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1,文件大小:386.41KB,团购合买
重点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结构,理解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等文化地理研究主题,理解文化形成与文化适应。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教学目标 重点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结构,理解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等 文化地理研究主题,理解文化形成与文化适应 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化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之 间的关系,具体地,研究人类文化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如,揭示文化事物和现象的地 域分布、地域组合、空间差异及空间演变的地理特征及其规律。 第一节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 、文化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谈到文学,艺术,宗教,风俗等等,都是文化,但实际上,在文化地 理中,文化包括的范围则要更广一些。 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学家对文化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解说和定 义,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即使在同一门科学中,不同的学者对文化的解说也持有不同的见解。 1、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 A Complex Whole),它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 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一切的才能( Capabilities和习惯( Habits)。 泰勒定义的文化内容十分宽泛。但是,在这个定义没有说到文化的物质方面,而是偏重于文化的 精神方面。 2、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的定义 文化是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是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代表 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历史上形成和选 择的)观念,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 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3、《辞海》的文化定义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 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1)广义的文化 泛指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文 化,如人类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艺术、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而且还包括物质文 化,比如生产工具和设备、物质产品、建筑等 因此,广义的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而言的人类文化。涉及所有的人文事物和人文现象。包括人 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文明”的同义词。因此,广义 的文化地理学研究范畴就等同于人文地理学 (2)狭义的文化 即精神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前者主要指宗教信仰、道德 伦理、观念意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等等,后者如政府、社团、科学教育 机构、寺院、庙宇等。 因此,狭义的文化,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等一切 的综合 文化结构 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制度 文化和精神文化又称为非物质文化,它是与物质文化相对。 1、物质文化 (1)定义:指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如与人类衣、食 住、行相关的服饰、饮食、居住及交通文化等都是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

教学目标: 重点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结构,理解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等 文化地理研究主题,理解文化形成与文化适应。 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化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之 间的关系,具体地,研究人类文化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如,揭示文化事物和现象的地 域分布、地域组合、空间差异及空间演变的地理特征及其规律。 第一节 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谈到文学,艺术,宗教,风俗等等,都是文化,但实际上,在文化地 理中,文化包括的范围则要更广一些。 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学家对文化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解说和定 义,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即使在同一门科学中,不同的学者对文化的解说也持有不同的见解。 1、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A Complex Whole),它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 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一切的才能(Capabilities)和习惯(Habits)。 泰勒定义的文化内容十分宽泛。但是,在这个定义没有说到文化的物质方面,而是偏重于文化的 精神方面。 2、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的定义 文化是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是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代表 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历史上形成和选 择的)观念,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 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3、《辞海》的文化定义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 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1)广义的文化 泛指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文 化,如人类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艺术、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而且还包括物质文 化,比如生产工具和设备、物质产品、建筑等。 因此,广义的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而言的人类文化。涉及所有的人文事物和人文现象。包括人 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文明”的同义词。因此,广义 的文化地理学研究范畴就等同于人文地理学。 (2)狭义的文化 即精神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前者主要指宗教信仰、道德 伦理、观念意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等等,后者如政府、社团、科学教育 机构、寺院、庙宇等。 因此,狭义的文化,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等一切 的综合。 二、文化结构 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制度 文化和精神文化又称为非物质文化,它是与物质文化相对。 1、物质文化 (1)定义:指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如与人类衣、食、 住、行相关的服饰、饮食、居住及交通文化等都是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对而言,指人类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即,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如具体的器物及其生产、工艺和技术,体现在其中的人们的 精神欲望、智慧、兴趣爱好等。 物质文化是人类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创造出来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物质文化反映了 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运用和改造的水平和能力 (2)物质文化的特点 1)物质文化的物质性。