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本试卷共8页,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盘踞/根据 希冀/伎俩湖泊/停泊 B.陨首/殒命 多舛/瞬间差劲/参差 C.骸骨/弹劾 刀俎/狙击数见不鲜/数不胜数 D.睥睨/裨益 拔擢/灼热炮火连天/如法炮制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秦火火案让人深思。网络谣言滋生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 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一时名毁,急不可待。当然,某些时候,真 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以讹传讹,真相成了“孤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 杂,混淆着视听。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A.滋长 B.急不可待 C.以讹传 讹 D.混淆视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弄权之际,何其洒脱;获罪之时,纤毫分明。薄熙来案的宣判是警示:有贪 必肃,有腐必惩,不管官有多大,权有多重,一样难逃法律制裁。 B.曾一手捧红凤姐、郭美美的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被刑拘, 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还污染了网络环境,被 网友们戏称“水军首领” C.中国国防部在白皮书中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 完整,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D.依据美国和欧洲情报机构最新出具的一份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叙利亚政府军 在此次冲突中确实使用了化学武器,并且这一做法很可能得到叙政府高层官员指 4.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2 分)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 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 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 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 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广东省潮州市 2013-2014 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本试卷共 8 页,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盘踞/根据 希冀/伎俩 湖泊/停泊 B.陨首/殒命 多舛/瞬间 差劲/参差 C.骸骨/弹劾 刀俎/狙击 数见不鲜/数不胜数 D.睥睨/裨益 拔擢/灼热 炮火连天/如法炮制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秦火火案让人深思。网络谣言滋生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 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一时名毁,急不可待。当然,某些时候,真 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以讹传讹,真相成了“孤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 杂,混淆着视听。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A.滋长 B.急不可待 C.以讹传 讹 D.混淆视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弄权之际,何其洒脱;获罪之时,纤毫分明。薄熙来案的宣判是警示:有贪 必肃,有腐必惩,不管官有多大,权有多重,一样难逃法律制裁。 B.曾一手捧红凤姐、郭美美的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被刑拘, 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还污染了网络环境,被 网友们戏称“水军首领”。 C.中国国防部在白皮书中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 完整,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D.依据美国和欧洲情报机构最新出具的一份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叙利亚政府军 在此次冲突中确实使用了化学武器,并且这一做法很可能得到叙政府高层官员指 示。 4.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2 分)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 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 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 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 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 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 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 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 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 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緊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 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 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寤生,惊姜 氏 惊 使……受了惊吓 B.亟请于武 亟:急切 C.缮甲兵,具卒 乘 具:准备 D.公语之故,且告之 悔 语:告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 王乎 C.公入而赋 太山崩于 前而不见 D.其是之谓乎 其孰能讥之 乎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 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 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 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 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 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 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 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寤生,惊姜 氏 惊: 使……受了惊吓 B.亟请于武 公 亟:急切 C.缮甲兵,具卒 乘 具:准备 D.公语之故,且告之 悔 语:告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 王乎 C.公入而赋 太山崩于 前而不见 D.其是之谓乎 其孰能讥之 乎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
