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1 目 录 第一卷说明 …………………………………………………… 1—10 卡·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 1—16 弗·恩格斯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 17—48 卡·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49—63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 49 弗·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 材料(节选)………………………………………………… 64—132 1892 年德文第二版序言 ……………………………………… 64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 81 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 81 序 言………………………………………………………… 84 导 言………………………………………………………… 87 工人运动 …………………………………………………… 104 卡·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133—140 1 关于费尔巴哈……………………………………………… 133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 137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 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 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节选) …………… 141—215 第一卷第一章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
书 1 目 录 第一卷说明 …………………………………………………… 1—10 卡·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 1—16 弗·恩格斯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 17—48 卡·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49—63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 49 弗·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 材料(节选)………………………………………………… 64—132 1892 年德文第二版序言 ……………………………………… 64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 81 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 81 序 言………………………………………………………… 84 导 言………………………………………………………… 87 工人运动 …………………………………………………… 104 卡·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133—140 1 关于费尔巴哈……………………………………………… 133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 137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 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 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节选) …………… 141—215 第一卷第一章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
2 观点的对立………………………………………………… 141 [I]……………………………………………………… 141 一 费尔巴哈 ……………………………………… 143 A 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 143 1 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 146 [II] …………………………………………………… 154 [III] …………………………………………………… 178 [IV] …………………………………………………… 183 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211 卡·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 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 哲学》(节选)……………………………………………… 216—275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 216 第一节 方法 …………………………………………… 216 第一个说明 ………………………………………… 217 第二个说明 ………………………………………… 222 第三个说明 ………………………………………… 222 第四个说明 ………………………………………… 223 第五个说明 ………………………………………… 225 第六个说明 ………………………………………… 227 第七个即最后一个说明 ……………………………… 232 第二节 分工和机器 …………………………………… 236 第三节 竞争和垄断 …………………………………… 250 第四节 所有权或租 …………………………………… 258 第五节 罢工和工人同盟………………………………… 269 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 ……………… 276—294 [第一篇] …………………………………………………… 276 [第二篇] …………………………………………………… 284 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原理 ……………………………… 295—3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 观点的对立………………………………………………… 141 [I]……………………………………………………… 141 一 费尔巴哈 ……………………………………… 143 A 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 143 1 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 146 [II] …………………………………………………… 154 [III] …………………………………………………… 178 [IV] …………………………………………………… 183 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211 卡·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 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 哲学》(节选)……………………………………………… 216—275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 216 第一节 方法 …………………………………………… 216 第一个说明 ………………………………………… 217 第二个说明 ………………………………………… 222 第三个说明 ………………………………………… 222 第四个说明 ………………………………………… 223 第五个说明 ………………………………………… 225 第六个说明 ………………………………………… 227 第七个即最后一个说明 ……………………………… 232 第二节 分工和机器 …………………………………… 236 第三节 竞争和垄断 …………………………………… 250 第四节 所有权或租 …………………………………… 258 第五节 罢工和工人同盟………………………………… 269 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 ……………… 276—294 [第一篇] …………………………………………………… 276 [第二篇] …………………………………………………… 284 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原理 ……………………………… 295—3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关于波兰的演说 ………… 313—316 马克思的演说………………………………………………… 313 恩格斯的演说………………………………………………… 314 卡·马克思 雇佣劳动与资本 …………………………… 317—359 恩格斯写的 1891 年单行本导言 ……………………………… 317 雇佣劳动与资本 ……………………………………………… 327 卡·马克思 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 ………………… 360—375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 376—435 1872 年德文版序言 …………………………………………… 376 1882 年俄文版序言 …………………………………………… 378 1883 年德文版序言 …………………………………………… 380 1888 年英文版序言 …………………………………………… 382 1890 年德文版序言 …………………………………………… 388 1892 年波兰文版序言 ………………………………………… 394 1893 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 396 共产党宣言…………………………………………………… 399 一 资产者和无产者 ………………………………………… 400 二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 413 三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 423 1 反动的社会主义 ……………………………………… 423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423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 425 (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 426 2 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 429 3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430 四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 433 卡·马克思 危机和反革命 ……………………………… 436—439 卡·马克思 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 440—444 目 录
