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 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 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 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南常德马。元 和十年(815年)2被召至京,游玄都观,写诗讽刺 新权贵,复出为连州(现在广东连县一带)刺史。长 庆元年调在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 徽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 扬州。路经金陵时,漫游了这六朝古都。诗人目睹 金陵的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 事旦韭,感慨万千,于是吊声伤今,写下组诗《金 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 • 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 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 • 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 • 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南常德)司马。元 和十年(815年),被召至京,游玄都观,写诗讽刺 新权贵,复出为连州(现在广东连县一带)刺史。长 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 徽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 扬州。路经金陵时,漫游了这六朝古都。诗人目睹 金陵的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 事日非,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今,写下组诗《金 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石头城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 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 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 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 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 因为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 分突出,三国时孙吴也 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 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 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 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 头城决定胜负
• 石头城 •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 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 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 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 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 因为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 分突出,三国时孙吴也一 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 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 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 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 头城决定胜负
诵读指导 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以凄凉 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前 两句“故国”“空城”后宜作一顿 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 在 ”二字系诗人感慨所在 宜重读。后两句月抒怀,重音须 落在“旧时月”和“还过”上,要 有讽喻现实的意思
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以凄凉 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前 两句“故国”“空城”后宜作一顿, 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 “在”“回”二字系诗人感慨所在, 宜重读。后两句借月抒怀,重音须 落在“旧时月”和“还过”上,要 有讽喻现实的意思。 诵读指导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已日趋 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 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 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 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 实,即借六朝的更亡来抒发国运微 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 之覆为鉴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 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 “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 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 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 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 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 之覆为鉴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诗一开始就写空城四周的景色。你看,城的东 南、西三面依闻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 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 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伪佛在叹惜着昔日的 繁华已经化为乌有。在这种苍莽凄凉的氛围中,读者 不禁要问:山川形胜的六代帝王之都为什么会变成 座空城呢指后两句其实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时 诗人仿佛指着那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明月,它就是历史 的见证啊/诗人称它为“旧时月”,正是初唐诗人张若 虚说的“今月曾经胞古人”的意思,因它跑见过六朝 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 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而今夜 呢你看它又逐澌移到女墙这一边来,可这已经是一座 空城了。全诗句句写景,勺勺都融合着诸人的故困萧 条之感
这首诗一开始就写空城四周的景色。你看,城的东、 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 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 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着昔日的 繁华已经化为乌有。在这种苍莽凄凉的氛围中,读者 不禁要问:山川形胜的六代帝王之都为什么会变成一 座空城呢?后两句其实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时, 诗人仿佛指着那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明月,它就是历史 的见证啊!诗人称它为“旧时月”,正是初唐诗人张若 虚说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因它照见过六朝 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 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而今夜 呢?你看它又逐渐移到女墙这一边来,可这已经是一座 空城了。全诗句句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 条之感。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 “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 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 此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 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 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 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 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 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 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 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 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 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 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干钧,撼人心魄
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 “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 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 • 此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 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 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 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 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 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 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 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 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 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 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
鉴赏 简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描绘沉寂的群山、寂寥的潮水、清冷的月光、颓 败的女墙,向句是景物,又句句是情,景中融合着诗人 对故园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黍离之悲)。 2、末句的“还”字,有怎样的意蕴? 这里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昔日的春风吹 送、灯红酒绿、彻夜笙歌(烟柳繁华景象)已一去不 复返了
鉴赏 1、简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描绘沉寂的群山、寂寥的潮水、清冷的月光、颓 败的女墙,句句是景物,又句句是情,景中融合着诗人 对故园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黍离之悲)。 2、末句的“还”字,有怎样的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昔日的春风吹 送、灯红酒绿、彻夜笙歌(烟柳繁华景象)已一去不 复返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 语。”《石头城》用写景寄寓感慨。 沉寂的群山、带着凉意的潮声、清冷的 月光,颓败的女墙,全诗句句写景,句 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 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 “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 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 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 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 语。”《石头城》用写景寄寓感慨。 • 沉寂的群山、带着凉意的潮声、清冷的 月光,颓败的女墙,全诗句句写景,句 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 •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 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 “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 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 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 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