楼:方言还能活多久? 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 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 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 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 好。 6 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 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
会消亡的 8核: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 还用甲骨文写字吗? (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 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 迎的原因。” 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 “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 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 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 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一陈章 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引自互联网) 12.第一则材料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 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 加以说明。(5分) 13.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5 分) 14.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言 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 说说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5分) 答 三、文盲文阅读(26分) (一)(13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 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课文《两章》
会消亡的。 8 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 还用甲骨文写字吗? (摘自“绍兴 E 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 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 迎的原因。” ——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 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 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 ——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 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 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 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引自互联网) 12.第一则材料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 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 加以说明。(5 分) 答: ▲ 13.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5 分) 答: ▲ 14.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言, 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 说说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5 分) 答: ▲ 三、文言文阅读(26 分) (一)(13 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 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课文《两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委而去之 (2)_民不以封疆之界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1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3分) 答 (二)(13分) 大鳳蒲松龄 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 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邃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威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 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龀首领,辗转争持,猫 声鸣鸣,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 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e):关闭。③逡(qn)巡:从容,不慌不忙 ④啻(chi):仅:止。⑤(he):咬 19.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2)适异国来贡狮猫( (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4)既而鼠跳掷渐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译: 22.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3分) A.釜底抽薪 走为上计C.欲擒故纵D.调虎离山E.声东击西 四、写作(60分) 23.题目: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16行); ②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委.而去之 (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 1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3 分) 答: ▲ (二)(13 分) 大鼠 蒲松龄 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 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 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 ⑤首领,辗转争持,猫 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 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é):关闭。 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 ④啻(chì):仅;止。 ⑤龁(hé):咬。 19.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 分) 猫 蹲 良 久 鼠 逡 巡 自 穴 中 出 见 猫 怒 奔 之。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 ▲ ) (2)适.异国来贡狮猫 ( ▲ ) (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 ▲ ) (4)既而鼠跳掷渐迟. ( ▲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译: ▲ 22. 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 ▲ )(3 分) A.釜底抽薪 B.走为上计 C.欲擒故纵 D.调虎离山 E.声东击西 四、写作(60 分) 23.题目: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个(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 16 行); ②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浙江省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31分) 1. B A A 2.(1)便引诗情到碧霄(2)正入万山圈子里(3)玉垒浮云变古今 (4)日暮乡关何处是(5)青山独归远(6)风头如刀面如割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①“精彩”“带劲”“很棒”等均可性②“有作用”“有成效”“得力”等均可 ③“加油”“努力”等均可 4.(1)“嘹”改成“缭”;(2)一上重要原因是没有用心去感悟。(或:这是因为没有 用心去感悟)。 5.(1)①C②A③D (2)示例 ①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一颗子弹打中了保尔的左腿,后来又得了伤寒,但这都不能阻止 他继续战斗 ②一次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他头邮受了重位,伤愈后参加肃反工作; ③因为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肃反工作繁重紧张,头藏病经受发作,终晕。但他很快又投 入铁路工厂的工作; ④修铁略时,因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地,保尔得了塞,经过抢救主,占用神,随即又离 开家乡。进城工作 ⑤因身体瘪,双且失塑,不能参加工作,曾产生了自杀的念送,但他很快振作,开始了 文学创作 6.(1)①示例一:来也轻轻,去也轻轻。(安静角度)示例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 护图书上。(爱书角度)②示例一: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角度)示例二:餐具 洗净,别忘公共卫生。(卫生角度) (2)示例:叔叔,我们是在捡,但是“文明靠大家”,小区卫生需要我们大家的维护, 会分德要靠大家来遵守 (3)示例 ①争做文明绍兴人,不能只有漂亮的语言,还要有实际的行动。 ②争做文明绍兴人,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③争做文明绍兴人,我们既要做说的巨人,更要做行的巨人。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8分) 7.所谓的后妈,名义上的后妈,拒绝承认,含有“不屑”之意。(关键词:拒绝、不屑等) 你妈:“有讨厌、冷淡、嫉妒”之意。(关键词:冷淡、嫉妒等) 白人后妈:有“意外、惊讶”之情。(关键词意外、惊讶等) 母亲,包含着深深的感动、自责、忏悔、内疚之情。(关键词:感动、忏悔等) 8.忍不住回头,留恋新家,留恋父亲和安妮。 不敢再回头,回头所见的情景和安妮的短信使“我”了解了以前的我对母亲的误解和偏见
浙江省 2011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1 分) 1.B A A 2.(1)便引诗情到碧霄 (2)正入万山圈子里(3)玉垒浮云变古今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青山独归远 (6)风头如刀面如割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①“精彩”“带劲”“很棒”等均可性 ②“有作用”“有成效”“得力”等均可 ③“加油”“努力”等均可 4.(1)“嘹”改成“缭”;(2)一上重要原因是没有用心去感悟。(或:这是因为没有 用心去感悟)。 5.(1)①C ②A ③D (2)示例: ①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一颗子弹打中..了保尔的左腿..,后来又得了伤寒,但这都不能阻止 他继续战斗; ②一次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他头部受了重伤 ......,伤愈后参加肃反工作; ③因为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肃反工作繁重紧张,头痛病经受发作,最终晕倒 ............。但他很快又投 入铁路工厂的工作; ④修筑铁路时 .....,因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地,保尔得了伤寒 ....,经过抢救主,占用神,随即又离 开家乡。进城工作; ⑤因身体瘫痪,双目失明 .........,不能参加工作,曾.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但他很快振作,开始了 文学创作。 6.(1)①示例一:来也轻轻,去也轻轻。(安静角度)示例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 护图书上。(爱书角度)②示例一: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角度)示例二:餐具 洗净,别忘公共卫生。(卫生角度) (2)示例:叔叔,我们是在捡,但是“文明靠大家”,小区卫生需要我们大家的维护,社 会分德要靠大家来遵守。 (3)示例: ①争做文明绍兴人,不能只有漂亮的语言,还要有实际的行动。 ②争做文明绍兴人,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③争做文明绍兴人,我们既要做说的巨人,更要做行的巨人。 二.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18 分) 7.所谓的后妈,名义上的后妈,拒绝承认,含有“不屑”之意。(关键词:拒绝、不屑等) 你妈:“有讨厌、冷淡、嫉妒”之意。(关键词:冷淡、嫉妒等) 白人后妈:有“意外、惊讶”之情。(关键词意外、惊讶等) 母亲,包含着深深的感动、自责、忏悔、内疚之情。(关键词:感动、忏悔等) 8.忍不住回头,留恋新家,留恋父亲和安妮。 不敢再回头,回头所见的情景和安妮的短信使“我”了解了以前的我对母亲的误解和偏见
