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测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语文试卷,设为四大板块,请同学们放松心情作答,注意书写规范,认真推敲揣 摩,还要深思明辨,充分施展才能,考试后不留遗憾! 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 随意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ge ()浅。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_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 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趋”的读音 (1分) (2)根据读音写出汉字ge( )浅。(1分) (3)填人选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莫名其妙B.明知故问C.行云流水D.高山仰止 (4)选段画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1分) 2.走进名著。(4分) 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 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 》, 3.下面是以“不要等到…”为话题的一段话,请顺着思路在横线上续写。(4分) 不要等到孤独时才想起朋友;不要等到失败时才去想起他人的忠告。 4.下表是某网站对1000名不同年龄段学生通讯方式的调查,请你仔细阅读此表并写出从 表中你得到的两点结论。(4分)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1 页) 九 年 级 语 文 测 试 卷 温馨提示: 1、本语文试卷,设为四大板块,请同学们放松心情作答,注意书写规范,认真推敲揣 摩,还要深思明辨,充分施展才能,考试后不留遗憾! 2、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 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30 分) 1.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 分)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 随意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 gē ( )浅。 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 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趋.”的读音: (1 分) (2)根据读音写出汉字 gē( )浅。(1 分) (3)填人选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分) A.莫名其妙 B.明知故问 C.行云流水 D.高山仰止 (4)选段画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1 分) 2. 走进名著。(4 分) 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 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 铁 是 怎 样 炼 成 的 》, 我 们 能 领 悟 到 人 生 的 真 谛 和 生 命 的 意 义 ; 读 《 》, ;读 《 》, 。 3. 下面是以“不要等到……”为话题的一段话,请顺着思路在横线上续写。(4 分) 不要等到孤独时才想起朋友;不要等到失败时才去想起他人的忠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 下表是某网站对 1000 名不同年龄段学生通讯方式的调查,请你仔细阅读此表并写出从 表中你得到的两点结论。(4 分)
查 对 中学生 大学生 研究生 方 固定电话 85.36% 97.46% 95.52% 移动电话 13.43% 33.04% 97.58% E-mail 15.87 98.54% 书信 31.78% 30.45% 27.43% 结论 结论 5.古诗款写。(12分) (1) 览众山小。(2) 江春入旧年 (3) 柳暗花明又一村 ,随风直到夜郎西。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对离别人祝福的句子 是 (6)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佳句 是 (7)李商隐的《无题》运用形象的比喻和谐音双关的字眼,把坚贞不渝,死而后 已的真挚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绝唱”的句子 是 (8)《使至塞上》这首边塞诗中,最能体现作者王维“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次使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 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 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7-16题。(27分) 甲)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 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 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1 页) 中学生 大学生 研究生 固定电话 85.36% 97.46% 95.52% 移动电话 13.43% 33.04% 97.58% E-mail 15.87% 55.89% 98.54% 书信 31.78% 30.45% 27.43%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默写。(12 分) (1)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 ,江春入旧年。 (3)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4)_________________ __,随风直到夜郎西。 ( 5 ) 苏 轼 的 《 水 调 歌 头 》 中 表 达 对 离 别 人 祝 福 的 句 子 是: , 。 ( 6 ) 晏 殊 的 《 浣 溪 沙 》 中 被 誉 为 “ 天 然 奇 偶 ” 的 佳 句 是: , 。 (7)李商隐的《无题》运用形象的比喻和谐音双关的字眼,把坚贞不渝,死而后 已 的 真 挚 爱 情 表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 成 为 “ 千 古 绝 唱 ” 的 句 子 是 , 。 (8)《使至塞上》这首边塞诗中,最能体现作者王维“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 , 。 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选出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 )(2 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次使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 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 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 篇。 二、阅读理解(60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7-16 题。(27 分) (甲) 秋 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 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 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 调 查 通讯 对象 方式
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 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百川灌河 东面而视 旋其面目_轻伯夷之义 8.翻译下面句子。(2分)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9.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3分)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 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 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 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 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 煕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 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 B、号呼而转徙 人不知而不愠 C、积于今六十岁矣 岁之犯死者二焉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4分) 久已病矣_ 死者相藉 时而献焉 以尽吾齿 12.第(1)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诉,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 (2分) 13.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 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字)。(2分)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5.“蒋氏大戚”,蒋氏为何“大戚”?而“余闻而愈悲”,我为什么悲?(4分)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1 页) 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 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 百川灌.河 东面.而视 旋.其面目 轻.伯夷之义 8.翻译下面句子。(2 分)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9.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3 分) (乙)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 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 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 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 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 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 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号呼而.转徙 人不知而.不愠 C、积于今六十岁矣 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4 分) 久已病矣 死者相藉 时而献焉 以尽吾齿 12.第(1)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诉,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 (2 分) 13.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 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 10 字)。(2 分)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5.“蒋氏大戚”,蒋氏为何“大戚”?而“余闻而愈悲”,我为什么悲?(4 分)
16.如果你是“观人风者”,看到《捕蛇者说》后会有何感想?(提示:可从蒋氏、作者、朝 廷、观人风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感想。)(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谷17-21题。(20分) 山的呼唤 琼瑶 (1)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2)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3)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 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 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 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 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 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岀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 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4)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 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 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 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5)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 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 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 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6)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7)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 “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 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8)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 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 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 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 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 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9)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 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11 页) 16.如果你是“观人风者”,看到《捕蛇者说》后会有何感想?(提示:可从蒋氏、作者、朝 廷、观人风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感想。)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 17--21 题。(20 分) 山 的 呼 唤 琼 瑶 (1)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2)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3)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 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 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 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 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 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 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 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4)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 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 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 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5)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 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 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 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6)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7)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 “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 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8)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 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 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 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 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 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9)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 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
