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 《小石潭记》 授课教师:李莉
《小石潭记》 授课教师:李 莉 复习课
教学日标 1、背诵课文。 2、了解有关柳宗元的文学常识。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及用法。(重点) 4、翻译重点句子。(重点) 5、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 思想感情。(难点)
1、背诵课文。 2、了解有关柳宗元的文学常识。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及用法。(重点) 4、翻译重点句子。(重点) 5、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 思想感情。(难点) 教学目标
复习指导
复习指导
1、背诵课文(完成教学目标1) (1)自由背诵 (2)齐背 (3)理解背诵 A.发现小潭 B.潭中景物 C.小潭源流 D.潭上气氛 E.同游者
1、背诵课文(完成教学目标1) (1)自由背诵 (2)齐背 (3)理解背诵 A.发现小潭 B.潭中景物 C.小潭源流 D.潭上气氛 E.同游者
2、文学常识填空(完成教学目标2)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 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洄东。他与唐代 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2、文学常识填空(完成教学目标2)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____ 人,___ 代著名____家,世称______ 。他与唐代 的_____和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 子厚 河东 唐 文学 柳河东 韩愈 苏轼 王安石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曾巩 柳宗元
3、解释下列红字的意思(完成教学目标3) (1)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悄怆幽邃 那深 (4)以其境过清 因为 (5)不可久居 能 (6)乃记之而去 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
3、解释下列红字的意思 (完成教学目标3)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悄怆幽邃 (4)以其境过清 (5)不可久居 (6)乃记之而去 在空中 那 深 因为 能 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
4、一词多义练习(完成教学目标3)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知其源 能 水尤清洌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如鸣佩环 玉环 环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
4、一词多义练习(完成教学目标3) 可 清 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如鸣佩环 四面竹树环合 大约 能 清澈 凄清 玉环 环绕
5、词类活用练习(完成教学目标3)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2)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那样 (3)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4)心乐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5、词类活用练习(完成教学目标3)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心乐之 (5)凄神寒骨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那样 名词作状语,向西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6、翻译下列句子(完成教学目标4) (1)皆若空游无所依。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2)其岸势犬牙差互。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向下射入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就记下它的景物离开了
6、翻译下列句子(完成教学目标4) • (1) 皆若空游无所依。 • (2) 其岸势犬牙差互 。 •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阳光向下射入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就记下它的景物离开了
7、回答下列问题(完成教学目标5)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用课文原句回答) (2)小石潭的概貌是什么样的? (用课文原句回答) (3)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中鱼的? (用课文原句回答)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用课文原句回答) (5)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 么特点? (6)本文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抒发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回答下列问题(完成教学目标5)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用课文原句回答) (2)小石潭的概貌是什么样的? (用课文原句回答) (3)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中鱼的? (用课文原句回答)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用课文原句回答) (5)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 么特点? (6)本文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抒发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