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教案 郭玉亮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本词。 2、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探究体味作者情感,掌握艺术手法。 3、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陶冶自身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默写,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掌握艺术手法 难点:准确体悟作者的情思,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想: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已知,自主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 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合作分析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究体悟情 思,陶冶自身情操 教学过程 、导入: 欣赏《月满西楼》歌曲,欣赏歌曲可以拉近同李清照的距离。这是李清照作词,苏越作 曲,安雯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可见她词的影响力之大,而更能够代表她"千古才、万古愁 心"地位的作品应该是今天要学习的《声声慢》 、回顾旧知: 请同学自己介绍李清照及其作品,老师可以稍作补充 三、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对于这首词可能比较熟悉,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可以尝试让同学们背诵并概括词 写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绪) 时间:“雁过”,秋天南飞。“晚来风急”,傍晚。 地点:“最难将息”,“守着窗儿”,家中, 环境:秋天的傍晩,天气忽冷忽暖,秋风萧萧,北雁南飞,黄花满地,梧桐滴雨,满目冷淸 凄凉景象 事件:找动词。寻觅,难将息,淡酒,见雁过,看黄花,独守寒窗,听梧桐滴雨。 情绪:凄凄惨惨戚戚,伤心,孤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欣赏视频,再次体会: 欣赏中国传媒大学陈冰晶朗诵的《李清照》,我个人觉得她对李清照的作品理解体会的 非常到位,通过欣赏这个视频,可以进一步体会李清照的情感。 五、分析探究,仔细体悟: 欣赏完视频后,和自己的理解是否有出入。下面探究以下几个问题,仔细体悟作者的情思 1、寻觅什么?为何而寻?寻了多久?寻到了没有?梁衡在《乱世中的美神》中说她在寻觅 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是不是也可 以理解成她什么也不寻觅呢?她恍惚茫然,若有所失,这只是她潜意识的动作,和后面的“最 难将息”能一致起来。寻觅的原因应该是她孤身一人,什么都没有,于孤寂中寻觅,结果是 除了更加愁苦外,其它的什么都没寻到。从词中看应该是寻觅到守着窗儿,到这时才静下来 呆立或枯坐在窗前:如果从她的经历看,应该是她的余生都在寻觅。 2、乍暖还寒时候是何时?为何这时最难将息?从整首词看写的是秋季,秋天的气候应该说 路
声 声 慢 (教 案) 郭玉亮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本词。 2、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探究体味作者情感,掌握艺术手法。 3、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陶冶自身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默写,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掌握艺术手法。 难点:准确体悟作者的情思,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想: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已知,自主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 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合作分析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究体悟情 思,陶冶自身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月满西楼》歌曲,欣赏歌曲可以拉近同李清照的距离。这是李清照作词,苏越作 曲,安雯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可见她词的影响力之大,而更能够代表她"千古才、万古愁 心"地位的作品应该是今天要学习的《声声慢》。 二、回顾旧知: 请同学自己介绍李清照及其作品,老师可以稍作补充。 三、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对于这首词可能比较熟悉,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可以尝试让同学们背诵并概括词 写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绪) 时间:“雁过”,秋天南飞。“晚来风急”,傍晚。 地点:“最难将息”,“守着窗儿”,家中。 环境:秋天的傍晚,天气忽冷忽暖,秋风萧萧,北雁南飞,黄花满地,梧桐滴雨,满目冷清 凄凉景象。 事件:找动词。寻觅,难将息,淡酒,见雁过,看黄花,独守寒窗,听梧桐滴雨。 情绪:凄凄惨惨戚戚,伤心,孤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欣赏视频,再次体会: 欣赏中国传媒大学陈冰晶朗诵的《李清照》,我个人觉得她对李清照的作品理解体会的 非常到位,通过欣赏这个视频,可以进一步体会李清照的情感。 五、分析探究,仔细体悟: 欣赏完视频后,和自己的理解是否有出入。下面探究以下几个问题,仔细体悟作者的情思。 1、寻觅什么?为何而寻?寻了多久?寻到了没有?梁衡在《乱世中的美神》中说她在寻觅 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是不是也可 以理解成她什么也不寻觅呢?她恍惚茫然,若有所失,这只是她潜意识的动作,和后面的“最 难将息”能一致起来。寻觅的原因应该是她孤身一人,什么都没有,于孤寂中寻觅,结果是 除了更加愁苦外,其它的什么都没寻到。从词中看应该是寻觅到守着窗儿,到这时才静下来, 呆立或枯坐在窗前;如果从她的经历看,应该是她的余生都在寻觅。 2、乍暖还寒时候是何时?为何这时最难将息?从整首词看写的是秋季,秋天的气候应该说
“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 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这时天气变化比较大,自然想起自己变 故,所以最难将息 3、是因酒淡不能抵御急风吗?“晚来风急”有的版本作“晓来风急”你认为哪个更合理,为什 么?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这愁太重了,心太凉了,酒入愁肠愁更愁,心里全是愁,致使酒 力压不住冰冷的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 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结合“乍暖还寒时 候”、“雁过”的时间、“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等,这首词应该写的是一整天事,而非 晚的事。 4、雁过于什么时间?是孤雁还是群雁?看到雁过才伤心还是更加伤心?为什么说是旧时相 识?小学课本里有篇课文叫《秋天来了》,里面写到“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 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给我的感觉是雁过 于天高气爽的中午时分。至于是孤雁还是群雁我觉得都可以,孤雁正衬她的孤独,群雁则可 以反衬她的寂寞。个人感觉应是孤雁,因为黄昏时还下着雨呢,可见当时天气应该不是万里 无云,大雁群飞的情景,一只受伤的孤独的大雁不就是词人自己吗?看到雁过更加伤心了, 那不就是曾多次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可现在丈夫已经去世,怎么可能再传递他们 情谊呢?雁可以回到北方,而人却只能客居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种种情债 汇集一起,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 5、是菊花盛开还是残花遍地?