D.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 8.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过其母姜氏,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 共叔段,并企图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 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 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 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 泉,隧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3分) 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庄公有孝心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况,也可引用原 文(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9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潺湲:( chanyua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狂人,诗 中借指裴迪。 (1)这首诗描写一幅深秋山水田园图,请结合首联和颈联,用自己的话进行描 述。(4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颔联简要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 分)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李密《陈情表》 (2)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王勃《滕王阁序》) (3)而 ,为欢几何? ,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有志与力,而 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D.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 8.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过其母姜氏,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 共叔段,并企图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 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 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 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 泉,隧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3 分) 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4 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庄公有孝心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况,也可引用原 文(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9 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j。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 k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潺湲:(chán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狂人,诗 中借指裴迪。 (1)这首诗描写一幅深秋山水田园图,请结合首联和颈联,用自己的话进行描 述。(4 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颔联简要分析。(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王勃《滕王阁序》) (3)而___________________,为欢几何?___________________,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有志与力,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严酷的自然.与人类自身弱点搏斗的历 史。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人类前进中的艰难的足迹,它是人类发展历史 的证明。新闻摄影必须正视这些悲剧事件,用相机记录下来,以不让历史留下空 白。灾难新闻摄影的这一历史使命,在中外一些杰出的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实践中 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被称为“战争摄影的绝唱”的罗伯特?卡帕是在越南战 场采访时触雷身亡的。他身亡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越南的悲剧》,表现的 是越南南旬公墓里,两个妇女埋葬自己家人的情景。他的照片,流露出对恶的憎 恨与对苦难的恻隐之心,歌颂了以生命抗击侵略与强暴的人民,这是卡帕追求和 平与人道的心声,也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流露 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沟通情况、监测环境、组织激励等。灾难新闻摄影的画 面固然要真实反映灾难场面及受灾者的困境,但也应有助于恢复、重建被灾害破 坏的精神世界,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重新激发起人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折 射出在灾难中闪光.升华的人性。 在面对灾难场面时,有些新闻摄影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它背后的轰动效应,以至于 不顾灾难生存者其亲友及广大读者的切身感受,而将灾害的血腥.恐怖和悲惨不 加选择地展览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感到不安、甚至厌恶。例如,有张相片反映的 是美国越战期间一位七十三岁的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以抗议政府宗教政 策的情景,引起了争议。另一组引起观众反感的照片是关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位财政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开枪自杀的情景。从掏出枪到开枪自杀,整个过程持 续了仅二十一秒钟。该录像在电视台播出后,愤怒的家长投诉说,在大人转换频 道前孩子们看到了整个自杀过程。 中国新闻摄影界在这方面同样有成功的例证,也有令人遗憾的败笔。如1999年 11月24日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后,广州某报在11月26日头版头条刊出被 冲到海滩上的遇难者尸体,残肢断体,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显然缺乏对受众人 文关怀的精神,或者说丧失了人文关怀 西方的摄影记者在面对有些灾难场面时,会发现自己的职业角色与公民道德发生 冲突。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新闻,当其他方面,如公民道德与报道新闻的主要 职责发生冲突时,他们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西方记者认为自己不应该卷入他 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们认为记者只不过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去制止.鼓 励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对此,即使西方公众也迷惑不解,有时甚至义愤不已, 因为公众认为记者应先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仅用冷冰冰的镜头对着他 们,否则,岂不是成了一部摄影机器?哪里还有做人的起码道德?其实,有良知 的记者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充满困惑?如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获得 者.南非记者卡特,因获奖照片引起的舆论压力而自杀身亡,这是灾难背后的灾 难,它给灾难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令人深思,亦令人 警醒。 般的看法是,做新闻重要,但做人更重要。不过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如果我们 进一步往深处想,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迷惑不解之处,就以西贡街头和尚自焚的 照片为例,当时摄影记者如果按照一般的道德要求,先救人,那么必将错过最佳 拍摄时机,甚至拍不出这种惊心动魄.引起大众关注与思考的照片。要知道,这 张照片曾引起巨大反响,使人们关注到西贡政府对宗教的高压政策,促进了问题 的解决。从深远的意义上讲,摄影记者这种见死不救的冷酷,如果是为了让问题
