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聚落地理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508.97KB,团购合买
重点掌握聚落、城市、乡村的概念,城市化及城市化机制,城市规模结构,城市地域结构,集镇,集市特征等,城市和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熟悉城的起源和发展,城镇设置标准,城市景观的环境感知,村落的类型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教学目标:重点掌握聚落、城市、乡村的概念,城市化及堿市化机制,城市规模结枃,城市地域结枃,集镇,集市特征等,城市和村落与环境的关系 熟悉城的起源和发展,城镇设置标准,城市景观的环境感知,村落的类型等。 聚落与聚落地理学 聚落( settlement),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不仅在聚落内 部有各种企业商店进行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而且聚落内部也进行着农副业生产以及文化娱乐活动。聚落是人们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心。在地图上常 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聚集中心,具有多种功能。首先是居 含周和号8 门研究聚落形成发展、组合分布以及发展演化规律的学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聚落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聚落形成条件与发展演化规律 研究聚落形成、发展与其周围特定环境的关系,分析区位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条件等对聚落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聚落分类研究 括規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通过对一国或一地区聚落地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和方法,划分岀各种类型的聚落。聚落分类硏究主要侧重职能分类,其方 3.聚落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主要内容是在聚落内部分化为居住、公用、商业、仓储、工业、交通、生态保护等功能区域的情况下,研究这些区域的特点,研究各种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而研究整个聚 4.聚落体系与结构 聚落规模体系、空间体系、职能体系内涵极为丰富.聚落规模体系是人口数量、用地范围、经济总量的综合体现,一个区域由不同等级的内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农村 城镇化是人类居住地变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各国政府、学者极为关注的世界性课题。研究城镇化发展历程、标志与类型、动力机制 6.聚落问题 在聚落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聚落规模过大,就会产生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宅紧张、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规模过小,布局分散,则难以形成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人们居住形式的发展与变化,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巢居阶段。乡村聚落,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逐步形成的。在远古时代,人类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生活。传说中的古代人类是 巢居的。巢居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潮湿、多虫蛇、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地区,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居住方式 2穴居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大约150万年到30~40万年前的晚期猿人阶段,人们逐渐脱离树栖 生活,天然洞穴就成为最理想的住所,用来躲避野兽和风雪。天然山洞并不是到处存在的,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和扩散,以及人类制造工具和技术的提 高,生活地域进一步扩大,但他们仍不能达到建筑房屋的水平,他们在乎地上居住也是采取挖掘洞穴,加以简单地覆盖而成。因此,穴居并不一定是天 然洞穴。 3原始村落阶段。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居住从洞穴向地面发展。房屋和村落的出现,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4聚落发展完善阶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也出现了真正的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居民点。聚落的产生 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得农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交换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固定交换场所的出现,这就是人 类社会集市的萌芽。第二次社会大分 仅形成了与农业相互依存的原始制造业,也大大提高了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供交换的产品大量增加,从 j使得产品交换的频率增加和范围开展,也扩大了交换场所的规模。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集市与城郭相结合的趋势。人类进λ奴隶社会出现了专I 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这就是人类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流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进步,也是早期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和标志。而且 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人类开始在聚集区周围筑城,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兴建了城市,于是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了 城市 一、城市 1.城市的概念:最早的城市的概念,“城”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 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市”指商品交易的场所。在城市产生以前,市没有固定的场所。人们在特定的地点在特定的时间相互 交易,形成集市 城市: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类型,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 (1)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是二、三产业的空间载体 (2)具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 共服务设施,人口、产业、资金、技术、文化要素密集。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 (4)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乡村。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 (5)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有别于乡村 (6)从 具有双重空间特征。即城市本身是一个面状空间类型,是由各种自然、社会、经济要素及城市各组成部门有机结合的地 域单元,内部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从区域上看,是一个“点”,是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城市划分的标准 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密度不同,划分标准也很不一致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以人1万人以上的居民点,为城镇标准的有塞内加尔、马来西亚、西班牙、瑞土等国家:5000人以 上的有加纳、伊朗、奥地利、孟加拉、马达加斯加等国家:2500人以上的有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因家:2000人以上的有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加 速、利比里亚、法国、卢森堡、荷兰等国家:1500人以上的有巴拿马、哥伦比亚、爱尔兰等国:1000人以上的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500 人以上的有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200人以上的有丹麦、瑞典、冰岛等国

教学目标:重点掌握聚落、城市、乡村的概念,城市化及城市化机制,城市规模结构,城市地域结构,集镇,集市特征等,城市和村落与环境的关系。 熟悉城的起源和发展,城镇设置标准,城市景观的环境感知,村落的类型等。 第一节 聚落 一、聚落与聚落地理学 聚落(settlement),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不仅在聚落内 部有各种企业商店进行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而且聚落内部也进行着农副业生产以及文化娱乐活动。聚落是人们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心。在地图上常 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聚集中心,具有多种功能。首先是居 住功能;其次是经济功能;第三,社会功能。 聚落地理学(Settlement Geography)又称居民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聚落形成发展、组合分布以及发展演化规律的学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 象就是聚落本身,按聚落规模和性质大小,又可以分为乡村聚落地理学(Rural Settlement Geography)和城市地理学(Urban Geography)两大分支学 科。 乡村聚落地理学又称农村聚落地理学,也有人称为村落地理学(Village Geography),是研究乡村地域人类聚居地的形成、分布与发展变化规律的 一门学科。它着重研究乡村聚落的形成、功能、组合分布、类型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聚落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聚落形成条件与发展演化规律 研究聚落形成、发展与其周围特定环境的关系,分析区位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条件等对聚落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2.聚落分类研究 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通过对一国或一地区聚落地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各种类型的聚落。聚落分类研究主要侧重职能分类,其方 3.聚落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主要内容是在聚落内部分化为居住、公用、商业、仓储、工业、交通、生态保护等功能区域的情况下,研究这些区域的特点,研究各种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而研究整个聚 4.聚落体系与结构 聚落规模体系、空间体系、职能体系内涵极为丰富。聚落规模体系是人口数量、用地范围、经济总量的综合体现,—个区域由不同等级的内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农村 5.城镇化 城镇化是人类居住地变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各国政府、学者极为关注的世界性课题。研究城镇化发展历程、标志与类型、动力机制 6.聚落问题 在聚落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聚落规模过大,就会产生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宅紧张、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规模过小,布局分散,则难以形成 三、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人们居住形式的发展与变化,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巢居阶段。乡村聚落,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逐步形成的。在远古时代,人类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生活。传说中的古代人类是 巢居的。巢居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潮湿、多虫蛇、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地区,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居住方式。 2.穴居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大约150万年到30~40万年前的晚期猿人阶段,人们逐渐脱离树栖 生活,天然洞穴就成为最理想的住所,用来躲避野兽和风雪。天然山洞并不是到处存在的,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和扩散,以及人类制造工具和技术的提 高,生活地域进一步扩大,但他们仍不能达到建筑房屋的水平,他们在乎地上居住也是采取挖掘洞穴,加以简单地覆盖而成。因此,穴居并不一定是天 然洞穴。 3.原始村落阶段。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居住从洞穴向地面发展。房屋和村落的出现,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4.聚落发展完善阶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也出现了真正的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居民点。聚落的产生 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得农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交换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固定交换场所的出现,这就是人 类社会集市的萌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不仅形成了与农业相互依存的原始制造业,也大大提高了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供交换的产品大量增加,从 而使得产品交换的频率增加和范围开展,也扩大了交换场所的规模。