憔悴的是人还是花?憔悴的是黄花,实际上是双关语,以花 喻人属于正衬;憔悴的是人,黄花开得茂盛簇拥在枝头,乐景哀情,是反衬。不管是菊花盛 开还是残花遍地,都是衬托出人已容颜憔悴,身心疲惫。 6、怎样熬到傍晚的?仅仅是这段时间难以度过吗?词人这时才静下来,呆立或枯坐于窗前, 但是内心更加不平静,怎么样才能熬到傍晚呢?还是寻觅吗,还是喝酒吗?可这些都不能排 遣心中的苦痛啊。不仅仅今天余下的时间难以打发,余生有该怎样度过呢?其内心的种种苦 痛都已尽在不言中 7、雨何时而下?听到雨打梧桐心情有什么变化?在古诗词意象中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梧桐是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是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黄昏时的细雨,点点滴滴不是落在梧 桐上,而是打在词人愁苦的心上。 8、现在都有哪些愁?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的愁'有何不同?这种情景,愁已到了极致 痛和赵明诚天上人间各半,悲同张汝舟的姻缘难全,伤大宋的半壁江山沦陷,恨南宋统治者 偏安一隅还用奷,苦自己形影相吊孀居晩年,愁漫漫余生如何捱过。亡国之痛、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等等交织在一起,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分析意象及表现手法: 用了哪些意象?有何象征意义?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意象】淡酒、急风、秋雁、黄花、梧桐、雨、黄昏。 这些意象都具有凄凉、哀伤、愁苦的象征意义,每一个都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愁思,更何 况这么多组合在一起呢,再加上作者又是一位多愁善感、命运多舛的女词人呢,这真是怎 路
“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 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这时天气变化比较大,自然想起自己变 故,所以最难将息。 3、是因酒淡不能抵御急风吗?“晚来风急”有的版本作“晓来风急”你认为哪个更合理,为什 么?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这愁太重了,心太凉了,酒入愁肠愁更愁,心里全是愁,致使酒 力压不住冰冷的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 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结合“乍暖还寒时 候”、“雁过”的时间、“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等,这首词应该写的是一整天事,而非一 晚的事。 4、雁过于什么时间?是孤雁还是群雁?看到雁过才伤心还是更加伤心?为什么说是旧时相 识?小学课本里有篇课文叫《秋天来了》,里面写到“秋天来了 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 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给我的感觉是雁过 于天高气爽的中午时分。至于是孤雁还是群雁我觉得都可以,孤雁正衬她的孤独,群雁则可 以反衬她的寂寞。个人感觉应是孤雁,因为黄昏时还下着雨呢,可见当时天气应该不是万里 无云,大雁群飞的情景,一只受伤的孤独的大雁不就是词人自己吗?看到雁过更加伤心了, 那不就是曾多次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可现在丈夫已经去世,怎么可能再传递他们 情谊呢? 雁可以回到北方,而人却只能客居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种种情债 汇集一起,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 5、是菊花盛开还是残花遍地?憔悴的是人还是花?憔悴的是黄花,实际上是双关语,以花 喻人属于正衬;憔悴的是人,黄花开得茂盛簇拥在枝头,乐景哀情,是反衬。不管是菊花盛 开还是残花遍地,都是衬托出人已容颜憔悴,身心疲惫。 6、怎样熬到傍晚的?仅仅是这段时间难以度过吗?词人这时才静下来,呆立或枯坐于窗前, 但是内心更加不平静,怎么样才能熬到傍晚呢?还是寻觅吗,还是喝酒吗?可这些都不能排 遣心中的苦痛啊。不仅仅今天余下的时间难以打发,余生有该怎样度过呢?其内心的种种苦 痛都已尽在不言中。 7、雨何时而下?听到雨打梧桐心情有什么变化?在古诗词意象中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梧桐是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是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黄昏时的细雨,点点滴滴不是落在梧 桐上,而是打在词人愁苦的心上。 8、现在都有哪些愁?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的'愁'有何不同?这种情景,愁已到了极致, 痛和赵明诚天上人间各半,悲同张汝舟的姻缘难全,伤大宋的半壁江山沦陷,恨南宋统治者 偏安一隅还用奸,苦自己形影相吊孀居晚年,愁漫漫余生如何捱过。亡国之痛、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等等交织在一起,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分析意象及表现手法: 用了哪些意象?有何象征意义?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意象】淡酒、急风、秋雁、黄花、梧桐、雨、黄昏。 这些意象都具有凄凉、哀伤、愁苦的象征意义,每一个都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愁思,更何 况这么多组合在一起呢,再加上作者又是一位多愁善感、命运多舛的女词人呢,这真是怎一
个愁字了得 【艺术手法】 首先,叠字的运用。全词首句即连下十四个叠字,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却准确地反 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其次是借景声情,寓情于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 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充 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七、小结: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 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 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 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八、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词。 2、请把词的意境,用现代汉语描述出来,注意景、情、人三者的融合 路
个愁字了得! 【艺术手法】 首先,叠字的运用。全词首句即连下十四个叠字,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却准确地反 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其次是借景声情,寓情于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 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充 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七、小结: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 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 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 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八、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词。 2、请把词的意境,用现代汉语描述出来,注意景、情、人三者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