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 Arterial PCo2, Po2 PH 运动时随着强度的增大,机 体为适应代谢的需求,需要 化学感受器 消耗更多的O2和排出更多的 呼吸中枢 co2,为此,通气机能将发 呼吸肌 生相应的变化。 肺通气 具体表现: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潮气量可 从安静时的500m上升到2000m以上,呼吸频率随运 动强度而增加,可由每分钟12-18次增加到每分钟40 60次。结合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变化,运动时的每分 通气量可从安静时的每分钟6-8增加到80-150L,较 安静时可增大10-12倍
第四节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一、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 • 运动时随着强度的增大,机 体为适应代谢的需求,需要 消耗更多的O2和排出更多的 CO2 ,为此,通气机能将发 生相应的变化。 具体表现: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潮气量可 从安静时的500ml上升到2000ml以上,呼吸频率随运 动强度而增加,可由每分钟12-18次增加到每分钟40- 60次。结合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变化,运动时的每分 通气量可从安静时的每分钟6-8L增加到80-150L,较 安静时可增大10-12倍
4.0 30 3.0 20 2.0 吸频 率 0 10 1.0 2.0 3.0 4.0 VO2(1) 不同强度运动时,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
不同强度运动肘,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
运动过程中肺通气星的的相性变化 运动开始后,通气量立即快速上升,随后在前一时 相升高的基础上,出现持续的缓慢的上升;运动结 束时,肺通气量同样是先出现快速下降,随后缓慢 地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 ◆快的通气量迅速升、降 稳定状态 的时相 慢速增长期 快速减少期 ◆的:缓慢升、降的时相 快速增长期 ◆中等强度运动:主要是靠呼 慢速减少期 吸深度的增加 条件反射性 增加 ◆剧运动:主要是靠呼吸频 安静 动 恢复 率的增多
运动过程中肺通气量的时相性变化: • 运动开始后,通气量立即快速上升,随后在前一时 相升高的基础上,出现持续的缓慢的上升;运动结 束时,肺通气量同样是先出现快速下降,随后缓慢 地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 快时相:通气量迅速升、降 的时相 慢时相:缓慢升、降的时相 中等强度运动:主要是靠呼 吸深度的增加 剧烈运动:主要是靠呼吸频 率的增多
二、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 1肺换气的具体变化为 ①人体各器官组织代谢的加强,使流向肺部的静脉 血中PO2比安静时低,从而使呼吸膜两侧的PO2差增 大,O2在肺部的扩散速率增大; ②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多,导致呼吸细支气管扩 张,使通气肺泡的数量增多 ③肺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开放的肺毛细血管 增多,从而使呼吸膜的表面积增大; ·④右心室泵血量的增加也使肺血量增多,使得通气 血流比值仍维持在084左右
二、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 1.肺换气的具体变化为: • ①人体各器官组织代谢的加强,使流向肺部的静脉 血中PO2比安静时低,从而使呼吸膜两侧的PO2差增 大,O2在肺部的扩散速率增大; • ②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多,导致呼吸细支气管扩 张,使通气肺泡的数量增多; • ③肺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开放的肺毛细血管 增多,从而使呼吸膜的表面积增大; • ④右心室泵血量的增加也使肺血量增多,使得通气 血流比值仍维持在0.84左右
2组织换气的具体变化为: ①由于活动的肌肉组织需利用较多的O2来氧 化能量物质以重新合成ATP,所以活动的肌 肉组织耗氧量增加,组织的PO2下降迅速, 使组织和血液间的Po2差增大,O2在肌肉组 织部位的扩散速率增大; ②活动组只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增大了 组织血流量,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③组织中由co2积累Pco2的升高和局部温 度的升高使氧离曲线发生右移,促使Hbo2 解离进一步加强。运动时组织的这些变化 促使肌肉的氧利用率的提高,肌肉的代谢率 可较安静时增高达100倍
2.组织换气的具体变化为: • ①由于活动的肌肉组织需利用较多的O2来氧 化能量物质以重新合成ATP,所以活动的肌 肉组织耗氧量增加,组织的PO2下降迅速, 使组织和血液间的PO2差增大,O2在肌肉组 织部位的扩散速率增大; • ②活动组只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增大了 组织血流量,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 ③组织中由 CO2积累PCO2的升高和局部温 度的升高使氧离曲线发生右移,促使HbO2 解离进一步加强。运动时组织的这些变化, 促使肌肉的氧利用率的提高,肌肉的代谢率 可较安静时增高达100倍