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严酷的自然.与人类自身弱点搏斗的历 史。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人类前进中的艰难的足迹,它是人类发展历史 的证明。新闻摄影必须正视这些悲剧事件,用相机记录下来,以不让历史留下空 白。灾难新闻摄影的这一历史使命,在中外一些杰出的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实践中, 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被称为“战争摄影的绝唱”的罗伯特?卡帕是在越南战 场采访时触雷身亡的。他身亡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越南的悲剧》,表现的 是越南南旬公墓里,两个妇女埋葬自己家人的情景。他的照片,流露出对恶的憎 恨与对苦难的恻隐之心,歌颂了以生命抗击侵略与强暴的人民,这是卡帕追求和 平与人道的心声,也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流露。 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沟通情况、监测环境、组织激励等。灾难新闻摄影的画 面固然要真实反映灾难场面及受灾者的困境,但也应有助于恢复、重建被灾害破 坏的精神世界,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重新激发起人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折 射出在灾难中闪光.升华的人性。 在面对灾难场面时,有些新闻摄影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它背后的轰动效应,以至于 不顾灾难生存者其亲友及广大读者的切身感受,而将灾害的血腥.恐怖和悲惨不 加选择地展览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感到不安、甚至厌恶。例如,有张相片反映的 是美国越战期间一位七十三岁的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以抗议政府宗教政 策的情景,引起了争议。另一组引起观众反感的照片是关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 位财政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开枪自杀的情景。从掏出枪到开枪自杀,整个过程持 续了仅二十一秒钟。该录像在电视台播出后,愤怒的家长投诉说,在大人转换频 道前孩子们看到了整个自杀过程。 中国新闻摄影界在这方面同样有成功的例证,也有令人遗憾的败笔。如 1999 年 11 月 24 日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后,广州某报在 11 月 26 日头版头条刊出被 冲到海滩上的遇难者尸体,残肢断体,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显然缺乏对受众人 文关怀的精神,或者说丧失了人文关怀。 西方的摄影记者在面对有些灾难场面时,会发现自己的职业角色与公民道德发生 冲突。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新闻,当其他方面,如公民道德与报道新闻的主要 职责发生冲突时,他们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西方记者认为自己不应该卷入他 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们认为记者只不过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去制止.鼓 励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对此,即使西方公众也迷惑不解,有时甚至义愤不已, 因为公众认为记者应先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仅用冷冰冰的镜头对着他 们,否则,岂不是成了一部摄影机器?哪里还有做人的起码道德?其实,有良知 的记者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充满困惑?如 1994 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获得 者.南非记者卡特,因获奖照片引起的舆论压力而自杀身亡,这是灾难背后的灾 难,它给灾难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令人深思,亦令人 警醒。 一般的看法是,做新闻重要,但做人更重要。不过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如果我们 进一步往深处想,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迷惑不解之处,就以西贡街头和尚自焚的 照片为例,当时摄影记者如果按照一般的道德要求,先救人,那么必将错过最佳 拍摄时机,甚至拍不出这种惊心动魄.引起大众关注与思考的照片。要知道,这 张照片曾引起巨大反响,使人们关注到西贡政府对宗教的高压政策,促进了问题 的解决。从深远的意义上讲,摄影记者这种见死不救的冷酷,如果是为了让问题
的严重性曝光,避免类似悲剧大面积地发生,那么,这种冷酷究竟应怎样评价, 还值得深入探讨。 12-13题为选择题。(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 )(5分) A.用相机记录人类发展历史中的悲剧事件,是灾难新闻摄影的一大历史 使命 B.灾难新闻摄影固然应真实反映灾难,但也应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生存意 志和抗争勇气。 C.如果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必然会忽略和放弃人文关怀,会令观众不 安甚至厌恶。 D.西方摄影记者有时会面临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的冲突,从而陷入两难 境地 E.记者的职责是报道新闻,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 新闻事件中去。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罗伯特?卡帕的《越南的悲剧》虽然反映出战争的严酷和惨烈的一面 但也昭示战争无法剥夺人们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 B.广州某报对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血淋淋的报道,没有顾及受众的 感受,是相关记者追求轰动效应想出名所致。 C.获得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的南非记者卡特,是因为自己 的选择和做法不被公众理解和接受而自杀身亡的。 D.新闻记者既是新闻专业工作者,也是社会大众中的普通一员。新闻记 者的行为举止,必须符合起码的社会道德规范。 14.你认为造成灾难新闻摄影缺乏人文关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概括。(4 分) 15.2012年12月3日,美国纽约皇后区一座地铁站内,一名患有精神病的黑人 男子将一名原本素不相识的58岁的韩裔男子推下站台。摄影记者乌玛尔?阿巴斯 当时正在等车,他抓拍到了韩裔男子扒住站台的照片。最终该男子被列车撞死。) 4日,这张照片登上了报纸头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根据文意,评析该摄影 师的行为。(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卷上填涂所选试题组 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词为业,成为大诗词家的只有一人, 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 特地位
的严重性曝光,避免类似悲剧大面积地发生,那么,这种冷酷究竟应怎样评价, 还值得深入探讨。 12-13 题为选择题。(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 )(5 分) A.用相机记录人类发展历史中的悲剧事件,是灾难新闻摄影的一大历史 使命。 B.灾难新闻摄影固然应真实反映灾难,但也应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生存意 志和抗争勇气。 C.如果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必然会忽略和放弃人文关怀,会令观众不 安甚至厌恶。 D.西方摄影记者有时会面临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的冲突,从而陷入两难 境地。 E.记者的职责是报道新闻,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 新闻事件中去。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A.罗伯特?卡帕的《越南的悲剧》虽然反映出战争的严酷和惨烈的一面, 但也昭示战争无法剥夺人们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 B.广州某报对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血淋淋的报道,没有顾及受众的 感受,是相关记者追求轰动效应想出名所致。 C.获得 1994 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的南非记者卡特,是因为自己 的选择和做法不被公众理解和接受而自杀身亡的。 