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第一部分(共24分)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甄选/箴言 溯源/宿愿 背负/背井离乡 模样 /模棱两可 B.逡巡/疏浚 悲怆/创伤 空暇/空口无凭 夺冠 /冠冕堂皇 C. 复辟/媲美 掠影/虐待 劲头/疾风劲草 调 动/调虎离山 D.花蕾/擂鼓 邂逅/松懈 碑帖/俯首帖耳 塞外/ 敷衍塞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对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些具体的工作尚可, 经理一职实难胜任 B.随着居家装饰的不断升级,居室中最常用的家具,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 种五花八门的新潮家具也相继登堂入室。 C.活动开始之前,天后王菲的歌迷就早早到场守候,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更是 严阵以待,生怕错过了天后出场的那一瞬间。 D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 功,不能简单的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电影业大踏步迈入数字化及3D影院时代,3D影片深受观众所喜爱,然 而日本的 些电子公司却警告观众,观看3D电影有害健康。 B.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李长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 升的体现。 C.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我们要依法保护所有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企业和人 身的安全,要保护他们正常的生产经营;对他们受到的各种干扰、破坏,都会依 法处理,这是毫无疑问的。 D.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某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原 料采购登记,以确保产品源头可以追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 方 。柔风细 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 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广东省潮州市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第一部分(共 24 分)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 甄选/箴言 溯源/宿愿 背负/背井离乡 模样 /模棱两可 B. 逡巡/ 疏浚 悲怆/创伤 空暇/空口无凭 夺冠 /冠冕堂皇 C. 复辟/媲美 掠影/虐待 劲头/疾风劲草 调 动/调虎离山 D. 花蕾/擂鼓 邂逅/松懈 碑帖/俯首帖耳 塞外/ 敷衍塞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对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些具体的工作尚可, 经理一职实难胜任。 B.随着居家装饰的不断升级,居室中最常用的家具,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 种五花八门的新潮家具也相继登堂入室。 C.活动开始之前,天后王菲的歌迷就早早到场守候,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更是 严阵以待,生怕错过了天后出场的那一瞬间。 D 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 功,不能简单的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随着电影业大踏步迈入数字化及 3D 影院时代,3D 影片深受观众所喜爱,然 而日本的 一些电子公司却警告观众,观看 3D 电影有害健康。 B.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李长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 升的体现。 C.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我们要依法保护所有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企业和人 身的安全,要保护他们正常的生产经营;对他们受到的各种干扰、破坏,都会依 法处理,这是毫无疑问的。 D.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某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原 料采购登记,以确保产品源头可以追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 方。 。 。 。 。 。 。柔风细 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 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②⑤①⑥③B.④⑤③②⑥①C.⑥⑤③②①④D.②⑤④ ③①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 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 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 愿与修同贬。”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 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 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 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 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 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 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 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 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 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 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 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 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相率设席受经 接受, 学习 B.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 C.无庸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竭尽,耗尽 D.帝独明其亡他 无,没 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判铨欧阳修为之请 数为所 B.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 光亦以充可告语 C.民困于烦苛 充与议变法于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②⑤①⑥③ B.④⑤③②⑥① C.⑥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 ③①⑥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 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 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 愿与修同贬。”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 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 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 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 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 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 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 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 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 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 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 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 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 相率设席受经 接受, 学习 B. 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 诬陷 C. 无庸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竭尽,耗尽 D. 帝独明其亡他 无,没 有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 判铨欧阳修为之请 数为所 诎 B. 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 光亦以充可告语 C. 民困于烦苛 充与议变法于 前