指物质文化的存在形态是具体的实物,是现实中可以触摸的物质实体。 这是区别于其它文化层次的关键。2)物质文化的基础性。指其它文化形态,如精神文化和制度文 化,都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物质文化构成了其它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 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3)物质文化的时代性。指在不同的时代,物质文化是在不断发 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不同时代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不同,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时 代,物质生产技术也不同。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也称社会文化,它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 人际关系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度。如政 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另外就是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如政府。 制度,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逐渐形成的规范有关行为的准则。制度一旦形成 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制度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在发展变化。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制度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在 封建社会经济时,中国是地主经济,西欧是庄园经济,印度是农村公社 3.精神文化 (1)定义:指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 美趣味,宗教情感,民族性格等因素所组成。具体指的是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反映的是人与自身 的关系,即人的内心世界。精神文化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2)精神文化的分类:精神文化一般包括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文化心理,指没有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理,如人们日常的愿望、要求、情绪 社会意识形态,指文化心理经过理论的整理或艺术处理升华,同时以物化的形式固定下来的社 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态按照与人们社会存在关系的远近,可以分为两类,即基础意识形态和上层意识形态 基础意识形态,集中体现物质经济基础,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 上层意识形态,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宗教、哲学。 (3)精神文化的其它分类及其概念 由于精神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因此还有一种分法,按照其不同的层面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 书面文化等几个 1)书面文化:是以书面形式而凝固了的精神文化。书面文化是借助书写的各种符号,跨越时空 界限,给他人传递文化。 2)行为文化:是指以语言、礼俗、仪容、服饰、动作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是心理文化的直 接显示。行为文化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状态,当然不同多民族,表达同样的心理状态而采取的行为可 能差别很大。如表示“友好、欢迎”等意义,东方一般是握手,或点头微笑等行为,而西方一些民 族则是拥抱。 3)艺术文化:举凡戏曲、音乐、文学、绘画、舞蹈、雕塑、书法等都可以成为艺术,因此艺术 包括的内容也很广泛。艺术文化指: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和艺术产品的总和。 艺术文化既具有思想价值,也具有审美价值。如舞蹈,既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也给人们带来 定的美的享受 4、文化结构与自然圈层之间的关系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对而言,指人类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即,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如具体的器物及其生产、工艺和技术,体现在其中的人们的 精神欲望、智慧、兴趣爱好等。 物质文化是人类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创造出来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物质文化反映了 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运用和改造的水平和能力。 (2)物质文化的特点 1)物质文化的物质性。指物质文化的存在形态是具体的实物,是现实中可以触摸的物质实体。 这是区别于其它文化层次的关键。2)物质文化的基础性。指其它文化形态,如精神文化和制度文 化,都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物质文化构成了其它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 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3)物质文化的时代性。指在不同的时代,物质文化是在不断发 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不同时代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不同,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时 代,物质生产技术也不同。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也称社会文化,它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 人际关系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度。如政 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另外就是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如政府。 制度,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逐渐形成的规范有关行为的准则。制度一旦形成, 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制度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在发展变化。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制度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在 封建社会经济时,中国是地主经济,西欧是庄园经济,印度是农村公社。 3.精神文化 (1)定义:指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 美趣味,宗教情感,民族性格等因素所组成。具体指的是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反映的是人与自身 的关系,即人的内心世界。精神文化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2)精神文化的分类:精神文化一般包括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文化心理,指没有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理,如人们日常的愿望、要求、情绪 等。 社会意识形态,指文化心理经过理论的整理或艺术处理升华,同时以物化的形式固定下来的社 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态按照与人们社会存在关系的远近,可以分为两类,即基础意识形态和上层意识形态。 基础意识形态,集中体现物质经济基础,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 上层意识形态,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宗教、哲学。 (3)精神文化的其它分类及其概念 由于精神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因此还有一种分法,按照其不同的层面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 书面文化等几个。 1)书面文化:是以书面形式而凝固了的精神文化。书面文化是借助书写的各种符号,跨越时空 界限,给他人传递文化。 2)行为文化:是指以语言、礼俗、仪容、服饰、动作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是心理文化的直 接显示。 行为文化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状态,当然不同多民族,表达同样的心理状态而采取的行为可 能差别很大。如表示“友好、欢迎”等意义,东方一般是握手,或点头微笑等行为,而西方一些民 族则是拥抱。 3)艺术文化:举凡戏曲、音乐、文学、绘画、舞蹈、雕塑、书法等都可以成为艺术,因此艺术 包括的内容也很广泛。艺术文化指: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和艺术产品的总和。 艺术文化既具有思想价值,也具有审美价值。如舞蹈,既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也给人们带来 一定的美的享受。 4、文化结构与自然圈层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在人类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中 物质文化是基础,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紧密联系的 个整体,有时很难把他们区分开来。如我国的传统民居一—四合院 内层一心的部分,心反映人与自己 理状态 心理上的关系 精神文化 中层一心物结合,隐 藏在物质中的人的感反映人与人、社 制度文化→情、意志、思想等和会之间的关系 非物质形式的精神产 物质文化 外层一物的部分,人反映人与自然 化了的自然 的关系 自然圈层

