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是否需要彻底改弦更张?史学研究与记载历 史事实的书籍有天然的不解之緣,研究历史必然要研读史籍 中国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讲求精读系统性的史籍与相关典籍。越往后代,书籍、文献越 加积累,汗牛充栋已不足以形容其部帙之多,研究者欲全部阅览已无可能,于是类书、书目、各 种索引应运而生,给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然而,各种类书参差不齐,而且割裂原书籍的内容, 再机械地分类编辑,呈碎片化状态,所取史料的形成背景、语境、前因后果基本消失,因而会导 致误解。因此,在以往的史学研究中,类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阅读重要的系统性史籍仍然是史 学研究的基本功。正因如此,古人剖析类书,常常提醒学者:“抄撮类书,非根柢之学。” 到了当代,电子学术资源兴起,这些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 书、文献,二是互联网上的知识资料与信息,三是可以检索的学术资料数据库。电子扫描和镜 像版的图书、文献,与原书一致,仅载体不同,对学者而言均属读书,无多少区别。互联网上通 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大多为普及性知识和学术信息,对治学方式的冲击也不大。只有第三类极大 地改变了史学研究者获取史料的途径,冲击着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不过,数据库仍存在与类 书相似的缺陷,这决定了它还不能取代读书治史的基本理路:第一,所得资料也呈现为碎片化 的堆积,失去其形成的背景和特定的语境,存在误读的可能性;第二,检索所得史料,难分真伪, 而且因割裂、碎片化更难考辨真伪;第三,受数据庳涵括内容的限制,可能缺少很重要的典籍 资料,如《四库全书》的编纂暗地里排斥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一书 在史学研究中,史学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必须在读书、思考、研讨和撰著的实践中培育,要 有史料鉴别和考订的能力,要有理论思维,仅仅掌握史料的供应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网 络信息时代,有了学术资料数据库并不能轻松治史了。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直接取用具体的 史料,出错的几率颇高。例如,以“实录”为名的史书产生很早,但许多史书的性质与唐太宗时 开端的朝廷官修、记述一朝皇帝言行、以政务为中心的编年史性质完全不同,而史学界将其混 同看待的却不乏其人 为提高史学研究水平,读书治史的理路不可抛废,但信息检索技术的重要作用对读书提出
潮州市 2019 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是否需要彻底改弦更张?史学研究与记载历 史事实的书籍有天然的不解之緣,研究历史必然要研读史籍。 中国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讲求精读系统性的史籍与相关典籍。越往后代,书籍、文献越 加积累,汗牛充栋已不足以形容其部帙之多,研究者欲全部阅览已无可能,于是类书、书目、各 种索引应运而生,给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然而,各种类书参差不齐,而且割裂原书籍的内容, 再机械地分类编辑,呈碎片化状态,所取史料的形成背景、语境、前因后果基本消失,因而会导 致误解。因此,在以往的史学研究中,类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阅读重要的系统性史籍仍然是史 学研究的基本功。正因如此,古人剖析类书,常常提醒学者:“抄撮类书,非根柢之学。” 到了当代,电子学术资源兴起,这些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 书、文献,二是互联网上的知识资料与信息,三是可以检索的学术资料数据库。电子扫描和镜 像版的图书、文献,与原书一致,仅载体不同,对学者而言均属读书,无多少区别。互联网上通 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大多为普及性知识和学术信息,对治学方式的冲击也不大。只有第三类极大 地改变了史学研究者获取史料的途径,冲击着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不过,数据库仍存在与类 书相似的缺陷,这决定了它还不能取代读书治史的基本理路:第一,所得资料也呈现为碎片化 的堆积,失去其形成的背景和特定的语境,存在误读的可能性;第二,检索所得史料,难分真伪, 而且因割裂、碎片化更难考辨真伪;第三,受数据庳涵括内容的限制,可能缺少很重要的典籍 资料,如《四库全书》的编纂暗地里排斥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一书。 在史学研究中,史学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必须在读书、思考、研讨和撰著的实践中培育,要 有史料鉴别和考订的能力,要有理论思维,仅仅掌握史料的供应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网 络信息时代,有了学术资料数据库并不能轻松治史了。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直接取用具体的 史料,出错的几率颇高。例如,以“实录”为名的史书产生很早,但许多史书的性质与唐太宗时 开端的朝廷官修、记述一朝皇帝言行、以政务为中心的编年史性质完全不同,而史学界将其混 同看待的却不乏其人。 为提高史学研究水平,读书治史的理路不可抛废,但信息检索技术的重要作用对读书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信息时代,史学研究者在读书上应作出调整与改正,比如读书包括阅读 电子扫描和镜像版之书,学者应努力建设自己的电子图书馆,数据检索出的陌生书籍要跟进阅 览等 (乔治忠《治史仍须以读书为根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欲全部阅览系统性的史籍和相关典籍几乎没有可能,这就是类书、书 目等产生的背景 B.以往治史必须对重要的系统性的书籍进行阅读,类书是仅能作为治史的一种辅助方式而存 在的,因为它非“根柢之学” C.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书、文献与传统纸质的书籍内容一致,只是在读者面前呈现的方式 不同,对当代治史方式冲击不大。 D.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电子学术资源兴盛,治史者可以轻松拥有学术资料数据库, 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已经失去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开宗明义,以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明确了观点 当代治史必然要研读史 籍 B.文章二三段,作者由古到今详细剖析、论证了电子学术资料数据库于治史过程中的弊端 C.文章举史学界混淆“实录”史书和唐太宗时始兴的编年史性质的例子论证了治史中基本 素养的重要性 D.文章末段针对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对治史者读书的范围、方法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 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类书史料会导致误解,治史者通读史料出处的原书籍,有助于避免对史料的误解。 B.数据库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四库全书》数据库就缺少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这一非 常重要的史料 C.当代学术资料数据库中的资料呈现出碎片化堆积的特征,因此,当形成背景、特定语境消失 时就会被误读。 D.当代治史者应该利用好信息检索技术,还要跟进阅览数据检索出的陌生书籍,充实自己的 电子数据库 【答案】1.C2