D.自新法之行 及确之预政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充性格沉稳周密的一组是(3分) A.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B.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 充移开封治吏罪,忤 执政意 C.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等数十人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 D.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 干朝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 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 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 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 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第二部分(共126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 毁积忧畏疾益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3分) ②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4分) 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初发扬子①寄元大校书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②,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②安得住。 【注释】①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 陵的朋友,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 陵赴任洛阳的时候,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②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③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此指指处境的顺逆。 (1)“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分) 答 (2)诗歌的后两联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 分析。(4分)
D. 自新法之行 及确之预政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充性格沉稳周密的一组是(3 分) ( ) A. 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B. 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 充移开封治吏罪,忤 执政意 C. 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等数十人 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 D. 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 干朝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 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 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 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 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 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 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第二部分(共 126 分) 9. 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 毁积忧畏疾益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7 分) ①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3 分) ②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4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 分) 初发扬子①寄元大校书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②,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②安得住。 【注释】①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 陵的朋友,公元 763 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 陵赴任洛阳的时候,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②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③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此指指处境的顺逆。 (1)“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 分) 答: (2)诗歌的后两联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 分析。(4 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1分。)(6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 阳楼》) (2)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 《师说》)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 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 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倾向之比较 倪乐雄 把《诗经》中的战争题材诗篇同《伊利亚特》作一比较,明显会感到东西方两大 民族对战争审美的旨趣迥然相异。战争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一方面联系 文化背景,并由这种背景所决定,另二方面联系着艺术领域里战争题材作 品的特征和风格,并给以直接的影响。 多少年来,北方各部落一波一波不断地涌向希腊半岛,人口与生存空间的冲突显 示出尖锐性,使地区保持着一股强大而持续的对外扩张力,直到亚历山大远征东 方,这股力量才得以彻底释放。这种环境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各民族、 部落的关系完全由暴力来决定,即使是平等的关系,也是力量的平衡所致。战争 暴力既是获得生存权利的第一工具,又是保持独立地位的唯一手段。 汉民族因生存空间的幅员辽阔,虽偶有扩张性战争之举,然而极其有限。农耕社 会追求安宁和谐的生活境界,这种生活秩序又被道德伦理所肯定。战争掠夺从根 本上与农耕生活的秩序相悖。因此,从社会控制角度而论,战争是维护农耕社会 秩序的最高手段,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决不可能产生以对暴力的崇拜为核心的极端之尚武精神。只能产生以“禁暴除 乱”为目的、包含生活与伦理的合理性在内的一种有节制的尚武精神。所以,古 希腊民族的尚武精神核心是“力”;汉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德 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必然转化为一种战争审美意识。古希腊 民族尚“力”导致了对战争作无理性节制的纯粹审美观照,把战争审美推向极 端。汉民族尚“德”导致了具有道德节制的战争审美意识,对战争进行有限的审 美观照 首先表现在艺术家们对战争题材的选择上。《伊利亚特》所渲染的故事取材于 次征服性质的战争:特洛伊战争。历代诗人们对这次战争备加颂扬和夸张,并将 之神化,层累地堆聚成一部史诗,世代传颂。《诗经》大都选择保家卫国性质的 战争作为题材。那些为数极少的征服性战争也仅仅为维护中原地区正统地位的等 级秩序。因为这种等级秩序在当时看来是维护中原农耕生活秩序所必须的。在军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 1 分。)(6 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 阳楼》) (2)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3)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 《师说》)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 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 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倾向之比较 倪乐雄 把《诗经》中的战争题材诗篇同《伊利亚特》作一比较,明显会感到东西方两大 民族对战争审美的旨趣迥然相异。战争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一方面联系 着历史文化背景,并由这种背景所决定,另一方面联系着艺术领域里战争题材作 品的特征和风格,并给以直接的影响。 多少年来,北方各部落一波一波不断地涌向希腊半岛,人口与生存空间的冲突显 示出尖锐性,使地区保持着一股强大而持续的对外扩张力,直到亚历山大远征东 方,这股力量才得以彻底释放。这种环境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各民族、 部落的关系完全由暴力来决定,即使是平等的关系,也是力量的平衡所致。战争 暴力既是获得生存权利的第一工具,又是保持独立地位的唯一手段。 汉民族因生存空间的幅员辽阔,虽偶有扩张性战争之举,然而极其有限。农耕社 会追求安宁和谐的生活境界,这种生活秩序又被道德伦理所肯定。战争掠夺从根 本上与农耕生活的秩序相悖。因此,从社会控制角度而论,战争是维护农耕社会 秩序的最高手段,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决不可能产生以对暴力的崇拜为核心的极端之尚武精神。只能产生以“禁暴除 乱”为目的、包含生活与伦理的合理性在内的一种有节制的尚武精神。所以,古 希腊民族的尚武精神核心是“力”;汉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德”。 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必然转化为一种战争审美意识。古希腊 民族尚“力”导致了对战争作无理性节制的纯粹审美观照,把战争审美推向极 端。汉民族尚“德”导致了具有道德节制的战争审美意识,对战争进行有限的审 美观照。 首先表现在艺术家们对战争题材的选择上。《伊利亚特》所渲染的故事取材于一 次征服性质的战争:特洛伊战争。历代诗人们对这次战争备加颂扬和夸张,并将 之神化,层累地堆聚成一部史诗,世代传颂。《诗经》大都选择保家卫国性质的 战争作为题材。那些为数极少的征服性战争也仅仅为维护中原地区正统地位的等 级秩序。因为这种等级秩序在当时看来是维护中原农耕生活秩序所必须的。在军
