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 ◆第一节、病毒的遗传分析 ◆第二节、细菌的遗传分析
第四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 第一节、病毒的遗传分析 第二节、细菌的遗传分析
教学内容要点 ◆病毒的遗传学分析 1噬菌体的繁殖和突变型 2噬菌体突变的重组实验 3噬菌体基因组 4环状排列和末端重复(自学)
教学内容要点 病毒的遗传学分析 1 噬菌体的繁殖和突变型 2 噬菌体突变的重组实验 3 λ噬菌体基因组 4 环状排列和末端重复(自学)
教学内容要点 ◆细菌的遗传学分析 1细菌细胞和染色体 2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筛选 3F因子和高频重组 4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 5F'因子与性导 6转化与转导作图
细菌的遗传学分析 1 细菌细胞和染色体 2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筛选 3 F 因子和高频重组 4 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 5 F′因子与性导 6 转化与转导作图 教学内容要点
难点 ◆噬菌体突变的重组实验 ◆F因子和高频重组 ◆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 ◆F因子与性导 ◆转导
难点 噬菌体突变的重组实验 F 因子和高频重组 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 F′因子与性导 转导
第一节病毒的遗传分析 ◆4.1.1噬菌体的特点 ◆(1)结构简单: 蛋白质外壳、核酸、某些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2)多样性。外壳的蛋白质种类、DNA分子类型和结构。 ◆(3)两大类: ① 烈性噬菌体:T噬菌体系列(T1~T7) ②温和性噬菌体:P1和入噬菌体。 T4噬菌体从 大肠杆菌中释放
第一节 病毒的遗传分析 4.1.1 噬菌体的特点 ⑴ 结构简单: 蛋白质外壳、核酸、某些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⑵ 多样性。外壳的蛋白质种类、DNA分子类型和结构。 ⑶ 两大类: ① 烈性噬菌体:T噬菌体系列(T1~T7); ② 温和性噬菌体: P1和λ噬菌体。 T4 噬菌体从 大肠杆菌中释放
◆4.1.1.2烈性噬菌体: (1)结构大同小异,外貌一般呈蝌蚪状: T4噬菌体的成分s ◆T偶列噬菌体 DNA 头部:双链DNA分子的染色体; 颈都 游离的噬南体 颈部:中空的针状结构 中轴 及外鞘: 末端:由基盘、尾针和 正在感染 尾丝组成。 基盘 的磁蓝体
4.1.1.2 烈性噬菌体: (1)结构大同小异,外貌一般呈蝌蚪状: T 偶列噬菌体 头部:双链DNA分子的染色体; 颈部:中空的针状结构 及外鞘; 末端:由基盘、尾针和 尾丝组成
◆(2)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史 (3)用于遗传学研究的 噬菌体的性状: 裂解细菌以后在菌苔 上形成的噬菌斑(plaque) 和侵染的宿主范围(host range). (1) (2) (3) 0 000 (4) (5) (6) 细菌染色休 m 噬菌休遗传物质 as 噬菌体蛋白质
(2)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史 (3)用于遗传学研究的 噬菌体的性状: 裂解细菌以后在菌苔 上形成的噬菌斑(plaque) 和侵染的宿主范围(host range)
◆4.1.2噬菌体的基因重组 ◆(1)相关性状 宿主范围: h+能侵染和裂解E.coli B,但不能侵染B/2, 半透明噬菌斑; h能侵染B和B/2,透明噬菌斑; 噬菌斑形态: +溶菌阻碍,小噬菌斑: r快速溶菌,大噬菌斑
4.1.2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 (1) 相关性状 宿主范围: h+能侵染和裂解E.coli B,但不能侵染B/2, 半透明噬菌斑; h 能侵染B和B/2,透明噬菌斑; 噬菌斑形态: r +溶菌阻碍,小噬菌斑; r 快速溶菌,大噬菌斑
◆(2)杂交组合 h-r+X h+r h*r ◆(3)实验结果 E.coli 产生4种噬菌斑 表型 基因型 透明,小 h-r+ 半透明,大 htr- 半透明,小 h+r+ 透明,大 h-r -h+r
(2)杂交组合 h-r + × h+r- (3)实验结果 表型 基因型 透明,小 h-r + 半透明,大 h+r- 半透明,小 h+r + 透明,大 h-r- E.coli h-r + h+ r- 产生4种噬菌斑
◆(4) 重组值的计算 重组值= 重组噬菌斑数 h'r*+h r ×100% 总噬菌斑数 总噬菌斑数 ◆不同的快速溶菌斑突变型在表型上不同,实际上是不同基因 的突变型,记作Ta.IprIo等。不同快速溶菌斑突变型(rxh+) 与宿主范围突变型(+h一)杂交的结果如下: 每种基因型的% 杂交组合 重组值 rh" rh r h" rh rah+Xr'h 34.0 42.0 12.0 12.0 24/100=24% rph+Xr'h 32.0 56.0 5.9 6.4 12.3/100.3=12.3% rch Xrth 39.0 59.0 0.7 0.9 1.6/99.6=1.6%
(4)重组值的计算 不同的快速溶菌斑突变型在表型上不同,实际上是不同基因 的突变型,记作ra,rb ,rc等。不同快速溶菌斑突变型(rxh+) 与宿主范围突变型(r +h-)杂交的结果如下: 100% h r h r + = = + + − − 总噬菌斑数 总噬菌斑数 重组噬菌斑数 重组值 每 种 基 因 型 的 % 杂交组合 重 组 值 rah +×r +h rbh +×r +h rch +×r +h rh+ r +h r+h + rh 34.0 32.0 39.0 42.0 56.0 59.0 12.0 5.9 0.7 12.0 6.4 0.9 24/100=24% 12.3/100.3=12.3% 1.6/9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