3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关于波兰的演说 ………… 313—316 马克思的演说………………………………………………… 313 恩格斯的演说………………………………………………… 314 卡·马克思 雇佣劳动与资本 …………………………… 317—359 恩格斯写的 1891 年单行本导言 ……………………………… 317 雇佣劳动与资本 ……………………………………………… 327 卡·马克思 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 ………………… 360—375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 376—435 1872 年德文版序言 …………………………………………… 376 1882 年俄文版序言 …………………………………………… 378 1883 年德文版序言 …………………………………………… 380 1888 年英文版序言 …………………………………………… 382 1890 年德文版序言 …………………………………………… 388 1892 年波兰文版序言 ………………………………………… 394 1893 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 396 共产党宣言…………………………………………………… 399 一 资产者和无产者 ………………………………………… 400 二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 413 三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 423 1 反动的社会主义 ……………………………………… 423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423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 425 (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 426 2 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 429 3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430 四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 433 卡·马克思 危机和反革命 ……………………………… 436—439 卡·马克思 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 440—444 目 录
4 卡·马克思 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 445—552 一 1848 年的六月失败 ……………………………………… 446 二 1849 年 6 月 13 日………………………………………… 471 三 1849 年六月十三日事件的后果 …………………………… 503 四 1850 年普选权的废除 …………………………………… 538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 告同盟书 1850 年 3 月 ………………………………… 553—564 弗·恩格斯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 565—662 [一 革命前夕的德国] ……………………………………… 565 [二 普鲁士邦]……………………………………………… 574 [三 德国其他各邦]………………………………………… 583 [四 奥地利] ……………………………………………… 588 [五 维也纳起义]…………………………………………… 594 [六 柏林起义]……………………………………………… 597 [七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 …………………………………… 601 [八 波兰人、捷克人和德意志人] …………………………… 606 [九 泛斯拉夫主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战争] ……… 610 [十 巴黎起义。法兰克福议会]……………………………… 614 [十一 维也纳起义]………………………………………… 618 [十二 对维也纳的攻击。对维也纳的背叛] ………………… 623 [十三 普鲁士制宪议会。国民议会]………………………… 631 [十四 秩序的恢复。议会和议院]…………………………… 635 [十五 普鲁士的胜利] ……………………………………… 640 [十六 国民议会和各邦政府]………………………………… 644 [十七 起义] ……………………………………………… 648 [十八 小资产阶级]………………………………………… 652 [十九 起义的终结]………………………………………… 657 卡·马克思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 663—77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卡·马克思 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 445—552 一 1848 年的六月失败 ……………………………………… 446 二 1849 年 6 月 13 日………………………………………… 471 三 1849 年六月十三日事件的后果 …………………………… 503 四 1850 年普选权的废除 …………………………………… 538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 告同盟书 1850 年 3 月 ………………………………… 553—564 弗·恩格斯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 565—662 [一 革命前夕的德国] ……………………………………… 565 [二 普鲁士邦]……………………………………………… 574 [三 德国其他各邦]………………………………………… 583 [四 奥地利] ……………………………………………… 588 [五 维也纳起义]…………………………………………… 594 [六 柏林起义]……………………………………………… 597 [七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 …………………………………… 601 [八 波兰人、捷克人和德意志人] …………………………… 606 [九 泛斯拉夫主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战争] ……… 610 [十 巴黎起义。法兰克福议会]……………………………… 614 [十一 维也纳起义]………………………………………… 618 [十二 对维也纳的攻击。对维也纳的背叛] ………………… 623 [十三 普鲁士制宪议会。国民议会]………………………… 631 [十四 秩序的恢复。议会和议院]…………………………… 635 [十五 普鲁士的胜利] ……………………………………… 640 [十六 国民议会和各邦政府]………………………………… 644 [十七 起义] ……………………………………………… 648 [十八 小资产阶级]………………………………………… 652 [十九 起义的终结]………………………………………… 657 卡·马克思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 663—77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5 1869 年第二版序言 …………………………………………… 663 恩格斯写的 1885 年第三版序言 ……………………………… 666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668 一 …………………………………………………………… 668 二 …………………………………………………………… 678 三 …………………………………………………………… 691 四 …………………………………………………………… 706 五 …………………………………………………………… 717 六 …………………………………………………………… 736 七 …………………………………………………………… 756 卡·马克思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 775—777 卡·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 778—785 卡·马克思 俄国的对华贸易 ………………………… 786—789 卡·马克思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 790—793 弗·恩格斯 波斯和中国 ………………………………… 794—800 卡·马克思 鸦片贸易史 ………………………………… 801—808 一 …………………………………………………………… 801 二 …………………………………………………………… 804 卡·马克思 英中条约 ………………………………… 809—814 卡·马克思 中国和英国的条约 ………………………… 815—820 弗·恩格斯 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 821—825 卡·马克思 新的对华战争 ……………………………… 826—842 一 …………………………………………………………… 826 二 …………………………………………………………… 830 三 …………………………………………………………… 834 四 …………………………………………………………… 839 卡·马克思 对华贸易 …………………………………… 843—847 目 录
5 1869 年第二版序言 …………………………………………… 663 恩格斯写的 1885 年第三版序言 ……………………………… 666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668 一 …………………………………………………………… 668 二 …………………………………………………………… 678 三 …………………………………………………………… 691 四 …………………………………………………………… 706 五 …………………………………………………………… 717 六 …………………………………………………………… 736 七 …………………………………………………………… 756 卡·马克思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 775—777 卡·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 778—785 卡·马克思 俄国的对华贸易 ………………………… 786—789 卡·马克思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 790—793 弗·恩格斯 波斯和中国 ………………………………… 794—800 卡·马克思 鸦片贸易史 ………………………………… 801—808 一 …………………………………………………………… 801 二 …………………………………………………………… 804 卡·马克思 英中条约 ………………………………… 809—814 卡·马克思 中国和英国的条约 ………………………… 815—820 弗·恩格斯 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 821—825 卡·马克思 新的对华战争 ……………………………… 826—842 一 …………………………………………………………… 826 二 …………………………………………………………… 830 三 …………………………………………………………… 834 四 …………………………………………………………… 839 卡·马克思 对华贸易 …………………………………… 843—847 目 录