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信息时代,史学研究者在读书上应作出调整与改正,比如读书包括阅读 电子扫描和镜像版之书,学者应努力建设自己的电子图书馆,数据检索岀的陌生书籍要跟进阅 览等。 (乔治忠《治史仍须以读书为根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欲全部阅览系统性的史籍和相关典籍几乎没有可能,这就是类书、书 目等产生的背景。 B. 以往治史必须对重要的系统性的书籍进行阅读,类书是仅能作为治史的一种辅助方式而存 在的,因为它非“根柢之学”。 C. 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书、文献与传统纸质的书籍内容一致,只是在读者面前呈现的方式 不同,对当代治史方式冲击不大。 D. 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电子学术资源兴盛,治史者可以轻松拥有学术资料数据库, 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已经失去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以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明确了观点——一当代治史必然要研读史 籍。 B. 文章二三段,作者由古到今详细剖析、论证了电子学术资料数据库于治史过程中的弊端。 C. 文章举史学界混淆“实录”史书和唐太宗时始兴的编年史性质的例子论证了治史中基本 素养的重要性。 D. 文章末段针对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对治史者读书的范围、方法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 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类书史料会导致误解,治史者通读史料出处的原书籍,有助于避免对史料的误解。 B. 数据库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四库全书》数据库就缺少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这一非 常重要的史料。 C. 当代学术资料数据库中的资料呈现出碎片化堆积的特征,因此,当形成背景、特定语境消失 时就会被误读。 D. 当代治史者应该利用好信息检索技术,还要跟进阅览数据检索出的陌生书籍,充实自己的 电子数据库。 【答案】1. C 2. B 3.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 “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伴随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人类文明及传统生活习俗已 发生深刻变化。”近日,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国家教育体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 延保的开场演讲,直击会议主旨一“走向人类教育共同体”。 与此呼应,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的发言,也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与讨论。“从共享单车 共享汽车到共享养老院,现在冠名共享的行业越来越多,这当然也影响到教育。未来,从共享课 程、共享图书到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将形成规模。”丁钢认为“共享教育的提出,更多是 希望强调如何从终身教育走向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更多关注非系统 知识、非系统能力的获得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成为一种可自由获得的生产资料,大大强化了学习者的主体 性。专家断言,未来三五年,学校将发生深刻变化。“在办学体制上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校 园界限,不限于固定学习场所;在教学结构上打破國定课时、跨越学科界限、围绕真实生活、 重建课程体系,这些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在今后的智能学习过程中,定制服务不再是难 题,‘有教无类’能够真正实现” 教育的作用始终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彰显。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 球共同利益”,应该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这没有办法按图索骥,只有在未来实践进程 中才能够创建。 摘编自时晓玲《共享教育将引发学习方式变革》 材料二 未来几年,共享教育有可能成为一股巨大的新动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 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 记者走访一些农村学校发现,硬件设施都不错,但软件建设跟不上,网速慢、网络不畅通, 导致远程教育课程使用率低,时常遇到那边的教师已经讲完了一个知识点,这边却因网络“卡 壳”还没有听到。“学校现在是10兆、50兆宽带,不能满足授课需要,希望能提高到100兆。” 相关人士如是说。 此外,一些城市学校仍对信息化发展缺乏认识,存在等待观望、消极被动的现象,部分教师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另外,有些学校只抓项目建设,不重视应用效果,不想用、不会用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伴随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人类文明及传统生活习俗已 发生深刻变化。”近日,在“教育与中国未来 30 人论坛”上,国家教育体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 延保的开场演讲,直击会议主旨—“走向人类教育共同体”。 与此呼应,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的发言,也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与讨论。“从共享单车 共享汽车到共享养老院,现在冠名共享的行业越来越多,这当然也影响到教育。