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3年1月11日
2013 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3 年 1 月 11 日
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语文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I、Ⅱ和答卷1、Ⅱ,试卷共6页,有五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 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用 2B铅笔将答卷I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方框内涂黑 试卷I 一、(共3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脊梁(j 溺爱(n) 炮烙(pdo) 瞠目结舌( cheng) B.泯灭(min)余荫(yn)绿林(lu) 按撩不住(nai) C.黏合(zhan)翘首(qido)胚胎(pei) 瘸一拐(que) D.纤细(xian)熨帖(yn)笔杆(gn) 垂拱而治(g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剧院五彩霓虹灯闪烁,倒影在一池碧水之中,营造出一种静 谧详和的氛围。 B.梁博摘取了“中国好声音”年度桂冠,召示着每一个爱好音乐的年轻人,只有怀描梦想,才 有成功的一天。 C.设置网页背景音乐并不难,只要进入音乐下载页面,复制链接地址后就可以了,这个办法 般屡试不爽 D.对学术抄袭这类操行失范现象习以为常,比学术抄袭本身更可怕,我们要以法治理,使学 术届保持纯洁。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文通运输部门将完善相关的运行▲,尽早部暑明年春节长假公路免费通行工作。 ②西气东输这一项伟大工程,让我们完整地看到了▲祖国大地的能源大动脉全 ③真正的文学作品是用灵魂写就的,是▲的,足以震越人心并产生永久性磁场 A.体制横亘有血有肉 B.机制横贯有血有肉 C.体制横贯有滋有味 D.机制横亘有滋有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疆库尔勒有一种梨,其貌不扬,不知情者都不愿买,尝过才知其味甘美,十分爽口 B.目前,房产销售很不景气,开发商不断加大促销力度,销售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C.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经由作家细致入微的描写,显得楚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当今社会就业难,没工作的人忙于找工作,即使有工作的人也随时有被炒鱿鱼的危险 blog. sina. com. cn/xingaokaoboke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酷卖街的摊位布局,让我似乎穿越到三国时诸葛亮设下的八卦阵,又穿越到战国时孙膑 布下的迷魂阵 B.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呈快速增长,特别是一些导致多人伤亡的恶性 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C.对“地沟油”的监管不力,总有不法分子把“地沟油”变成“进口货”,不仅上了餐桌,甚至还 入了饲料 D.浙江省将加大监督力度,改进产品包装和过度包装,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 一次性用品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关于“自由”,我想了很多,如果没有地心吸引力,我们就可以▲,但是如果真的摆 脱了地心吸引力,我们恐怕也到不了哪里去。▲:自己打着转儿,再绕着地球转。自己做 自己的主,远远的,还有一个老朋友拉扯着。宇宙很宽广,也许,再宽广的自由都会被 ①像月亮一样静静地转 ②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 ③你成为月亮就挺好 ④你成为鸟儿就挺好 ⑤一根看不见的引力线拉着⑥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着 A.①③⑥ B.②④⑤ D.②③⑤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蚂蚁摇头晃脑持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我与地坛》) B.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西地平线上》) C.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南州六月荔枝丹》) D.100年后的今天,人仍生活在物质充格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我有一个梦想》) 8.某中学百年校庆,校友为母校送祝福,下列祝福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A.磨难百年成正果,析福万寿盼涅黎 B.百年翰墨书名校,千秋风雅育英才 C.祝贵校百年盛典,看学子今朝风采 D.学子杏林长学问,先生学府写春秋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舞幽壑之潜蛟 D.望西山,始指异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吴之民方痛心焉 B.相如前进罐,因跪请秦王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B.今人有大功面击之 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吾属今为之虏矣 秦王为赵王击瓴 D.未得与项羽相见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12.下列夺明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13.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 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A.体现了孔子取信于民的为政思想 B体现了孔子行事循礼的为政理念 C体现了孔子均贫共富的为政目标 D.体现了孔子尚德弃暴的为政主张 14.对《桥边的老人》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 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珊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 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 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 A.通过环境和对老人身边各种人行为的描写,营造出忙乱、紧张的氛围 B.“衣服上尽是尘土”和“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等写出环境的恶劣 C.第一人称叙述,语言简约明白,内容具体丰富,产生了较强的视觉效果。 D.“涌过桥去”的人群和静坐的老人形成对比,突出老人镇定、悠闲和泰然 15.对李煜《虞美人》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塔回首月明中,雕闲玉 扇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春花秋月”写的是良辰美景,但已为阶下四的李煜见了尤其心烦 B.“又东风”三个字抒发了词人对昨夜风景的一丝喜悦又怀念的情绪 C.词人将万千感慨凝结为一个“愁”字,形象比作“一江春水”,水无止境 D.整首词虚设问答,在问答中回首往事,感慨今昔,抒发了伤感情怀 16.下列古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的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王勃《膝王闹序》 座中拉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昆邑行 C庄生晓梦迷螺,望帝春心托杜的,(李商隐《锦瑟》) 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共18分,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莫言还没有出名的时候,就被孙早发现了,孙草从其文半里,感到了有趣的东西,使说了 些好话,那是作家之间的特殊感受,在基本的情调上,他们确有相通的地方,或者说,在精神 语文试第3页(共6页) blog. sina, com. cn/xingaokaobok
