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教学设计 执教者:南洋中学潘华 时间:2007年4月26日下午第1节 执教班级:高二9班 地点:简朴楼10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意象、细节、主题理解文本表现出的平易的写实之美、想 象诗意美。 2.过程与方法:(前期)本课是第二课时,试图从鲁迅先生的评价入手,探寻 文章的平易的写实之美、想象诗意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深理解传统文化中“菊”的意象所指:了解传统文人秉 承陶渊明清风髙骨,以贫为清高的志趣;了解作者对女性、抑商重农等传统观念 的前瞻思考。 教学重点]理解通过人物形象、矛盾冲突所表现出的人情美、诗意美。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对女性、抑商重农等传统观念的前瞻思考。 教学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检査预习效果:请学生概述全文故事及读后对聊斋的总体印象 2、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 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乖迕,不合常 情),知复非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二)自主合作·探究 1.“忘为异类之平易美:(写实之美) 故事的情节安排,符合事件规律。(结构) 故事的人情世故,符合人之常情。(人情) 人物的生老病死,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规律) 2.()偶见鹘突”之诗意美(想象之意象美) ①人物名字,菊精 ②菊花。 ③象征物,文中很多细节提及陶渊明。(酒和菊花是陶渊明精神的标志,是陶渊 明的高标出尘、安贫乐道精神符号。) (2)偶见鹘突”之诗意美(想象之细节美)略 3.从作者创作来说,他是在写现实世界还是在写想象世界?作者想表达什么? (通过第三、五段两个矛盾冲突) ①清高观念的变化:欣赏自食其力的儒商,调侃清高狷介的腐儒 ②女性观念的变化:欣赏独立不依的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庸 ③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传统男性观;家庭生活中男女地位观念变化 总结 从两次矛盾冲突产生的结果,可以看出作者褒贬态度,足见蒲松龄思想的前瞻性 4.课后思考练习: 蒲松龄结尾为何安排陶生命丧马生之手?结合作者的生平,小说结尾有何意味? 明确:赞扬外具商才,内具士魂的新型雅士; 面对生计艰难,唯有对现实感概无奈
《黄英》 教学设计 执教者:南洋中学 潘华 时间:2007 年 4 月 26 日 下午第 1 节 执教班级:高二 9 班 地点:简朴楼 10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意象、细节、主题理解文本表现出的平易的写实之美、想 象诗意美。 2. 过程与方法:(前期)本课是第二课时,试图从鲁迅先生的评价入手,探寻 文章的平易的写实之美、想象诗意美。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深理解传统文化中“菊”的意象所指;了解传统文人秉 承陶渊明清风高骨,以贫为清高的志趣;了解作者对女性、抑商重农等传统观念 的前瞻思考。 [教学重点] 理解通过人物形象、矛盾冲突所表现出的人情美、诗意美。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对女性、抑商重农等传统观念的前瞻思考。 [教学媒体] ppt 二.[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检查预习效果:请学生概述全文故事及读后对聊斋的总体印象。 2、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 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 以平常,使花妖狐魅, 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乖迕,不合常 情),知复非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二)自主·合作 ·探究 1. “忘为异类”之平易美:(写实之美) 故事的情节安排,符合事件规律。(结构) 故事的人情世故,符合人之常情。(人情) 人物的生老病死,符合自然规律。(自然 规律) 2. ⑴“偶见鹘突”之诗意美(想象之意象美) ①人物名字,菊精。 ②菊花。 ③象征物,文中很多细节提及陶渊明。(酒和菊花是陶渊明精神的标志,是陶渊 明的高标出尘、安贫乐道精神符号。) ⑵“偶见鹘突”之诗意美(想象之细节美)略 3. 从作者创作来说,他是在写现实世界还是在写想象世界?作者想表达什么? (通过第三、五段两个矛盾冲突) ①清高观念的变化: 欣赏自食其力的儒商,调侃清高狷介的腐儒。 ②女性观念的变化: 欣赏独立不依的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庸。 ③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传统男性观;家庭生活中男女地位观念变化; …… 总结: 从两次矛盾冲突产生的结果,可以看出作者褒贬态度,足见蒲松龄思想的前瞻性。 4. 课后思考练习: 蒲松龄结尾为何安排陶生命丧马生之手?结合作者的生平,小说结尾有何意味? 明确: 赞扬外具商才,内具士魂的新型雅士; 面对生计艰难,唯有对现实感概无奈