未来,从共享课 程、共享图书到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将形成规模。”丁钢认为“共享教育的提出,更多是 希望强调如何从终身教育走向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更多关注非系统 知识、非系统能力的获得。”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成为一种可自由获得的生产资料,大大强化了学习者的主体 性。专家断言,未来三五年,学校将发生深刻变化。“在办学体制上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校 园界限,不限于固定学习场所;在教学结构上打破國定课时、跨越学科界限、围绕真实生活、 重建课程体系,这些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在今后的智能学习过程中,定制服务不再是难 题,‘有教无类’能够真正实现”。 教育的作用始终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彰显。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 球共同利益”,应该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这没有办法按图索骥,只有在未来实践进程 中才能够创建。 (摘编自时晓玲《共享教育将引发学习方式变革》) 材料二: 未来几年,共享教育有可能成为一股巨大的新动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 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 记者走访一些农村学校发现,硬件设施都不错,但软件建设跟不上,网速慢、网络不畅通, 导致远程教育课程使用率低,时常遇到那边的教师已经讲完了一个知识点,这边却因网络“卡 壳”还没有听到。“学校现在是 10 兆、50 兆宽带,不能满足授课需要,希望能提高到 100 兆。” 相关人士如是说。 此外,一些城市学校仍对信息化发展缺乏认识,存在等待观望、消极被动的现象,部分教师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另外,有些学校只抓项目建设,不重视应用效果,不想用、不会用的
现象依然存在。据反映,目前,宁夏各级各类学校有3406所,进入在线课堂平台的不到十分之 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传统教育相比,制作网络课件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负担, 应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老师制作优秀课件。“应当建立 一种激励机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络平台上。”宁夏教育厅副厅长说。 (摘编自于瑶、杨泽《一根网线撑起共享教育》 材料三 可以说,共享教育的前提是,如何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 根据“共享经济”的释义,可以对“共享教育”加以释义: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 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 段和方法,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 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即所谓“随需所获,学 以为己”。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所有的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持续成长。这点恰恰与中华民族的文 化传统相契合。 共享教育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个性化学习问题。相比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与信息 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技术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关键在于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 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达到了平衡,它强调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同时,个性化 学习是以个体学习为中心,在任何地方和场所,在流动的任何时间,从差异性需要出发,共享不 受限制的多元的教育资源,可在在线与非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并与非正式学习整合 共享教育的提出是一种面向现实与未来的理念转化。之所以称为转化而不是转换,是因为 转换具有替代的含义,而转化不是替代而是迭代。在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教育理念转化中,基于 信息时代的共享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极富中国实践內涵的教育观念,就是共享教育。 (摘编自于钢《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教育与中国未来 30人论坛”上,专家们对共享教育的好处进行了讨论 B.教育的作用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得以充分体现,而为了发挥教育更大的作用,就应该推进 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让其服务于全人类。 C.共享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只要解决经费、设施方面 存在的问题,我国共享教育的成效就会令人满意
现象依然存在。据反映,目前,宁夏各级各类学校有 3406 所,进入在线课堂平台的不到十分之 一。 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传统教育相比,制作网络课件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负担, 应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老师制作优秀课件。“应当建立 一种激励机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络平台上。”宁夏教育厅副厅长说。 (摘编自于瑶、杨泽《一根网线撑起共享教育》) 材料三: 可以说,共享教育的前提是,如何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 根据“共享经济”的释义,可以对“共享教育”加以释义: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 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 段和方法,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 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即所谓“随需所获,学 以为己”。