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区别更明显。由于古希腊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力”,战争审 美的本质便是对力量的赞美,所以勇武有力成为塑造典型的最高原则。而汉民族 在军人典型的塑造上,着重于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所讴歌的人物大都是勇武和 仁厚的结合。因此,《诗经》反映了一个特征:汉民族的伟大军人形象既是有德 的君子,又是杰出的战士。“荷马史诗”中的伟大英雄却个个强悍残忍、好狠斗 勇、野性十足,丝毫感受不到“东方式”的仁厚德性。在战争场面描述上,由于 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 细琢,对残酷的厮杀场景给予尽情渲染。反观汉民族,所持的是一种有节制的战 争审美意识,故而《诗经》对残酷的血腥场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战争情景的展 示大都侧重军威气势的威武雄壮。在对战争双方关系性质的构成和情感态度方 面,也有显著的差异。《诗经》里战争双方一律构成一种“不对等”关系,即东 方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的对抗(或者说“东方式”的正义与非正义 的对抗)。《伊利亚特》则不然,冲突双方构成一种“对等性”关系,诗人们对 战争的双方一视同仁,一样地歌颂赞美,一样地同情怜悯。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汉民族与古希腊民族具有不同的尚武精神 B.古希腊所崇尚的平等与现代人崇尚的自由是相同的 C.《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细琢,《诗经》则 没有战争残酷场面的描写。 D.在军人形象塑造方面,汉民族比古希腊民族成功 E.《伊利亚特》中战争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13.对首段划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不同的战争题材作品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B.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战争审美倾向。 C.一个民族的战争审美倾向对其战争题材的作品有影响 D.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14.根据文意,《诗经》与《伊利亚特》对战争题材进行艺术处理时迥然相异, 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答 15.在作者看来,东西方古代两大民族的战争审美旨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做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题 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区别更明显。由于古希腊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力”,战争审 美的本质便是对力量的赞美,所以勇武有力成为塑造典型的最高原则。而汉民族 在军人典型的塑造上,着重于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所讴歌的人物大都是勇武和 仁厚的结合。因此,《诗经》反映了一个特征:汉民族的伟大军人形象既是有德 的君子,又是杰出的战士。“荷马史诗”中的伟大英雄却个个强悍残忍、好狠斗 勇、野性十足,丝毫感受不到“东方式”的仁厚德性。在战争场面描述上,由于 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 细琢,对残酷的厮杀场景给予尽情渲染。反观汉民族,所持的是一种有节制的战 争审美意识,故而《诗经》对残酷的血腥场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战争情景的展 示大都侧重军威气势的威武雄壮。在对战争双方关系性质的构成和情感态度方 面,也有显著的差异。《诗经》里战争双方一律构成一种“不对等”关系,即东 方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的对抗(或者说“东方式”的正义与非正义 的对抗)。《伊利亚特》则不然,冲突双方构成一种“对等性”关系,诗人们对 战争的双方一视同仁,一样地歌颂赞美,一样地同情怜悯。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汉民族与古希腊民族具有不同的尚武精神。 B.古希腊所崇尚的平等与现代人崇尚的自由是相同的。 C.《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细琢,《诗经》则 没有战争残酷场面的描写。 D.在军人形象塑造方面,汉民族比古希腊民族成功。 E.《伊利亚特》中战争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13.对首段划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不同的战争题材作品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B.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战争审美倾向。 C.一个民族的战争审美倾向对其战争题材的作品有影响。 D.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14.根据文意,《诗经》与《伊利亚特》对战争题材进行艺术处理时迥然相异, 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 分) 答: 15.在作者看来,东西方古代两大民族的战争审美旨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做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题 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15 分)
下坡或者上坡 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 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同 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 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同嘛。 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 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 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十几年 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如今, 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奥迪都开上了。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当然也 “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 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去的是老地方,农家 菜馆。 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 的中间地段,我们发现前面路边上围了一群人。老周把车停下了。 老周说:“肯定是交通事故。”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坐着没动。我 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 更多。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 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 我说:“老周,别管闲事。”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不管不行,弄不好有 生命危险。”我知道自己拖不住老周的后腿。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反对都不行。 当年“下海”的时候就是这样。 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我看见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 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跟我想象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没逃走的是一群围 观的看客。