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 飞瀑,在不停不休的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的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 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 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吧!来吧!来吧! 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10)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 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选自《美文阅读》有改动)本文写于1970.5.17 17.认真阅读第③④两段,结合语境并联系文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 ①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配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蕙稚的 梦。(4分) ②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2分) 18.文中第⑦至⑨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 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4分) ①白天的玉山: ②夜晚的玉山 19.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4分) 20.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一句并作简要分析 (3分) 21.试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1 页) 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 飞瀑,在不停不休的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的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 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 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吧!来吧!来吧! 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10)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 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选自《美文阅读》有改动)本文写于 1970.5.17 17.认真阅读第③④两段,结合语境并联系文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6 分) ① 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 梦。(4 分) ② 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2 分) 18.文中第⑦至⑨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 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4 分) ①白天的玉山: ②夜晚的玉山: 19.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4 分) 20.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一句并作简要分析。 (3 分) 21.试概括本文的主旨。(3 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22--25题。(13分) 学会舍弃 ①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 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 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所以,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 弃。 ②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 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 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 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岀选择。 ③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 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 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他 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 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 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 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 ④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 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 他回信却说“干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11 页)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22——25 题。(13 分) 学 会 舍 弃 ①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 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 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所以,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 弃。 ②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 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 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 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 ③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 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 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他 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 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 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 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 ④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 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 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
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 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概,化干 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做出如此的 舍弃? ⑤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 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 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 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 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 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 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 ⑥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 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 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干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所以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3.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4.根据第④段和第⑤段论述的观点,任选一个为其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3分)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7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11 页) 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 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概,化干 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做出如此的 舍弃? ⑤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 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 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 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 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 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 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 ⑥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 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 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所以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23.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24.根据第④段和第⑤段论述的观点,任选一个为其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3 分)
25.中考是现在我们每个同学面临的重大挑战,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 该学会舍弃一些什么呢?(至少写出3点)(4分) 三、写作(55分) 26.请以“心灵底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自选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是实校名、人名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8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11 页) 25.中考是现在我们每个同学面临的重大挑战,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 该学会舍弃一些什么呢?(至少写出 3 点)(4 分) 三、写作(55 分) 26.请以“心灵底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自选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 600 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是实校名、人名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9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9 页 (共 11 页) 500 字 600 字 700 字
三、卷面书写(5分) 参考答案: 1.(1)qu(2)搁(3)A(4)去掉“的原因 2、要求仿写的句子与原文画线句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内容方面既要写出课外阅读的作品名称,还要写出作 品给自己的启示。考生所写作品可不限于《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篇目。 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 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 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水浒》,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3.不统一答案,参考:不要等到生病时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不要等到有人赞赏时才去相信自己。不要 等到别人指出时才知道错了。不要等到腰缠万贯时才准备帮助穷人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1、不管哪个年龄段使用固定电话的比例都很高,使用书信的比例都很低;2、 着学历的提高他们使用电子邮件方式和移动电话通信的比例在大幅度提高:而使用书信的比例却呈下降趋 势。4分。答对一点得2分 5.略 7.(1)注入(2)向东(3)旋转,掉转(4)认为……轻。 8.听说过上百条道理,便认为没有人超过自己的,说得就是我啊。 9.略 ll、略 12、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甚也。 13、苛政猛于虎,或者:赋敛之毒甚于蛇 14、略 15、“蒋氏大戚”是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悲”是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 毒而悲伤(为社会) 17、①对未来充满憧憬,富于幻想:进行文学创作、写出自己对“山”的那份“感觉”,②不懈地追求自 己所确立的奋斗目标(3分。①题4分,②题2分) 18、①光影变幻,迷离神奇,如梦如幻②山簌唱和,清幽朦胧,威严肃穆(4分,各2分) 19、童年登家乡的山是游玩松林,编织梦想(2分)后来登玉山是欣赏美景,感受自然魅力,寻找和体验对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0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10 页 (共 11 页) 三、卷面书写(5 分) 参考答案: 1.(1)qū(2)搁(3)A(4)去掉“的原因”。 2、要求仿写的句子与原文画线句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内容方面既要写出课外阅读的作品名称,还要写出作 品给自己的启示。考生所写作品可不限于《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篇目。 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 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 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水浒》,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3.不统一答案,参考:不要等到生病时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 不要等到有人赞赏时才去相信自己。不要 等到别人指出时才知道错了。不要等到腰缠万贯时才准备帮助穷人。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1、不管哪个年龄段使用固定电话的比例都很高,使用书信的比例都很低;2、随 着学历的提高他们使用电子邮件方式和移动电话通信的比例在大幅度提高;而使用书信的比例却呈下降趋 势。4 分。答对一点得 2 分。 5. 略 6. C。 7. (1)注入(2)向东(3)旋转,掉转(4)认为……轻。 8.听说过上百条道理,便认为没有人超过自己的,说得就是我啊。 9.略 10、C 11、略 12、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甚也。 13、苛政猛于虎,或者:赋敛之毒甚于蛇。 14、略 15、“蒋氏大戚”是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悲”是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 毒而悲伤(为社会) 16、略。 17、①对未来充满憧憬,富于幻想;进行文学创作、写出自己对“山”的那份“感觉”,②不懈地追求自 己所确立的奋斗目标(3 分。①题 4 分,②题 2 分) 18、①光影变幻,迷离神奇,如梦如幻②山簌唱和,清幽朦胧,威严肃穆(4 分,各 2 分) 19、童年登家乡的山是游玩松林,编织梦想(2 分)后来登玉山是欣赏美景,感受自然魅力,寻找和体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