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所有的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持续成长。这点恰恰与中华民族的文 化传统相契合。 共享教育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个性化学习问题。相比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与信息 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技术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关键在于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 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达到了平衡,它强调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同时,个性化 学习是以个体学习为中心,在任何地方和场所,在流动的任何时间,从差异性需要出发,共享不 受限制的多元的教育资源,可在在线与非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并与非正式学习整合。 共享教育的提出是一种面向现实与未来的理念转化。之所以称为转化而不是转换,是因为 转换具有替代的含义,而转化不是替代而是迭代。在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教育理念转化中,基于 信息时代的共享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极富中国实践內涵的教育观念,就是共享教育。 (摘编自于钢《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教育与中国未来 30 人论坛”上,专家们对共享教育的好处进行了讨论。 B. 教育的作用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得以充分体现,而为了发挥教育更大的作用,就应该推进 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让其服务于全人类。 C. 共享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只要解决经费、设施方面 存在的问题,我国共享教育的成效就会令人满意
D.尊重每个学习者的意愿和需求是共享教育的前提,在共享教育体系下,每个学习者可以 随需所获”,同时每个学习者也是“学以为己”。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处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 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共享教育就无从诞生和发展。 B.传统教育阶段,“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进入共享教育阶段,“有教无类”能落 到实处,不同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教育。 C.对于中小络课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为此,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所有教师制作 课件并在网络平台上共享。 D.作为新生事物,共享教育未来会获得蓬勃发展,而在其体系下,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和使用 权会被弱化,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 6.推进共享教育的发展可从哪些方面着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C5.A 6.①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共享教育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能力 ②解决制约共享教育发展的经费、设施不足等问题;③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 意愿和需求,促进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倡导个性化学习;④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 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教师制作优秀课件;⑤通过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 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走进塔里木 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 塔克拉玛干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那日的太阳极好, 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 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 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 船。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踪 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沙大得车门推不开
D. 尊重每个学习者的意愿和需求是共享教育的前提,在共享教育体系下,每个学习者可以 “随需所获”,同时每个学习者也是“学以为己”。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共享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处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 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共享教育就无从诞生和发展。 B. 传统教育阶段,“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进入共享教育阶段,“有教无类”能落 到实处,不同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教育。 C. 对于中小络课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为此,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所有教师制作 课件并在网络平台上共享。 D. 作为新生事物,共享教育未来会获得蓬勃发展,而在其体系下,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和使用 权会被弱化,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 6. 