气质上,他们重叠的部分也是有的,但莫言没有走孙早那样的路,虽然同样写了乡土里述人的 存在,却把视野放在了更为广间的天地,在中国乡下的精神逻样的叙写上,有别于同代人的文 学 莫言的文字里,有普迅的一丝影子,也有西方现代主义的元素,由此,他的创作得以摆脱 形的到缠,他对于历史记忆的梳理,有杂色的因素,从故土经验里升腾出另类的意象。先前 的乡下生活的作品是单一的调子居多,除了田园气使是寂寞的苦气,多声部的大地的作品尚未 出现,自莫言走来,才有了鸣与烂的画面感和交响的流动,这些在民国的文学中也有,但 还是零星点点的存在。莫言的规模和气象,已超过了民国许多作家,可以说是自成一路的摸索 者 而若是回想“文革”后30年间的文学,莫言的探索有意味深长的所在,这个时期的文学一 方面是回归“五四”,一方面是向西方学习。莫言是二者兼得,择其所长而用之。最初的时候, 许多批评家对其并不认可,如今读当年那些小说评论,当看出批许界的滞后。莫言很平就意 识到流行的文学理念的问题,认为文学本来可以有另类的表达。他早期的小说就显示了一种 从单一性进入复杂性的特点。《白狗秋千架》大风》断手》红高梁》《明的红萝卜》等作品于 混浊、零乱里依然有素朴的美。那种对人性珍贵元素的点化,在单度上已与传统的乡土小说有 别了。他对恶的存在的描述,显得耐心和从容,以致让一些读者无法忍受,不过,恰是这种对 审美禁区的突围,一个辽间的世界在他笔下诞生了。《丰乳肥臀《檀香刑》,就有诸多的醉笔 乡间的道遥的史笔,催生了一部快意的交响。这个特点在近年的《生死疲劳》里依然能够看到 个亲近泥土而又选离泥土的莫言,给读者带来的是另一种审美的快意 我以为,莫言的出人意的笔触,是把时空浓缩在一个小的范围里。中国社会本来一盘散 沙,村民是分散居住者多。莫言把战争、革命、城乡都互于一个调色板里,浓缩了几代人的感 受,差异性与对立性浑然于一体,这达到了一种多维文化记忆的效果。中国的乡下,是空旷死 寂者多,无数灵魄的不安与期待的焦虑都数失到历史的玄大书写的空洞里了。而莫言却把那 些零数的灵魄召唤在同一个天底下,让其舞之篇之,有了合唱的可能,《红高梁》《金发婴儿 《酒国》等作品中那些轰鸣的多声部的交响,表面上接近西方文学的某种情态,但实际上呈现出 中国乡下的独特的精神逻辑 (节选自孙郁《莫言:中国文化隐秘的书写者》,有删改) 17.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莫言小说特点的一项是 A.在作品中点化出人性珍贵的元素 B.把时空浓缩在一个小的范围里 C.在维度上与传统的乡土小说有别 D.耐心面从容地描述恶的存在 A莫言对于历史记忆的梳理,有杂色的因素,从故土经验里升腾出另类的 18.下列对“一个亲近泥土而又远离泥土的莫言”含义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B莫言很早就意识到了流行的文学理念的问题,他认为文学本来可以有另类的表达 C.莫言把战争、革命城乡都置于一个调色板里,差异性与对立性浑然于一体 D.莫言在叙写乡土时,以诸多的醉笔、逍遥的史笔等呈现中国乡下独特的精神逻辑, 语文试卷第4页(共6 blog. sina. com. cn/xingaokaoboke
1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孙犁在莫言的文字里感受到了一些相通的情调和共同的精神气质,为当时还没有出名 的莫言说了一些好话 B.莫言的作品里有着鲁迅的一丝影子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元素,摆脱了旧影的纠缠,所以没 有走孙犁那样的路 C.莫言之前,表现乡下生活的作品以单一的调子为主,只有田园气和寂寞的苦气,多元复 杂的作品尚未出现。 D.莫言在回归“五四”的同时向西方学习,并择其所长而用之,这在最初的时候并未得到批 评家的普遍认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 齐人未尝略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 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略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 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油牧以递诛,邯称为 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 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 未易量 鸣呼!以略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 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别,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 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六国论》)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不赂秦义:(坚守)正义。B.始速祸焉 速:招致 C.存亡之理理:命运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下:低下 21.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A.至丹以荆卿为计 B.以赔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C.以趋于亡 D.苟以天下之大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燕赵两国“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但后来燕国”以刑卿为计”,赵国珠杀李牧 才导致了灭亡 B.第二段假设论证,指出六国如能封谋位,礼奇才,并力西向,则可能不至于“为秦人积威 之所劫” C.第三段点明题旨,将北宋形势和六国形势做比较,借古今,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勿 六国灭亡覆 D.“鸣呼”“(悲)夫”等叹词的运用,增强了文难感慨的语气与说服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时 势的深切忧虑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blog sina. com. cn/xingaokaoboke
试卷Ⅱ 三、(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 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 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 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 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 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 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 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 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宇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社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事负了北 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 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 出来!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 23.请用自己的话写出第一段中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2分) 24.第二段开头写“我真爱北平”,为什么接着就写“我”怎样爱“我的母亲”?(3分) 25.作者在文中说我说不出”“只是说不出面已”,“可是我说不出来”,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 简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四、(共12分) 2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4分 (1)君子喻于又义,▲,(《论语》 (2)▲,来者犹可追。(《论语》) (3)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4)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昆琶行并序》) (5)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6)千古江山,▲孙仲谋处,(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7.将《六国论》C节选)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8.校文学社正在招聘校刊编辑,请你以程成同学的名义拟写一份自荐信,要求:以第一人称 的口吻,突出自荐者的特点与优势;语言简苗,得体,不超过100字。(4分) 五、(30分) 29.以记叙或议论为主,写一篇文章,表达“从别人那里,我认识了自己”这个意思, 注意1D题目自定,②明确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①不得抄袭,套作 ax blog, sina. com. cn/xingaokaobo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