文化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在人类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中, 物质文化是基础,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紧密联系的 一个整体,有时很难把他们区分开来。如我国的传统民居——四合院

四合院院落布局 取材广泛,包括砖瓦、泥土、石材、木料等,由这些材料建成大小不等的房屋,这些都是属于物质 文化的层面。 四合院的布局一般为矩形,房屋建筑呈南北轴线对称排列。大门在东南角上,进大门,左转,即进 入前院,院子南侧的倒座房(面朝北),为佣工住处,兼放杂物;经垂花门进入中心庭院,分布在 中轴线上的正房(上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中间是家庭住房的中枢,是主人接待尊贵客人 和家人聚会的地方,两边为卧房,是主人(长辈)的起居室和卧室。正房的前后、左右两侧是厢 房,或称下房、配房。由晚辈等居住。这种建筑格局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制有关,有的由多个四合 院组成,可以容纳几代同堂。这是对我国家庭制度的反映,属于制度文化。 民居的建筑装饰、室内摆设,如砖雕、木雕上的任务、花草、动物以及墙上的字画等,都属于艺术 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属于精神文化。 因此,四合院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四合院院落布局 取材广泛,包括砖瓦、泥土、石材、木料等,由这些材料建成大小不等的房屋,这些都是属于物质 文化的层面。 四合院的布局一般为矩形,房屋建筑呈南北轴线对称排列。大门在东南角上,进大门,左转,即进 入前院,院子南侧的倒座房(面朝北),为佣工住处,兼放杂物;经垂花门进入中心庭院,分布在 中轴线上的正房(上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中间是家庭住房的中枢,是主人接待尊贵客人 和家人聚会的地方,两边为卧房,是主人(长辈)的起居室和卧室。正房的前后、左右两侧是厢 房,或称下房、配房。由晚辈等居住。这种建筑格局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制有关,有的由多个四合 院组成,可以容纳几代同堂。这是对我国家庭制度的反映,属于制度文化。 民居的建筑装饰、室内摆设,如砖雕、木雕上的任务、花草、动物以及墙上的字画等,都属于艺术 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属于精神文化。 因此,四合院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 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 人类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南方古猿阶段一一一直立人阶段一一一早期智人阶段一 晚期智人阶段,最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世界上的各个人种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经历来看,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发展农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方面的变化:即人类体质的变 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变化,前者成为生物适应,后者成为文化适应。 生物适应 生物适应是指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重 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也就是其身体特征由猿变成人的过程。 早期人类的祖先生活在森林环境中,在树上活动,使其自然形成身体直立与爬行同时并存 的机会(如前肢抓树枝,身体下垂,从一个树摆到另一个树上)。后来,气候变干,森林变成稀树 草原,人类不得不转到地面上活动,这为直立行走创造了条件。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爬行和直立 行走并存,后来经过长期的适应,则能够完全直立行走,与动物不同。 直立行走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祖先体质上的巨大变化: 前后肢功能及特征发生分化。前肢:不再具有爬行功能,不再承担体重,而转向攫取食物,携 带工具,使用工具等,使前肢向机动灵活的方向发展,由于抓、握、捏等动作,各趾变为手指:后 肢,因承担行走和支撑全部体重,后肢变的粗大,在行走中为了保持平稳和快速,足骨形成拱形 足趾变得短小(由于失去了抓、握等的机会)。为了逃避大型动物的攻击或捕获猎物,不断的快速 奔跑,使腿部肌肉发达 嘴与牙齿、脑容量的变化。到地面上以后,人类的食物变成了杂食,要求咀嚼功能加强,而原 来作为武器的功能衰退,因此,嘴巴后缩。由于人类的劳动,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使脑容量増大, 进一步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视觉变化。在草原上为了寻找食物、逃避猛兽,提高了视觉的敏锐性。 脊柱的变化。在长期的直立行走和奔跑中,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脊柱变成了“S”形。 这些,都是在环境变化后,人类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通过遗传和积累,体质 上发生的变化,最终身体特征跟猿差别越来越大,而逐渐朝着现代人的方向发展 2.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指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除了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的另一种变化,这就是对工具 的利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群体组织与分工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变化,同样也可以增 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以来技术、工具、组织等对环境的适应过 程,就成为文化适应。 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文化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以适应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 工具的发展。在最早的时候,人类采集天然的棍棒、石头作为工具,来捕获猎物;后来,人们 开始通过打制石头来制造工具(如石刀),可以用来猎捕动物,切割兽肉;后来,又发展了远射工 具(如飞石索,标枪、弓箭等),可以射杀更远距离的动物:;农业出现以后,围绕农业生产、加工 和消费,又产生了相应的工具(如石斧、石磨、陶器等)。工具的发展,使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进 一步提高,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火的利用。火的作用,可以防御野兽进攻,可以使食物变熟,便于人的消化和吸收,再者火可 以取暖等。最初,只能利用天然火,但难以保存,后来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当人们掌握了人工取 火技术以后,不仅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条件,而且使人类的活动领域也有所扩大。 组织与分工的形成。如在狩猎中,人们通过几个人或更多人的有组织的分工与配合,也可以提 高猎取效率,也更加安全。 因此,人类依靠利用工具、制造工具、取火技术以及群体的组织与分工等,可以提高获取食物 的效率,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这就是文化适应 随着文化适应的发展,人类创造出了农业、畜牧业、服装、房屋、聚落,最后形成了城市、文 字、宗教、法律、国家等,出现了人类文明,进入到了高级文明的社会 二、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1.相同之处