6 卡·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 848—855 卡·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 856—863 注释………………………………………………………… 865—968 人名索引 ………………………………………………… 969—1015 文学作品和神话中的人物索引 ………………………… 1016—10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6 卡·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 848—855 卡·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 856—863 注释………………………………………………………… 865—968 人名索引 ………………………………………………… 969—1015 文学作品和神话中的人物索引 ………………………… 1016—10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书 1 第一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3— 1859 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撰写的序言和导言。 这一时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并在革命实践中运用和丰富的重 要时期。19 世纪 40 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主要国家迅速发展,资 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日益加深,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尖 锐。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反对资本主 义压迫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声势浩大的斗争。与此同时,由于资 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以往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 关自守状态,逐渐被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这种 世界交往的趋势不仅出现在物质生产领域,而且也出现在精神生 产领域,从而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这一切为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 基础。1848—1849 年欧洲大陆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工人阶级 在这场革命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开始为争取自身彻底解放进行 自觉的斗争,国际工人运动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投身于理论 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把自己的命运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紧紧地 联系在一起。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 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进而深入研究欧洲资
书 1 第一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3— 1859 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撰写的序言和导言。 这一时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并在革命实践中运用和丰富的重 要时期。19 世纪 40 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主要国家迅速发展,资 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日益加深,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尖 锐。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反对资本主 义压迫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声势浩大的斗争。与此同时,由于资 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以往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 关自守状态,逐渐被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这种 世界交往的趋势不仅出现在物质生产领域,而且也出现在精神生 产领域,从而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这一切为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 基础。1848—1849 年欧洲大陆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工人阶级 在这场革命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开始为争取自身彻底解放进行 自觉的斗争,国际工人运动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投身于理论 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把自己的命运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紧紧地 联系在一起。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 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进而深入研究欧洲资
2 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科学地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吸收和 改造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形成了 新世界观。他们参与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党的理论纲领和 策略原则,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他们亲自参加 1848—1849 年革命,指导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并在革命失败后全 面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科学理论。19 世纪 50 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 理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 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密切关注和 热情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列强的 侵略本质和罪恶行径。 本卷开篇部分选收了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和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这两篇文章写于 1843 年至 1844 年初,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完成了世界观和立场的转 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无神 论立场出发,阐明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揭示了德国封建专制 制度的社会基础和阶级特征,提出了推翻这一反动制度的战斗任 务,论述了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同时首次明确地阐 述了无产阶级消灭一切奴役、实现人的解放的历史使命。在《国 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评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起 源和影响,分析和批判了它的主要范畴,指出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的理论表现,同时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强调只有消灭 私有制、全面变革现存的社会关系,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 1844 年 4—8 月撰写的 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在这 部手稿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涉及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 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科学地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吸收和 改造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形成了 新世界观。他们参与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党的理论纲领和 策略原则,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他们亲自参加 1848—1849 年革命,指导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并在革命失败后全 面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科学理论。19 世纪 50 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 理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 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密切关注和 热情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列强的 侵略本质和罪恶行径。 本卷开篇部分选收了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和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这两篇文章写于 1843 年至 1844 年初,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完成了世界观和立场的转 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无神 论立场出发,阐明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揭示了德国封建专制 制度的社会基础和阶级特征,提出了推翻这一反动制度的战斗任 务,论述了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同时首次明确地阐 述了无产阶级消灭一切奴役、实现人的解放的历史使命。在《国 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评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起 源和影响,分析和批判了它的主要范畴,指出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的理论表现,同时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强调只有消灭 私有制、全面变革现存的社会关系,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 1844 年 4—8 月撰写的 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在这 部手稿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涉及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 了系统的批判性考察,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 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理论观 点,并作了初步的综合性阐述。