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巩固升·新空间 ··GONG SHENG XINKON 基础巩固 C1在人和植物体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①葡萄糖彻底氧化.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③葡萄糖脱水缩合.④葡萄糖分解为丙 酮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人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使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中间产物都有丙 酮酸;人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无氧呼吸,但是产物不同,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是乳酸,大多数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人和植物细胞都能 进行葡萄糖的脱水缩合,但是产物不同,人体内葡萄糖脱水缩合的产物是糖原,植 物体内葡萄糖脱水缩合的产物是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 答案:C 葡萄糖 内酮酸 CO2和H2O 乳酸 心2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 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酶1催化的反应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酶2催化的 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酶3催化的反应是无氧呼吸的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答案:C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肌细胞的氧将()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线粒体
. . 第 3 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基础巩固 1 在人和植物体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①葡萄糖彻底氧化.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③葡萄糖脱水缩合.④葡萄糖分解为丙 酮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人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使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中间产物都有丙 酮酸;人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无氧呼吸,但是产物不同,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是乳酸,大多数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人和植物细胞都能 进行葡萄糖的脱水缩合,但是产物不同,人体内葡萄糖脱水缩合的产物是糖原,植 物体内葡萄糖脱水缩合的产物是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 答案:C 2 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 1、酶 2 和酶 3 依次分 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酶 1 催化的反应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酶 2 催化的 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酶 3 催化的反应是无氧呼吸的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答案:C 3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肌细胞的氧将(..)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线粒体
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用于氧化有氧 呼吸第一、二阶段生成的,这一步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答案:A 4在一定时间内,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 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 此比值应是(.) A.0.5 B.1.0 C.1.5D.2.0 解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反应式为CH2O+6HO+6O→-6C02+12HJ-能量。从反 应式可以看出有氧呼吸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与消耗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是1.0 答案:B C5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形成的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线粒体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在线粒体中进行细胞呼吸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细胞产生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解析: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无 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答案:D 6关于有氧呼吸过程中相关元素的来源或去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中的0可来自O2 B.产物H0中的H只来自ClH12O C.ClH12O中的C全部进入CO2 D.O2中的0全部进入CO2 解析:CO2中的0来自ClH12O和HO。产物H中的H来自CaH20和H0。O2中的0 全部进入H20。 答案:C 7洪涝灾害发生时,农作物根系往往会发黑甚至坏死,进而导致整株植物的死
. . 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用于氧化有氧 呼吸第一、二阶段生成的,这一步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答案:A 4 在一定时间内,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的 O2的物质的量 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 此比值应是(..) A.0.5 B.1.0 C.1.5 D.2.0 解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反应式为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从反 应式可以看出有氧呼吸产生 CO2的物质的量与消耗 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是 1.0。 答案:B 5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形成的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线粒体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在线粒体中进行细胞呼吸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解析: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 CO2 的场所是线粒体,无 氧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答案:D 6 关于有氧呼吸过程中相关元素的来源或去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中的 O 可来自 O2 B.产物 H2O 中的 H 只来自 C6H12O6 C.C6H12O6中的 C 全部进入 CO2 D.O2中的 O 全部进入 CO2 解析:CO2中的 O 来自 C6H12O6和 H2O。产物 H2O 中的 H 来自 C6H12O6和 H2O。O2中的 O 全部进入 H2O。 答案:C 7 洪涝灾害发生时,农作物根系往往会发黑甚至坏死,进而导致整株植物的死
亡,其原因主要是() A.湿度大,病菌繁殖快,植物体被感染 B.长期的阴雨天气导致植物体营养匮乏 C.植物吸水过度,导致部分细胞涨破 D.无氧呼吸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组织坏死 解析:农作物被淹,根系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 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导致根细胞发黑坏死 答案:D 下列描述和右图曲线相符的是 A.家兔成熟的红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 B.小麦的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的关系 C.大豆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放在清水中,其细胞液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量与外界O2浓度的关系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不进行有氧呼吸,吸收K的速率与O浓 度无关。小麦的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当呼吸强度为零时,其吸收速率 也为零。大豆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放在清水中可以从外界吸收水,使其细胞液含水 量增加,当吸水达到平衡时,其细胞液的含水量达到最大,不再随时间而变化。酵 母菌为兼性厌氧菌,随O2浓度增大,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量先降低,再升高, 最后趋于平衡 答案:C 9下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 问题。 酒精+CO2 ②能量 葡萄糖 COx+HO →+能量④ 「b能量 (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 . 亡,其原因主要是(..) A.湿度大,病菌繁殖快,植物体被感染 B.长期的阴雨天气导致植物体营养匮乏 C.植物吸水过度,导致部分细胞涨破 D.无氧呼吸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组织坏死 解析:农作物被淹,根系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 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导致根细胞发黑坏死。 答案:D 8 下列描述和右图曲线相符的是 (..) A.家兔成熟的红细胞吸收 K +的速率与 O2浓度的关系 B.小麦的根细胞吸收 K +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的关系 C.