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集市与城郭相结合的趋势。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 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这就是人类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流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进步,也是早期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和标志。而且 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人类开始在聚集区周围筑城,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兴建了城市,于是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了。 第二节 城市 一、城市 1.城市的概念:最早的城市的概念,“城”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 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市”指商品交易的场所。在城市产生以前,市没有固定的场所。人们在特定的地点在特定的时间相互 交易,形成集市。 城市: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类型,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 济、文化、活动中心。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1)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是二、三产业的空间载体。 (2)具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 (3)具有上下水,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口、产业、资金、技术、文化要素密集。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 村。 (4)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乡村。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 (5)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有别于乡村。 (6)从空间角度看,城市具有双重空间特征。即城市本身是一个面状空间类型,是由各种自然、社会、经济要素及城市各组成部门有机结合的地 域单元,内部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从区域上看,是一个“点”,是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二、城市划分的标准 (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密度不同,划分标准也很不一致。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以人1万人以上的居民点,为城镇标准的有塞内加尔、马来西亚、西班牙、瑞士等国家;5000人以 上的有加纳、伊朗、奥地利、孟加拉、马达加斯加等国家;2500人以上的有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因家;2000人以上的有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加 速、利比里亚、法国、卢森堡、荷兰等国家;1500人以上的有巴拿马、哥伦比亚、爱尔兰等国;1000人以上的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500 人以上的有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200人以上的有丹麦、瑞典、冰岛等国

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这类国家有埃及、蒙古、土耳其、巴西、海地、危地马拉、毛里求斯、哥斯达黎加等国 3.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规定首都为城镇,其余为乡村的国家有布隆迪、冈比亚等:规定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 乡村的国家有苏丹、摩洛哥、贝宁、乍得等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其非农业人口例规定城镇标准。如南斯拉夫、前苏联等国。 5.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如印度规定城镇系指地方行政中心以及人口超过5000人,人口密度大于390人/km2,至少有3/4 的成年男子不以农业为生的居民点 (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我国属堿市范畴的居民点分为堿市和城镇,合称市镇,属乡村范畴的居民点包括集镇和村庄。城乡划分主要根据聚居地的人口规模、职业构成和行 政地位与行政范围。我国设置市的标准基本没变,而设置镇的标准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化 993年的设市标准分为设立县级市的标准和设立地级市的标准,综合了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城市功能和非农产业发达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 设立县级市的最低人口标准是非农业人口8万人 1993年设镇标准如下 设立县级市的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撒 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2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衣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 是的业广值在工欢业产值中不低手%,#不低于化无国性声动值手死第三产业产值在的生产值卡比达 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15万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干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二海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400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撒县 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0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7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衣产业的人口不 低于25%,并不少于12万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1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 到20%以上等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5%,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衣产业的人口不低于6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 于20%,并不少于10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60%,并不低于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 20%以上等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5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设市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1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 乡、镇以上工业产值超过40亿乙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25亿元,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亿元,上解支出超过50%,经济发达,布局合理 且 沿江、沿边境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口岸,以及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 治、军事、外交等特殊 县地镇非农业人口不低于6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4万 心的镇,如确有必要,可撤镇设市。设市时,非农业人口不低于10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 业的入口不低于8万。地方本级预算内 入不低于人均500元,上解支出不低于财政收入 古紧贤生总完上中注具種慈出口閂址生点的法5在业地焦艺 售物价指数上涨情况,由民政部报经国务院批准适时调整 2、镇。现行的设镇标准是1984年颁布的。建镇标准规 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000人的,可以建 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 建制 现在已经着手进行修改。 三、城市与环境的关系 1、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般来说,影响城市的区位条件,主要是防卫与交通。城市的基本特征就是它周围有城墙包围,其目的在于防守。所以,很多城市在开始时大多把 这个条件放在重要位置 何利用地理条件以增强其防卫能力 (1)从防卫的角度出发 在利用海洋方面城的防能力,在城墙面把一道护城:在利用天然河流上,对防守最有利的条件是河心岛或于河流汇合处或曲流形 成的三面环水的“半岛 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 口方面,“居高临下”和“一夫当关,万夫 地势高,扼往来要冲,是选择城址的理想场所,局部高地则成为卫城之地 的吸引范围和服务范围就是决定城市的规模、作用、地位及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吸引范围与服务范围又与交通条件和交通工具有密切联系。 主要表现在: 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水运比陆运相对便宜,这是水运的一个优点。大城市大多在河流附近。如沿河流、沿运河还出现许多城市:河口处可以 流相通,容易转向海外,所以不少河口处的港口城市成为全流域的最大城市:在两条或多条河流汇合处,水陆交通的转运点以及水运起点,水运 的转折处,比一般水运点的城市重要些。特别是在山区,由于交通多沿河延伸,城市与聚落也多沿河两岸排列 关系。沿陆上交通线会出现 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海上交通成为世界上商品交换上重要运输方式,特别是对数量多、质量重、体积大的商品具有绝对运输优势。世界上最大 的城市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区 2、城市与自然环境 地质环境与城市。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是否在断裂带上、建筑物的 防镱经等疑:时的建墙所经继的绝影类手费都切应 分密切。一般说来,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此外,在两种地形结合点上容易形 气候与城市。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要注意取暖、防冻。特别突出的要注意城市本身所带来的严重气候影响问题。还有污染扩散 源与城市。城市是生产、消费和居民较集中的地方,其生产和生活用水较多,这就需要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符合要求的水。因此 市的生物环 市是人创造的取代了自然景观的文化景观,由于没有注意吸收自然景观的一些成分,造成城市很多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合理 建设和布局行道树、小块的花坛、草坪、水面等,可以减轻城市污染,缓和环境问题,又可增加美感,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这类国家有埃及、蒙古、土耳其、巴西、海地、危地马拉、毛里求斯、哥斯达黎加等国。 3.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规定首都为城镇,其余为乡村的国家有布隆迪、冈比亚等;规定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 乡村的国家有苏丹、摩洛哥、贝宁、乍得等。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其非农业人口例规定城镇标准。如南斯拉夫、前苏联等国。 5.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如印度规定城镇系指地方行政中心以及人口超过5000人,人口密度大于390人/km2,至少有3/4 的成年男子不以农业为生的居民点。 (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我国属城市范畴的居民点分为城市和城镇,合称市镇,属乡村范畴的居民点包括集镇和村庄。城乡划分主要根据聚居地的人口规模、职业构成和行 政地位与行政范围。我国设置市的标准基本没变,而设置镇的标准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化。 1、城市 1993年的设市标准分为设立县级市的标准和设立地级市的标准,综合了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城市功能和非农产业发达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 设立县级市的最低人口标准是非农业人口8万人。 1993年设镇标准如下: 一、设立县级市的标准 (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2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 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15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1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1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 到20%以上等。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干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400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0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7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 低于25%,并不少于12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1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 到20%以上等。