推进共享教育的发展可从哪些方面着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A 6. ①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共享教育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能力; ②解决制约共享教育发展的经费、设施不足等问题;③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 意愿和需求,促进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倡导个性化学习;④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 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教师制作优秀课件;⑤通过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 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走进塔里木 贾平凹 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 塔克拉玛干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那日的太阳极好, 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 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 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 船。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踪 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沙大得车门推不开
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 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 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 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 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 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 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不是只 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 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 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工 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些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 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 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 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 啊! 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 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 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 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 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 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胡 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 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 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 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 树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喊之 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
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 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 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 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 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 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 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不是只 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 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 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工 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些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 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 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 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 啊! 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 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 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 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 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 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胡 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 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 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 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 树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喊之 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
那个八月长留在我的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赞石油工人的 质朴,写返程时所见胡杨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文章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突岀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 法,既有含蓄的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C.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漫,表达石油 大会战时的艰辛,也间接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 D.文章写塔里木油田承系着祖国石油的命运,石油工人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生 活品质的提高,在赞颂石油工人的文章里独树一帜,真实又丰满 8.文章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9.走进塔里木,作者究竟收获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7.C8.①结构上:是全文的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②内容上:总结前文, 承接上文所写的新的时代塔里木生活条件的改变:引出下文新时代的石油工人为国家创造的 辉煌成就。 9.①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艰辛及其创造的辉煌成就。②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艰 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充满清正志气和豪情壮志。③走进塔里木后所见所闻对作者自我精神的 洗礼和升华。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居父丧,哀毁逾礼。入太学,所 与游皆天下名士 钦宗嗣位,补承务郎,授鸿胪寺簿。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位, 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朝廷赐金国帛一千万,肃在其营,密觇,均与将士之数大 约不过八万。至是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赏必罚,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则 不然,有同时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转数官,或尚为布衣,轻重上下,只在吏手。赏既不明,谁 肯自劝?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若功状已明而赏不行,或功同赏有轻重先后
那个八月长留在我的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赞石油工人的 质朴,写返程时所见胡杨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 文章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突出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 法,既有含蓄的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C. 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漫,表达石油 大会战时的艰辛,也间接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 D. 文章写塔里木油田承系着祖国石油的命运,石油工人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生 活品质的提高,在赞颂石油工人的文章里独树一帜,真实又丰满。 8. 文章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9. 走进塔里木,作者究竟收获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7. C 8. ①结构上:是全文的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②内容上:总结前文, 承接上文所写的新的时代塔里木生活条件的改变;引出下文新时代的石油工人为国家创造的 辉煌成就。 9. ①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艰辛及其创造的辉煌成就。②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艰 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充满清正志气和豪情壮志。③走进塔里木后所见所闻对作者自我精神的 洗礼和升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居父丧,哀毁逾礼。入太学,所 与游皆天下名士。 钦宗嗣位,补承务郎,授鸿胪寺簿。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位, 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朝廷赐金国帛一千万,肃在其营,密觇,均与将士之数,大 约不过八万。至是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赏必罚,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则 不然,有同时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转数官,或尚为布衣,轻重上下,只在吏手。赏既不明,谁 肯自劝?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若功状已明而赏不行,或功同赏有轻重先后