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何况,看过以后,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 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 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老人家, 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老人的神志还算 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注意到, 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证明”上 去了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个声音说:“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又一个声音说:“快点吧,出了人 命谁负责?”还有一个声音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老周一声不吭。我 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一大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 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 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还好,伤势不算太重。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恰 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 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他没去安排住 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怎么回事儿?”老周把前后的经过 跟他说了一遍。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 是将信将疑。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证明”拿出来给他 看。皮夹克低着头看“证明”,看了很久很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
下坡或者上坡 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 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同 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 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同嘛。 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 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 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十几年 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如今, 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奥迪都开上了。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当然也 “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 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去的是老地方,农家 菜馆。 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 的中间地段,我们发现前面路边上围了一群人。老周把车停下了。 老周说:“肯定是交通事故。”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坐着没动。我 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 更多。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 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 我说:“老周,别管闲事。”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不管不行,弄不好有 生命危险。”我知道自己拖不住老周的后腿。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反对都不行。 当年“下海”的时候就是这样。 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我看见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 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跟我想象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没逃走的是一群围 观的看客。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何况,看过以后,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 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 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老人家, 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老人的神志还算 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注意到, 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证明”上 去了。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一个声音说:“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又一个声音说:“快点吧,出了人 命谁负责?”还有一个声音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老周一声不吭。我 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一大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 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 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还好,伤势不算太重。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恰 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 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他没去安排住 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怎么回事儿?”老周把前后的经过 跟他说了一遍。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 是将信将疑。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证明”拿出来给他 看。皮夹克低着头看“证明”,看了很久很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
字:“那就,谢谢啦。”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老 周不是肇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 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什么人呀?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 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走,我们到富丽 华大酒店,一醉方休!”富丽华是本地最高档的酒店,我和老周还从来没有一起 去过呢 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16.小说中的老周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7.小说结尾“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一句有什么含意和作 用?(6分) 答 8.小说描写了老周救助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坚持让老人在证明他不是肇事司机 的字条上签名的故事。有人赞同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时注意保护自己; 也有人反对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不应有附加条件。你的看法呢?请就 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5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5分) 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 杨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你的故事被媒体宣传,被政府的 最高领导人肯定,其实你一直生活在社会关注当中,被当成一个自强不息、身残 志坚的榜样,这种情形是否会让你自觉不自觉地压抑一部分天性以满足人们的期 待? 张海迪:不,我觉得人要有思想,活着才有意义。我从懂事起, 我就一直这样想,我虽然已经病了49年,但心理上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在生 活。我觉得我是站在被宣传的海迪之外看这个海迪的,我觉得我坚持了一些应该 坚持的东西。 杨澜:后来有大学要授予你荣誉学位,你拒绝了。其实作为一种荣誉, 也可以接受。 张海迪:是山东大学。我想他们是对残疾女青年的一种尊重,对 我学习的一种认可。我从未进过一天学校的门,这真的太不容易了,给我那个荣 誉学位,我为何不要呢?但我想有一天我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这才是 重要的。 杨澜:你恨自己的身体吗? 张海迪:不恨,我爱它,我总是很细微地照顾自己的腿。 杨澜:需要换个姿势吗?