一、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 人类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南方古猿阶段―――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 -晚期智人阶段,最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世界上的各个人种。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经历来看,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发展农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方面的变化:即人类体质的变 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变化,前者成为生物适应,后者成为文化适应。 1.生物适应 生物适应是指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重 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也就是其身体特征由猿变成人的过程。 早期人类的 祖 先生活在森林环境中,在树上活动,使其自然形成身体直立与爬行同时并存 的机会(如前肢抓树枝,身体下垂,从一个树摆到另一个树上)。后来,气候变干,森林变成稀树 草原,人类不得不转到地面上活动,这为直立行走创造了条件。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爬行和直立 行走并存,后来经过长期的适应,则能够完全直立行走,与动物不同。 直立行走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祖先体质上的巨大变化: 前后肢功能及特征发生分化。前肢:不再具有爬行功能,不再承担体重,而转向攫取食物,携 带工具,使用工具等,使前肢向机动灵活的方向发展,由于抓、握、捏等动作,各趾变为手指;后 肢,因承担行走和支撑全部体重,后肢变的粗大,在行走中为了保持平稳和快速,足骨形成拱形, 足趾变得短小(由于失去了抓、握等的机会)。为了逃避大型动物的攻击或捕获猎物,不断的快速 奔跑,使腿部肌肉发达。 嘴与牙齿、脑容量的变化。到地面上以后,人类的食物变成了杂食,要求咀嚼功能加强,而原 来作为武器的功能衰退,因此,嘴巴后缩。由于人类的劳动,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使脑容量增大, 进一步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视觉变化。在草原上为了寻找食物、逃避猛兽,提高了视觉的敏锐性。 脊柱的变化。在长期的直立行走和奔跑中,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脊柱变成了“S”形。 这些,都是在环境变化后,人类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通过遗传和积累,体质 上发生的变化,最终身体特征跟猿差别越来越大,而逐渐朝着现代人的方向发展。 2.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指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除了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的另一种变化,这就是对工具 的利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群体组织与分工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变化,同样也可以增 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以来技术、工具、组织等对环境的适应过 程,就成为文化适应。 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文化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以适应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 工具的发展。在最早的时候,人类采集天然的棍棒、石头作为工具,来捕获猎物;后来,人们 开始通过打制石头来制造工具(如石刀),可以用来猎捕动物,切割兽肉;后来,又发展了远射工 具(如飞石索,标枪、弓箭等),可以射杀更远距离的动物;农业出现以后,围绕农业生产、加工 和消费,又产生了相应的工具(如石斧、石磨、陶器等)。工具的发展,使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进 一步提高,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火的利用。火的作用,可以防御野兽进攻,可以使食物变熟,便于人的消化和吸收,再者火可 以取暖等。最初,只能利用天然火,但难以保存,后来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当人们掌握了人工取 火技术以后,不仅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条件,而且使人类的活动领域也有所扩大。 组织与分工的形成。如在狩猎中,人们通过几个人或更多人的有组织的分工与配合,也可以提 高猎取效率,也更加安全。 因此,人类依靠利用工具、制造工具、取火技术以及群体的组织与分工等,可以提高获取食物 的效率,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这就是文化适应。 随着文化适应的发展,人类创造出了农业、畜牧业、服装、房屋、聚落,最后形成了城市、文 字、宗教、法律、国家等,出现了人类文明,进入到了高级文明的社会。 二、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1.相同之处

(1)二者都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同时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在生物适应中,生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基因的变化固定和稳定下来, 遗传给后代;在文化适应中,为了适应环境,人们的文化也会不断的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这 种文化变化一旦被居民接受、长期奉行,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类型,甚至文化传统,也会 被传承下去。 (2)二者在演化中,通过新性状和新文化的产生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生物适应中,具有新性状的新物种的出现,往往在生活能力、繁殖能力等方面超过旧物种,新物 种生活能力强,增长快。在文化适应中,文化也总是推陈出新,新文化的产生扩大了人类生活领 域,使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 (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和选择而实现的。 在生物方面,通过自然选择、生存竞争实现新旧替代;在文化方面,通过社会选择实现 (4)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者关键作用 在生物方面,生物的优胜劣汰,自然环境起决定作用;在文化方面,文化的新旧更替,推陈出新, 则是社会环境起决定作用。 2.不同之处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 人的生物特性通过基因遗传,是先天的、不用去学习:人的文化特征的传承,要通过后代的 学习获得,是后天的、不能通过遗传获得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父母传给子女,一个世代传给下一个世代,不是本物种不可能获得,在血缘 关系上是垂直的,传播速度慢;新的文化特点是通过群体的后天学习获得,个体间可以相互学习 上下世代间也可相互学习,并可以向其他群体传播,是横向传播,速度快。 (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是通过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会导致旧物种及旧的特性的消 失;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是通过旧的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实现,原来的文化载体只要接受新文 化,放弃旧文化即可,原群体仍然存在。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 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制约生物,生物对自然环境只有微弱的影响;人与社会环境 的关系:社会制约人类,但人类可以不断创造文化、推动社会环境的发展 三、文化的基本特点 通过学习文化的定义以及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具有如下几个基 本特征: 1、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超自然性,指纯粹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不属于人类文化之列,人类把自然物加工与改造成为物 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之后,就打上了人类心智的烙印,就成为人类的文化成果。 超个体性,指任何一个个体的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是生活在既定的文化模式中,并且都直接 或间接地受到这种文化模式的约束,而个体的人对这种文化的影响很小,文化是靠整个社会群体来 积累、传承和推广的。 当然,个体也可以参与文化的创造。某些个人对文化规范的偏离,即与众不同的行为,若被人 们作为对环境的适应,而且有意无意的模仿、仿效,就会变成文化行为。比如一些优秀的科学家、 改革家等,他们的一些革新与发明能够顺应人类文化的潮流,就会变成文化的一部分,推动文化的 变迁。 2、继承性和变异性 继承性,指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通过世代的积累, 人类文化才变得日益丰富和进步的。 变异性,指文化是不断变迁的。一般认为一些新的发现、发明和革新是文化变化的源泉。因为 新的观念、规范或技术一旦被社会所接受而推广开来,就会形成新的文化特征 3、贯通时空的普遍性、永恒性