D.新闻记者既是新闻专业工作者,也是社会大众中的普通一员。新闻记 者的行为举止,必须符合 起码的社会道德规范。 14.你认为造成灾难新闻摄影缺乏人文关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概括。(4 分) 15.2012 年 12 月 3 日,美国纽约皇后区一座地铁站内,一名患有精神病的黑人 男子将一名原本素不相识的 58 岁的韩裔男子推下站台。摄影记者乌玛尔?阿巴斯 当时正在等车,他抓拍到了韩裔男子扒住站台的照片。(最终该男子被列车撞死。) 4 日,这张照片登上了报纸头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根据文意,评析该摄影 师的行为。(4 分) 四、本大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卷上填涂所选试题组 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词为业,成为大诗词家的只有一人, 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 特地位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 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 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 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 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在刀刃剑 尖上滚过来的经历?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 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 登危楼,拍栏杄,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赏心亭 时所作。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挥刀纵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 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 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忠臣,一遍一遍地哭诉, 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说到辛词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 词人。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再不染政; 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 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有人说辛词也婉约,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但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 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 中,却又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 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我常想,要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 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之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 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 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 敲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 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 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 地把他逼向词人之道。终于被他修炼到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16.作品以“把栏杆拍遍”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 分) 17.辛弃疾的词有哪些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回答。(5分)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 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 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 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 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在刀刃剑 尖上滚过来的经历?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 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 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赏心亭 时所作。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挥刀纵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 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 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忠臣,一遍一遍地哭诉, 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说到辛词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 词人。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再不染政; 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 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有人说辛词也婉约,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但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 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 中,却又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 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我常想,要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 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之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 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 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 敲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 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 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 地把他逼向词人之道。终于被他修炼到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16.作品以“把栏杆拍遍”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 分) 17.辛弃疾的词有哪些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回答。(5 分)