者,并置之法。”上从之。朝臣受伪命者众,肃请分三等定罪。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 具奏。肃具言之,上以为然 耿南仲得祠禄归,其子延禧为郡守,肃劾:“南仲父子同恶,沮渡河之战,遏勤王之兵,今日 割三镇,明日截两河。及陛下欲进援京城,又为南仲父子所沮。误国如此,乞正典刑。”南仲尝 荐肃于钦宗,肃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赐五品服。范讷留守东京,不战而逃。肃言:“讷出师两河, 望风先遁,今语人曰:‘留守之说有四,战、守、降、走而已。战无卒,守无粮,不降则走。’且 汉得人杰,乃守关中,奔军之将,岂宜与此。”讷遂罢。内侍陈息强肩舆至横门外买入肉女蕙肃 连意论之时官惠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什版而取基禄以绘禁卫怎追付有司以正基罪。肃在谏 垣,遇事感激,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采纳 会李纲罢,肃奏曰:“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固不足以副圣意。惟陛下尝顾臣曰 李纲真以身徇国者。’今日罢之,而责词甚严,此臣所以有疑也。且两河百姓无所适从,纲措 置不一月间,民兵稍集,今纲既去,两河之民将如何哉?伪楚之臣纷纷在朝,李纲先乞逐逆臣邦 昌,然后叛党稍能正罪,今纲既去,叛臣将如何哉?叛臣在朝,政事乖矣,两河无兵,外夷骄矣。李 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执政怒,送肃吏部,罢归居家。绍兴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 (节选自《宋史·邓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内侍陈良弼/肩舆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 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B.内侍陈良弼/肩舆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 /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C.内侍陈良弼肩舆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 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D.内侍陈良弼肩輿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 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同的还有升、拔、迁、徙等。 B.“祠禄制”是两宋特有的职官制度,起初是专门提供给高官的一种福利政策,相关官员无职 事但食俸禄 C.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 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者,并置之法。”上从之。朝臣受伪命者众,肃请分三等定罪。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 具奏。肃具言之,上以为然。 耿南仲得祠禄..归,其子延禧为郡守,肃劾:“南仲父子同恶,沮渡河之战,遏勤王..之兵,今日 割三镇,明日截两河。及陛下欲进援京城,又为南仲父子所沮。误国如此,乞正典刑。”南仲尝 荐肃于钦宗,肃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赐五品服。范讷留守东京,不战而逃。肃言:“讷出师两河, 望风先遁,今语人曰:‘留守之说有四,战、守、降、走而已。战无卒,守无粮,不降则走。’且 汉得人杰,乃守关中,奔军之将,岂宜与此。”讷遂罢。内侍陈良弼肩舆至横门外买入內女童肃 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肃在谏 垣,遇事感激,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采纳。 会李纲罢,肃奏曰:“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固不足以副圣意。惟陛下尝顾臣曰: ‘李纲真以身徇国者。’今日罢之,而责词甚严,此臣所以有疑也。且两河百姓无所适从,纲措 置不一月间,民兵稍集,今纲既去,两河之民将如何哉?伪楚之臣纷纷在朝,李纲先乞逐逆臣邦 昌,然后叛党稍能正罪,今纲既去,叛臣将如何哉?叛臣在朝,政事乖矣,两河无兵,外夷骄矣。李 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执政怒,送肃吏部,罢归居家。绍兴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 (节选自《宋史·邓肃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内侍陈良弼/肩舆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 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B. 内侍陈良弼/肩舆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 /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C. 内侍陈良弼肩舆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 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D. 内侍陈良弼肩舆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 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同的还有升、拔、迁、徙等。 B. “祠禄制”是两宋特有的职官制度,起初是专门提供给高官的一种福利政策,相关官员无职 事但食俸禄。 C. 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 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D.仕版,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亦借指仕途或官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肃才华出众,在太学时结交的都是天下名士;邓肃坚贞不屈,张邦昌建立伪政权时,他身 在敌营,不肯同流合污,奔赴南京。 B.邓肃遇事冷静,心思细致。被扣留金营的五十天,他借机了解敌情,认为金国赏罚分明。于 是建议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功赏的机构来规范赏罚制度,得到皇上许可 C.邓肃忧国忧君。他指责范讷不战而逃,弹劾耿南仲父子误国;曾在三月之内上书二十多个奏 章抗命,所进谏的都切中要害,皇上大多采纳 邓肃正直敢言。李纲被罢兔时,邓肃含蓄地批评皇帝出尔反尔的行为,认为责罚过于严苛, 而且免去其职务于时局不利,因此惹恼当政者,也被罢免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在其营,密觇,均与将士之数,大约不过八万 (2)南仲尝荐肃于钦宗,肃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赐五品服。 【答案】10.C11.A12.C 13.(1)邓肃在金人的军营,偷偷观察,看到全部分给将士的(丝帛)数目,大约不超过八 万 (2)耿南仲曾向钦宗推荐过邓肃,但邓肃弹劾他们没有一丝怜悯,皇上赞许邓肃忠心耿直 赐他五品服。 参考译文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年时,他机警聪敏善于写文章,风度仪态优美,能言善 辩。在为父亲守丧期间,悲伤过度超出了常礼。进入太学,与他结交的人都是天下名士 钦宗即位后,任承务郎,授鸿胪寺主簿。金国入侵,邓肃奉旨前往金营,被金军扣押五 十天才放回。张邦昌建立伪政权后,邓肃不肯同流合污,于是奔赴南京,升任左正言。这之 前朝廷赏赐金国丝帛一千万,邓肃在金人的军营,偷偷观察,看到全部分给将士的不超过八 万。到这个时候就对高宗上报这情况,并且说:“金人不值得畏惧,但金军赏罚分明,不弄 虚作假,所以军士都肯拼命。而朝廷却不同,有同时立功而功劳又相等的,有的已多次升官, 有的却还是平民百姓。赏赐的轻重、官位的高低,只在官员手上。功赏不明,谁肯自我勉励 呢?希望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功赏的机构。使立功者能够自已陈报。如果功状明确,而奖赏不