字:“那就,谢谢啦。”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老 周不是肇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 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什么人呀?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 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走,我们到富丽 华大酒店,一醉方休!”富丽华是本地最高档的酒店,我和老周还从来没有一起 去过呢。 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16.小说中的老周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7.小说结尾“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一句有什么含意和作 用?(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8.小说描写了老周救助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坚持让老人在证明他不是肇事司机 的字条上签名的故事。有人赞同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时注意保护自己; 也有人反对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不应有附加条件。你的看法呢?请就 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5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15 分) 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 杨澜: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你的故事被媒体宣传,被政府的 最高领导人肯定,其实你一直生活在社会关注当中,被当成一个自强不息、身残 志坚的榜样,这种情形是否会让你自觉不自觉地压抑一部分天性以满足人们的期 待? 张海迪:不,我觉得人要有思想,活着才有意义。我从懂事起, 我就一直这样想,我虽然已经病了 49 年,但心理上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在生 活。我觉得我是站在被宣传的海迪之外看这个海迪的,我觉得我坚持了一些应该 坚持的东西。 杨澜:后来有大学要授予你荣誉学位,你拒绝了。其实作为一种荣誉, 也可以接受。 张海迪:是山东大学。我想他们是对残疾女青年的一种尊重,对 我学习的一种认可。我从未进过一天学校的门,这真的太不容易了,给我那个荣 誉学位,我为何不要呢?但我想有一天我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这才是 重要的。 杨澜:你恨自己的身体吗? 张海迪:不恨,我爱它,我总是很细微地照顾自己的腿。 杨澜:需要换个姿势吗?
张海迪:不用,我惯了,就是胳膊,撑着很疼的。 杨澜:你用两个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所以我在你面前我也坐得 很挺拔,因为我觉得你坐得很挺拔。 张海迪:你知道平常有时候要开大会。 杨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张海迪:对,一坐几个小时,就这样坐着,在那个过道里面,很 显眼,但是我就这么坐着,有时真的找不着劲了,太难受了,我就这样那样地变 换姿势,有的时候会给自己一粒薄荷糖吃。 杨澜:所以你应该是最主张会议少说废话的,因为你要忍受身体很大的 痛苦来支撑。 张海迪:对。如果是重要会议,我愿意把会议坐到底。人总要有 点意志,革命者不怕把牢底坐穿,我不怕把轮椅坐坏 杨澜:所以一个人要做自己,实际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张海迪::对,我觉得残疾女性,要做自己;健康女性,也要做自 己;漂亮而健康的女性,尤其要把握好自己。我要求我自己做到不仅仅活着,而 且要活出诗意来,这个诗意是个范围很大的东西,这里边包括了对完美人生的追 求。诗意是完美的。 杨澜:你觉得你会拥有完美人生吗? 张海迪:不可能。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我有时候这样想,造物主 啊,他总是破坏美,破坏美叫别人去感受美的珍贵。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位受伤 的舞蹈演员,看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是那么地完美,如果不是瘫痪的话,那真的 是非常非常完美,前程无量。但是生活都是这样的,总是把美打碎,让你留下很 多很多的遗憾,这才是生活。很多很多的坚韧,顽强,其实都是在对美的一种捍 卫中产生的。它让人更加珍惜生活,也让被破坏了以往生活的人,去想另一种生 活。假如说,那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磨砺中走下去,他的坚韧、顽强将给人生带来 另一种东西 杨澜:如果做一个假设,你遇到上帝的时候,会不会第一句话就 是劈头问他一句,你为什么让我的腿无法走路? 张海迪:不会。 杨澜:你会说什么。 张海迪:我就跟他说“ hello,It’ very good”,谢谢你给了我 生命,尽管它是残缺的,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我不承受的话,别人也可能承受, 既然是我承受了,我就说一句,勇敢地说一句,我不承受谁承受。人要大度一点 对吧。 杨澜:有一种承担啊。 张海迪:对,应该锻造这样一种品格 19.这篇访谈涉及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条列举。(4分) 20.杨澜在访谈中多次提及张海迪目前的身体状况,其用意是什么?(5分) 21.本文题目是“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那么你是怎样看待“缺憾和完 美”的关系的?请结合文意和自己所熟悉的典型事例谈谈你的看法。(6分)