18.本文的介绍足以使你认可“他(辛弃疾)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 吗?请作简述。(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陈光标再上央视访谈 “一亿元和一张证书,我选后者 在5月8日晚央视播出的《面对面》专访中,陈光标讲述了自己的慈善之路。从 1998年正式开始慈善之路后,陈光标目前已经获得了1500多张各类证书。陈光 标并不掩饰自己对荣誉的渴求,他坦言道:“如果在一亿元和一张证书之间选择, 我肯定会选择后者。” 陈光标告诉记者,从1998年开始,他正式开始了慈善之路。“那年我做企业赚 了二十多万,我拿出三万元救助了安徽一个重病的孩子。第二年又盈利时,我捐 款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公路 2003年,陈光标创办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其慈善事业也越做越 大。据42岁的陈光标介绍,自己多年来进行慈善活动的票据一直保留着。在陈 光标提供的一个账本里,记载了其从1998年到2010年所捐赠的累积14.13亿元 款物 面对整齐摆放的各类荣誉证书,陈光标依旧髙调。“这些都是我用正当渠道获得 的,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对我来说,一亿元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而证书却是永久 的。喜欢荣誉又不是什么坏事,勋章不是用来锁在柜子里的,而是用来展示的。” “人总要有个良心,不能乱说话” 此前被媒体质疑“慈善注水”时,陈光标公司所在的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陈 光标老家所修建的公益农贸市场及老年活动中心的归属问题,一度成为媒体关注 和质疑的焦点。 陈光标介绍说,自己的公司虽然在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办公,但该中心是其用 合理合法的手段购得,并没有以慈善的名义向政府圈地。在陈光标看来,这栋楼 属于“慈善公益楼”,“多年来已经免费培训了三万人,我做的这个产业就是慈 善产业。等到将来裸捐后,我会把它捐出去 央视记者采访时还发现,泗洪县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的土地使用权人也并非陈光 标,而是“泗洪县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在老年活动中心内,一名老人在接受 采访时称陈光标每年都会给他们送钱,并且从未收过费用,“人总要有个良心, 不能乱说话。 “我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 此前,陈光标来到灾区或者贫困地区发放现金的举动,被称为“暴力慈善”。当 晚节目中,当记者问“有没有考虑将来不再采取这种现金派发的方式进行慈善 时,陈光标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到:“那些孩子在医院看病,没钱就要出 院,看到这种情况,我不能不去救吧?我必须要拿现金给他。” 2010年9月,陈光标高调宣称将“裸捐”,自此,他又多了一个称号中国裸捐 第一人,这一举动也在企业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惊。对此,陈光标表示:“这么多 年来,我走过了那么多的贫困地区,我看过那么多老百姓需要帮助,我心里面着 急,有很多企业家口袋里的钱太多太多,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个钱分配得更好
18.本文的介绍足以使你认可“他(辛弃疾)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 吗?请作简述。(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陈光标再上央视访谈 “一亿元和一张证书,我选后者” 在 5 月 8 日晚央视播出的《面对面》专访中,陈光标讲述了自己的慈善之路。从 1998 年正式开始慈善之路后,陈光标目前已经获得了 1500 多张各类证书。陈光 标并不掩饰自己对荣誉的渴求,他坦言道:“如果在一亿元和一张证书之间选择, 我肯定会选择后者。” 陈光标告诉记者,从 1998 年开始,他正式开始了慈善之路。“那年我做企业赚 了二十多万,我拿出三万元救助了安徽一个重病的孩子。第二年又盈利时,我捐 款修建了一条 4.8 公里的公路。” 2003 年,陈光标创办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其慈善事业也越做越 大。据 42 岁的陈光标介绍,自己多年来进行慈善活动的票据一直保留着。在陈 光标提供的一个账本里,记载了其从 1998 年到 2010 年所捐赠的累积 14.13 亿元 款物。 面对整齐摆放的各类荣誉证书,陈光标依旧高调。“这些都是我用正当渠道获得 的,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对我来说,一亿元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而证书却是永久 的。喜欢荣誉又不是什么坏事,勋章不是用来锁在柜子里的,而是用来展示的。” “人总要有个良心,不能乱说话” 此前被媒体质疑“慈善注水”时,陈光标公司所在的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陈 光标老家所修建的公益农贸市场及老年活动中心的归属问题,一度成为媒体关注 和质疑的焦点。 陈光标介绍说,自己的公司虽然在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办公,但该中心是其用 合理合法的手段购得,并没有以慈善的名义向政府圈地。在陈光标看来,这栋楼 属于“慈善公益楼”,“多年来已经免费培训了三万人,我做的这个产业就是慈 善产业。等到将来裸捐后,我会把它捐出去。” …… 央视记者采访时还发现,泗洪县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的土地使用权人也并非陈光 标,而是“泗洪县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在老年活动中心内,一名老人在接受 采访时称陈光标每年都会给他们送钱,并且从未收过费用,“人总要有个良心, 不能乱说话。” “我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 此前,陈光标来到灾区或者贫困地区发放现金的举动,被称为“暴力慈善”。当 晚节目中,当记者问“有没有考虑将来不再采取这种现金派发的方式进行慈善” 时,陈光标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到:“那些孩子在医院看病,没钱就要出 院,看到这种情况,我不能不去救吧?我必须要拿现金给他。” 2010 年 9 月,陈光标高调宣称将“裸捐”,自此,他又多了一个称号中国裸捐 第一人,这一举动也在企业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惊。对此,陈光标表示:“这么多 年来,我走过了那么多的贫困地区,我看过那么多老百姓需要帮助,我心里面着 急,有很多企业家口袋里的钱太多太多,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个钱分配得更好
呢?”在陈光标看来,某种意义上自己的裸捐,会给更多人带来幸福。“社会说 我作秀也好,不理解也好,他们不能真正理解我陈光标的心。我真的就是怀有 颗感恩的心,想回报社会。” 记者了解到,被疑“慈善注水”一事,不仅给陈光标本人,也给陈光标家人带来 了不小的压力。陈光标的母亲面对镜头更是老泪纵横:“我们现在劝他改了,劝 他要低调,不能像原来那样 在节目最后,陈光标也首次承认自己正在调整,“我听见我父母哭,听到夫人孩 子哭,我也想哭。但我还是劝孩子要以爸爸为骄傲和自豪。”一边说,陈光标 边笑着抹去眼泪。 “我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面对记者,陈光标首次坦言,“当时我没有考虑那 么多。我只考虑,只要我自己拿出真金白银来,让社会去更关注慈善。”但他同 时表示,在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中,人们还会看到陈光标在现场的身 影 定会,不会改变,绝对不会改变。” (2011年 华龙网,有删节) 19.如何理解“一边说,陈光标一边笑着抹去眼泪。”这句话?(4分) 20.陈光标有哪些值得赞赏、肯定的个性?简要举例说明。(5分) 21.陈光标的“高调”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引人质疑,试结合本文评价陈光标的 “高调”。(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3 分) 不仅 不是 而且 而是 因为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 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 深刻更沉重。 ①,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 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 2)对政治杀戮的恐惧 哀伤, ③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 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① (2)《必修二》中的一些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 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 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词语:小石头山 快哉亭 超然台 滕王阁 赤 壁 例句: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的 凌云的壮志吗?