(1)二者都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同时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在生物适应中,生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基因的变化固定和稳定下来, 遗传给后代;在文化适应中,为了适应环境,人们的文化也会不断的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这 种文化变化一旦被居民接受、长期奉行,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类型,甚至文化传统,也会 被传承下去。 (2)二者在演化中,通过新性状和新文化的产生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生物适应中,具有新性状的新物种的出现,往往在生活能力、繁殖能力等方面超过旧物种,新物 种生活能力强,增长快。在文化适应中,文化也总是推陈出新,新文化的产生扩大了人类生活领 域,使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 (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和选择而实现的。 在生物方面,通过自然选择、生存竞争实现新旧替代;在文化方面,通过社会选择实现。 (4)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者关键作用 在生物方面,生物的优胜劣汰,自然环境起决定作用;在文化方面,文化的新旧更替,推陈出新, 则是社会环境起决定作用。 2. 不同之处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 人的生物特性通过基因遗传,是先天的、不用去学习;人的文化特征的传承,要通过后代的 学习获得,是后天的、不能通过遗传获得。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父母传给子女,一个世代传给下一个世代,不是本物种不可能获得,在血缘 关系上是垂直的,传播速度慢;新的文化特点是通过群体的后天学习获得,个体间可以相互学习, 上下世代间也可相互学习,并可以向其他群体传播,是横向传播,速度快。 (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是通过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会导致旧物种及旧的特性的消 失;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是通过旧的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实现,原来的文化载体只要接受新文 化,放弃旧文化即可,原群体仍然存在。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 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制约生物,生物对自然环境只有微弱的影响;人与社会环境 的关系:社会制约人类,但人类可以不断创造文化、推动社会环境的发展。 三、文化的基本特点 通过学习文化的定义以及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具有如下几个基 本特征: 1、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超自然性,指纯粹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不属于人类文化之列,人类把自然物加工与改造成为物 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之后,就打上了人类心智的烙印,就成为人类的文化成果。 超个体性,指任何一个个体的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是生活在既定的文化模式中,并且都直接 或间接地受到这种文化模式的约束,而个体的人对这种文化的影响很小,文化是靠整个社会群体来 积累、传承和推广的。 当然,个体也可以参与文化的创造。某些个人对文化规范的偏离,即与众不同的行为,若被人 们作为对环境的适应,而且有意无意的模仿、仿效,就会变成文化行为。比如一些优秀的科学家、 改革家等,他们的一些革新与发明能够顺应人类文化的潮流,就会变成文化的一部分,推动文化的 变迁。 2、继承性和变异性 继承性,指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通过世代的积累, 人类文化才变得日益丰富和进步的。 变异性,指文化是不断变迁的。一般认为一些新的发现、发明和革新是文化变化的源泉。因为 新的观念、规范或技术一旦被社会所接受而推广开来,就会形成新的文化特征。 3、贯通时空的普遍性、永恒性

指文化作为人类本质的体现,与人类社会相伴而存在,所有人类活动的时间、空间之内都有文化 因为只要有了人类,在其生存过程中,必然会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文化产品。 4、地域性 不同区域产生的文化特征不同。 5、民族性和阶级性 民族性指不同的民族,特别是居住在不同地理环境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比 如,不同民族在服饰、建筑风格、饮食、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阶级性指在一个民族共同体内的不同阶级的文化观念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特 别是,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都不同。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将有利于自己的思想、价值观 念和行为规范向民族文化中渗透,而被压迫阶级也会抗争。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文化区 Cul ture area 1、文化区的概念 文化区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即在同一区域内,某种文 化要素,甚至多种文化要素(如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 等)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2、文化区的类型 (1)形式文化区 formal culture regions 形式文化区指一种或多种相互间有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地域范围。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 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 形式文化区的确立,往往选择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如语言、宗教、民族、民俗)作为文化特 征的标志性指标(如划分语言区时,以某些典型词汇的语音作指标),把所有调查资料都绘制到地 图上,就会发现这种文化特征的分布范围,即其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在空间上,都具有一个文化特征鲜明的核心区域(或中心地区),在这个区,文化 特征的一致性最强、差异性最小,文化现象及特征表现最突出、最典型、最标准;远离核心区文化 特征的差异性逐渐增大,成为形式文化区的外围区;而再向外,则出现与另外一个文化特征相混 杂、并存、渗透的模糊过渡带。 (2)功能文化区 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 功能文化区指受政治、经济或社会功能影响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空间区域。功能文化区内并不 定所有的文化特征全面一致,而仅仅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某一个功能的辐射区,这项功能在全 区是一致的。如一个国家、一个教区、一个学区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有明确的功能中心和确切的界线,没有交错的过度地带。如国家的首都,是一个国家政 治功能的协调和指导作用的中心所在地,国界则是这种政治功能的确切边界。 (3)乡土文化区(感性文化区,感觉文化区) 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乡土文化区,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形成的文化 区。同时,这种文化区也得到区外人的认可。 如北方文化区、南方文化区、东方文化区、西方文化区等都是一种乡土文化区。如对欧美国家来 说,东方文化是一种笼统的、感觉化的,但得到他们的广泛认可,是对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韩国 文化以及东南亚文化等所有属于东方区域文化的总体印象。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较,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其文化特征也缺乏一致 性。 4、世界主要的文化区 对于文化区的划分主观性很强,不同的人应不同的根据、目的、要求,划分方法和种类很多。 美国肯达尔( Herry M. Kendal1)把世界划分为六大主要文化区:西方文化区(细分为西北欧亚 区、地中海亚区、中欧亚区、前苏联亚区),伊斯兰文化区,东亚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非洲文 化区

指文化作为人类本质的体现,与人类社会相伴而存在,所有人类活动的时间、空间之内都有文化。 因为只要有了人类,在其生存过程中,必然会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文化产品。 4、地域性 不同区域产生的文化特征不同。 5、民族性和阶级性 民族性指不同的民族,特别是居住在不同地理环境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比 如,不同民族在服饰、建筑风格、饮食、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阶级性指在一个民族共同体内的不同阶级的文化观念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特 别是,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都不同。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将有利于自己的思想、价值观 念和行为规范向民族文化中渗透,而被压迫阶级也会抗争。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一、文化区Culture Area 1、文化区的概念 文化区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即在同一区域内,某种文 化要素,甚至多种文化要素(如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 等)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2、文化区的类型 (1)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 形式文化区指一种或多种相互间有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地域范围。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 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 形式文化区的确立,往往选择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如语言、宗教、民族、民俗)作为文化特 征的标志性指标(如划分语言区时,以某些典型词汇的语音作指标),把所有调查资料都绘制到地 图上,就会发现这种文化特征的分布范围,即其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在空间上,都具有一个文化特征鲜明的核心区域(或中心地区),在这个区,文化 特征的一致性最强、差异性最小,文化现象及特征表现最突出、最典型、最标准;远离核心区文化 特征的差异性逐渐增大,成为形式文化区的外围区;而再向外,则出现与另外一个文化特征相混 杂、并存、渗透的模糊过渡带。 (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 功能文化区指受政治、经济或社会功能影响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空间区域。功能文化区内并不 一定所有的文化特征全面一致,而仅仅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某一个功能的辐射区,这项功能在全 区是一致的。如一个国家、一个教区、一个学区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有明确的功能中心和确切的界线,没有交错的过度地带。如国家的首都,是一个国家政 治功能的协调和指导作用的中心所在地,国界则是这种政治功能的确切边界。 (3)乡土文化区(感性文化区,感觉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乡土文化区,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形成的文化 区。同时,这种文化区也得到区外人的认可。 如北方文化区、南方文化区、东方文化区、西方文化区等都是一种乡土文化区。如对欧美国家来 说,东方文化是一种笼统的、感觉化的,但得到他们的广泛认可,是对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韩国 文化以及东南亚文化等所有属于东方区域文化的总体印象。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较,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其文化特征也缺乏一致 性。 4、世界主要的文化区 对于文化区的划分主观性很强,不同的人应不同的根据、目的、要求,划分方法和种类很多。 美国肯达尔(Herry M. Kendall)把世界划分为六大主要文化区:西方文化区(细分为西北欧亚 区、地中海亚区、中欧亚区、前苏联亚区),伊斯兰文化区,东亚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非洲文 化区

文化的扩散 1、文化扩散现象 文化的扩散是指文化从一地扩散到另外一地的空间过程。一般地,文化源地是文化移动的起点, 文化分布是文化移动的结果 从世界范围看,一般指古文明中心。中国黄河中下游,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都为旧大陆文化,是河流、平原文化中心;美洲印第安古文明,是新大陆 文明,为高地文化中心。 2、文化扩散的类型 (1)扩展扩散 扩展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使其占据的空间扩大的过程。 扩展扩散的特点:地理空间上连续的,旧的分布区位于新的分布区范围内。 按照文化扩散的特点,可分成三类 ①接触扩散,文化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扩散,并且是渐进的、连续的。如同传染病的传 播,又称传染扩散 ②等级扩散,指一种文化现象按照某种等级顺序,从髙到低,或由低到高的扩散过程。传播过 程中表现出一种等级现象。 ③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某种程 度的改变,使得其在当地得以存在和传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 质 (2)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指具有某种思想、技术的人或集团,由于某种原因到另一地,将其原有的文化带到新 的地区,其文化随之在新的居住地传播开来。如美洲的基督教就是通过欧洲的移民传入的。 迁移扩散的特点:文化现象接受地和原文化区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扩散比较快;带去的是原 本的文化 3、文化扩散的动力和阻力 (1)文化扩散的动力 文化扩散的动因主要有: [1]一种文化特征、一个文化因子、甚至一个文化系统,只要它有价值,有意义,便会为人学 习、仿效和接受; [2]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即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促进了人类的相互交流; [3]对每一次的具体扩散来说,有具体的原因。 (2)文化扩散的阻力 文化扩散的阻力包括自然阻滞和文化阻滞两类 自然阻滞〔力):两文化群体间自然环境的障碍,阻滞文化的扩散。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阻 滞的作用日益减小。 文化阻滞(力):两文化群体间文化差异(文化距离)影响文化扩散。两文化群体间相似性 大,则文化距离小,联系紧密,容易产生交流及扩散;反之,文化距离大,扩散就难以发生。 在今天,人为阻滞超过了自然阻滞,成为文化扩散的主要障碍。随着人类社会文化发展,文化扩散 阻滞因素作用逐渐减小。 三、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人类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反作 用。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实质就是研究人地关系 1、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一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一一生产发展方向不同;地理 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影响

二、文化的扩散 1、文化扩散现象 文化的扩散是指文化从一地扩散到另外一地的空间过程。一般地,文化源地是文化移动的起点, 文化分布是文化移动的结果。 从世界范围看,一般指古文明中心。中国黄河中下游,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都为旧大陆文化,是河流、平原文化中心;美洲印第安古文明,是新大陆 文明,为高地文化中心。 2、文化扩散的类型 (1)扩展扩散 扩展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使其占据的空间扩大的过程。 扩展扩散的特点:地理空间上连续的,旧的分布区位于新的分布区范围内。 按照文化扩散的特点,可分成三类: ①接触扩散,文化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扩散,并且是渐进的、连续的。如同传染病的传 播,又称传染扩散。 ②等级扩散,指一种文化现象按照某种等级顺序,从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扩散过程。传播过 程中表现出一种等级现象。 ③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某种程 度的改变,使得其在当地得以存在和传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 质。 (2)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指具有某种思想、技术的人或集团,由于某种原因到另一地,将其原有的文化带到新 的地区,其文化随之在新的居住地传播开来。如美洲的基督教就是通过欧洲的移民传入的。 迁移扩散的特点:文化现象接受地和原文化区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扩散比较快;带去的是原 本的文化。 3、文化扩散的动力和阻力 (1)文化扩散的动力 文化扩散的动因主要有: [1] 一种文化特征、一个文化因子、甚至一个文化系统,只要它有价值,有意义,便会为人学 习、仿效和接受; [2] 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即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促进了人类的相互交流; [3] 对每一次的具体扩散来说,有具体的原因。 (2) 文化扩散的阻力 文化扩散的阻力包括自然阻滞和文化阻滞两类。 自然阻滞(力):两文化群体间自然环境的障碍,阻滞文化的扩散。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阻 滞的作用日益减小。 文化阻滞(力):两文化群体间文化差异(文化距离)影响文化扩散。两文化群体间相似性 大,则文化距离小,联系紧密,容易产生交流及扩散;反之,文化距离大,扩散就难以发生。 在今天,人为阻滞超过了自然阻滞,成为文化扩散的主要障碍。随着人类社会文化发展,文化扩散 阻滞因素作用逐渐减小。 三、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人类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反作 用。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实质就是研究人地关系。 1、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生产发展方向不同;地理 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思想的历史发展比较久远,主要论点有: (1)环境决定论 即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在人地关系方面,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思想最 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希腊学者亚利斯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谈论到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民族的性格与气候 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民族的性格是由所处的气候所决定的。如北方寒冷地区的民族,性格“精力 充足”,勇敢无畏,“但缺乏智慧和技术”;亚洲气候炎热,各民族聪明,但精神卑弱,缺乏勇敢 精神,常屈从于人,而为臣民,甚至沦为奴隶。希腊气候处于寒冷和炎热之间,民族的性格也是兼 有这两种民族的优秀品德。 18世纪,法国晢学家孟德斯鸠,提到民族、政治、宗教等社会现象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决定。