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5%,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6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 于20%,并不少于10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60%,并不低于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 20%以上等。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5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设市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1.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 2.乡、镇以上工业产值超过4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25亿元,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上解支出超过50%,经济发达,布局合理 的县。 3.沿海、沿江、沿边境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口岸,以及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 4.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地方设市时,州(盟、县)驻地镇非农业人口不低于6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4万。 (五)少数经济发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如确有必要,可撤镇设市。设市时,非农业人口不低于10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 业的入口不低于8万。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500元,上解支出不低于财政收入60%,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高于90%。 二、设立地级市的标准 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 值占8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 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设立县级市及地级市标准中的财政收入指标,将根据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情况,由民政部报经国务院批准适时调整。 2、镇。现行的设镇标准是1984年颁布的。建镇标准规定: 第一,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第二,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000人的,可以建 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上述两项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也可以建镇。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 第四,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 建制。 现在已经着手进行修改。 三、城市与环境的关系 1、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般来说,影响城市的区位条件,主要是防卫与交通。城市的基本特征就是它周围有城墙包围,其目的在于防守。所以,很多城市在开始时大多把 这个条件放在重要位置,考虑如何利用地理条件以增强其防卫能力。 (1)从防卫的角度出发选择区位,利用地理条件,以增强其防卫能力。主要表现: 在利用河流方面,为了增强城的防卫能力,在城墙外面挖一道护城河;在利用天然河流上,对防守最有利的条件是河心岛或于河流汇合处或曲流形 成的三面环水的“半岛”形位置;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 在利用制高点和隘口方面,“居高临下”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高,扼往来要冲,是选择城址的理想场所,局部高地则成为卫城之地。 (2)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城市的吸引范围和服务范围就是决定城市的规模、作用、地位及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吸引范围与服务范围又与交通条件和交通工具有密切联系。 主要表现在: 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水运比陆运相对便宜,这是水运的一个优点。大城市大多在河流附近。如沿河流、沿运河还出现许多城市;河口处可以与全河 流相通,容易转向海外,所以不少河口处的港口城市成为全流域的最大城市;在两条或多条河流汇合处,水陆交通的转运点以及水运起点,水运转陆运 的转折处,比一般水运点的城市重要些。特别是在山区,由于交通多沿河延伸,城市与聚落也多沿河两岸排列。 城市与陆运的关系。沿陆上交通线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 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海上交通成为世界上商品交换上重要运输方式,特别是对数量多、质量重、体积大的商品具有绝对运输优势。世界上最大 的城市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区。 2、城市与自然环境 地质环境与城市。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是否在断裂带上、建筑物的 防震等级等问题。同时不同的地质条件,会影响到地面承载力,也应考虑。 地形与城市。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说来,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此外,在两种地形结合点上容易形 成城市。 气候与城市。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要注意取暖、防冻。特别突出的要注意城市本身所带来的严重气候影响问题。还有污染扩散。 水资源与城市。城市是生产、消费和居民较集中的地方,其生产和生活用水较多,这就需要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符合要求的水。因此,城市多布局在河畔、湖滨、海岸 等地。 城市的生物环境。城市是人创造的取代了自然景观的文化景观,由于没有注意吸收自然景观的一些成分,造成城市很多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合理 建设和布局行道树、小块的花坛、草坪、水面等,可以减轻城市污染,缓和环境问题,又可增加美感,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四、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 涵义: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是全球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是人口的集中过程: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 形式城市化:人口及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非农地域(城市地域》的过程。结果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功能城市化:堿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结果是城市特征强化、城市现代化。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紧密联系。根据全球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动力因素和发展特征,可将全球城市化分为下 列几个阶 (1)内部市区城市化 进入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专业化与地域经济体系的形成,区域要素及人口向城市聚集,第二、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经济职能。形成以商业服务区和 办公区集中、交通线路汇集的城市核心区。 全心城市化发区成为人口建筑,经济高密度地域土地利用呈现多样化特点城市功能分区体系逐渐形成:为节约利用土地城市向上向下立体发展 展到后期阶段产生 过于稠密、用地紧张、地价昂贵、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等,使原有城市核心区的经济 集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核心区空间地域扩散成为客观必然。 外围市区指城乡接合部(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前进扩张、乡村后退、变化最快的地带。其城市化主要表现:①对外交通设施延伸。②工业扩展。③住宅扩散 此外,住宅扩散带动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体育设施等的扩 郊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与城市经济联系密切。 郊区城市化特点:①土地利用集约化 粮食、蔬菜、水果、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城市对其多样需求使郊区土地利用集约化、多样化。作物商品化一一劳动商品 化一一土地商品化。②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工业、商业向郊区的转移:及乡镇企业发展,郊区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③城市网络化。城市各种交通、通信设施不断向 郊区延伸使之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4)逆城市化阶段 原因:①人们为了寻求田园式居住环境,离开大城市:②交通、通讯技术发展使工业布局的限制性因素减少,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低廉的土地价格,企业布局迁向中小 城镇,或把子公司、分厂设在中小城 逆城市化( Counter urbanization)是指堿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 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 3、城市化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及剩余粮食,是城市存在的必要条 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非农部门兴起的必要条件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化 的快速发展是由于: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国际服务业的全球扩散,全球性金融网络的出现剌激了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居民对消费 服务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正相关。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規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堿差异明显:(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中国城市化特征: )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3)城市規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 五、城市规模结构 1.城市体 城市与 城市与地区之间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 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 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 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 机整体,就是城市体系 城市系统内,大小城市还有等级从属及职能联系的关系,按大、中、小,按规模职能有规律的排列与组合,即为城市的等级结构。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首位城市法则。( law of the Primate City) 沛小 界51个国家)的首都比全国城市系统中的重要城市大许多倍 个国家在首位 首位城市:国也可有两个音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 定是首位城市。因此,法则修改为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 则作用明显 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P1 S Pl P2(P2+P+P)(P2+P3+…+P) 4城市指数 l1城市指数 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布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堿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 模越小的堿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堿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顺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 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 金字塔可以分析 家、地区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特点和存在问題及变化趋势

