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测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出卷人:林志蓉 班级 姓名 座号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陈情表》) 4、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5-8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 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 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 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 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 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咸阳 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 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 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 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畀:给与)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 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 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 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 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 ?”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上丹功状
2011 届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测试卷 ( 满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 出卷人:林志蓉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景翳翳以将入,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 ,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 5--8 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 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 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 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 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 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咸阳 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 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 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 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畀:给与)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 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 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 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 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 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上丹功状
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 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孤:幼年丧父 B.身往劝督 劝:勉励 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3分)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 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有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 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査,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 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记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 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 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身往劝督 劝:勉励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 )(3 分)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 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有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 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 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记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 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2)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禾熟①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 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②窦:水道,水沟。③粗 了:刚了结。 (1).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 的景象。(2分) (2) 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弗罗洛得知弗比斯将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就身穿黑衣,跟踪这对年轻人,直到他们幽会的 小旅店。他先是藏在阁楼里,然后手握着一把匕首破门而入,杀死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B.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
(1)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禾 熟①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 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 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 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②窦:水道,水沟。③粗 了:刚了结。 (1).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 的景象。(2 分) (2).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弗罗洛得知弗比斯将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就身穿黑衣,跟踪这对年轻人,直到他们幽会的 小旅店。他先是藏在阁楼里,然后手握着一把匕首破门而入,杀死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B.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
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 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 起飘然而去。(《红楼梦》) D赵伯韬是美帝国主义在华的银团垄断组织的代理人,他帮助帝国主义摧残和吞并中国民族工 业。在商场上,他骄横奸诈、凶狠残酷。为了实现金融资本支配民族工业的阴谋,他处处和吴荪甫斗 法,常常施展计谋,使吴荪甫陷入困境。(《子夜》) E.“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我想你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左脸, 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 这段文字是觉慧怒责大哥觉新的话。因为和鸣凤在梅园互诉衷肠,觉慧遭爷爷斥责,又见大哥唯 唯诺诺,劝他听爷爷的话,不禁愤愤地骂起来,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家》) 11、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在审问爱斯梅拉达的法庭上,像条鳄鱼的那个法官站了起来,说:“肃静}.…法去露 黛尔妇人,魔鬼给您的银币变成的枯叶,带来了没有?”“带来了,大人,″她笞道。…… 枯叶在大厅里转了一圈 请问这枚“银币”的来历是什么?在审判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简述吴荪甫与屠维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颜渊篇第十二》 【注释】①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②二:抽取十分之
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 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 起飘然而去。(《红楼梦》) D.赵伯韬是美帝国主义在华的银团垄断组织的代理人,他帮助帝国主义摧残和吞并中国民族工 业。在商场上,他骄横奸诈、凶狠残酷。为了实现金融资本支配民族工业的阴谋,他处处和吴荪甫斗 法,常常施展计谋,使吴荪甫陷入困境。(《子夜》) E.“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我想你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左脸, 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 这段文字是觉慧怒责大哥觉新的话。因为和鸣凤在梅园互诉衷肠,觉慧遭爷爷斥责,又见大哥唯 唯诺诺,劝他听爷爷的话,不禁愤愤地骂起来,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家》) 11、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在审问爱斯梅拉达的法庭上,像条鳄鱼的那个法官站了起来,说:“肃静!……法露 黛尔妇人,魔鬼给您的银币变成的枯叶,带来了没有?”“带来了,大人,”她答道。…… 枯叶在大厅里转了一圈。 请问这枚“银币”的来历是什么?在审判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简述吴荪甫与屠维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颜渊篇第十二》 【注释】 ①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②二:抽取十分之
二的税 12、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核心是“富民”思想。 B.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C.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13、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的合理性。(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手工是一种遗产冯骥才 ①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用双手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无论盖房造物,还是做饭制衣,都由 双手来完成。但这还不够,双手还要去实现人类对更精美事物的追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于 是,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便都由双手来体现。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相应 而生。 ②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 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是愈聪明 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③手工中智慧与技术的含量是长久以来一代代积累而成的。在漫长的的传衍过程中,不断冒出来 位又一位工匠。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过人,或是在技艺上做了这样或那样的绝妙的改进和创新,或 是在审美情趣上做了一些提升,受到人们的认同。这些新的技艺或审美便自然而然地融进传统的手工 中去。精湛的民间手工全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 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面对广元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 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
二的税。 12、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核心是“富民”思想。 B. 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C. 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 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13、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的合理性。(3 分)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手工是一种遗产 冯骥才 ①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用双手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无论盖房造物,还是做饭制衣,都由 双手来完成。但这还不够,双手还要去实现人类对更精美事物的追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于 是,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便都由双手来体现。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相应 而生。 ②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 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是愈聪明; 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③手工中智慧与技术的含量是长久以来一代代积累而成的。在漫长的的传衍过程中,不断冒出来 一位又一位工匠。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过人,或是在技艺上做了这样或那样的绝妙的改进和创新,或 是在审美情趣上做了一些提升,受到人们的认同。这些新的技艺或审美便自然而然地融进传统的手工 中去。精湛的民间手工全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 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面对广元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 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
们用何种技术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大量的手工技艺生生 灭灭,随其自然,这也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④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 诀里。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文明的传承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 忆性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⑤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一次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属于手工的时代 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由于机器的能力与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这一转型急剧而猛烈,所 向披靡,故而抛弃手工在所不惜。等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 干脆无影无踪了 ⑥如今,市场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陶艺、锻打的铁艺和种种编织的手艺,为之标上高价。市场的 规律是“物以稀为贵”和“按工计价”。人们认可这种高价,是因为手工制品纯朴、生动,带着人的 气息。人用双手触弄和制造这些物品时,总是渗透着心中的想法、审美情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而且 不会重复。这是机器制品不具有的。在冷峻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文明的时代,手工给人一种具有怀旧意 味的人文的温馨,就像那些仿古餐厅中摇曳的烛光。 ⑦然而,遗产的意义远非如此。 ⑧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 体和个性的象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说,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 息。这些信息中,只有少量的体现在手工制品中,更多的保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因此,抢救与记 录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有 删节) 14.对第③段举“青铜面具上的方孔”的例子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说明中国古代工匠手工制作技艺的高超。 B.说明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C.说明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现在已经中断 D.说明当今社会的手工文明正在日益衰弱。 E.说明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绝技是靠世袭或单传的