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带来很大的影响。他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 样,他的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的严格限制。 (2)可能论 维达尔·白兰士,反对环境决定论,提出可能论。认为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 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和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不同而不 同。也就是说,相同的环境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意义可能不一样 (3)适应论 由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士培提出,它认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是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 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也就是说,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限制,同时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 和利用的可能性 可能论意味着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 应不同,他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4)生态论 由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它认为地理学的任务应该研究人类生态,即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 的适应。在研究中应当以“人”为中心,而自然条件只不过是一个人类活动的条件而已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逐步形成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经 济活动为中心,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现代生态论。 5)文化决定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与以前相比,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特别是为了 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涉及和修建了一些伟大的工程,如河流上大坝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认 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即 人类通过文化可以改变自然。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其作用,因此称之为文化决 定论。 (6)和谐论 把人看成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人类利用自然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也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及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 为主要目的。 四、文化整合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即为文化整合。即各要素 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1.文化整合的含义 (1)内整合 地域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种成分的整合。即各种要素要相互协调,如果某 要素变化超出了限度,都会导致彼此之间的不协调和不平衡,结果会带来灾难。如现今工业化、 现代化席卷全球,现代技术、现代生产就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上层建 筑。反之,只有物质文化的变化,没有社会和意识文化的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问题。 2)外整合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2、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思想的历史发展比较久远,主要论点有: (1)环境决定论 即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在人地关系方面,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思想最 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希腊学者亚利斯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谈论到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民族的性格与气候 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民族的性格是由所处的气候所决定的。如北方寒冷地区的民族,性格“精力 充足”,勇敢无畏,“但缺乏智慧和技术”;亚洲气候炎热,各民族聪明,但精神卑弱,缺乏勇敢 精神,常屈从于人,而为臣民,甚至沦为奴隶。希腊气候处于寒冷和炎热之间,民族的性格也是兼 有这两种民族的优秀品德。 18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到民族、政治、宗教等社会现象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决定。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带来很大的影响。他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 一样,他的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的严格限制。 (2)可能论 维达尔·白兰士,反对环境决定论,提出可能论。认为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 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和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不同而不 同。也就是说,相同的环境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意义可能不一样。 (3)适应论 由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士培提出,它认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是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 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也就是说,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限制,同时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 和利用的可能性。 可能论意味着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 应不同,他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4)生态论 由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它认为地理学的任务应该研究人类生态,即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 的适应。在研究中应当以“人”为中心,而自然条件只不过是一个人类活动的条件而已。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逐步形成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经 济活动为中心,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现代生态论。 (5)文化决定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与以前相比,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特别是为了 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涉及和修建了一些伟大的工程,如河流上大坝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认 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即 人类通过文化可以改变自然。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其作用,因此称之为文化决 定论。 (6)和谐论 把人看成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人类利用自然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也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及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 为主要目的。 四、文化整合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即为文化整合。即各要素 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1.文化整合的含义 (1)内整合 地域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种成分的整合。即各种要素要相互协调,如果某 个要素变化超出了限度,都会导致彼此之间的不协调和不平衡,结果会带来灾难。如现今工业化、 现代化席卷全球,现代技术、现代生产就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上层建 筑。反之,只有物质文化的变化,没有社会和意识文化的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问题。 (2)外整合