四、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 断提高。 涵义: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是全球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是人口的集中过程;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 化不仅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还包括人们乡村思想意识、行动方式、生活方式向城市转化的过程。 形式城市化:人口及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非农地域(城市地域)的过程。结果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功能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结果是城市特征强化、城市现代化。 2.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紧密联系。根据全球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动力因素和发展特征,可将全球城市化分为下 列几个阶段。 (1)内部市区城市化 进入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专业化与地域经济体系的形成,区域要素及人口向城市聚集,第二、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经济职能。形成以商业服务区和 办公区集中、交通线路汇集的城市核心区。 特征:城市核心区成为人口、建筑、经济高密度地域;土地利用呈现多样化特点;城市功能分区体系逐渐形成;为节约利用土地城市向上、向下立体发展。 核心区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产生“城市病”:人口过于稠密、用地紧张、地价昂贵、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等,使原有城市核心区的经济 发展由聚集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核心区空间地域扩散成为客观必然。 (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指城乡接合部(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前进扩张、乡村后退、变化最快的地带。其城市化主要表现:①对外交通设施延伸。②工业扩展。③住宅扩散。 此外,住宅扩散带动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体育设施等的扩散。 (3)郊区的城市化 郊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与城市经济联系密切。 郊区城市化特点:①土地利用集约化。提供粮食、蔬菜、水果、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城市对其多样需求使郊区土地利用集约化、多样化。作物商品化--劳动商品 化--土地商品化。②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工业、商业向郊区的转移;及乡镇企业发展,郊区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③ 城市网络化。城市各种交通、通信设施不断向 郊区延伸使之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4)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地域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原因:①人们为了寻求田园式居住环境,离开大城市;②交通、通讯技术发展使工业布局的限制性因素减少,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低廉的土地价格,企业布局迁向中小 城镇,或把子公司、分厂设在中小城镇。 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 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 3、城市化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及剩余粮食,是城市存在的必要条件; 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非农部门兴起的必要条件。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化。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由于: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国际服务业的全球扩散,全球性金融网络的出现刺激了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居民对消费 服务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正相关。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4、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中国城市化特征: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 际差异明显。 五、城市规模结构 1.城市体系 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即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 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 机整体,就是城市体系。 城市系统内,大小城市还有等级从属及职能联系的关系,按大、中、小,按规模职能有规律的排列与组合,即为城市的等级结构。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首位城市法则。(1aw of the Primate City) 杰佛逊(Jefferson)1939年提出。他观察到一些国家(世界51个国家)的首都比全国城市系统中的重要城市大许多倍。认为一个国家在首位城市下 分众多中小城市系统。后又经过修改,认为有些国家的首都不一定是首位城市。因此,法则修改为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 首位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作用明显。 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首位度       4 城市指数            11 城市指数 (2)城市金字塔。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布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 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顺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 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 金字塔可以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城市数 规模级(人) 1990 城市数 >700万 400-700万 200-400万 200万 10-20万 城市数(>10万) 1980年[190年 中国1998年和1990年城市金字塔图 使某一规棱绝规模和该在国家或区域城市中城 戚市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之间所存在的规律,叫做位序一规模律 1949年齐夫提出了城市规模分布模型: P 式中P为第r位城市人口:P1为最大城市的人口:r为P城市的位序 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是最大城市的人口的1/2,第三位是最大城市的人口的1/3,依次类推 现在普遍使用罗特卡模型 Pr为第r位城市的人口数:P1为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数:r为位序:q为常数 在实际研究 P 中,一般把上式作对数变换,即 lg P=1gP-qlgr 对一个城市体系中的每个城市按位序和规模进行“y=a+bx”线性回归分析。b值是回归线的斜率。|b|值接近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捷夫的理想 b|值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很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够发育,首位度较高:|b|值小于1,说明城市人口比较分散,分布在各 等级城市里,高位次城市规模不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当进行多年对比时,丨b丨变大,说明城市规模分布趋于集中的力量大于分散的力量:丨b 变小,则说明分散的力量大于集中的力量 六、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区指城市中同类活动(如工业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功能区。如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高等教育区、旅游区、政府机关 等都能形成相应住宅区。行政因素:政府部门综合各要素 功能区。历史原因:历史上因工业、或商业著名,而成为工业区,或商业区 2.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有聚卖月要由内力最良起的向中心集: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使其转向区 1)由于城市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它交通方便。城市的中心距离城市的各个方向来说,是较近的,也是方便的、便宜的。正是这个 优点,它会吸引城市内各个方向的顾客。再有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市中心商业比较发达,供应各式各样的商品,也就吸引顾客。顾客多了,也会把别 的服务部门,如饮食、交通、旅行社、宾馆、娱乐场、邮电、通讯、银行等都吸收过来。其提供多而方便的设施,就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人就招致更 多服务。这些就是市中心区位产生的集聚力,它推动人、物、服务向城市中心集聚 2)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导致人们的心理作用。例如在旧金山,原来的金融业由于就近港口而发展起来。现在因填海,港口 已向前延伸。可是,原先的金融业却己形成自己的知名度,继续留在原地,还吸引新的金融单位在这里集中 市的集聚力也不是无限的,当其作用发挥到一定程度时,也会走向反面。由于集聚吸引大量的人、大量的车流,结果造成人口过多、交通阻塞 这样便利的条件转为不方便,舒适的环境由于车 的空气污染变得对生活与健康不利。这种变化也就迫使人离开小心地区向郊区转移 汽车的普 及为富有阶级离 洋房环境提 便。这时城市就 与集聚力相反自 即离散力 (2)离散力。离散力是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1)是经济条件方面。原来城市中心的商业区由于在商业区周围原高级住宅区的富有阶级转到郊区后,营业额下降,其经济效益亦随之下降。另 方面,由于原来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该地区的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造成高的成本与负担。这两方面的问题使得这些企业无法纪 续下去,不得不选择搬迁这一措 以,一些在中心地区的服务业就随着富有阶级也转向郊区。这就是所说的城市分散化过程(或郊区化过程) 2)是社会条件方面。由于分散化过程,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市中心开始衰落,原来空出来的富有阶级居住区被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因此,城市中 心的声望开始下降,相反,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增强其吸引力,就加速城市的分散化过程 田,要花关碳金清球越数和理的社会问题,城市的基础设施闲置不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居民转向部区又占据了不少农 3)摩擦力。是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指各种各样的门槛,如自然地理条件、技术设施条件、城市结构和生态环境等。 于集聚力、离散力、摩擦力相互作用,形成城市的地域结构

中国1998年和1990年城市金字塔图 (3)位序规模律(Rank—Size Rule) 某一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城市中城市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之间所存在的规律,叫做位序—规模律。 1949年齐夫提出了城市规模分布模型: 式中P 为第r位城市人口;P 为最大城市的人口;r为P 城市的位序。 即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是最大城市的人口的1/2,第三位是最大城市的人口的1/3,依次类推。 现在普遍使用罗特卡模型: P 为第r位城市的人口数;P 为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数;r为位序;q为常数。 在实际研究 中,一般把上式作对数变换,即 对一个城市体系中的每个城市按位序和规模进行“y=a+bx”线性回归分析。b值是回归线的斜率。︱b︱值接近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捷夫的理想 状态;︱b︱值大于l,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很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够发育,首位度较高;︱b︱值小于l,说明城市人口比较分散,分布在各 等级城市里,高位次城市规模不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当进行多年对比时,︱b︱变大,说明城市规模分布趋于集中的力量大于分散的力量;︱b ︱变小,则说明分散的力量大于集中的力量。 六、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区指城市中同类活动(如工业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功能区。如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高等教育区、旅游区、政府机关 区、金融区、交通运输及仓储区等。 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城市各处地租不同,一块土地最终用于付出地租最高的那项活动。社会因素:指城市人口按职业、社会阶 层、种族、文化宗教等分成的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如收入不同形成高级和低级住宅区, 又如知名度和宗教信仰,以及种 族等都能形成相应住宅区。行政因素:政府部门综合各要素,引导或划定功能区。历史原因:历史上因工业、或商业著名,而成为工业区,或商业区。 2.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有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使其转向郊区。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1)由于城市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它交通方便。城市的中心距离城市的各个方向来说,是较近的,也是方便的、便宜的。正是这个 优点,它会吸引城市内各个方向的顾客。再有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市中心商业比较发达,供应各式各样的商品,也就吸引顾客。顾客多了,也会把别 的服务部门,如饮食、交通、旅行社、宾馆、娱乐场、邮电、通讯、银行等都吸收过来。其提供多而方便的设施,就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人就招致更 多服务。这些就是市中心区位产生的集聚力,它推动人、物、服务向城市中心集聚。 2)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导致人们的心理作用。例如在旧金山,原来的金融业由于就近港口而发展起来。现在因填海,港口 已向前延伸。可是,原先的金融业却已形成自己的知名度,继续留在原地,还吸引新的金融单位在这里集中。 城市的集聚力也不是无限的,当其作用发挥到一定程度时,也会走向反面。由于集聚吸引大量的人、大量的车流,结果造成人口过多、交通阻塞, 这样便利的条件转为不方便,舒适的环境由于车辆造成的空气污染变得对生活与健康不利。这种变化也就迫使人离开小心地区向郊区转移。小汽车的普 及为富有阶级离开中心,居住郊区花园洋房环境提供了方便。这时城市就出现了与集聚力相反的力,即离散力。 (2)离散力。离散力是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1)是经济条件方面。原来城市中心的商业区由于在商业区周围原高级住宅区的富有阶级转到郊区后,营业额下降,其经济效益亦随之下降。另一 方面,由于原来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该地区的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造成高的成本与负担。这两方面的问题使得这些企业无法纪 续下去,不得不选择搬迁这一措施。所以,一些在中心地区的服务业就随着富有阶级也转向郊区。这就是所说的城市分散化过程(或郊区化过程)。 2)是社会条件方面。由于分散化过程,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市中心开始衰落,原来空出来的富有阶级居住区被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因此,城市中 心的声望开始下降,相反,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增强其吸引力,就加速城市的分散化过程。 城市的分散化,造成城市中心失业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的基础设施闲置不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居民转向部区又占据了不少农 田,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 (3)摩擦力。是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指各种各样的门槛,如自然地理条件、技术设施条件、城市结构和生态环境等。 由于集聚力、离散力、摩擦力相互作用,形成城市的地域结构。 r 1 r r 1