《黄英》教后记: 2007年4月26日下午第一节课,我开了一堂区级公开课,选题是高二新教 材下学期第六单元的《黄英》。《黄英》选自《聊斋志异》,是一篇文言小说, 在高二教材中,属于讲读篇目。 虽然《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可是对于语文课堂短短40分钟来说,2300 余字的《黄英》仍可谓是一篇长文,如何在短短40分钟处理这篇长文;如何把 文本和作者表达的思想精髓传达给已经具备了初步阅读、基本了解文本内涵能力 的高二学生,如何使文章分析不致于流于肤浅和支离破碎,如何真正在引导学生 深阅读上做出一点尝试,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自发的阅读兴趣,是我开设这堂课的 初衷。 了解在安排学生预习时,我要求学生结合手头的翻译资料自行扫除字词句的 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明确人物关系。学生基本能达到老师的预期,但是, 学生的文本理解和字句落实的强化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了解,于是,我 预先花了一课时强调落实文章的重点字词句和作家蒲松龄的介绍 如何切入是我备好教材后的习惯思考,我自己有体会,一样的内容,不一样 的导入,甚至教师的一点点小的情绪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到上课效果,所以导入 这一环至关重要,开好了头,课就成功了一半。为了节省时间,我用鲁迅先生的 评价入手:“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 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 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先生讲到了聊斋的“平易”和“鹘突”,成为我这堂课的两个突破口,我要 学生在文中先证明鲁迅此言不妄,同学们在文章当中苦苦搜寻,可幸找到 但是如果仅仅是求证鲁迅先生的观点,阅读指导就流于刻板和教条。我盯着这种 看似浅显的两条线不放手,引导学生思考:蒲松龄到底是要写现实,还是要写自 己的想象世界?他到底在表达什么? 结合文章第3、5段在马生与黄生,马生与黄英之间发生的两个冲突当中, 找到端倪 马生“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底气十足,“底”从何来?“气”从何来?高 上学期学过的《论语》七则里孔老夫子的话尤言在耳:“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道”等等儒家教条 历历在目:时至今日,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高学历知识分子在文化底子较薄的企业 主手下打工的,心里会暗自愤愤而不平,开放交流日盛的今天是如此,更何况蒲 松龄当时的时代呢?人们对传统思想的固守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陶生的一句“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 亦不必务求贫也。”马生的回敬同样字句铿锵,他的底气来自哪里?自己养活自 己还能保持自己的精神志趣的追求,无疑在今天的社会也是令人佩服的,可是在 那个年代,三百多年前的蒲松龄时代,应该说是作者给了他说话的底气,作者让 他说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话语,就足以看出蒲松龄对他笔下的陶生青眼有加。 马生与黄英结合后,感知到了自己“倚裙带而食”,埋怨黄英说我“三十年清 德,为卿所累。”从黄英话语里读出的却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害”的咄咄 字句,底气当然来自自食其力后的丰盈家产,可是耐不住的还是马生,“复合居 如初的尴尬与黄英大兴土木“马不能禁ˆ的窘态,充分暴露了蒲松龄对笔下人物 的态度