张海迪:不用,我惯了,就是胳膊,撑着很疼的。 杨澜:你用两个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所以我在你面前我也坐得 很挺拔,因为我觉得你坐得很挺拔。 张海迪:你知道平常有时候要开大会。 杨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张海迪:对,一坐几个小时,就这样坐着,在那个过道里面,很 显眼,但是我就这么坐着,有时真的找不着劲了,太难受了,我就这样那样地变 换姿势,有的时候会给自己一粒薄荷糖吃。 杨澜:所以你应该是最主张会议少说废话的,因为你要忍受身体很大的 痛苦来支撑。 张海迪:对。如果是重要会议,我愿意把会议坐到底。人总要有 点意志,革命者不怕把牢底坐穿,我不怕把轮椅坐坏。 杨澜:所以一个人要做自己,实际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张海迪::对,我觉得残疾女性,要做自己;健康女性,也要做自 己;漂亮而健康的女性,尤其要把握好自己。我要求我自己做到不仅仅活着,而 且要活出诗意来,这个诗意是个范围很大的东西,这里边包括了对完美人生的追 求。诗意是完美的。 杨澜:你觉得你会拥有完美人生吗? 张海迪:不可能。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我有时候这样想,造物主 啊,他总是破坏美,破坏美叫别人去感受美的珍贵。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位受伤 的舞蹈演员,看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是那么地完美,如果不是瘫痪的话,那真的 是非常非常完美,前程无量。但是生活都是这样的,总是把美打碎,让你留下很 多很多的遗憾,这才是生活。很多很多的坚韧,顽强,其实都是在对美的一种捍 卫中产生的。它让人更加珍惜生活,也让被破坏了以往生活的人,去想另一种生 活。假如说,那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磨砺中走下去,他的坚韧、顽强将给人生带来 另一种东西。 杨澜:如果做一个假设,你遇到上帝的时候,会不会第一句话就 是劈头问他一句,你为什么让我的腿无法走路? 张海迪:不会。 杨澜:你会说什么。 张海迪:我就跟他说“hello,It’ very good”,谢谢你给了我 生命,尽管它是残缺的,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我不承受的话,别人也可能承受, 既然是我承受了,我就说一句,勇敢地说一句,我不承受谁承受。人要大度一点 对吧。 杨澜:有一种承担啊。 张海迪:对,应该锻造这样一种品格。 19.这篇访谈涉及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条列举。(4 分) 20.杨澜在访谈中多次提及张海迪目前的身体状况,其用意是什么?(5 分) 21.本文题目是“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那么你是怎样看待“缺憾和完 美”的关系的?请结合文意和自己所熟悉的典型事例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的材料中,听众的的短信和主持人的话都有失得体,请你为他们写出得 体的话语,分别不超过30字和45字。(6分) 上海某电视台早间节目直播中,主持人在播放音乐的间隙,用上海话聊天逗听众。 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 人 主持人语调认真地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再以比较圆 滑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和这里让你讨厌的人。 答:(1)听众的短 信 (2)主持人 说 23.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一江春水”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 40字左右,要求语言优美、生动、,感情鲜明。(6分) 情境一:伤心人面对一江春水 情境二:开心人面对一江春水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今年11月3日,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成了微博的热门话题。 车子被人撞了,肇事者不见了,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恼火。江苏扬 州一名学生在撞坏私家车后,为车主留下了一张字条致歉:“我是扬大附中一名 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 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并在字条上留下了联系方式。车主看后很感动,没 有要求学生赔偿。有网友赞美中学生,也有网友赞美车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 抄袭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下面的材料中,听众的的短信和主持人的话都有失得体,请你为他们写出得 体的话语,分别不超过 30 字和 45 字。(6 分) 上海某电视台早间节目直播中,主持人在播放音乐的间隙,用上海话聊天逗听众。 一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 人!” 主持人语调认真地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再以比较圆 滑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和这里让你讨厌的人。” 答:⑴听众的短 信: ⑵主持人 说: 23.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一江春水”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 40 字左右,要求语言优美、生动、,感情鲜明。