3.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城市地域结枃是指城市地域内部,各种不同的功能区在空间上的有机联系,共同构建的城市整体。城市地域结构理论有 1)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模型 1.中心商务区 带 Ⅲ,工人家庭带 Ⅳ.中产阶级住宅排 V.通勤带 主。V为通勤带,住户在城内工作、郊外居住,收入高,多为花园式的单户f会民(心 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城市结构呈5 圆带的结构模式。I.是中 这是城市商业、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地带 犯罪率高的地区,房屋和街道破旧 住宅区。以独户住宅、高级公寓为 2)扇形理论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Hoyt)于1939年提出的。发现高房租区多沿着方便的交通线从中心业务区向外延伸,又多建在风景优美的地区。即在交 通工具影响下,城市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扇形模型 1.中心业务地区2.批发轻工业区 3.低级住宅区4.中级住宅区 5.高级住宅区 该理论是在同心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运输系统理论,故研究方法比同心圆理论进了一步。形成扇形的原因首先是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 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其次,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条件较好地区,如滨海地区较远处的空阔地区。离市区及中心地区远就需有快速交通线 霍伊特的扇形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型中加上交通因素的作用而得出。特别是近些年来私人汽车与道路的发展,离市中心的距离的影响遂被快速交通所 减弱,因而出现扇形的地域结构 3)多核心理 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一个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种种功能区而发展起来的。由于种种功能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区位,从而形 成多核心的地域结构。如工业区要与高级住宅区分隔;商业区要有方便的交通:大学城则与知识阶层、高技术人员住宅区及书店联在一起;银行业与商 业、批发业有紧密的联系:一些占地面积大的家具、汽车等的销售点为避免支付高房租和高地价而转向地价和房租便宜的边缘地区等 [ 多模型 1.中心业务地区2.批发轻工业地区 3.工人住它区4,中级仕宅区 5.高级住宅区6.重工业区 7·次等业务地区8.郊外住宅区

3.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地域内部,各种不同的功能区在空间上的有机联系,共同构建的城市整体。城市地域结构理论有: 1)同心圆理论 城市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城市结构呈5个同心圆带的结构模式。Ⅰ.是中心商务区。这是城市商业、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地带 及交通运输中,多高层建筑。Ⅱ.是过渡地区。该区最初为富人居住区,后因环境质量下降,逐渐成为贫民集中,犯罪率高的地区,房屋和街道破旧。 Ⅲ.是工人住宅区。多为工厂工人集中的住宅区,住户多是由有固定收入的第Ⅱ带居民移人的。Ⅳ.为中产阶级住宅区。以独户住宅、高级公寓为 主。 V.为通勤带,住户在城内工作、郊外居住,收入高,多为花园式的单户住宅。 2)扇形理论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Hoyt)于1939年提出的。发现高房租区多沿着方便的交通线从中心业务区向外延伸,又多建在风景优美的地区。即在交 通工具影响下, 城市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该理论是在同心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运输系统理论,故研究方法比同心圆理论进了一步。形成扇形的原因首先是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 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其次,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条件较好地区,如滨海地区较远处的空阔地区。离市区及中心地区远就需有快速交通线 与其联系。高租金地区形成也就吸引中等租金住宅区在其附近发展,以便能分享高租金住宅区己形成的美好环境、便捷交通与社会声望。 霍伊特的扇形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型中加上交通因素的作用而得出。特别是近些年来私人汽车与道路的发展,离市中心的距离的影响遂被快速交通所 减弱,因而出现扇形的地域结构。 3)多核心理论 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一个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种种功能区而发展起来的。由于种种功能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区位,从而形 成多核心的地域结构。如工业区要与高级住宅区分隔;商业区要有方便的交通;大学城则与知识阶层、高技术人员住宅区及书店联在一起;银行业与商 业、批发业有紧密的联系;一些占地面积大的家具、汽车等的销售点为避免支付高房租和高地价而转向地价和房租便宜的边缘地区等

该理论考虑到城市地域发展中诸如区位、聚集、地价、房租等到多种因素及地域分化中各种职能结节作用,比前两种理论更接近现实,但对各核心间的职能联系和不同 等级的核心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等重视不够 城市景观与感知 1)城市景观 ①最明显的是城市城市建筑高度。美国,建筑高度由中心区向四周迅速减低,到边缘区成为1-2层的单户住宅;欧洲,城市景观较为平整 ②著名建筑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如巴黎的铁塔和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歌剧院 ③城市格局。经规划和设计建设的城市,其建筑物单体与组合,道路系统等反映独特的风格与含义。如首都北京,方方正正、堿中套城,反映礼制。 ④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形成的风格。特定地理环境形成特定的风格。沿江、沿河、沿湖的城市利用水体形成城市特色。如在利用水体边缘形成商务区,上海黄浦江外滩: 发展城风景旅游区,杭州。此外,如山城、泉城等,因地理环境特殊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2)城市感知 城市景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活动范围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城市的接触面不同等,会对城市产生各自不同的印象 感知的城市景观(即印象)主要由路、界限、节点、区和路标构成 集镇与农村 乡村聚落和城市一样,是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们生产、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如在乡村聚 品流通 栽培果树、种植粮食、蔬菜 仓库、打谷场和堆放劳动工具等。所不同的是,乡村聚 农村地区的所有居民点,包括村庄和集 在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等因素的作用下,这些乡村聚居地组成了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具层次结构和功能分工群仁 即为乡村聚落体系。乡村聚 落空间结枃特征是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综合状况的标志。乡村聚落地理,以农村地区的居民点为硏究对象,就把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硏究 集镇:是指建制城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指除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其它设镇的地点之外,县以下的多数乡行政中心,具有一定的商业服务 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方 糟与簸是櫚的迎废整 这样的聚落成为 具有一定商业贸易活动的居民点 集镇既无行政上的含意,也无确定的人口标准 是对建制城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集 镇、集市和具有工业生产 发展上有一定的联系 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工业村) 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这是我国一种比 腰技东客量传产假;本有状所有三禽生珍地由乎尽考参闲是地铵别盒,产打工段 对环境的污染也十 2.集市 通较为使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具有固定的交换地点和交换时间,集市为周围乡村地区提供服务,具有中心地的职能。集市的地点一般都交 指交易活动时间是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是按照一定的周期事先确定了的。在时间安排上,相邻市场为了避免竞 不流要复的即劫的全工大,和农楼等 是等级低的集市日是按照等级高的集市日的安排来确定的 米的高求能他 的生计,他必须流动巡回于几个集市才能获得利益,集市日的不重叠性为他提供了巡回的可能性。对于手工艺人的产品和农民的农产品,在一个集市 果销售不完,他可以选择临近的 3)交易的地区性。交易的内容一般是地区内农民生产的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都是面向农民销 售和服务的。(4)集散性。集市起着商品集散的中心作用。 业、服务业、运输业的兴起,集市人口逐新增多,要求有 等各项事业,周围农村也要求集市提供商品信息、资金 项服务 集市逐步加强建设,成为农村地区小范围内经济文化的中心,即转化为镇 是:是去是“告签圣为 乡村聚落周围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大类 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气温、湿度、风向、地形、地质、地貌等方面的差别也是极为悬殊的,因而反映在民居建筑及村镇聚落的形 也必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1)气候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候对于民居及村镇聚落景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气候特征比较显著的地区,这种影响尤为突出。一般来说,当地居民都是利用自然条 件,尽力去适应当地的气候因素来建造住房,并形成相应的居住生活环境 1)各地降水量的大小影响房屋的建筑形式。一般说来,降水多的地方的屋顶坡度大,以利泄水,反之,屋顶坡度小。在气候特别干旱的地区,甚 至屋顶全是平的,可以用来暴晒粮食。 2)地处纬度较高的华北、东北地区,冬季气温极低,尤其东北地区气候寒冷,要求墙与屋顶较厚,一般北向不开窗,向南开大窗,建筑物之间保 持日照间距 采暖。华北地区冬季气候较寒冷,屋顶坡度较平缓,兼顾采暖与通风,除争取日照外还应兼顾采暖与通风 (2)地形、地貌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地形和地貌的变化,对于乡村聚落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无论从村落选址择基,还是到修建,都要慎重地考虑到村落与山形水势的结合,极力利 用有利的自然因素来创造更加适合于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而且达到整个村落和建筑等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1)山地乡村聚落 ①由于坡度的影响,乡村聚落外观富于变化、高低错落有致。在山区,没有能力对自然地形做出较大的改变,一般顺应地形随高就低地修建住房 因此,不仅从单体建筑看其外观很富变化,特别是从整个聚落的景观看,则更是高低错落而层次分明。②山地和平原的接触地带或山坡与冲积扇的接触 地区,为了节省平地用于耕作,常成为乡村聚落的集中地。③一般来说,相对高度越大,乡村聚落就越少、越稀。这与高山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狭小、严 峻有关。④山区的住宅,多用石料建筑,就地取材,形成一种特有的聚落外观。一般房屋的基础都是石料,石料丰富的地力整个墙体都是石料,在有板 岩分布的地区,住宅的屋顶覆盖材料也用石板。⑤山区村落一般布局分散,规模较小 2)平原乡村聚落 在低洼平原地区,乡村聚落由于经常会受到洪水威胁。因此,在易受水淹的河流两岸,湖滨滩地或盆地中心洼地,往往没有聚落分布。村镇主要分 布在山前漫岗的倾斜平原上,这里地势平缓,略有起伏,农田集中,又不受洪水威胁。在河网交织或湖滨江畔地区,在一些不易受到洪水威胁的高地和 圩堤上建造居民点。在圩区,居民点多成条状分布,甚至不具备聚落的形态。在湖荡地区则集中于局部地势较高地段,村镇较大,住宅集中。 3)水源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往往成为村落形成与布局的关键因素。水源地的位置、供水量决定着村落的选址和村落的规模。村落的位置也就必须有水源保证。在干旱、半干旱 地区,聚落的分布与水源的关系显而易见,我国西北地区总体上人口密度较小,但绿洲却是人口高密度的地域。即使在降水相对较为丰富的地区,聚落 分布也明显受到用水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水网稠密的地区,居民取得生活用水很方便,聚落可以十分分散:在河道稀 区,居民点则大而集中, 度稀。在丘陵山区,除个别孤单小村外,一般村落都分布在山麓和开阔的河谷平原。这与居民用水和接近耕作地区有关。山上的孤村或过去的寺院也 多建筑在泉水出露处。村落对水的依赖性还表现在聚落的沿河发展上 在干旱区,泉水量、湖泊水量的大小及变化,会引起周围地区村落规模大小的变化