《黄英》教后记: 2007 年 4 月 26 日下午第一节课,我开了一堂区级公开课,选题是高二新教 材下学期第六单元的《黄英》。《黄英》选自《聊斋志异》,是一篇文言小说, 在高二教材中,属于讲读篇目。 虽然《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可是对于语文课堂短短 40 分钟来说,2300 余字的《黄英》仍可谓是一篇长文,如何在短短 40 分钟处理这篇长文;如何把 文本和作者表达的思想精髓传达给已经具备了初步阅读、基本了解文本内涵能力 的高二学生,如何使文章分析不致于流于肤浅和支离破碎,如何真正在引导学生 深阅读上做出一点尝试,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自发的阅读兴趣,是我开设这堂课的 初衷。 了解在安排学生预习时,我要求学生结合手头的翻译资料自行扫除字词句的 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明确人物关系。学生基本能达到老师的预期,但是, 学生的文本理解和字句落实的强化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了解,于是,我 预先花了一课时强调落实文章的重点字词句和作家蒲松龄的介绍。 如何切入是我备好教材后的习惯思考,我自己有体会,一样的内容,不一样 的导入,甚至教师的一点点小的情绪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到上课效果,所以导入 这一环至关重要,开好了头,课就成功了一半。为了节省时间,我用鲁迅先生的 评价入手:“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 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 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 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先生讲到了聊斋的“平易”和“鹘突”,成为我这堂课的两个突破口,我要 学生在文中先证明鲁迅此言不妄,同学们在文章当中苦苦搜寻,可幸找到一二; 但是如果仅仅是求证鲁迅先生的观点,阅读指导就流于刻板和教条。我盯着这种 看似浅显的两条线不放手,引导学生思考:蒲松龄到底是要写现实,还是要写自 己的想象世界?他到底在表达什么? 结合文章第 3、5 段在马生与黄生,马生与黄英之间发生的两个冲突当中, 找到端倪: 马生“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底气十足,“底”从何来?“气”从何来?高一 上学期学过的《论语》七则里孔老夫子的话尤言在耳:“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道”等等儒家教条 历历在目;时至今日,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高学历知识分子在文化底子较薄的企业 主手下打工的,心里会暗自愤愤而不平,开放交流日盛的今天是如此,更何况蒲 松龄当时的时代呢?人们对传统思想的固守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陶生的一句“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 亦不必务求贫也。”马生的回敬同样字句铿锵,他的底气来自哪里?自己养活自 己还能保持自己的精神志趣的追求,无疑在今天的社会也是令人佩服的,可是在 那个年代,三百多年前的蒲松龄时代,应该说是作者给了他说话的底气,作者让 他说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话语,就足以看出蒲松龄对他笔下的陶生青眼有加。 马生与黄英结合后,感知到了自己“倚裙带而食”,埋怨黄英说我“三十年清 德,为卿所累。”从黄英话语里读出的却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害”的咄咄 字句,底气当然来自自食其力后的丰盈家产,可是耐不住的还是马生,“复合居 如初”的尴尬与黄英大兴土木“马不能禁”的窘态,充分暴露了蒲松龄对笔下人物 的态度
从蒲松龄对马生的窘态的调侃揶揄和对陶生姐弟的倾心,我们分明可以看到 作者自己的一种意识或者取向:①清高观念的变化:欣赏自食其力的儒商,调侃 清高狷介的腐儒。②女性观念的变化:欣赏独立不依的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 庸 当然,学生还可以从很多角度解读,只要言之成理,我觉得也未尝不可。 回到问题,我们可以看见:蒲松龄借着浪漫想象的外衣,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一些 想法。浪漫想象是附着在现实的坚实土壤之上的。 但是,蒲松龄情有独钟的陶生最后却死了,为什么蒲松龄嘲讽甚至有点讨厌 的马生不死?为什么陶生第一次醉酒化菊,黄英拔他不死,为什么马子才拔却死 了?蒲松龄为什么这么安排?结合蒲松龄自己的经历,科举考试屡考屡败的他 家徒四壁的他,常年一家几口仅靠自己设帐教书的八两银子养家的他,院子外面 就能听得见狼叫的他,大门门板都靠找人家借的他,在表达自己的一种什么情绪 呢?我们只能说他“赞扬外具商才,内具士魂的新型雅士;面对生计艰难,唯有 对现实感概无奈。 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教学目标达成了,至少学生不会只是停留在原有层 面的浅阅读上,自己感觉带着学生在文学的深海里小小地游过一遭。教研员和全 区的评课老师对我的扎实的基本功、大胆处理教材以及深度开掘文本给予了高度 肯 但是,因为公开课,学生的大敌压境的感觉浓重,情绪很紧张,不能达到平 时的放松和亢奋,师生交流显得互动不好,老师显得比较强权。