们用何种技术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大量的手工技艺生生 灭灭,随其自然,这也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④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 诀里。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文明的传承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 忆性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⑤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一次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属于手工的时代, 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由于机器的能力与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这一转型急剧而猛烈,所 向披靡,故而抛弃手工在所不惜。等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 干脆无影无踪了。 ⑥如今,市场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陶艺、锻打的铁艺和种种编织的手艺,为之标上高价。市场的 规律是“物以稀为贵”和“按工计价”。人们认可这种高价,是因为手工制品纯朴、生动,带着人的 气息。人用双手触弄和制造这些物品时,总是渗透着心中的想法、审美情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而且 不会重复。这是机器制品不具有的。在冷峻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文明的时代,手工给人一种具有怀旧意 味的人文的温馨,就像那些仿古餐厅中摇曳的烛光。 ⑦然而,遗产的意义远非如此。 ⑧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 体和个性的象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说,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 息。这些信息中,只有少量的体现在手工制品中,更多的保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因此,抢救与记 录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有 删节) 14.对第③段举“青铜面具上的方孔”的例子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说明中国古代工匠手工制作技艺的高超。 B.说明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C.说明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现在已经中断。 D.说明当今社会的手工文明正在日益衰弱。 E. 说明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绝技是靠世袭或单传的
15.第⑤段中画线部分“文明的转型”在文中的含是 。(3分) 16.综观全文,概括手工遗产的意义。(4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 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 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 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 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 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 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 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 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 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 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 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
15.第⑤段中画线部分“文明的转型”在文中的含是 。(3 分) 16.综观全文,概括手工遗产的意义。(4 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8 题。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 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 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 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 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 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 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 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 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 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 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 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
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 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 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棧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于他飖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 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虛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 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岀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 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 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取材于王清铭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首段“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以反问开篇,引人深思,该 句在结构上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B.作者将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缝隙中的月光比作受污染的水,是为了表现月光的昏黄及对 城市月光的厌恶之情。 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意思是月光很难在城市里找到安 身立命的地方,因为城市拒绝月光 D.作者认为精明的现代人之所以将读书视为苦事,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过大,文凭、职称、职 位压得他们喘不气来,因而无法找到读书的乐趣 E.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全文语言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行文上富于变化,这 些特点都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18.结合上下文,解释“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的意思。(4分)
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 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 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于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 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 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 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 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取材于王清铭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文章首段“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以反问开篇,引人深思,该 句在结构上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B.作者将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缝隙中的月光比作受污染的水,是为了表现月光的昏黄及对 城市月光的厌恶之情。 C.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意思是月光很难在城市里找到安 身立命的地方,因为城市拒绝月光。 D.作者认为精明的现代人之所以将读书视为苦事,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过大,文凭、职称、职 位压得他们喘不气来,因而无法找到读书的乐趣。 E.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全文语言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行文上富于变化,这 些特点都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18.结合上下文,解释“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的意思。(4 分)
19.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指出“窗”和 “门”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作者把这二者对举有什么用意?(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干干净净的傅雷(节选) 刘水清 公元1966年9月2日凌晨,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馥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象风吹绉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 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 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舂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 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自古 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 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的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 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 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 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 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 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 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
19.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指出“窗”和 “门”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 作者把这二者对举有什么用意?(6 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干干净净的傅雷(节选) 刘水清 公元 1966 年 9 月 2 日凌晨,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馥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象风吹绉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 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 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 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自古 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 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的 9 月 2 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 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 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 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 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 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 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
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 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己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 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 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期的生活费,并说: “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 是惟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 道来,共 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 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 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 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 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傅雷把这 种严谨的为文之风又用在教子上。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 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重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 饭菜咀嚼是否发生丧失礼貌的响声。对孩子做到了无微不至,仁至义尽,把孩子打造得璞玉浑金,天 然所成。按他的话讲“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朵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他不仅把巴尔扎 克的系列小说翻译给中国读者享受,还把一个饮誉海外的音乐家的儿子傅聪献给了全世界人民。 傅雷干浄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 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粲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认为傅雷一生清白认真,干干净净,在那是非颠倒的十年动乱中能保持自己的气节,是 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 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 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 55.29 元的房租,没 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 600 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期的生活费,并说: “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 是惟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 13 条。最后剩下的 53.30 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 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 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 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 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傅雷把这 种严谨的为文之风又用在教子上。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 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重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 饭菜咀嚼是否发生丧失礼貌的响声。对孩子做到了无微不至,仁至义尽,把孩子打造得璞玉浑金,天 然所成。按他的话讲“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朵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他不仅把巴尔扎 克的系列小说翻译给中国读者享受,还把一个饮誉海外的音乐家的儿子傅聪献给了全世界人民。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 月 3 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 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粲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作者认为傅雷一生清白认真,干干净净,在那是非颠倒的十年动乱中能保持自己的气节,是 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