该理论考虑到城市地域发展中诸如区位、聚集、地价、房租等到多种因素及地域分化中各种职能结节作用,比前两种理论更接近现实,但对各核心间的职能联系和不同 等级的核心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等重视不够。 七、城市景观与感知 (1)城市景观 ①最明显的是城市城市建筑高度。美国,建筑高度由中心区向四周迅速减低,到边缘区成为1—2层的单户住宅;欧洲,城市景观较为平整。 ②著名建筑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如巴黎的铁塔和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歌剧院。 ③城市格局。经规划和设计建设的城市,其建筑物单体与组合,道路系统等反映独特的风格与含义。如首都北京,方方正正、城中套城,反映礼制。 ④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形成的风格。特定地理环境形成特定的风格。沿江、沿河、沿湖的城市利用水体形成城市特色。如在利用水体边缘形成商务区,上海黄浦江外滩; 发展城风景旅游区,杭州。此外,如山城、泉城等,因地理环境特殊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2)城市感知 城市景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活动范围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城市的接触面不同等,会对城市产生各自不同的印象。 感知的城市景观(即印象)主要由路、界限、节点、区和路标构成。 第三节 集镇与农村 乡村聚落和城市一样,是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们生产、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如在乡村聚落有商店和集市进行物资集散和商 品流通,人们在从事农、副业生产、饲养动物、堆积厩肥、栽培果树、种植粮食、蔬菜、设置仓库、打谷场和堆放劳动工具等。所不同的是,乡村聚落 的规模较城市要小,其功能也比较简单。 乡村聚落指除城市以外位于农村地区的所有居民点,包括村庄和集镇。 在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等因素的作用下,这些乡村聚居地组成了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具层次结构和功能分工群体,此即为乡村聚落体系。乡村聚 落空间结构特征是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综合状况的标志。乡村聚落地理,以农村地区的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就把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 的核心。 一、集镇 集镇:是指建制城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指除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其它设镇的地点之外,县以下的多数乡行政中心,具有一定的商业服务 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并且有相应的腹地支持,这样的聚落成为集镇。具有一定商业贸易活动的居民点。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集镇既无行政上的含意,也无确定的人口标准,一般是对建制城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集 镇、集市和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三者在形成和发展上有一定的联系。 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工业村) 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这是我国一种比较特殊的乡村。 这种乡村的出现—般是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效率高,有富余劳动力的地区出现。—般多为利用当地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或当地的矿产 生产工业制品,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一般多为本村农民兼业,所谓的“离土不离乡”。由于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有的工业产品质最 差、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2.集市 指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具有固定的交换地点和交换时间,集市为周围乡村地区提供服务,具有中心地的职能。集市的地点一般都交 通较为便利。利于周围的商品流通。 集市的特点:(1)周期性。指交易活动时间是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是按照一定的周期事先确定了的。在时间安排上,相邻市场为了避免竞争, 集市日一般尽可能的不重复,即指毗邻的几个集市,交错开放的日期。一般是等级低的集市日是按照等级高的集市日的安排来确定的,以减少竞争。 (2)巡回性。集市是流动的市场,商人、手工艺人和农民等需轮流到不同市场,巡回找客,出售货物;对商人而言,一个集市的消费需求不能维持他 的生计,他必须流动巡回于几个集市才能获得利益,集市日的不重叠性为他提供了巡回的可能性。对于手工艺人的产品和农民的农产品,在一个集市如 果销售不完,他可以选择临近的其他集市进行销售。(3)交易的地区性。交易的内容一般是地区内农民生产的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都是面向农民销 售和服务的。(4)集散性。集市起着商品集散的中心作用。 在现代,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大,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的兴起,集市人口逐新增多,要求有相应的居民住宅、道路、通讯、 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文娱等各项事业,周围农村也要求集市提供商品信息、资金信贷、人才和技术指导等项服务。因此, 集市逐步加强建设,成为农村地区小范围内经济文化的中心,即转化为镇。 二、乡村 (一)乡村 乡村是与城市相对而言,就是城市以外的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以田野和散布的居民点景观为主的广阔区域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具有 人口和建筑密度低,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职能水平低,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 一般是由村庄(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构成。 (二)村落与环境 乡村聚落周围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大类。 1、自然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气温、湿度、风向、地形、地质、地貌等方面的差别也是极为悬殊的,因而反映在民居建筑及村镇聚落的形态 上,也必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1)气候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气候对于民居及村镇聚落景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气候特征比较显著的地区,这种影响尤为突出。一般来说,当地居民都是利用自然条 件,尽力去适应当地的气候因素来建造住房,并形成相应的居住生活环境。 1)各地降水量的大小影响房屋的建筑形式。一般说来,降水多的地方的屋顶坡度大,以利泄水,反之,屋顶坡度小。在气候特别干旱的地区,甚 至屋顶全是平的,可以用来暴晒粮食。 2)地处纬度较高的华北、东北地区,冬季气温极低,尤其东北地区气候寒冷,要求墙与屋顶较厚,一般北向不开窗,向南开大窗,建筑物之间保 持日照间距,室内采暖。华北地区冬季气候较寒冷,屋顶坡度较平缓,兼顾采暖与通风,除争取日照外还应兼顾采暖与通风。 (2)地形、地貌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地形和地貌的变化,对于乡村聚落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无论从村落选址择基,还是到修建,都要慎重地考虑到村落与山形水势的结合,极力利 用有利的自然因素来创造更加适合于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而且达到整个村落和建筑等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1)山地乡村聚落 ①由于坡度的影响,乡村聚落外观富于变化、高低错落有致。在山区,没有能力对自然地形做出较大的改变,一般顺应地形随高就低地修建住房。 因此,不仅从单体建筑看其外观很富变化,特别是从整个聚落的景观看,则更是高低错落而层次分明。②山地和平原的接触地带或山坡与冲积扇的接触 地区,为了节省平地用于耕作,常成为乡村聚落的集中地。③一般来说,相对高度越大,乡村聚落就越少、越稀。这与高山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狭小、严 峻有关。④山区的住宅,多用石料建筑,就地取材,形成一种特有的聚落外观。一般房屋的基础都是石料,石料丰富的地力整个墙体都是石料,在有板 岩分布的地区,住宅的屋顶覆盖材料也用石板。⑤山区村落一般布局分散,规模较小。 2)平原乡村聚落 在低洼平原地区,乡村聚落由于经常会受到洪水威胁。因此,在易受水淹的河流两岸,湖滨滩地或盆地中心洼地,往往没有聚落分布。村镇主要分 布在山前漫岗的倾斜平原上,这里地势平缓,略有起伏,农田集中,又不受洪水威胁。在河网交织或湖滨江畔地区,在一些不易受到洪水威胁的高地和 圩堤上建造居民点。在圩区,居民点多成条状分布,甚至不具备聚落的形态。在湖荡地区则集中于局部地势较高地段,村镇较大,住宅集中。 (3)水源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往往成为村落形成与布局的关键因素。水源地的位置、供水量决定着村落的选址和村落的规模。村落的位置也就必须有水源保证。在干旱、半干旱 地区,聚落的分布与水源的关系显而易见,我国西北地区总体上人口密度较小,但绿洲却是人口高密度的地域。即使在降水相对较为丰富的地区,聚落 分布也明显受到用水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水网稠密的地区,居民取得生活用水很方便,聚落可以十分分散;在河道稀少的地区,居民点则大而集中, 密度稀。在丘陵山区,除个别孤单小村外,一般村落都分布在山麓和开阔的河谷平原。这与居民用水和接近耕作地区有关。山上的孤村或过去的寺院也 多建筑在泉水出露处。村落对水的依赖性还表现在聚落的沿河发展上。 在干旱区,泉水量、湖泊水量的大小及变化,会引起周围地区村落规模大小的变化

水对聚落发展的影响有时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如山东苍山县的兰陵镇,用当地的水生产的兰陵美酒,香纯浓郁,美名远扬,兰陵镇也随之得到 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品质很高,发展成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促进了聚落的发展,如辽宁省鞍山市的汤岗子、北京京郊的小汤 (4)当地植被影响到村落建筑 先取 草原地区主要用草做房屋顶铺盖材料:林区用树木捆扎叫做“马架子”的建筑: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人们多用竹木作为建筑材料:傣家竹楼是云南民 风情旅游的重要景观 2、经济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乡村聚落的发展演化常受聚落本身和聚落之外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1)农业与土地利用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1)农业资源数量的影响。任何地区,如果腹地广阔,农业资源越丰富,所能承载的人口越多,聚落规模越大。如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腹地 的大小就是耕地所达的范围,牧区、林区和渔区则是草场、林地、渔业水面的大小。因而农业用地的多寡与村落的兴旺发达有很大的关系。另外,村落 离耕作区的远近影响到聚落的分布与规模,在离大村较远的耕地处,往往建立起零散的小村。一般人多地少地区,耕作精细,土地不能离聚落太远:人 少地多地区则相反,聚落之间的距离大,聚落规模较大而密度较小。 2)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在精耕细作的平原区,一般乡村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聚落规模比较大:而在牧区和高山地区,土地经营比较粗放,聚落比 较稀疏,规模较小 (2)工商业布局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工商业布局对乡村聚落的发展兴衰关系很大 1)乡镇企业的发展常使村镇的规模、面貌、商业、文化等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由于工业本身发展带来的,如兼业人口的增加,用地规模扩大 等。另一方面,乡镇企业使农村经济水平提高,积累了兴建各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资金 2)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会产生新的聚落。接近矿区的某些小镇或村庄就会受到资源开发的带动影响,促进商业的发展与市面的繁荣。资源开发首 先会吸引一批开采工人,这些工人的衣、食、住、行会带动饮食服务、房地产、交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该地区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镇。比如油田 开发,会带动油田周围村庄的发展,矿石的开采使偏僻的山区形成新的聚落 3)商业网点、服务业的布局会促进聚落的发展。生产资料销售点、商店、饮食业等商业网点的设置促进了聚落的 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如小农具制造和修理,浴室的开办等,导致村庄逐渐演化为小镇 4)市场的发展会促进聚落的发展。通过发展商业贸易带动其它非农产业和乡村建设。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某种专业生产为基础形成专业市 场、批发市场,或是因地理位置较好、历史传统悠久而吸引四方商贾形成专业市场、综合市场。二是地处省际交界或不同经济类型区交界的集镇,由于 产品的互补性很强,发展边贸、兴建边城。其职能主要是流通职能,有的兼具政治、文化中心功能 水陆交通方便是乡村聚落最初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集镇形成后,商业贸易、文化生活等的交往又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乡村聚落的大小、分布与交 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如水网地区,往往在河流与大道的交会口形成较大的聚落,沿着河流形成一连串大集镇。山区较大的冲积盆地是整个山区的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 般可形成较大集镇,山谷盆地的所有村落呈向心状态与这个集镇产生经济联系。在孤立的山地,则往往在山的四周形成一些较小的分散的聚落、不能 形成大的集镇 重要交通线的开通常常会促使新聚落产生 线更主要的作用是影响聚落扩展的规模(速度)和形态。交通线对聚落扩展规模(速度)的影响主要是 通过改变聚落交通区位的重要性而实现的,重要公路线的新建或扩建使那些区位较为重要的聚落吸引人增加,从而加快聚落的扩展速度,聚落规模迅速 增大。依托单一方向过境公路发展起来的村落形成条带状村落:依托“十字”型过境公路发育成团块状村落。区域性道路网络影响到宏观村落地域结构 交通网络的建设与村落兴衰息息相 当然,由于处在交通要道位置而发 集镇,也常因地形的变化和道路的改线而引起衰落 3、社会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般讲,生产力低下、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地区,自然因素对于乡村聚落的影响往往是难以逾越的,而在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社会及 文化所起的作用则更为显著。 (1)人口与家庭 人口的增长与减少对乡村聚落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长是聚落不断外扩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口增长不断产生新增人口对居住房屋的需求 成为聚落内部房屋建设的内部驱动力。我国农村目前绝大部分为3、4口人的小家庭,家庭结构小型化也大大增加了乡村聚落的居住需求。相反,人口的 减少是乡村聚落衰落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些乡村的人口往城镇转移,乡村聚落多剩下老龄人口,随着社会的进 步发展,有些乡村聚落必然要逐渐消亡 (2)宗法、伦理、道德观念 我国的四合院住房形式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华北地区,住宅之所以取四合院的形式,宗法礼制观念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些思想在四合院 布局形式中最容易体现:这就是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 又因为村镇聚落基本上是由住宅所组成,所以这种布局形式对于村镇聚落的形态及景观的形成影响也极大。例如某些村镇的街、巷空间基本上就是 四合院住宅的外线所界定的,特别是一些巷道,其侧界面异常封闭,这主要是由于内向布局的四合院住宅绝少对外开窗所致。此外,由于四合院住宅 的平面均为方形或矩形,由此所限定的街巷大体上横平竖直,即使因地形限制而必须转折,也多取曲尺的形式,而很少出现斜向交叉的情况 (3)血缘关系 聚族而居是旧中国常见的枃成居民点的形式,现在,许多村落还以世族的姓氏而命名,如王家村、李家楼、张家湾、孙家庄等。一些大的彳 族,虽然因同一血缘关系而共处于一体,但其内部却有亲疏之分。村落空间往往因这种亲疏关系不同而自然地呈现某种地域上的区化,从而使本 本浑然 体的村落空间,在人们的观念中打上不同的印记。 (4)宗教信仰、风水观念 宗教信仰对乡村聚落也有一定影响,特别对某些地区聚落的结构以及一些宗教聚落的形成发展等。在伊斯兰教地区,清真寺是聚落的重要组成部 分。清真寺、教堂、喇嘛庙等,不但常占有各种不同宗教聚落的中央位置,而且也常是最显著的建筑物。各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信仰和习俗,这同样也 会对乡村聚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代村落的选址必定要先看风水。要选择一定的走向和地形部位。 (5)交往与风俗习惯 聚落所在的地方,必然有交往活动。在村落中,进行经济交往 及交通条件好的地方,出现了商品交易经常化、固定化的集镇 此外,因风俗习惯而出现的公共交往活动也会对聚落形态和 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交往活动多与传统节日相联系。这些风俗习惯 需要有固定购活动场所,比如浙江绍兴一带的看社戏,需要在水 台,每逢社戏的日子,百姓八方云集,带动了小商贩的繁盛,沿街就出现了 些店铺,形成了聚落特有的风格 (6)政治中心地位 如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发展速度显然要快于其它村落。中心村落的行政地位提高同样对村落发展起到加速作用 中也发展了村办工业和个体工业,以及其他行业,按照居住在村庄内人们的经营项目的性质和村庄的不同生产性建筑和公共建筑设施 等,村庄也可以分为农耕业村落、牧业村落、渔业村落、林果业村落、副业村落、狩猎业村落、工矿业村落以及文化村、旅游疗养村落等多种聚落 1、乡村聚落位置分类 聚落的位置,是指一个聚落所在的处所以及它与附近其他聚落和周围广大区域内多种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位置的选择对聚落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乡 村聚落的位置分类如下: 1)按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来分 可将乡村聚落分为平原村落、滨湖村落、沿海村落、三角洲村落、草原村落、山区村落等

水对聚落发展的影响有时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如山东苍山县的兰陵镇,用当地的水生产的兰陵美酒,香纯浓郁,美名远扬,兰陵镇也随之得到 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品质很高,发展成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促进了聚落的发展,如辽宁省鞍山市的汤岗子、北京京郊的小汤 山等。 (4)当地植被影响到村落建筑材料的选取。 草原地区主要用草做房屋顶铺盖材料;林区用树木捆扎叫做“马架子”的建筑;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人们多用竹木作为建筑材料;傣家竹楼是云南民 族风情旅游的重要景观。 2、经济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乡村聚落的发展演化常受聚落本身和聚落之外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1)农业与土地利用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1)农业资源数量的影响。任何地区,如果腹地广阔,农业资源越丰富,所能承载的人口越多,聚落规模越大。如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腹地 的大小就是耕地所达的范围,牧区、林区和渔区则是草场、林地、渔业水面的大小。因而农业用地的多寡与村落的兴旺发达有很大的关系。另外,村落 离耕作区的远近影响到聚落的分布与规模,在离大村较远的耕地处,往往建立起零散的小村。一般人多地少地区,耕作精细,土地不能离聚落太远;人 少地多地区则相反,聚落之间的距离大,聚落规模较大而密度较小。 2)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在精耕细作的平原区,一般乡村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聚落规模比较大;而在牧区和高山地区,土地经营比较粗放,聚落比 较稀疏,规模较小。 (2)工商业布局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工商业布局对乡村聚落的发展兴衰关系很大。 1)乡镇企业的发展常使村镇的规模、面貌、商业、文化等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由于工业本身发展带来的,如兼业人口的增加,用地规模扩大 等。另一方面,乡镇企业使农村经济水平提高,积累了兴建各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资金。 2)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会产生新的聚落。接近矿区的某些小镇或村庄就会受到资源开发的带动影响,促进商业的发展与市面的繁荣。资源开发首 先会吸引一批开采工人,这些工人的衣、食、住、行会带动饮食服务、房地产、交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该地区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镇。比如油田 开发,会带动油田周围村庄的发展,矿石的开采使偏僻的山区形成新的聚落。 3)商业网点、服务业的布局会促进聚落的发展。生产资料销售点、商店、饮食业等商业网点的设置促进了聚落的发展,村庄中某些为农业服务的手 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如小农具制造和修理,浴室的开办等,导致村庄逐渐演化为小镇。 4)市场的发展会促进聚落的发展。通过发展商业贸易带动其它非农产业和乡村建设。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某种专业生产为基础形成专业市 场、批发市场,或是因地理位置较好、历史传统悠久而吸引四方商贾形成专业市场、综合市场。二是地处省际交界或不同经济类型区交界的集镇,由于 产品的互补性很强,发展边贸、兴建边城。其职能主要是流通职能,有的兼具政治、文化中心功能。 (3)交通条件对乡村段落的影响 水陆交通方便是乡村聚落最初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集镇形成后,商业贸易、文化生活等的交往又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乡村聚落的大小、分布与交 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如水网地区,往往在河流与大道的交会口形成较大的聚落,沿着河流形成一连串大集镇。山区较大的冲积盆地是整个山区的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 一般可形成较大集镇,山谷盆地的所有村落呈向心状态与这个集镇产生经济联系。在孤立的山地,则往往在山的四周形成一些较小的分散的聚落、不能 形成大的集镇。 重要交通线的开通常常会促使新聚落产生,交通线更主要的作用是影响聚落扩展的规模(速度)和形态。交通线对聚落扩展规模(速度)的影响主要是 通过改变聚落交通区位的重要性而实现的,重要公路线的新建或扩建使那些区位较为重要的聚落吸引人增加,从而加快聚落的扩展速度,聚落规模迅速 增大。依托单一方向过境公路发展起来的村落形成条带状村落;依托“十字”型过境公路发育成团块状村落。区域性道路网络影响到宏观村落地域结构 形态。 交通网络的建设与村落兴衰息息相关。 当然,由于处在交通要道位置而发展起来的集镇,也常因地形的变化和道路的改线而引起衰落。 3、社会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一般讲,生产力低下、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地区,自然因素对于乡村聚落的影响往往是难以逾越的,而在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社会及 文化所起的作用则更为显著。 (1)人口与家庭 人口的增长与减少对乡村聚落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长是聚落不断外扩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口增长不断产生新增人口对居住房屋的需求 成为聚落内部房屋建设的内部驱动力。我国农村目前绝大部分为3、4口人的小家庭,家庭结构小型化也大大增加了乡村聚落的居住需求。相反,人口的 减少是乡村聚落衰落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些乡村的人口往城镇转移,乡村聚落多剩下老龄人口,随着社会的进 一步发展,有些乡村聚落必然要逐渐消亡。 (2)宗法、伦理、道德观念 如我国的四合院住房形式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华北地区,住宅之所以取四合院的形式,宗法礼制观念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些思想在四合院 布局形式中最容易体现:这就是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 又因为村镇聚落基本上是由住宅所组成,所以这种布局形式对于村镇聚落的形态及景观的形成影响也极大。例如某些村镇的街、巷空间基本上就是 借四合院住宅的外线所界定的,特别是一些巷道,其侧界面异常封闭,这主要是由于内向布局的四合院住宅绝少对外开窗所致。此外,由于四合院住宅 的平面均为方形或矩形,由此所限定的街巷大体上横平竖直,即使因地形限制而必须转折,也多取曲尺的形式,而很少出现斜向交叉的情况。 (3)血缘关系 聚族而居是旧中国常见的构成居民点的形式,现在,许多村落还以世族的姓氏而命名,如王家村、李家楼、张家湾、孙家庄等。一些大的名门旺 族,虽然因同一血缘关系而共处于一体,但其内部却有亲疏之分。村落空间往往因这种亲疏关系不同而自然地呈现某种地域上的区化,从而使本来浑然 一体的村落空间,在人们的观念中打上不同的印记。 (4)宗教信仰、风水观念 宗教信仰对乡村聚落也有一定影响,特别对某些地区聚落的结构以及一些宗教聚落的形成发展等。在伊斯兰教地区,清真寺是聚落的重要组成部 分。清真寺、教堂、喇嘛庙等,不但常占有各种不同宗教聚落的中央位置,而且也常是最显著的建筑物。各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信仰和习俗,这同样也 会对乡村聚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代村落的选址必定要先看风水。要选择一定的走向和地形部位。 (5)交往与风俗习惯 聚落所在的地方,必然有交往活动。在村落中,进行经济交往、商业活动、及交通条件好的地方,出现了商品交易经常化、固定化的集镇。 此外,因风俗习惯而出现的公共交往活动也会对聚落形态和整体空间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交往活动多与传统节日相联系。这些风俗习惯 需要有固定购活动场所,比如浙江绍兴一带的看社戏,需要在水边修建戏台,每逢社戏的日子,百姓八方云集,带动了小商贩的繁盛,沿街就出现了一 些店铺,形成了聚落特有的风格。 (6)政治中心地位 如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发展速度显然要快于其它村落。中心村落的行政地位提高同样对村落发展起到加速作用。 三、村落的类型 现在,村庄中也发展了村办工业和个体工业,以及其他行业,按照居住在村庄内人们的经营项目的性质和村庄的不同生产性建筑和公共建筑设施 等,村庄也可以分为农耕业村落、牧业村落、渔业村落、林果业村落、副业村落、狩猎业村落、工矿业村落以及文化村、旅游疗养村落等多种聚落。 1、乡村聚落位置分类 聚落的位置,是指一个聚落所在的处所以及它与附近其他聚落和周围广大区域内多种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位置的选择对聚落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乡 村聚落的位置分类如下: 1)按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来分: 可将乡村聚落分为平原村落、滨湖村落、沿海村落、三角洲村落、草原村落、山区村落等