(6 分) 情境一:伤心人面对一江春水 情境二:开心人面对一江春水 六、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今年 11 月 3 日,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成了微博的热门话题。 车子被人撞了,肇事者不见了,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恼火。江苏扬 州一名学生在撞坏私家车后,为车主留下了一张字条致歉:“我是扬大附中一名 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 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并在字条上留下了联系方式。车主看后很感动,没 有要求学生赔偿。有网友赞美中学生,也有网友赞美车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套作,不得 抄袭
潮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级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文 1.B【A.zhen B. gun/jun chuang/chuang kong/kong guan/guan C. bi/pi lue/nue jin/jing diao D. lei/lei xie tie/tie sai/se】 2.选A(B.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髙的 成就。C.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D.应为“一蹴而就”) 3.答:C(A“3D影片深受观众所喜爱”,包含“为……所”和“深受”两个 句式,去掉“所”字即可。B.中途易辙。将“在”移至“中国当代”前。D项 中“建立”与“登记”搭配不当。) 4答:A.④句承接上文“北方”。②句具体写“瓢泼大雨”。⑤句写“瓢泼大 雨”的作用和北方“雨”“晴”变化的特点。①句用“忽晴忽雨”回应上文。⑥ 句③句续写“雨”“晴”变化的特点,③句解释⑥ 5.(3分)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A:传授。 6.(3分)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D之:助词,取消独立性。(A介词,为、替/表被动的介词,被;B介 词,用/认为:C介词,表被动/介词,在) 7.(3分)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A(B公正严明;C勤政而力不足;D心正而力不足/为相务安静) 8.(3分)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 级为C级 答案:A(吴充并非的“得到宠爱”也不是“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的 人) 9.本题考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1)答案:(3分)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 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3分。每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 为止。)
潮州市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级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语 文 1.B【A.zhēn sù bēi/bèi mú/mó B.qūn/jùn chuàng/chuāng kòng/kōng guàn/guān C.bì/pì lüè/nüè jìn/jìng diào D.lěi/léi xiè tiè/tiē sài/sè】 2.选 A(B.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 成就。C.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D.应为“一蹴而就”) 3.答:C (A“3D 影片深受观众所喜爱”,包含“为……所”和“深受 ”两个 句式,去掉 “所”字即可。B.中途易辙。将“在”移至“中国当代”前。D 项 中“建立”与“登记”搭配不当。) 4.答:A.④句承接上文“北方”。②句具体写“瓢泼大雨”。⑤句写“瓢泼大 雨”的作用和北方“雨”“晴”变化的特点。①句用“忽晴忽雨”回应上文。⑥ 句③句续写 “雨”“晴”变化的特点,③句解释⑥ 5.(3 分)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B 级。 答案:A:传授。 6.(3 分)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 B 级。 答案:D 之:助词,取消独立性。(A 介词,为、替/表被动的介词,被; B 介 词,用/认为;C 介词,表被动/介词,在) 7.(3 分)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 C 级。 答案:A (B 公正严明;C 勤政而力不足;D 心正而力不足/为相务安静) 8.(3 分)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 级为 C 级。 答案:A(吴充并非的“得到宠爱”也不是“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的 人) 9.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B 级。 (1)答案:(3 分)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 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3 分。每错、漏两处扣 1 分,扣完 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