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一、字音(红色字) 险巘踬踣肇抔墓碣编纂炽杌陧勖 二、孙中山(18661112~1925312) 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幼名帝象,学名文, 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 樵,“中山”因而得名。广东香山(中山)人,革命家,中 国民党缔造者之一。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 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 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 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命,手 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 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 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 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一、字音(红色字) 险巇 踬踣 肇 抔 墓碣 编纂 炽 杌陧 勖 二、孙中山(1866.11.12~1925.3.12) 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幼名帝象,学名文, 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 樵,“中山”因而得名。广东香山(中山)人,革命家,中国 国民党缔造者之一。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 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 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 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命,手 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 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 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 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孙中山政治遗书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 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 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 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 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 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政治遗书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 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 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 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 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 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相关知识 解题: 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书写的序言。书序一般是说明写书的意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这 篇序却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勤国人” 简介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阅之际,可以说是 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1921年5月5 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 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 谋国家之统一。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风尘仆仆,行装甫卸, 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并指出这次北伐是件非常的革命事业,定要 “扫除中国一切政治上社会上旧染之污,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 国”。因此在邹鲁求序于孙中山时,正值孙中山肩负重任,讨贼兴 师,戎马俊格之际。就其内容来看,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 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 作者热情赞颂了烈士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辛亥广 州起义的意义和影响,对当时反动逆流泛滥的现象表示了深切的忧 愤,激励国人“继述”“光大”先烈遗志,为实现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相关知识 解题: 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一书写的序言。书序一般是说明写书的意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这 篇序却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勖国人”。 简介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可以说是 一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1921年5月5 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 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 谋国家之统一。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风尘仆仆,行装甫卸, 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并指出这次北伐是件非常的革命事业,定要 “扫除中国一切政治上社会上旧染之污,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 国”。因此在邹鲁求序于孙中山时,正值孙中山肩负重任,讨贼兴 师,戎马俊格之际。就其内容来看,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 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 作者热情赞颂了烈士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辛亥广 州起义的意义和影响,对当时反动逆流泛滥的现象表示了深切的忧 愤,激励国人“继述”“光大”先烈遗志,为实现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
1911年秋天,起义领导人黄兴为纪念广州起义烈土写了一首 《蝶恋花》: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 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 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1912年5月15日,鼎革后的南京各界举行黄花岗之役死难烈士 追悼大会,黄兴亲撰挽联道: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注:《庄子》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 为碧。”史书对苌弘的事迹记载不多,但是,碧玉的赋 性坚贞,血化为碧,显示着有一种刚烈的气质。后多用它 来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黄花”在文学上专指菊花, 它的傲霜节操,千古同赏。“碧血黄花”象征着“三二九 广州起义死难烈士的革命精神
1911年秋天,起义领导人黄兴为纪念广州起义烈土写了一首 《蝶恋花》: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 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 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1912年5月15日,鼎革后的南京各界举行黄花岗之役死难烈士 追悼大会,黄兴亲撰挽联道: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注:《庄子》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 为碧。” 史书对苌弘的事迹记载不多,但是,碧玉的赋 性坚贞,血化为碧,显示着有一种刚烈的气质。后多用它 来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黄花”在文学上专指菊花, 它的傲霜节操,千古同赏。“碧血黄花”象征着“三二九” 广州起义死难烈士的革命精神
研读文本 (一)、第一部分(第1段) 赞扬了革命党人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斗争精神,面对 黄花岗起义的价值予以高度的评价 第一层:赞颂革命者坚毅不挠的斗争精神,突出黄花岗 起义的死伤之惨重。 第二层:肯定这次起义的价值
三、研读文本 (一)、第一部分(第1段) 赞扬了革命党人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斗争精神,面对 黄花岗起义的价值予以高度的评价。 第一层:赞颂革命者坚毅不挠的斗争精神,突出黄花岗 起义的死伤之惨重。 第二层:肯定这次起义的价值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满清末造吾党菁华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全国久蛰之人心 3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 之役为最然是役也草木为之含悲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4翻译。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 因而变色,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 并寿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满清末造 吾党菁华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全国久蛰之人心 3.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 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 之役为最 然是役也 草木为之含悲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4.翻译。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 因而变色,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 并寿
(二)第二部分(第2段 表达作者的悲痛之情。 1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2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滋可痛已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5翻译。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二)第二部分(第2段) 表达作者的悲痛之情。 1.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始有墓碣之建修 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2.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滋可痛已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5.翻译。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三)、第三部分(第3-4段) 叙说了作者作序的目的所在。 第一层,简说邹君求序一事。 第二层,陈述时局。 第三层,正反对比,先从正面陈述发扬先烈牺牲精神的 重要性,然而反面论说仅仅对革命者的遗事空发感慨是无 济于事的,号召人们为国奋斗。 第四层,点明写作主旨:痛逝者,勖国人
(三)、第三部分(第3-4段) 叙说了作者作序的目的所在。 第一层,简说邹君求序一事。 第二层,陈述时局。 第三层,正反对比,先从正面陈述发扬先烈牺牲精神的 重要性,然而反面论说仅仅对革命者的遗事空发感慨是无 济于事的,号召人们为国奋斗。 第四层,点明写作主旨:痛逝者,勖国人
指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2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视清季有加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余为斯序 5指出文言句式。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6翻译。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 季有加;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1.指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2.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视清季有加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余为斯序 5.指出文言句式。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6.翻译。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 季有加;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痛悼逝者 勖勉国人
痛悼逝者 勖勉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