大豆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放在清水中,其细胞液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 CO2的量与外界 O2浓度的关系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不进行有氧呼吸,吸收 K +的速率与 O2浓 度无关。小麦的根细胞吸收 K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当呼吸强度为零时,其吸收速率 也为零。大豆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放在清水中可以从外界吸收水,使其细胞液含水 量增加,当吸水达到平衡时,其细胞液的含水量达到最大,不再随时间而变化。酵 母菌为兼性厌氧菌,随 O2浓度增大,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 CO2的量先降低,再升高, 最后趋于平衡。 答案:C 9 下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 a、b 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 a、b 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2)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 (3)①过程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 在①~④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 是 (4)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 是 解析:图中a和b分别表示丙酮酸、乳酸。②③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 粒体中。①过程除产生能量外,还可以产生。在①④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 段③释放的能量最多。不同生物体的细胞中,由于酶的种类不同,无氧呼吸的产物 不同。 答案:(1)丙酮酸.乳酸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③ (4)不同生物体内酶的种类不同 能力提升 1下页左上图为人体细胞中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其中产生ATP最多的过 程是() 乳酸 ① B.② C.③D.④ 解析: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中有氧呼吸的第三 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答案:B 2把鼠的肝组织磨碎后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 糖,没有CO2和ATP产生,但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 含有 (..)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 A.①和③B.②和④ C.①和④D.②和③ 解析:分析题干,细胞匀浆经离心后形成4层,这4层分布有不同的细胞器。c层
. . (2)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 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 (3)①过程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在①~④过 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 是.....。. (4) ② 和 ④ 过 程 一 般 不 会 同 时 发 生 在 同 一 生 物 体 内 , 其原因 是.....................。. 解析:图中 a 和 b 分别表示丙酮酸、乳酸。②③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 粒体中。①过程除产生能量外,还可以产生。在①~④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 段③释放的能量最多。不同生物体的细胞中,由于酶的种类不同,无氧呼吸的产物 不同。 答案:(1)丙酮酸.乳酸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③ (4)不同生物体内酶的种类不同 能力提升 1 下页左上图为人体细胞中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其中产生 ATP 最多的过 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中有氧呼吸的第三 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答案:B 2 把鼠的肝组织磨碎后离心,细胞匀浆分成 a、b、c、d 四层。往 c 层加入葡萄 糖,没有 CO2和 ATP 产生,但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 CO2和 ATP 产生,则 c 层必定 含有 (..)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解析:分析题干,细胞匀浆经离心后形成 4 层,这 4 层分布有不同的细胞器。c 层
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但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可 以判断出c层含有线粒体,它能利用丙酮酸但不能利用葡萄糖;另外要产生ATP 还一定需要ADP作原料。 答案:C 3下列哪种器官的无氧呼吸类型和其他三种器官不同? A.小麦的种子 B.马铃薯的块茎 C.苹果的果实.D.玉米的根 解析: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例如小麦的种子、苹果的 果实和玉米的根等),但也有例外,例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和玉米的胚无 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 答案:B 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A.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低温、干燥、低氧 B.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应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 C.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的目的是防止厌氧菌大量繁殖 D.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利用麦芽、葡萄、粮食、酵母菌和发酵罐等可以生产各 种酒 解析∷: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所需要的条件是低温、适当的湿度、低氧,A项错误;花 盆里的土壤板结后应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抑制根系的无氧呼 吸,B项正确;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的目的是保持有氧的环境,防止厌 氧菌大量繁殖,C项正确;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利用麦芽、葡萄、粮食、酵母菌 和发酵罐等可以生产各种酒,这是细胞呼吸的应用之一,D项正确。 答案:A 蓝水溶液 ★◎5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 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 N,安装成图示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加入葡萄糖,没有 CO2和 ATP 产生,但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 CO2和 ATP 产生,可 以判断出 c 层含有线粒体,它能利用丙酮酸但不能利用葡萄糖;另外要产生 ATP 还一定需要 ADP 作原料。 答案:C 3 下列哪种器官的无氧呼吸类型和其他三种器官不同? (..) A.小麦的种子.. B.马铃薯的块茎 C.苹果的果实. D.玉米的根 解析: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例如小麦的种子、苹果的 果实和玉米的根等),但也有例外,例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和玉米的胚无 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 答案:B 4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A.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低温、干燥、低氧 B.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应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 C.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的目的是防止厌氧菌大量繁殖 D.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利用麦芽、葡萄、粮食、酵母菌和发酵罐等可以生产各 种酒 解析: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所需要的条件是低温、适当的湿度、低氧,A 项错误;花 盆里的土壤板结后应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抑制根系的无氧呼 吸,B 项正确;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的目的是保持有氧的环境,防止厌 氧菌大量繁殖,.C 项正确;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利用麦芽、葡萄、粮食、酵母菌 和发酵罐等可以生产各种酒,这是细胞呼吸的应用之一,D 项正确。 答案:A ★ 5 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 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 N2,安装成图示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C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 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中不含CO2,即马铃薯块茎细胞不进行 酒精发酵。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以避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的 干扰。 答案:B ★6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乙烯(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 产生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t、t表示1030.℃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t相比,t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相比,t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t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t,t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解析:与t相比,t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有利于叶片贮藏;与 t相比,t时乙烯产生量的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不利于叶片贮藏;t、t 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因t、t2在1030.℃.之间,在此温度 范围内,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强,乙烯的产生量越多),t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答案:C ★7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 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交换的相对值 CO2生成量 O2吸收量 es亩i如如o体积数
