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专项复习教案(三) 说明文专项训练 设计胡栋 复习目标: 1、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第三单元文学常识; 3、通过阅读训练巩固文体知识 复习过程及指导: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分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明文。 复习目标是(口述): 1、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第三单元文学常识; 3、通过阅读训练巩固文体知识 、学生自主复习(15分钟) 复习知识点 1、师述: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自学指导: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说明定义分类结构顺序说明方语言特 文 占 内容
八年级语文期中专项复习教案(三) 说明文专项训练 设计:胡栋 复习目标: 1、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第三单元文学常识; 3、通过阅读训练巩固文体知识 复习过程及指导: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 分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明文。 复习目标是(口述): 1、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第三单元文学常识; 3、通过阅读训练巩固文体知识 二、学生自主复习(15 分钟): 复习知识点一、 1、师述: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自学指导: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说 明 文 定义 分类 结构 顺序 说明方 法 语言特 点 内容
3、学生展示 复习知识点 1、师述: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复习第三单元文学常识; 2、自学指导: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位作家 ★茅以升★叶圣陶 3、学生展示 当堂训练:(29分钟)(注:通过阅读训练巩固文体知识) 、填空: 1、说明的说明顺序有 、说明的说明结构有 3、列举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最少五个) 4、叶圣陶原名 字江苏苏州人 家 家 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阅读训练: 《中国石拱桥》选段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28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 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 朝的张嘉贞说它“(甲)”。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 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 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3、学生展示 复习知识点二、 1、师述: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复习第三单元文学常识; 2、自学指导: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位作家: ★ 茅以升 ★叶圣陶 3、学生展示 当堂训练:(29 分钟)(注:通过阅读训练巩固文体知识) 一、填空: 1、说明的说明顺序有 、 、 。 2、说明的说明结构有 、 。 3、列举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最少五个) 4、叶圣陶原名 字 江苏苏州人 家 家 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二、阅读训练: 一、《中国石拱桥》选段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28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 朝的张嘉贞说它“(甲)”。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 大拱,长达 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 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 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 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现。(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 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 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 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得古朴美现。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 像“(乙)”。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 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 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2.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哪几项( A.历史悠久B.结构坚固C.形式优美D.交通方便 E.建造者是李春 3.语段分四个方面(四大点)介绍了这座桥的特征,请按桥的 不同特征将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4.请填出文中(甲)、(乙)两处所缺的文字,并分别说说它们 在文中的作用。 (甲): (乙):
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 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 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现。(三)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 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 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 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 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得古朴美现。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 像“(乙)”。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 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 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 2.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哪几项( ) A.历史悠久 B.结构坚固 C.形式优美 D.交通方便 E.建造者是李春 3.语段分四个方面(四大点)介绍了这座桥的特征,请按桥的 不同特征将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答:________。 4.请填出文中(甲)、(乙)两处所缺的文字,并分别说说它们 在文中的作用。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5.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A.由概括到具体 B.由整体到局部 C.由特殊到一般 D.由先到后 6.这段文字的在全篇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苏州园林》选段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 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 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 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 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 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景致”中“致”的意思是;你能再说出几个和“镂”同义的词吗? 2.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 ,“不隔” 指的是 “界”指的是 ,“未界”指的是 3.第二自然段中,“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一句中“补”字用得准确吗?说 说你的看法
5.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由概括到具体 B.由整体到局部 C.由特殊到一般 D.由先到后 6.这段文字的在全篇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二、《苏州园林》选段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 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 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 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 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 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景致”中“致”的意思是________;你能再说出几个和“镂”同义的词吗?__ ______ 2.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不隔”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 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一句中“补”字用得准确吗?说 说你的看法
4.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 这一特征(用原文回答) 课外阅读: 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 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2)沧浪亭整个园子,就 环抱在这个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3)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 碧水河塘。你从外廊走,仿佛你并不在园里,而是在园外青葱翠 色的田郊野外漫步。(4)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 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另 有一番风味。(5)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 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6)但转 过脸,从花墙透窗外,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进入你的眼帘。(7) 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3.用“‖”划分层次:(1)(2)(3)(4)(5)(6)(7),并指出 结构形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D.并列 4.说明的顺序是<>A由概括到具体B由整体到部分C 由原因到结果D由特点到用途E由远到近F由外到内G 由春到秋 5.“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这复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____________ ___这一特征(用原文回答)。 课外阅读: 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 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2)沧浪亭整个园子,就 环抱在这个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3)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 碧水河塘。你从外廊走,仿佛你并不在园里,而是在园外青葱翠 色的田郊野外漫步。(4)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 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另 有一番风味。(5)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 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6)但转 过脸,从花墙透窗外,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进入你的眼帘。(7) 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 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________ 3.用“‖”划分层次:(1)(2)(3)(4)(5)(6)(7),并指出 结构形式: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4.说明的顺序是 A 由概括到具体 B 由整体到部分 C 由原因到结果 D 由特点到用途 E 由远到近 F 由外到内 G 由春到秋 5.“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这复廊
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各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叙述 B.描写C.议论D.抒情
真 有 说 不 尽 的 奇 妙 处 ” 各 运 用 的 表 达 方 式 是 A.叙述 B.描写 C.议论 D.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