呢?”在陈光标看来,某种意义上自己的裸捐,会给更多人带来幸福。“社会说 我作秀也好,不理解也好,他们不能真正理解我陈光标的心。我真的就是怀有一 颗感恩的心,想回报社会。” 记者了解到,被疑“慈善注水”一事,不仅给陈光标本人,也给陈光标家人带来 了不小的压力。陈光标的母亲面对镜头更是老泪纵横:“我们现在劝他改了,劝 他要低调,不能像原来那样。” 在节目最后,陈光标也首次承认自己正在调整,“我听见我父母哭,听到夫人孩 子哭,我也想哭。但我还是劝孩子要以爸爸为骄傲和自豪。”一边说,陈光标一 边笑着抹去眼泪。 “我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面对记者,陈光标首次坦言,“当时我没有考虑那 么多。我只考虑,只要我自己拿出真金白银来,让社会去更关注慈善。”但他同 时表示,在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中,人们还会看到陈光标在现场的身 影,“一定会,不会改变,绝对不会改变。” (2011 年 华龙网,有删节) 19.如何理解“一边说,陈光标一边笑着抹去眼泪。”这句话?(4 分) 20. 陈光标有哪些值得赞赏、肯定的个性?简要举例说明。(5 分) 21.陈光标的“高调”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引人质疑,试结合本文评价陈光标的 “高调”。(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 3 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3 分) 不仅 不是 而且 而是 因为 但是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 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 深刻更沉重。 ①___,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 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 ②___对政治杀戮的恐惧 哀伤, ③ 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 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必修二》中的一些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 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 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词语:小石头山 快哉亭 超然台 滕王阁 赤 壁 例句: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的 凌云的壮志吗?
23.下面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些著名的人物,假如他们正在你就中学读书,拟参 加北京大学特长生招生考试,请你以校长的名义,为其中一人写一段推荐语。(要 求:略去称呼语和落款,不要出现学校的真实名称,不少于60个字。)(6分) 备选人物:王羲之王维 李白 韩愈 柳宗 欧阳修 苏轼 王安石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期六放假,高二学生小明准备和父母去郊游。出门前,小明看到阳光金灿灿的, 望望天色,不像有雨的样子,就想把久未见阳光的衣物拿到露天阳台去曝晒。妈 妈说,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阵雨。 阳光真好,阵雨又似乎悬在头顶。小明犹豫了。 每个人面对机会、选择,需要作出决定时,恐怕都难免犹豫。请结合自己的体验 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 抄袭 潮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级教学质量检测卷 语文参考答案 C(a ju ji po/bo; b yun chuan/shun cha/ci: C hai/he zu/ju shuo/ shu D bi zhuo 2.B 形容时间急迫应用“迫在眉睫”或“刻不容缓”。(A.滋生:繁殖、生长出来 C.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D.用假象或谎言让旁 人分辨不清是非。) 3.C (B.“不仅…也…”关联词表示递进关系,所以应该是“他们的行为不仅污染了 网络环境,还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C.成分残缺,“坚持” 的宾语中心词应是“原则”(或“立场”)D.依据…显示,句式杂糅;“并且这 一做法很可能得到叙政府高层官员指示”搭配不当,应为“并且这一做法很可能 得到叙政府高层官员批准”等。) 4.C(主要考査必修5“点击链接·语体的选择运用”的掌握情况) (A:“及时联系”表达不得体;“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合适 可改成“本人”。B:“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 敬称对方的东西;D:“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 手我就过去了,此处不合语境。)
23. 下面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些著名的人物,假如他们正在你就中学读书,拟参 加北京大学特长生招生考试,请你以校长的名义,为其中一人写一段推荐语。(要 求:略去称呼语和落款,不要出现学校的真实名称,不少于 60 个字。)(6 分) 备选人物:王羲之 王维 李白 韩愈 柳宗 元 欧阳修 苏轼 王安石 六、本大题 1 小题,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星期六放假,高二学生小明准备和父母去郊游。出门前,小明看到阳光金灿灿的, 望望天色,不像有雨的样子,就想把久未见阳光的衣物拿到露天阳台去曝晒。妈 妈说,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阵雨。 阳光真好,阵雨又似乎悬在头顶。小明犹豫了。 每个人面对机会、选择,需要作出决定时,恐怕都难免犹豫。请结合自己的体验 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套作,不得 抄袭。 潮州市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级教学质量检测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 1. C(A jù jì pō/bó;B yǔn chuǎn/shùn chà/cī; C haí/hé zǔ/jū shuò/shǔ ;D pì/ bì zhuó pào/páo) 2.B 形容时间 急迫应用“迫在眉睫”或“刻不容缓”。(A.滋生:繁殖、生长出来。 C.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 越传越错。 D. 用假象或谎言让旁 人分辨不清是非。) 3.C (B.“不仅…也…”关联词表示递进关系,所以应该是“他们的行为不仅污染了 网络环境,还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C.成分残缺,“坚持” 的宾语中心词应是“原则”(或“立场”)D.依据…显示,句式杂糅;“并且这 一做法很可能得到叙政府高层官员指示”搭配不当,应为“并且这一做法很可能 得到叙政府高层官员批准”等。) 4.C(主要考查必修 5“点击链接·语体的选择运用”的掌握情况) (A:“及时联系”表达不得体;“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合适, 可改成“本人”。B:“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 敬称对方的东西;D:“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 手我就过去了,此处不合语境。)