. . A.锥形瓶中充入 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CO2 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 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中不含 CO2,即马铃薯块茎细胞不进行 酒精发酵。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以避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的 干扰。 答案:B ★ 6 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乙烯(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 产生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t1、t2表示 10~30.℃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 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 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因 t1、t2 在 10~30.℃.之间,在此温度 范围内,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强,乙烯的产生量越多),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答案:C ★ 7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 O2吸收量和 CO2生成量 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2).点是无氧呼吸消失点,此时O2的吸收量.(填“>”“<”或“=”)CO2 的释放量 (3)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 释放的CO2相比(填“一样多”“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 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4)在原图中用虚线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答案:(1)氧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2)P.=.(3)一样多.1/3.(4)所绘曲线应 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Q、B以及P点在横轴上的投影点,如下图所示。 气体交换的相对值 CO2生成量 吸收量 O2体积分数% ★8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 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 验(见下表)。 试管胞线 编号 基粒母 加入的物质体菌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0的试管有,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 (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表 明DNP使分布在 上的酶无法催化ATP的合成。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
. . (1)图中曲线 QR 区段 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2)....点是无氧呼吸消失点,此时 O2 的吸收量....(填“>”“<”或“=”)CO2 的释放量。. (3)若图中的 AB 段与 BC 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与无氧呼吸 释放的 CO2 相比....(填“一样多”“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 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4)在原图中用虚线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答案:(1)氧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2)P.=.(3)一样多.1/3.(4)所绘曲线应 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 Q、B 以及 P 点在横轴上的投影点,如下图所示。 ★ 8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 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 A~F 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 验(见下表)。 .... 试 管 编号 加入的物 质.... 细 胞 质 基 质 线 粒 体 酵 母 菌 A B C D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气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 CO2和 H2O 的试管有.....,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 (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表 明 DNP 使分布在......上的酶无法催化 ATP 的合成。若将 DNP 加入试管 E 中,葡
萄糖的氧化分解.(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解析:(1)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反应产物为丙酮酸、, 另外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反应底物为丙酮酸和水,产物 有CO2、,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与O2发生反应生成HO, 并产生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 和CO,并产生少量能量。试管C中加入了丙酮酸和线粒体,满足有氧呼吸第二和 第三阶段的条件,可产生CO2、HO。试管E中是完整的酵母菌,存在细胞质基质和 线粒体,在含有葡萄糖和O2的条件下,可发生有氧呼吸全过程,可产生CO2、H20 故会产生CO2和H0的试管是C、E。试管B中有葡萄糖和细胞质基质,无O,可发 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试管F中是完整的酵母菌,加入葡萄糖后在无Oz条件下可 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F。B、D、F三支试管可作为 组对照实验来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F作为对照组,B、D作为实验组。 (②)DNP(2,4-二硝基苯酚)对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无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 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所以DNP 使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催化ATP的合成。将DNP加入试管E中,只是使 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即阻碍ATP的形成,并 不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答案:(1)C、E.B、F.B、D、F (2)线粒体内膜.能
. . 萄糖的氧化分解....(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解析:(1)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反应产物为丙酮酸、, 另外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反应底物为丙酮酸和水,产物 有 CO2、,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与 O2发生反应生成 H2O, 并产生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 和 CO2,并产生少量能量。试管 C 中加入了丙酮酸和线粒体,满足有氧呼吸第二和 第三阶段的条件,可产生 CO2、H2O。试管 E 中是完整的酵母菌,存在细胞质基质和 线粒体,在含有葡萄糖和 O2的条件下,可发生有氧呼吸全过程,可产生 CO2、H2O。 故会产生 CO2和 H2O 的试管是 C、E。试管 B 中有葡萄糖和细胞质基质,无 O2,可发 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试管 F 中是完整的酵母菌,加入葡萄糖后在无 O2条件下可 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B、F。B、D、F 三支试管可作为 一组对照实验来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F 作为对照组,B、D 作为实验组。 (2)DNP(2,4-二硝基苯酚)对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无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 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所以 DNP 使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催化 ATP 的合成。将 DNP 加入试管 E 中,只是使 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即阻碍 ATP 的形成,并 不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答案:(1)C、E.B、F.B、D、F (2)线粒体内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