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物化试卷(一) 1.当电池的电压小于它的开路电动势时,则表示电池在 (A)放电 C(B)充电 (C)没有工作 C (D)交替地充放电 2.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A)中(平,阳)>中(阳):φ(平,阴)>中(阴) (B)φ(平,阳)φ(阴) (C)中(平,阳)中(阳):中(平,阴)<中(阴) 3.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A)浓差极化电极 B)电化学极化电极 (C)难极化电极D)理想可逆电极 4.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物化试卷(一) 1. 当电池的电压小于它的开路电动势时,则表示电池在: (A) 放电 (B) 充电 (C) 没有工作 (D) 交替地充放电 2. 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A)φ(平,阳)> φ(阳) ; φ(平,阴)>φ(阴) (B) φ(平,阳)< φ(阳) ; φ(平,阴)> φ(阴) (C) φ(平,阳)< φ(阳) ; φ(平,阴)< φ(阴) (D) φ(平,阳)> φ(阳) ; φ(平,阴)< φ(阴) 3. 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A) 浓差极化电极 (B) 电化学极化电极 (C) 难极化电极 (D) 理想可逆电极 4.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0)增加溶液电导C()固定离子强度 (C)消除迁移电流 C (D)上述几种都是 5.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滴汞电极的 (A)电阻 (B)浓差极化的形成 (C)汞齐的形成(D)活化超电势 6.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在阴极上 (A)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D)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7.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 (A)析出氧气 (B)析出氯 (C)析出铜 C D)铜电极溶解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5.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滴汞电极的 (A) 电阻 (B) 浓差极化的形成 (C) 汞齐的形成 (D) 活化超电势 6. 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7. 用铜电极电解 CuCl2 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 (A) 析出氧气 (B) 析出氯气 (C) 析出铜 (D) 铜电极溶解
8.25℃时,在上的超电势为07,.(a2+2)=a.7y,电解一含有22(.0)的溶液,为了不使H析 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pH>2.06 (B)p>2.72 (C)p>7.10 (D)pH>8.02 9.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Ca2+,Zn2+,Cu2+的电解质溶液,已知 φ(Fe2+/Fe)=-0.440V φ(Ca2+/Ca)=-2.866V (Zn2+/Zn)=-0.7628V (Cu2+/cu)=0.337V当不考虑超电势时,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A)Cu→Fe→Zn→Ca 0.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A)铜片 (B)铁片 (C)镀锡铁片 D)锌片 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Zn的腐蚀速度较Fe为小,其原因是:
8. 25℃时, H2 在锌上的超电势为 0.7 V,φ (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 Zn2+(a=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 H2 析 出,溶液的 pH 值至少应控制在 (A) pH > 2.06 (B) pH > 2.72 (C) pH > 7.10 (D) pH > 8.02 9.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 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φ (Fe2+/ Fe) = -0.440 V , φ (Ca2+/ Ca) = -2.866 V, φ (Zn2+/ Zn) = -0.7628 V , φ (Cu2+/ Cu) = 0.337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 (A) Cu → Fe → Zn → Ca (B) Ca → Zn → Fe → Cu (C) Ca → Fe → Zn → Cu (D) Ca → Cu → Zn → Fe 10.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11. 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 Zn 的腐蚀速度较 Fe 为小, 其原因是:
(A)中(Zn2+/Zn)(平)<φ(Fe2+/Fe)(平) B)φ(Zn2+/Zn)<中(Fe2+/Fe (C)中(H+/H2)(平,zn)<中(/H2)(平,Fe) Cc)cmH2(am)<如m+/2)e 12.将铅蓄电池在10.0A电流下充电1.5h,则PbSO4分解的量为:(Mr(PbSO)=303) (A)0.1696kg (B)0.0848kg (C)0.3392kg(D)0.3564kg 13.铅蓄电池负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比正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约小两个数量级,这表明 (A)负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大,容易出现极化 (B)正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大,容易出现极化 (C)负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小,容易出现极化 ①D)正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小,容易出现极化 14.298K、0.1m0l1·dm3的HCl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0.06V,电解此溶液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H2) (A)大于-0.06V(B)等于-0.06V
(A) φ(Zn2+/Zn)(平) < φ(Fe2+/Fe)(平) (B) φ (Zn2+/Zn) < φ(Fe2+/Fe) (C) φ (H+/H2)(平,Zn) < φ(H+/H2)(平, Fe) (D)φ (H+/H2)(Zn) < φ (H+/H2)(Fe) 12. 将铅蓄电池在 10.0 A 电流下充电 1.5 h,则 PbSO4 分解的量为:(Mr(PbSO4)= 303) (A) 0.1696 kg (B) 0.0848 kg (C) 0.3392 kg (D) 0.3564 kg 13. 铅蓄电池负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比正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约小两个数量级, 这表明 : (A) 负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大, 容易出现极化 (B) 正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大, 容易出现极化 (C) 负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小, 容易出现极化 (D) 正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小, 容易出现极化 14. 298 K、0.1 mol·dm-3 的 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 -0.06 V,电解此溶液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φ(H2) 为: (A) 大于 -0.06 V (B) 等于 -0.06 V
(C)小于-0.06V D)不能判定 15.j代表电池的电流密度,j0代表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以下关系式中哪个反映了常用参比电极的工作特性? C a lil>> joC()ljI< jo (C)1J|=j0≠0)|j|=jo 6. Tafel公式n=a+blgj的适用范围是: (A)仅限于氢超电势 (B)仅限于j≈0.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 (C)仅限于阴极超电势,可以是析出氢,也可以是其他 (D)可以是阴极超电势,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 17.298,101.325kPa下,以1A的电流电解CuSO4溶液,析出0.1ml1铜,需时间大约是 (B)5.4h (C)2.7h D)1.5h 8.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A)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
(C) 小于 -0.06 V (D) 不能判定 15. j 代表电池的电流密度,j0 代表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以下关系式中哪个反映了 常用参比电极的工作特性? (A) │j│>> j0 (B) │j│<< j0 (C) │j│= j0≠0 (D) │j│= j0= 0 16. Tafel 公式 η =a+blgj 的适用范围是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 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 (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 17. 298K,101.325 kPa 下,以 1 A 的电流电解 CuSO4 溶液,析出 0.1 mol 铜,需时间 大约是: (A) 20.2 h (B) 5.4 h (C) 2.7 h (D) 1.5 h 18. 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
(B)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 (C)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 (D)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 19.金属活性排在H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A)φ(Na+/Na)(H+/H2) 20.下列对铁表面防腐方法中属于“电化保护“的是 (A)表面喷漆 (B)电镀 (C)Fe表面上镶嵌Zn块()加缓蚀剂
(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 (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 (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 19. 金属活性排在 H2 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 Na+ 能优先于 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A) φ (Na+/Na) φ(H+/H2) 20. 下列对铁表面防腐方法中属于"电化保护"的是: (A) 表面喷漆 (B) 电镀 (C) Fe 表面上镶嵌 Zn 块 (D) 加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