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29,文件大小:2.79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四节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交叉口的视距 (一)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 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 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 视距S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 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第四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一、交叉口的视距 ▪ (一)视距三角形 ▪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 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 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 视距ST。 ▪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 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第四节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交叉口的视距 (一)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 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 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 视距S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 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第四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一、交叉口的视距 ⚫ (一)视距三角形 ⚫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 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 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 视距ST。 ⚫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 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二)识别距离 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 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 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无任何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 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在车辆正常行驶条件下,识别距离 力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时间制动减 速直至停车,但这种制动停车并非急刹车。 t+ 3.626a

(二)识别距离 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 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 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无任何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 。 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在车辆正常行驶条件下,识别距离 力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时间制动减 速直至停车,但这种制动停车并非急刹车。 a V t V SS 3.6 26 2 = +

3.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 对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一般为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主次关系明确,而且对标志的识别要比对信号容易,因此, 可采用式(8-10)及识别时间为2s计算。 交叉口的识别距离(m) 表8-7 停车标志控制 计算行车 信号控制交叉口 交叉口 计算行车信号控制交叉口 停车标志控制 交叉口 速度 速度 (km/h) 公路城市道路 计算值采用值(如mb)公路 城市道路 计算值采用值计算值采用值 计算值采用值计算值采用值 计算值采用值 838350////3010210687055 237240171170104105 646042401920 40143140991005455

3.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 对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一般为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主次关系明确,而且对标志的识别要比对信号容易,因此, 可采用式(8-10)及识别时间为2s计算

二、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 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 交叉范围相交道路的圆曲线半径 分道转弯式圆曲线半径 加铺转角式圆曲线半径 )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R 127(/±in) 在交叉口范 交叉口相交道路最小圆曲线半径(m) 次要道路可取」 度在015~02 表88 大不应超过6 设计速度 1008060403020 (km/h) 一般值460280150603015 主要道路 极限值|380230120502512 次要道路 //60]301515

二、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 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 交叉范围相交道路的圆曲线半径 分道转弯式圆曲线半径 加铺转角式圆曲线半径 (一)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在交叉口范围内,主要道路的设计速度V仍采用路段规定值, 次要道路可取路段的0.7倍;横向力系数μ可按不同计算行车速 度在0.15~0.20之间选用;超高横坡i h,以不大于2%为宜,最 大不应超过6%。 127( ) 2 h i V R  =  设计速度

(二)分道转弯式交叉口最小圆曲线半径 当右转弯车辆比较多时,为保证右转车辆能以规定速度分道 行驶,应对最小转弯半径加以限制。在右转车辆计算行车速 度已确定的条件下,取μ=016~0.20,最小圆曲线半径的一般 值采用i=2%计算,极限值用1-6%计算。 分道转弯式交叉口最小圆曲线半径(m) 表8-9 右转弯车速(km/h)80 70 605550454035302520 般值280210150120100806050352515 最小半径 极限值23017012010080655040302012

▪ 当右转弯车辆比较多时,为保证右转车辆能以规定速度分道 行驶,应对最小转弯半径加以限制。在右转车辆计算行车速 度已确定的条件下,取μ=0.16~0.20,最小圆曲线半径的一般 值采用i h =2%计算,极限值用i h =6%计算。 (二)分道转弯式交叉口最小圆曲线半径

(三)加铺转角式交叉口转角半径 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交叉口转 角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多心复曲线 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 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 10.3.2-1 二 四 公路等级 平原微丘山岭重丘平原微丘山岭重丘平原微丘山岭重丘 右转弯车速(km/h)20~2515~2015~20 15 10~15 45°27~3525~2725~27 25 27~25 27 60°23~3217~2317~23 17 20~17 20 不同交叉80°20~3013~2013~20 13 12~13 12 角的圆曲 9019~30|12~1912~19 12 10~12 10 线半径 (m) 100°19~2911~1911~19 11 9~11 120°18~2910~1810~18 10 8~10 8 13518~2810~1810~1810 7~10 7

▪ 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交叉口转 角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多心复曲线。 ▪ 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 (三)加铺转角式交叉口转角半径

第五节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定义:在交叉口内增加左、右转车道,以提高交叉口的通 行能力的设计方法。 设置条件 平面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右转车道 1)平面交叉角小于60°,且右转车较多时 (2)右转交通量大,且为主要交通方向时; (3)右转车辆所需车速较高时; (4)有特殊需要时 2.平面交叉除下列条件外应设左转车道 (1)不允许左转弯时 (2)道路交通量很小,通行能力有富裕时; (3)相交道路设计速度为40km/h以下,设计小时交通量 小于200辆时 (4)无对向直行交通,且进口道车道数较路段多一条时

▪ 定义:在交叉口内增加左、右转车道,以提高交叉口的通 行能力的设计方法。 ▪ 一、设置条件 ▪ 1.平面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右转车道: ▪ (1)平面交叉角小于60° ,且右转车较多时; ▪ (2)右转交通量大,且为主要交通方向时; ▪ (3)右转车辆所需车速较高时; ▪ (4)有特殊需要时。 ▪ 2.平面交叉除下列条件外应设左转车道: (1)不允许左转弯时; (2)道路交通量很小,通行能力有富裕时; (3)相交道路设计速度为40km/h以下,设计小时交通量 小于200辆时; (4)无对向直行交通,且进口道车道数较路段多一条时。 第五节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设置方法 (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 出口道 进 道

二、设置方法 (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

设置方法 (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 (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 左转车道是在进口道左侧扩宽出的车道。 1.宽型中间带:当没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5m)时, 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 ZZ77777z

二、设置方法 (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 (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 左转车道是在进口道左侧扩宽出的车道。 1.宽型中间带:当没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5m)时, 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9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