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温度 至呼吸肌群 (-)神经调节 肺组织中的感受器 1条件反射的影响 2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影m内关节前本体感受器 响 3本体感受性反射的影响经血的化爷分 延髓的呼吸中枢 (二)体液调节 外周化学感受器 1Co2增加对呼吸的影响 2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运动皮层 3[H+]增加对呼吸的影响 皮层下各区域 运动时肺通气的多因素调节
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运动时肺通气的多因素调节 (一)神经调节 1.条件反射的影响 2.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影 响 3.本体感受性反射的影响 (二)体液调节 1.CO2增加对呼吸的影响 2.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3.[H+]增加对呼吸的影响
四、运动时合理呼吸 (-)减小呼吸道阻力 在剧烈运动时,为减少呼吸道阻力,人们常采用 以口代鼻,或口鼻并用的呼吸。其利有三: ①减少肺通气阻力,增加通气; ②减少呼吸肌为克服阻力而增加的额外能量消耗 推迟疲劳出现 ③暴露满布血管的口腔潮湿面,增加散热途径
四、运动时合理呼吸 • (一)减小呼吸道阻力 • 在剧烈运动时,为减少呼吸道阻力,人们常采用 以口代鼻,或口鼻并用的呼吸。其利有三: • ①减少肺通气阻力,增加通气; • ②减少呼吸肌为克服阻力而增加的额外能量消耗, 推迟疲劳出现; • ③暴露满布血管的口腔潮湿面,增加散热途径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 有意识地采取适宜的呼吸频率和较大的呼吸 深度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讲,径赛运动员的 呼吸频率以每分钟不超过30次为宜。爬泳运 动员即使有特殊需要,也不宜超过每分钟60 次。 运动时特别是在感到呼吸困难、缺氧严重的 情况下),采用节制呼吸频率、在适当加大呼 吸深度的同时注重深呼气的呼吸方法,更有 助于提高机体的肺泡通气量
•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 • 有意识地采取适宜的呼吸频率和较大的呼吸 深度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讲,径赛运动员的 呼吸频率以每分钟不超过30次为宜。爬泳运 动员即使有特殊需要,也不宜超过每分钟60 次。 • 运动时(特别是在感到呼吸困难、缺氧严重的 情况下),采用节制呼吸频率、在适当加大呼 吸深度的同时注重深呼气的呼吸方法,更有 助于提高机体的肺泡通气量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 1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根据有利于技术动作的运用而又不妨碍正常呼吸为原 则,灵活转换。 2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以人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 为转移。 3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周期性的运动采用富有节奏的、混合型的呼吸将会使 运动更加轻松和协调,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运动成绩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 1.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根据有利于技术动作的运用而又不妨碍正常呼吸为原 则,灵活转换。 2.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以人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 为转移。 3.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周期性的运动采用富有节奏的、混合型的呼吸将会使 运动更加轻松和协调,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运动成绩
(四)合理运用燃气 良好的作用:①憋气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张力的 增加,如人的臂力和握力在憋气时最大,呼气时次 之,吸气时较小;②可为有关的运动环节创造最有 效的收缩条件。 不良影响:长时憋气压迫胸腔,使胸内压上升, 造成静脉血回心变阻,进而心脏充盈不充分,输出 量锐减,血压大幅下降,导致心肌、脑细胞及视网 膜供血不全,产生头晕、恶心、耳鸣和眼黑等感觉 影响和干扰了运动的正常进行。②憋气结束,出现 反射性的深呼吸,造成胸內压骤减,原先潴留于静 脉的血液迅速回心,冲击心肌并使心肌过度伸展 心输出量大增,血压也骤升。这对心力储备差者十 分不利
(四)合理运用憋气 • 良好的作用:①憋气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张力的 增加,如人的臂力和握力在憋气时最大,呼气时次 之,吸气时较小;②可为有关的运动环节创造最有 效的收缩条件。 • 不良影响:①长时憋气压迫胸腔,使胸内压上升, 造成静脉血回心变阻,进而心脏充盈不充分,输出 量锐减,血压大幅下降,导致心肌、脑细胞及视网 膜供血不全,产生头晕、恶心、耳鸣和眼黑等感觉, 影响和干扰了运动的正常进行。②憋气结束,出现 反射性的深呼吸,造成胸内压骤减,原先潴留于静 脉的血液迅速回心,冲击心肌并使心肌过度伸展, 心输出量大增,血压也骤升。这对心力储备差者十 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