但是我也想,世 上没有绝对的完美,语文课也难免。 我不太追求上课一定要学生活跃到热闹,有时老师随风潜入夜般的整堂课的 熏陶,润物细无声般让学生静静汲取也不失为一节好课。所以,我很注重学生的 既得和未得,而不是仅仅是感官上的快乐。平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 的情绪,我会花点时间为一节课来个小小的前奏曲,但因为平时没有严格的时间 限制,所以容易发挥,学生兴致也很高。但是开公开课,超过预期的听课人群黑 压压地把学生分割成四个小块,小小的教室顿时让人感觉室息,学生紧张我也有 些局促 但是,我仍然感觉到自己还有改进的可能,譬如说:在讲到蒲松龄实在写现 实还是写想象世界时,我问学生:你能在文章中找一个地方来谈谈蒲松龄的意图 吗?问题难度设置过髙,学生一下应激不了,只好匆忙作答:“陶生醉酒后‘玉山 将倾,即地化为菊很美。”我感觉离我问题预设的结果很远,上完课后反复思考 感觉到自己就学生的回答也可以做足文章,若当时接着学生的意思进一步引导: 你喜欢的是蒲松龄浪漫想象的语言世界,是不是也是作家的思想、情感寄托所在 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三五段的矛盾冲突,可能引导上就应该会显得流 畅得多 当然,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更适合学生吸纳知识和养料,但是,这种软环境 是综合很多条件才能达成:教师心理、性格、应变能力、表演能力、学生个体的 适应能力、班级的整体氛围等等,都会影响到上课的气氛,所以,基于自己能够 在平时课堂气氛活跃与公开展示课气氛的稍觉沉闷,我对自己仍然有信心,只要 我不断继续努力,不断锻炼,三尺讲台将是我为之沉醉、骄傲的舞台
从蒲松龄对马生的窘态的调侃揶揄和对陶生姐弟的倾心,我们分明可以看到 作者自己的一种意识或者取向:①清高观念的变化:欣赏自食其力的儒商,调侃 清高狷介的腐儒。②女性观念的变化:欣赏独立不依的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 庸。……当然,学生还可以从很多角度解读,只要言之成理,我觉得也未尝不可。 回到问题,我们可以看见:蒲松龄借着浪漫想象的外衣,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一些 想法。浪漫想象是附着在现实的坚实土壤之上的。 但是,蒲松龄情有独钟的陶生最后却死了,为什么蒲松龄嘲讽甚至有点讨厌 的马生不死?为什么陶生第一次醉酒化菊,黄英拔他不死,为什么马子才拔却死 了?蒲松龄为什么这么安排?结合蒲松龄自己的经历,科举考试屡考屡败的他, 家徒四壁的他,常年一家几口仅靠自己设帐教书的八两银子养家的他,院子外面 就能听得见狼叫的他,大门门板都靠找人家借的他,在表达自己的一种什么情绪 呢?我们只能说他“赞扬外具商才,内具士魂的新型雅士;面对生计艰难,唯有 对现实感概无奈。” 一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教学目标达成了,至少学生不会只是停留在原有层 面的浅阅读上,自己感觉带着学生在文学的深海里小小地游过一遭。教研员和全 区的评课老师对我的扎实的基本功、大胆处理教材以及深度开掘文本给予了高度 肯定。 但是,因为公开课,学生的大敌压境的感觉浓重,情绪很紧张,不能达到平 时的放松和亢奋,师生交流显得互动不好,老师显得比较强权。但是我也想,世 上没有绝对的完美,语文课也难免。 我不太追求上课一定要学生活跃到热闹,有时老师随风潜入夜般的整堂课的 熏陶,润物细无声般让学生静静汲取也不失为一节好课。所以,我很注重学生的 既得和未得,而不是仅仅是感官上的快乐。平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 的情绪,我会花点时间为一节课来个小小的前奏曲,但因为平时没有严格的时间 限制,所以容易发挥,学生兴致也很高。但是开公开课,超过预期的听课人群黑 压压地把学生分割成四个小块,小小的教室顿时让人感觉窒息,学生紧张我也有 些局促。 但是,我仍然感觉到自己还有改进的可能,譬如说:在讲到蒲松龄实在写现 实还是写想象世界时,我问学生:你能在文章中找一个地方来谈谈蒲松龄的意图 吗?问题难度设置过高,学生一下应激不了,只好匆忙作答:“陶生醉酒后 ‘玉山 将倾,即地化为菊’很美。”我感觉离我问题预设的结果很远,上完课后反复思考, 感觉到自己就学生的回答也可以做足文章,若当时接着学生的意思进一步引导: 你喜欢的是蒲松龄浪漫想象的语言世界,是不是也是作家的思想、情感寄托所在 呢? 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三五段的矛盾冲突,可能引导上就应该会显得流 畅得多。 当然,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更适合学生吸纳知识和养料,但是,这种软环境 是综合很多条件才能达成:教师心理、性格、应变能力、表演能力、学生个体的 适应能力、班级的整体氛围等等,都会影响到上课的气氛,所以,基于自己能够 在平时课堂气氛活跃与公开展示课气氛的稍觉沉闷,我对自己仍然有信心,只要 我不断继续努力,不断锻炼,三尺讲台将是我为之沉醉、骄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