般说,在平原、滨湖、沿海、三角洲等地方的乡村聚落,人口较密集,耕地较多,经济、文化等都较发达,社会比较开放,社会流动较频繁,居 民容易接受新事物:草原上多是牧区,原来的牧民多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随着畜牧业的发达和科学化、现代化,多半牧民开始种植牧草,围 困草场,定居下来,形成草原村落:山村村落则多较闭塞落后,人口聚居程度更低,有的山区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够,有的穷山恶水,资源贫乏,多半经 济结构单一、贫困 2)按距离中心城市周围的远近可划分为 城郊聚落和一般乡村聚落, 城郊聚落又可分为近郊和远郊聚落。这种类型的聚落大体以中心堿 心,其经济、文化等向周围辐射,形成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由 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圈层,一般呈现梯度分布的状态 乡村聚落,由于有城市工业、交通、信息、金融、科技、人才、文化等 多方面的支援,经济、社会发展快,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其发展常常可以 般农村聚落先导的作用 2、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乡村聚落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住宅聚集在一起的集聚型聚落,另一种是住宅零星分散的散漫型聚落。 1)集聚型村落又可分团状、带状、环状等三种类型 团状村落平面形态近于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其南北轴与东西轴基本相等,或大致成长方形。这种聚落多分布在我国平原或盆地,在东部平原上极 为常见。带状聚落有因靠近水源而沿河道伸展,或为避免洪水浸淹而沿高地成带状延伸,或沿公路等交通线路两旁分布。其优点是取水和交通方便,离 耕作区较近,但户均占地面积较大 环状聚落多分布在我国山区及湖塘畔。即“环山建”或“环水建”,此种聚落数量较少。 2)散漫型聚落(点状聚落),以孤立农舍为基础,表现为点状分布的形态,实际上是零星散布在地面上的居民住宅,在我国广大山区、牧区较为常 见。居住地自然条件一般较差,劳动生产率低下,人们生活水平不高。也有部分散漫型聚落沿河流或道路分布 聚落形态的不同对农村居民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交往、社区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 3、乡村聚落职能分类 按照其职能,可将乡村聚落划分为农业聚落和非农业聚落两大类型 1)农业聚落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 活动的村落,包括种植业村 林果业村、狩猎业村、副业村等类型 种植业村是指以种植业为主的村 些其他产业,但居民的主要 源是种植业。除从事种植业生产以外,一般还兼营动物饲 养、果树栽培和其他家庭副业。我国 间村落都属于这一类型,但 下游、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东北平原上。此类村落,人 口规模和建筑形式相差部极为明显 牧业村,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有天然草原的地方,居民的职业主要是从事畜牧业劳动,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业。牧村广泛分布于我国半干旱、干旱地 区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及西北其他省区,由于草原载畜量有一定限制,牲畜的放牧半径远大于农耕区的耕作半径,牧村一般小而分散。我国西 北牧民的生活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 落,在产地抽海洋和洁湾滩在优的支浓构词形传很所近,我国东南沿海二有许多专队捕值为主的渔业村 业村,这类村多分布在山区与半山区,居民的主要劳动和收入来源以林业生产为主。在山地丘陵区,有许多经营竹、木等用材林和桑、茶、油 桐、油茶等经济林的林果业村落 单纯的副业村在我国较少,但以副业为主蒹营少量耕作业和林果业的村落却十分常见。如在山区中有以制造石磨、石碑为主的村落,有的村落则以 制造雨伞、竹器、陶器为主,有的平原村落以植桑养蚕为主。 2)非农业聚落虽位于乡村,但并非以经营农业生产为主,介于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的类型。主要包括集镇、工矿业村、旅游村、疗养村等类型。 集镇一般人口较多,从事工、商、文教、行政和其他非农行业的人口比重较大,设有集市和若干商店,一般多为镇、乡、行政村所在地 大城市附属配套厂、小化肥厂、农机修造厂等,使原来的农村变为工业村镇或工农业并重的村镇:另一类是矿业村,是指以采集石子、砂子、煤炭等矿 物为主的村。多分布在有矿产资源的山区或河床地区。如在矿产、森林、水力等资源的开发地建立厂房、作业区、住宅区、商业服务区等,使聚落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分布一般较为分散。 旅游及疗养聚落大部分是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作为居民主要职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的村。位于距大城市、大工业区不太远的风景优美的海滨小村或山 村,主要靠发展与旅游、疗养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商业服务以及旅游商品等行业。 教聚落,在著名的宗教胜地附近,依靠供应僧尼和观光、朝拜游客的膳宿、生活用品以及出售旅游商品而形成的聚落 交通聚落,如渡口、远距离公路的休息站、停泊自船只的小港口等 E边防哨所、边防站及带有军事性质的机场、发射场、实验基地等会形成军事聚落 4、按乡村聚落的规模分类 按聚落的人口聚居规模和生活各方面(生产、生活、文化、教育、服务、贸易设施等)的职能大小进行分类,分为小村、中村和大村。 大村,常是乡政府或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拥有一定数量的代销店和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单位。这种大村多分布在耕地密集、地少人多的平原地区 华北较多,东北、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河口冲积平原等地也较普遍。中村,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村落,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地少人多地区这类村 多一些。一般由几个村庄组成一个行政区,并设有小学、代销店、理发店等。小村,落数量多,但在农村总人口中的比重较低。以山区、丘陵区 牧区、林区分布最为普遍。因耕地零星分散,或因生活用水不足,不宜建造大村庄,住宅布局分散,户均占地面积大 5、按乡村聚落行政组织关系分 (1)自然村,是指依据地理环境所形成的自然村落,具有明显的聚落界限。(2)行政村,是指按行政管理要求划分而成的村落单位。它可以是一个自然 村,也可以由几个比较小的自然村组成。行政村中设有村民委员会 6、按村落的布局分类 (1)主轴型村落。村落主轴由一个带状的大村构成,伸展轴较大。村落房屋、商店、饮食服务设施等,均沿伸展轴两侧布局 (2)子母型村落。村落由一个大村和若干个小村构成。大村常常是中心,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围绕大村不规则分布,小村布局往往受地形阻 隔、河流分割等因素制约 3)串珠型村落。若干规模大体一致的村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呈线状分布形态,该类型常见于河谷、沼泽、高地、山麓等地区 4)均衡型村落。在某些平原地区,均衡分布一些规模相近的村庄,共同构成一个行政村,并且有一定的服务设施 (5)星点型村落。在许多山区、丘陵地带,村落由若干个分散的村庄构成,村庄之间相距较远,缺乏中心村和中心地服务职能,村庄分布无规则。 该类水平较低的类型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聚落、郊区堿市化、逆堿市化、功能堿市化、堿市体系、堿市首位度、位序一规模率、首位堿市法则、村落、集镇、堿市感知、多核心 2、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3、什么叫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的机制是什么? 4、简述当前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5、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6、集镇的特点。 7、村落与环境的关系 8、试论述城市内部的地域模型差别并分析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作用,举例说明

一般说,在平原、滨湖、沿海、三角洲等地方的乡村聚落,人口较密集,耕地较多,经济、文化等都较发达,社会比较开放,社会流动较频繁,居 民容易接受新事物;草原上多是牧区,原来的牧民多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随着畜牧业的发达和科学化、现代化,多半牧民开始种植牧草,围 困草场,定居下来,形成草原村落;山村村落则多较闭塞落后,人口聚居程度更低,有的山区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够,有的穷山恶水,资源贫乏,多半经 济结构单一、贫困。 2)按距离中心城市周围的远近可划分为: 城郊聚落和一般乡村聚落。 城郊聚落又可分为近郊和远郊聚落。这种类型的聚落大体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其经济、文化等向周围辐射,形成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由 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圈层,一般呈现梯度分布的状态。近郊的乡村聚落,由于有城市工业、交通、信息、金融、科技、人才、文化等 多方面的支援,经济、社会发展快,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其发展常常可以起到一般农村聚落先导的作用。 2、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乡村聚落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住宅聚集在一起的集聚型聚落,另一种是住宅零星分散的散漫型聚落。 1)集聚型村落又可分团状、带状、环状等三种类型。 团状村落平面形态近于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其南北轴与东西轴基本相等,或大致成长方形。这种聚落多分布在我国平原或盆地,在东部平原上极 为常见。带状聚落有因靠近水源而沿河道伸展,或为避免洪水浸淹而沿高地成带状延伸,或沿公路等交通线路两旁分布。其优点是取水和交通方便,离 耕作区较近,但户均占地面积较大。 环状聚落多分布在我国山区及湖塘畔。即“环山建”或“环水建”,此种聚落数量较少。 2)散漫型聚落(点状聚落),以孤立农舍为基础,表现为点状分布的形态,实际上是零星散布在地面上的居民住宅,在我国广大山区、牧区较为常 见。居住地自然条件一般较差,劳动生产率低下,人们生活水平不高。也有部分散漫型聚落沿河流或道路分布。 聚落形态的不同对农村居民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交往、社区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3、乡村聚落职能分类 按照其职能,可将乡村聚落划分为农业聚落和非农业聚落两大类型。 1)农业聚落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村落,包括种植业村、牧业村、渔业村、林果业村、狩猎业村、副业村等类型。 种植业村是指以种植业为主的村,虽然有些其他产业,但居民的主要劳动和劳动收入来源是种植业。除从事种植业生产以外,一般还兼营动物饲 养、果树栽培和其他家庭副业。我国大多数乡间村落都属于这一类型,但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东北平原上。此类村落,人 口规模和建筑形式相差部极为明显。 牧业村,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有天然草原的地方,居民的职业主要是从事畜牧业劳动,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业。牧村广泛分布于我国半干旱、干旱地 区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及西北其他省区,由于草原载畜量有一定限制,牲畜的放牧半径远大于农耕区的耕作半径,牧村一般小而分散。我国西 北牧民的生活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 渔业村,包括从事海洋和淡水渔业捕捞、养殖为主的村。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和江河湖泊附近。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许多专以捕鱼为主的渔业村 落,生产地区是广阔的海洋和沿海滩涂,在优良的避风港内可以形成规模很大的聚落。 林果业村,这类村多分布在山区与半山区,居民的主要劳动和收入来源以林业生产为主。在山地丘陵区,有许多经营竹、木等用材林和桑、茶、油 桐、油茶等经济林的林果业村落。 单纯的副业村在我国较少,但以副业为主兼营少量耕作业和林果业的村落却十分常见。如在山区中有以制造石磨、石碑为主的村落,有的村落则以 制造雨伞、竹器、陶器为主,有的平原村落以植桑养蚕为主。 2)非农业聚落虽位于乡村,但并非以经营农业生产为主,介于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的类型。主要包括集镇、工矿业村、旅游村、疗养村等类型。 集镇一般人口较多,从事工、商、文教、行政和其他非农行业的人口比重较大,设有集市和若干商店,一般多为镇、乡、行政村所在地。 工矿业村一般离城较远,居民点很小,基本上都是工人或农业户口的工人。这类聚落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工厂的兴建,如农副产品加工厂、 大城市附属配套厂、小化肥厂、农机修造厂等,使原来的农村变为工业村镇或工农业并重的村镇;另一类是矿业村,是指以采集石子、砂子、煤炭等矿 物为主的村。多分布在有矿产资源的山区或河床地区。如在矿产、森林、水力等资源的开发地建立厂房、作业区、住宅区、商业服务区等,使聚落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分布一般较为分散。 旅游及疗养聚落大部分是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作为居民主要职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的村。位于距大城市、大工业区不太远的风景优美的海滨小村或山 村,主要靠发展与旅游、疗养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商业服务以及旅游商品等行业。 宗教聚落,在著名的宗教胜地附近,依靠供应僧尼和观光、朝拜游客的膳宿、生活用品以及出售旅游商品而形成的聚落。 交通聚落,如渡口、远距离公路的休息站、停泊自船只的小港口等。 在边防哨所、边防站及带有军事性质的机场、发射场、实验基地等会形成军事聚落。 4、按乡村聚落的规模分类 按聚落的人口聚居规模和生活各方面(生产、生活、文化、教育、服务、贸易设施等)的职能大小进行分类,分为小村、中村和大村。 大村,常是乡政府或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拥有一定数量的代销店和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单位。这种大村多分布在耕地密集、地少人多的平原地区, 华北较多,东北、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河口冲积平原等地也较普遍。中村,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村落,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地少人多地区这类村 落更多一些。一般由几个村庄组成一个行政区,并设有小学、代销店、理发店等。小村,落数量多,但在农村总人口中的比重较低。以山区、丘陵区、 牧区、林区分布最为普遍。因耕地零星分散,或因生活用水不足,不宜建造大村庄,住宅布局分散,户均占地面积大。 5、按乡村聚落行政组织关系分类 (1)自然村,是指依据地理环境所形成的自然村落,具有明显的聚落界限。(2)行政村,是指按行政管理要求划分而成的村落单位。它可以是一个自然 村,也可以由几个比较小的自然村组成。行政村中设有村民委员会。 6、按村落的布局分类 (1)主轴型村落。村落主轴由一个带状的大村构成,伸展轴较大。村落房屋、商店、饮食服务设施等,均沿伸展轴两侧布局。 (2)子母型村落。村落由一个大村和若干个小村构成。大村常常是中心,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围绕大村不规则分布,小村布局往往受地形阻 隔、河流分割等因素制约。 (3)串珠型村落。若干规模大体一致的村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呈线状分布形态,该类型常见于河谷、沼泽、高地、山麓等地区。 (4)均衡型村落。在某些平原地区,均衡分布一些规模相近的村庄,共同构成一个行政村,并且有一定的服务设施。 (5)星点型村落。在许多山区、丘陵地带,村落由若干个分散的村庄构成,村庄之间相距较远,缺乏中心村和中心地服务职能,村庄分布无规则。 该类水平较低的类型。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聚落、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功能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率、首位城市法则、村落、集镇、城市感知、多核心 理论。 2、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3、什么叫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的机制是什么? 4、简述当前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5、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6、集镇的特点。 7、村落与环境的关系。 8、试论述城市内部的地域模型差别并分析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作用,举例说明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