在母亲无私的爱面前感到惭愧、自责。 9.“爱之望”更好。因为“望”是文章的主要情节,而“爱”是文章的主题。“爱”是通 过“望”体现出来的,所以“爱之望”更好 “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更好。因为这个题目既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同时能够引发读者思考, 少年先锋队发阅读兴趣。 10.示例:他走了。十年了,他从未承认过我是他的母亲。现在他终于要回到他母亲所在的 地方去了,他一直恨我,可是我爱他,我要怎么才能让他明白我爱他呢?孩子,在我心里你 和安妮是一样的,都是我的孩子啊……他回过头来了,噢,对他笑一个,不要让他看到我的 眼泪。可是,孩子,你还会回来吗?这里就是你的家,孩子! 11.示例: ①不要让偏见蒙蔽了我们的眼睛。②爱能弥合伤痕。③母爱源自天性,不受干扰,没有阻碍。 (二)(15分) 12.现象: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懂绍兴本地话。 网友认为的原因:孩子缺少讲绍兴话的环境:绍兴话比较土,外地我人不容易懂(或:绍兴 话的交流正在减弱)。 学者的解释:全球化时代,需要用公共语言交流方言的沟通交流价值不断减少,使用方言的 机会也就不断减少,因而年轻一代对方言了解的也越来越少 13.(1)方言里有亲切的乡土情。(2)方言里蕴含文化。(3)方言的艺术表现力更强。 (4)方言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特点(或: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根)。(答出三点即可) 14.示例: ①我同意“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的观点。第一,现代社会讲方言的环境越来越少,如果 小的时候不学,长大后方言交流的环境就更少了,学习方言的困难也就更大了。第二,实践 证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从小讲方言的人在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学会了普通话,因而“先学 方言,再学普通话”不失为一个学习方言、普通话两不误的好方法 ②我同意“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的观点。第一,既然方言交流的环境越来越少, 那么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英语学习的环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主要是课 堂。第二,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还可以学习方言背后的文化,增强我们作为绍兴人 的自豪感,是具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 ③我同意“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的观点。第一,工作需要与更多的人,包括本地人和 外地人,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普通话作为公共语言会使交流更便捷更准确。第 ,生活中用绍兴话交流,大部分人也都听得懂,而且更加亲切,可以准确表达很多普通话 难以表达清楚的意思。 ④我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一种语言在没有使用价 值的情况下消亡是自然规律,如果一种方言特别具有文化价值,我们也可以做些保护。但是 对于大部分方言来说“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也无需阻挡的。对方言和普通话 就应该一视同仁,让语言和语言对话,决定谁更适合在未来世界 三.文言文阅读(26分) (一)(13分)
在母亲无私的爱面前感到惭愧、自责。 9.“爱之望”更好。因为“望”是文章的主要情节,而“爱”是文章的主题。“爱”是通 过“望”体现出来的,所以“爱之望”更好。 “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更好。因为这个题目既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同时能够引发读者思考, 少年先锋队发阅读兴趣。 10.示例:他走了。十年了,他从未承认过我是他的母亲。现在他终于要回到他母亲所在的 地方去了,他一直恨我,可是我爱他,我要怎么才能让他明白我爱他呢?孩子,在我心里你 和安妮是一样的,都是我的孩子啊……他回过头来了,噢,对他笑一个,不要让他看到我的 眼泪。可是,孩子,你还会回来吗?这里就是你的家,孩子! 11.示例: ①不要让偏见蒙蔽了我们的眼睛。②爱能弥合伤痕。③母爱源自天性,不受干扰,没有阻碍。 (二)(15 分) 12.现象: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懂绍兴本地话。 网友认为的原因:孩子缺少讲绍兴话的环境;绍兴话比较土,外地我人不容易懂(或:绍兴 话的交流正在减弱)。 学者的解释:全球化时代,需要用公共语言交流方言的沟通交流价值不断减少,使用方言的 机会也就不断减少,因而年轻一代对方言了解的也越来越少。 13.(1)方言里有亲切的乡土情。(2)方言里蕴含文化。(3)方言的艺术表现力更强。 (4)方言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特点(或: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根)。(答出三点即可) 14.示例: ①我同意“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的观点。第一,现代社会讲方言的环境越来越少,如果 小的时候不学,长大后方言交流的环境就更少了,学习方言的困难也就更大了。第二,实践 证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从小讲方言的人在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学会了普通话,因而“先学 方言,再学普通话”不失为一个学习方言、普通话两不误的好方法。 ②我同意“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的观点。第一,既然方言交流的环境越来越少, 那么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英语学习的环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主要是课 堂。第二,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还可以学习方言背后的文化,增强我们作为绍兴人 的自豪感,是具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 ③我同意“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的观点。第一,工作需要与更多的人,包括本地人和 外地人, 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普通话作为公共语言会使交流更便捷更准确。第 二,生活中用绍兴话交流,大部分人也都听得懂,而且更加亲切,可以准确表达很多普通话 难以表达清楚的意思。 ④我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一种语言在没有使用价 值的情况下消亡是自然规律,如果一种方言特别具有文化价值,我们也可以做些保护。但是 对于大部分方言来说“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也无需阻挡的。对方言和普通话 就应该一视同仁,让语言和语言对话,决定谁更适合在未来世界。 三.文言文阅读(26 分) (一)(13 分)
15.(1)舍弃(2)限制(限止)(3)震慑(威慑)(4)极点 16.D 17.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 定能胜利。 18.要施行“王道”(“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归顺。(或“要体恤百姓,凝聚 人心” (二)(13分) 19.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0.①总是②正巧(恰逢)③都(全)④缓慢(迟缓) 21.看到这种情况以后,才知道猫(原先)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跳窜后) 的疲乏。 四.写作(60分) 略
15.(1)舍弃 (2)限制(限止) (3)震慑(威慑) (4)极点 16.D 17.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 定能胜利。 18.要施行“王道”(“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归顺。(或“要体恤百姓,凝聚 人心”) (二)(13 分) 19.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0.①总是②正巧(恰逢)③都(全)④缓慢(迟缓) 21.看到这种情况以后,才知道猫(原先)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跳窜后) 的疲乏。 22.C 四.写作(60 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