地域文化系统与新文化的整合关系。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和吸 收,形成一种与原来文化不尽相同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整合作为一种过程,是随着文化体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的 五、文化景观 人类文化群体各自占据一定的地球表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依托自然环境为背景,在文化与自 然环境、文化与文化的综合作用中,创造出各种人文景象。因此,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 地表痕迹,是对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综合反映 1.文化景观的概念 文化景观:指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 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不同地域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每种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文化的反映 2.文化景观的特征 (1)文化景观是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人文现象的总特征 (2)文化景观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 (3)文化景观是能够观察和感觉到的事物现象,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4)文化景观随时间不断发展变化; (5)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依托,文化景观是对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6)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话语体系,能反映一定的景观内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 3.文化景观的构成 文化景观由两部分构成,即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物质文化景观: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如聚落、建筑、 服饰、人物、街道、生产对象等。较为具体,容易观察到。 非物质文化景观: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如 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关系、审美观、道德观等。此外非文治文化景观 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的、但难以表达出来的“氛围”或“气氛”,只能靠心灵感受和领悟才能真正 体会到、感受到。 4.地理学家对文化景观的研究 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这三者是文化景观中最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地区文化景观的主体 (1)聚落的布局 研究聚落中各种形式的房屋、道路以及其它特殊建筑的空间排列的差异,如城市景观,美国- 市中心是摩天大楼,向外建筑高度逐渐下降:西欧一一市中心与周围建筑高度差别不大,较均一和 谐;农村景观,中国-许多农户居住在一起,形成大村:美国-一独家村。 (2)土地利用格局 反映了人们为了经济和社会用途而划分土地的方法,其在各地具有很大的差异 (3)建筑的式样和组合的不同 如以中国和西方的民居来看,中国民居四合院是四面有墙和房屋的院落,而西方国家的典型民 居则是建筑物居于中间,四周是草坪和绿篱 此外,文化景观除了空间上的变化外,还有时间上的变化。即研究随着历史的进展,文化景观 的发展演化过程。1929年,惠特西尔提出“文化史层说”。 文化史层说,即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对文化景观都有所贡献,每个时期的人都按各自的文化去感 知、认识、评价景观,并且对景观施加影响,创造文化景观。同时,一个地域各个时期创造的文化 景观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各文化按照时间序列在特定地域上不断沉积并融合,形成多层文化叠置的 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和特征的文化景观。如同镶嵌的“壁毯”。 因此,任何地域上的文化景观都为多重文化沉积的结果,区域某一文化沉积的时间断面,必是 多种文化特征的综合。 所以,文化发展方向既受制于自然规律,又受制于文化,故“文化创造了景观,同时景观又巩 固了文化

地域文化系统与新文化的整合关系。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和吸 收,形成一种与原来文化不尽相同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整合作为一种过程,是随着文化体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的。 五、文化景观 人类文化群体各自占据一定的地球表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依托自然环境为背景,在文化与自 然环境、文化与文化的综合作用中,创造出各种人文景象。因此,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 地表痕迹,是对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综合反映。 1.文化景观的概念 文化景观:指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 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不同地域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每种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文化的反映。 2.文化景观的特征 (1)文化景观是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人文现象的总特征; (2)文化景观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 (3)文化景观是能够观察和感觉到的事物现象,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4)文化景观随时间不断发展变化; (5)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依托,文化景观是对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6)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话语体系,能反映一定的景观内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 3.文化景观的构成 文化景观由两部分构成,即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物质文化景观: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如聚落、建筑、 服饰、人物、街道、生产对象等。较为具体,容易观察到。 非物质文化景观: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如 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关系、审美观、道德观等。此外非文治文化景观 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的、但难以表达出来的“氛围”或“气氛”,只能靠心灵感受和领悟才能真正 体会到、感受到。 4.地理学家对文化景观的研究 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这三者是文化景观中最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地区文化景观的主体。 (1)聚落的布局 研究聚落中各种形式的房屋、道路以及其它特殊建筑的空间排列的差异,如城市景观,美国---- -市中心是摩天大楼,向外建筑高度逐渐下降;西欧----市中心与周围建筑高度差别不大,较均一和 谐;农村景观,中国----许多农户居住在一起,形成大村;美国----独家村。 (2)土地利用格局 反映了人们为了经济和社会用途而划分土地的方法,其在各地具有很大的差异。 (3)建筑的式样和组合的不同 如以中国和西方的民居来看,中国民居四合院是四面有墙和房屋的院落,而西方国家的典型民 居则是建筑物居于中间,四周是草坪和绿篱。 此外,文化景观除了空间上的变化外,还有时间上的变化。即研究随着历史的进展,文化景观 的发展演化过程。1929年,惠特西尔提出“文化史层说”。 文化史层说,即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对文化景观都有所贡献,每个时期的人都按各自的文化去感 知、认识、评价景观,并且对景观施加影响,创造文化景观。同时,一个地域各个时期创造的文化 景观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各文化按照时间序列在特定地域上不断沉积并融合,形成多层文化叠置的 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和特征的文化景观。如同镶嵌的“壁毯”。 因此,任何地域上的文化景观都为多重文化沉积的结果,区域某一文化沉积的时间断面,必是 多种文化特征的综合。 所以,文化发展方向既受制于自然规律,又受制于文化,故“文化创造了景观,同时景观又巩 固了文化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