D. 仕版,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亦借指仕途或官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肃才华出众,在太学时结交的都是天下名士;邓肃坚贞不屈,张邦昌建立伪政权时,他身 在敌营,不肯同流合污,奔赴南京。 B. 邓肃遇事冷静,心思细致。被扣留金营的五十天,他借机了解敌情,认为金国赏罚分明。于 是建议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功赏的机构来规范赏罚制度,得到皇上许可。 C. 邓肃忧国忧君。他指责范讷不战而逃,弹劾耿南仲父子误国;曾在三月之内上书二十多个奏 章抗命,所进谏的都切中要害,皇上大多采纳。 D. 邓肃正直敢言。李纲被罢兔时,邓肃含蓄地批评皇帝出尔反尔的行为,认为责罚过于严苛, 而且免去其职务于时局不利,因此惹恼当政者,也被罢免官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在其营,密觇,均与将士之数,大约不过八万。 (2)南仲尝荐肃于钦宗,肃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赐五品服。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邓肃在金人的军营,偷偷观察,看到全部分给将士的(丝帛)数目,大约不超过八 万。 (2)耿南仲曾向钦宗推荐过邓肃,但邓肃弹劾他们没有一丝怜悯,皇上赞许邓肃忠心耿直, 赐他五品服。 参考译文: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年时,他机警聪敏善于写文章,风度仪态优美,能言善 辩。在为父亲守丧期间,悲伤过度超出了常礼。进入太学,与他结交的人都是天下名士。 钦宗即位后,任承务郎,授鸿胪寺主簿。金国入侵,邓肃奉旨前往金营,被金军扣押五 十天才放回。张邦昌建立伪政权后,邓肃不肯同流合污,于是奔赴南京,升任左正言。这之 前朝廷赏赐金国丝帛一千万,邓肃在金人的军营,偷偷观察,看到全部分给将士的不超过八 万。到这个时候就对高宗上报这情况,并且说:“金人不值得畏惧,但金军赏罚分明,不弄 虚作假,所以军士都肯拼命。而朝廷却不同,有同时立功而功劳又相等的,有的已多次升官, 有的却还是平民百姓。赏赐的轻重、官位的高低,只在官员手上。功赏不明,谁肯自我勉励 呢?希望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功赏的机构。使立功者能够自已陈报。如果功状明确,而奖赏不
合理的,或者立的功相同而奖赏不公,有轻有重,有先有后的,都要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 朝廷采纳了邓肃的意见。朝廷官员中有许多投降过伪政权的,邓肃请求将这些人分三等定罪 处理。皇上认为邓肃在敌营中,知道那些人的姓名,就让他详细奏报。邓肃一一详细奏来 皇上认为他说得对。 耿南仲要告老还乡,其子延禧为郡守。邓肃弹劾耿南仲父子说:“南仲父子都是罪恶之 人,阻碍渡河之战,遏止勤王的军队,今日割让三镇,明日割让两河。等到陛下想派兵救援 京城,又被南仲父子阻止,他们这样危害国家,乞求处以典刑。”耿南仲曾向钦宗推荐过邓 肃,但邓肃弹劾他们没有一丝怜悯,皇上赞许邓肃忠心耿直,赐他五品服。范讷留守东京, 不出战就逃跑。邓肃上表弹劾范讷:“范讷曾出兵两河,不战而逃。现在对人说:‘留守的 说法有四种,出战、留守、投降、逃跑罢了,如果要出战却没有兵卒,要防守却没有粮草, 不愿投降的话只能逃跑。’况且汉朝得到俊杰,才守住关中,这样的不战而逃之将,怎能委 以重任。”朝廷于是罢免了范讷的官职。管理宫室之事的陈良弼乘轿子到横门外,买入内女 童,邓肃连上奏章责问,当时朝中官吏多推脱离开,邓肃建议从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中削去 他们的名字,并把他们的俸禄拿来给禁卫,请求让有关部门惩治他们。邓肃身为谏官,遇事 感愤激昂,不到三个月,总共上书二十多个奏章向皇上直言,所进谏的都切中要害,皇上大 多采纳。 恰逢李纲被罢免宰相职务,邓肃上奏说:“李纲品学虽正但技艺疏浅,谋划虽深广但机 变不足,本来不足以与圣意相称。但陛下曾经对臣说:李纲是真正的以身报国者,今日罢免 他,并且责罚非常严苛。这是我有疑虑的原因。况且两河百姓本无所适从,李纲任职不足一 个月,百姓和士卒渐渐招集了起来。现在李纲离开了,两河的百姓将怎么办呢?张邦昌的余 党,很多还在朝做官,李纲先前乞求驱逐逆臣邦昌,然后才能治叛党的罪。现在李纲罢免了 对叛臣将怎么办呢?叛臣在朝廷,政事就偏离正轨了;两河没有兵力,外夷就会作乱。李纲 在这里也不可说没有一点作用。”朝廷动怒,邓肃被交吏部审查,被罢免归乡。绍兴二年, 邓肃避寇于福唐,因病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咏梅(其一)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合理的,或者立的功相同而奖赏不公,有轻有重,有先有后的,都要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 朝廷采纳了邓肃的意见。朝廷官员中有许多投降过伪政权的,邓肃请求将这些人分三等定罪 处理。皇上认为邓肃在敌营中,知道那些人的姓名,就让他详细奏报。邓肃一一详细奏来, 皇上认为他说得对。 耿南仲要告老还乡,其子延禧为郡守。邓肃弹劾耿南仲父子说:“南仲父子都是罪恶之 人,阻碍渡河之战,遏止勤王的军队,今日割让三镇,明日割让两河。等到陛下想派兵救援 京城,又被南仲父子阻止,他们这样危害国家,乞求处以典刑。”耿南仲曾向钦宗推荐过邓 肃,但邓肃弹劾他们没有一丝怜悯,皇上赞许邓肃忠心耿直,赐他五品服。范讷留守东京, 不出战就逃跑。邓肃上表弹劾范讷:“范讷曾出兵两河,不战而逃。现在对人说:‘留守的 说法有四种,出战、留守、投降、逃跑罢了,如果要出战却没有兵卒,要防守却没有粮草, 不愿投降的话只能逃跑。’况且汉朝得到俊杰,才守住关中,这样的不战而逃之将,怎能委 以重任。”朝廷于是罢免了范讷的官职。管理宫室之事的陈良弼乘轿子到横门外,买入内女 童,邓肃连上奏章责问,当时朝中官吏多推脱离开,邓肃建议从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中削去 他们的名字,并把他们的俸禄拿来给禁卫,请求让有关部门惩治他们。邓肃身为谏官,遇事 感愤激昂,不到三个月,总共上书二十多个奏章向皇上直言,所进谏的都切中要害,皇上大 多采纳。 恰逢李纲被罢免宰相职务,邓肃上奏说:“李纲品学虽正但技艺疏浅,谋划虽深广但机 变不足,本来不足以与圣意相称。但陛下曾经对臣说:李纲是真正的以身报国者,今日罢免 他,并且责罚非常严苛。这是我有疑虑的原因。况且两河百姓本无所适从,李纲任职不足一 个月,百姓和士卒渐渐招集了起来。现在李纲离开了,两河的百姓将怎么办呢?张邦昌的余 党,很多还在朝做官,李纲先前乞求驱逐逆臣邦昌,然后才能治叛党的罪。现在李纲罢免了, 对叛臣将怎么办呢?叛臣在朝廷,政事就偏离正轨了;两河没有兵力,外夷就会作乱。李纲 在这里也不可说没有一点作用。”朝廷动怒,邓肃被交吏部审查,被罢免归乡。绍兴二年, 邓肃避寇于福唐,因病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咏梅(其一) 高启①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