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2.1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误差定义、来源、分类、测量精度 .§2.2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 算术平均法、最小二乘法、一元线性回归.… 1
1 误差定义、来源、分类、测量精度 第二章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 § 2.2 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 算术平均法、最小二乘法、一元线性回归…. ▪ § 2.1 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 ■§2.1.1测量误差的定义 定义:测量结果与其真值的差异 △x-测量误差 定性概念,定量表示 X一测量结果 X,一真值 真值:被测量的客观真实值 理论真值:理论上存在、计算推导出来 如:三角形内角和180° 约定真值:国际上公认的最高基准值 如:基准米1m=1650763.73入 (氪-86的能级跃迁在真空中的辐射波长) 相对真值:利用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或装置的测量结果作为近似真值 标准仪器的测量标准差<1/3测量系统标准差→检定
2 基本理论 ◼ § 2.1.1 测量误差的定义 定义: Δx – 测量误差 x – 测量结果 x0 – 真值 测量结果与其真值的差异 真值: 被测量的客观真实值 理论真值: 0 x = x − x 理论上存在、计算推导出来 如:三角形内角和180° 约定真值:国际上公认的最高基准值 如:基准米 (氪-86的能级跃迁在真空中的辐射波长) 相对真值:利用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或装置的测量结果作为近似真值 1m=1 650 763.73 λ 标准仪器的测量标准差< 1/3 测量系统标准差 → 检定 定性概念,定量表示
基本理论 §2.1.2测量误差的来源 (1)原理误差:测量原理和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和偏差 近似: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差异如:非线性比较小时可以近似为线性 假设:理论上成立、实际中不成立如:误差因素互不相关 方法:测量方法存在错误或不足如:采样频率低、测量基准错误 (2)装置误差:测量仪器、设备、装置导致的测量误差 机械:零件材料性能变化、配合间隙变化、传动比变化、蠕变、空程 电路:电源波动、元件老化、漂移、电气噪声 (③)环境误差:测量环境、条件引起的测量误差 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振动,电磁场干扰,气流扰动, (4)使用误差:读数误差、违规操作、 3
3 基本理论 ◼ § 2.1.2 测量误差的来源 (1) 原理误差:测量原理和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和偏差 近似: 如:非线性 比较小时 可以近似为线性 假设:理论上成立、实际中不成立 如:误差因素互不相关 (2) 装置误差:测量仪器、设备、装置导致的测量误差 机械:零件材料性能变化、配合间隙变化、传动比变化、蠕变、空程 电路:电源波动、元件老化、漂移、电气噪声 (3) 环境误差:测量环境、条件引起的测量误差 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振动,电磁场干扰,气流扰动, (4) 使用误差: 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差异 方法:测量方法存在错误或不足 如:采样频率低、测量基准错误 读数误差、违规操作
基本理论 1§2.1.3测量误差的性质与分类 (1)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性质: 正态分布 对称性 单峰性 有界性 抵偿性 原因: 传置误差 环境误、使用误差 然误差算术平均值趋于 处理: 统计分析 计算处理 一减小 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偶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现的次数相等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直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 偶然误差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程度
4 基本理论 ◼ § 2.1.3 测量误差的性质与分类 (1) 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 ) 性质: 正态分布 原因:装置误差、环境误差、使用误差 处理:统计分析、计算处理→ 减小 对称性 单峰性 有界性 抵偿性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次数相等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 偶然误差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程度 当 测 量 次 数 足 够 多 时 , 偶 然 误 差 算 术 平 均 值 趋 于 0
基本理论 §2.1.3 测量误差的性质与分类 (2)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性质:有规律,可再现,可以预测 原因:原理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使用误差 处理:理论分析、实验验证→修正 (③)粗大误差(abnormal error): 性质:偶然出现,误差很大,异常数据,与有用数据混在一起 原因:装置误差、使用误差 处理:判断、剔除 5
5 基本理论 ◼ § 2.1.3 测量误差的性质与分类 (2) 系统误差( system error ) : 性质:有规律,可再现,可以预测 原因:原理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使用误差 处理:理论分析、实验验证→ 修正 (3) 粗大误差( abnormal error ) : 性质:偶然出现,误差很大,异常数据,与有用数据混在一起 原因:装置误差、使用误差 处理:判断、剔除
基本理论 §2.1.4测量精度 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值吻合程度 定性概念 测量精度举例 不精密(随机误差大) 精密(随机误差小) 准确(系统误差小) 不准确(系统误差大) 不精密(随机误差大) 精密(随机误差小) 不准确(系统误差大) 准确(系统误差小) 6
6 基本理论 ◼ § 2.1.4 测量精度 精度: 测量结果与真值吻合程度 定性概念 测 量 精 度 举 例 不精密(随机误差大) 准确(系统误差小) 精密(随机误差小) 不准确(系统误差大) 不精密(随机误差大) 不准确(系统误差大) 精密(随机误差小) 准确(系统误差小)
基本理论 精密度:(precision) 概念: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的分散性 表述: :随机误差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准确度: 性质: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表述:平均值与真值的偏差(deviation) 精确度:(正确度) 性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影响程度 表述:不确定度(uncertainty) 工程表示: 引用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相对于仪表测量范围地百分数 △max A= 0.1,0.2,0.5,1.0,1.5,2.5,5.0七级 max-Xmin 7
7 基本理论 精密度:( precision ) 表述: 概念: 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的分散性 准确度: 表述: 精确度:( 正确度) 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性质: 随机误差的标准差 ( standard deviation ) 性质: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影响程度 平均值与真值的偏差( deviation ) 表述: 不确定度 ( uncertainty ) 工程表示:引用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相对于仪表测量范围地百分数 0.1, 0.2, 0.5, 1.0, 1.5, 2.5, 5.0 七级 max min max x x A − =
数据处理 §2.2.1算术平均值法 原理:多次重复测量时,取全部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为测量结果 表述: =+x++= X1X2…Xn-测量数据 n i=l 剩余误差V≠偶然误差 δi -真值 性质: (1) 剩余误差的代数和等于零,即v]=0 算术平均值法可以滤除或减小偶然误差 (2)剩余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2→min 最小二乘法基础 8
8 数据处理 ◼ § 2.2.1 算术平均值法 表述: x1 , x2 , … xn --- 测量数据 原理: 多次重复测量时,取全部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为测量结果 = = + + + = n i i n x n n x x x x 1 1 2 1 剩余误差 vi 偶然误差 i x x i − xi −真值 性质:(1)剩余误差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算术平均值法可以滤除或减小偶然误差 v = 0 (2)剩余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最小二乘法基础 min v 2 →
数据处理 标准误差σ 用偶然误差表示: n 用剩余误差表示: Bessel公式 n-1
9 数据处理 标准误差 n [ ] 2 = 1 [ ] 2 − = n v 用偶然误差表示: 用剩余误差表示: Bessel公式
数据处理 m组 算术平均值的 No.1 No.2 No.m 标准误差: 1,2,…,n 1,2,,n 1,2,…,n Xl,x2,“,xn X21,X2,,xn Xu,x2,“,m 1=为1-x0 算术平均值作为处理数据 分组重复多次测量,以每组 22 01= j=1 1=1 二·二◆各分组的标谁误差 列 2 无m◆各分组的算术平均值 +++ ,→算术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2] n(n-1) n 10
10 数据处理 算术平均值的 标准误差: x 分组重复多次测量,以每组 算术平均值作为处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