5.B (亟:多次、屡次。) 6.A(各选项第2出自必修5或选修2课本) (均为助词,“的”。B前者是介词,“把”;后者是连词,“用来” C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D前者表推测,“大概”;后者表反问,“难道”。) D (“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而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 9.(1)①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吧。(“且”1分, 大意2分) ②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把地挖到看见泉水,然后再打一条地道去见母亲,那么谁 还能够说您违背了誓言呢?(“何患”,宾语前置,1分;“隧”作动词,1分 大意2分) (2)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②姜氏欲之,焉避害。③大隧 之中,其乐也融融 【参考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 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寤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 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庄公 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 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 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 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 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 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 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 来,就难于对付了。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 “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 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 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 会祸及自己。 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公子吕说 “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不行仁义就不会 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建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制造武器,训练步兵,修造战车,要偷袭 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 以动手了!”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 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 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 不久他又后悔这么说。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
二、 5.B (亟:多次、屡次。) 6.A(各选项第 2 出自必修 5 或选修 2 课本) (均为助词,“的”。B 前者是介词,“把”;后者是连词,“用来”。 C 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D 前者表推测,“大概”;后者表反问,“难道”。) 7.A 8.D (“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而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 9.(1)①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吧。(“且”1 分, 大意 2 分) ②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把地挖到看见泉水,然后再打一条地道去见母亲,那么谁 还能够说您违背了誓言呢?(“何患”,宾语前置,1 分;“隧”作动词,1 分; 大意 2 分) (2)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②姜氏欲之,焉避害。③大隧 之中,其乐也融融。 【参考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 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 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庄公 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 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 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 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 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 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 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 来,就难于对付了。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 “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 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 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 会祸及自己。” 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公子吕说: “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不行仁义就不会 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建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制造武器,训练步兵,修造战车,要偷袭 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 以动手了!”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 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 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 不久他又后悔这么说。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