在本卷选录的《异化劳动和私有 财产》这一节中,马克思批判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 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揭示资本与 劳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给工人阶级和 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指出要使社会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 统治下解放出来,就必须采取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必须通过工人 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这样,马克思就进一步深刻地论证了工人阶 级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重视对社会状况特别是工人阶级状况的 考察,以便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确凿可靠的事实基础上。恩格斯 在 1844—1845 年撰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是这方面的范 例。这部著作以生动具体的材料展现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 下惨遭剥削和压迫的情景,揭示了工人遭受蹂躏的社会根源,并明 确指出,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必然会促使他们奋起抗争,推翻资本 主义统治,实现创建新社会的任务。在本卷选录的内容中,恩格斯 在阐明上述基本思想的同时,还论述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 和前进方向,指出工人运动除了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再没有其他出 路;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才能赢得真正 的胜利。在为这部著作 1892 年德文第二版撰写的序言中,恩格斯 分析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批判了那种凌驾于一切阶级 对立和阶级斗争之上的冒牌社会主义,强调工人阶级必须正确判 断形势,善于总结经验,把革命运动不断推向前进。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不仅坚决批判唯 第一卷说明
3 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 了系统的批判性考察,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 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理论观 点,并作了初步的综合性阐述。在本卷选录的《异化劳动和私有 财产》这一节中,马克思批判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 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揭示资本与 劳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给工人阶级和 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指出要使社会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 统治下解放出来,就必须采取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必须通过工人 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这样,马克思就进一步深刻地论证了工人阶 级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重视对社会状况特别是工人阶级状况的 考察,以便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确凿可靠的事实基础上。恩格斯 在 1844—1845 年撰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是这方面的范 例。这部著作以生动具体的材料展现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 下惨遭剥削和压迫的情景,揭示了工人遭受蹂躏的社会根源,并明 确指出,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必然会促使他们奋起抗争,推翻资本 主义统治,实现创建新社会的任务。在本卷选录的内容中,恩格斯 在阐明上述基本思想的同时,还论述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 和前进方向,指出工人运动除了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再没有其他出 路;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才能赢得真正 的胜利。在为这部著作 1892 年德文第二版撰写的序言中,恩格斯 分析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批判了那种凌驾于一切阶级 对立和阶级斗争之上的冒牌社会主义,强调工人阶级必须正确判 断形势,善于总结经验,把革命运动不断推向前进。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不仅坚决批判唯 第一卷说明
4 心主义,而且自觉地同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1845 年春,马克思 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 者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作用的主要缺点,阐明了辩证唯物 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指 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哲学家们过去只是用不 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恩格斯认为,《提纲》 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起源。 1845 年秋至 1846 年 5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了阐述 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 部著作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 比较系统的论述。他们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 观的出发点,论证了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是科学的历史观的前提,指出唯物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 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揭示各种观念形态,从而深刻地揭示了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他们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 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 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 史必然性;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设新社 会并在斗争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任务,强调未来新社会的创建一方 面要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要以同生 产力的普遍发展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共产主义事业只有作 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 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为了给新世界观的传播扫清道路,引导工人阶级在思想上同 小资产阶级划清界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心主义,而且自觉地同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1845 年春,马克思 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 者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作用的主要缺点,阐明了辩证唯物 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指 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哲学家们过去只是用不 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恩格斯认为,《提纲》 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起源。 1845 年秋至 1846 年 5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了阐述 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 部著作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 比较系统的论述。他们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 观的出发点,论证了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是科学的历史观的前提,指出唯物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 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揭示各种观念形态,从而深刻地揭示了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他们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 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 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 史必然性;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设新社 会并在斗争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任务,强调未来新社会的创建一方 面要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要以同生 产力的普遍发展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共产主义事业只有作 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 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为了给新世界观的传播扫清道路,引导工人阶级在思想上同 小资产阶级划清界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