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01-02 1 细 菌 学 第二篇
第三节沙门菌 沙门菌属 Salmonella 沙门菌属为一大群寄生于人、动物肠道中。生 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阴性杄菌, 种类繁多(抗原型别多样) 主要致病菌 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杆菌—引起伤寒病 其它沙门菌一对动物致病 人类食物中毒/败血症 2001-02 2
2001-02 2 第三节 沙门菌 • 沙门菌属 Salmonella 沙门菌属为一大群寄生于人、动物肠道中,生 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种类繁多(抗原型别多样) • 主要致病菌--- 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杆菌—引起伤寒病 其它沙门菌—对动物致病 人类食物中毒/败血症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同其它肠道杄菌 有鞭毛动力 “1 B 二、生化反应 不发酵乳糖 大部分菌株产生H2S 葡萄糖发酵情况可有不 沙门菌1000× 同(见下表) 2001-02
2001-02 3 一、 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同其它肠道杆菌 有鞭毛 动力+ 沙门菌 1000× 二、生化反应 不发酵乳糖 大部分菌株产生H2S 葡萄糖发酵情况可有不 同(见下表)
主要沙门菌的生化特性 菌名动力莆萄糖乳糖H2S 伤寒沙门菌十 副伤寒甲 副伤寒乙 +十 2001-02
2001-02 4 主要沙门菌的生化特性 ————————————————— 菌 名 动力 葡萄糖 乳糖 H2S ————————————————— 伤寒沙门菌 + + — -/+ 副伤寒甲 + + — -/+ 副伤寒乙 + + — +++ —————————————————
三、抗原结构(0抗原、H抗原、V抗原) 1、沙门菌“O”抗原--耐热菌体抗原 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从1~67), 实际上共有58种。不同沙门菌可有相同的O抗 原,故将有共同O抗原沙门菌归一群(组), 共可分40多组。 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菌。其0抗原大多属于 AE组(P125表9-4)。 2001-02
2001-02 5 三、抗原结构(O抗原、H抗原、Vi抗原) 1、沙门菌“O”抗原--- 耐热菌体抗原 用阿拉伯数字 1、2、3、…表示(从1~67), 实际上共有58种。不同沙门菌可有相同的O抗 原,故将有共同O抗原沙门菌归一群(组), 共可分40多组。 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菌,其O抗原大多属于 A~E组(P125 表9-4)
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沙门菌O抗 原中均有共同组分12.因此为共同抗原 O抗原化学本质为细胞壁中脂多糖 O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IgM(特点) 产生早、消退早-早期诊断 共同抗原刺激产生-元特异性 不易产生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2001-02 6
2001-02 6 • 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沙门菌 O抗 原中均有共同组分12,因此为共同抗原。 • O抗原化学本质为细胞壁中脂多糖 产生早、消退早--早期诊断 共同抗原刺激产生---无特异性 不易产生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O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IgM(特点)
2、沙门菌“H”抗原--不耐热鞭毛抗原 H抗原分为第1相、第2相 第1相特异性高,以英文小写字母表示 第2相特异性较低。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各组沙门菌可依H抗原不同分种、型 ∏抗原为特异性抗原。 H抗原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耐热。 2001-02
2001-02 7 2、沙门菌“H”抗原--- 不耐热鞭毛抗原 H抗原分为第 1 相、第2 相 第 1 相特异性高,以英文小写字母表示 第 2 相特异性较低,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各组沙门菌可依H抗原不同分种、型, H 抗原为特异性抗原。 H抗原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耐热
H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1gG(特点) 出现较晚。维持时间较长 特异性强 易受非特异性刺激产生回忆反应 2001-02
2001-02 8 出现较晚,维持时间较长 特 异 性 强 易受非特异性刺激产生回忆反应 H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IgG(特点)
3、沙门菌“Vi抗原--表面抗原 少数沙门菌(伤寒杆菌等)新从病人体内分 高标本常有表面抗原 Vi- virulence毒力 ⅵi抗原可阻断○抗原与相应抗体的凝集,在细 菌鉴定中应予注意。 i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低效价抗体,随细菌 清除。此抗体消失,故测定Vi抗体有利于检 出带菌者, 2001-02
2001-02 9 3、沙门菌“Vi”抗原--- 表面抗原 少数沙门菌(伤寒杆菌等)新从病人体内分 离标本常有表面抗原 Vi---virulence 毒力 Vi抗原可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体的凝集,在细 菌鉴定中应予注意。 Vi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低效价抗体,随细菌 清除,此抗体消失,故测定Vi抗体有利于检 出带菌者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1、侵袭力 沙门菌侵袭力较强。经口感染一穿过小肠粘膜 上皮细胞 上皮下沐巴组织 被吞噬 具抗吞噬作用,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不完全吞 众 2001-02
2001-02 10 二、致病性 1、侵袭力 沙门菌侵袭力较强,经口感染 穿过小肠粘膜 上皮细胞 上皮下淋巴组织 被吞噬 具抗吞噬作用,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不完全吞 噬) 致病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