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官船来往乱如麻,口口口口口口。(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分)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李煜《相见欢》)(1分) (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观刈麦》)(2分) (4)《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对“同舍生”的优越条件毫无羡慕之意的原因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2分)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4 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这位客人不无 gan ga()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jido xia )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xiang xing jian chu( (4)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fu ru jie zhi )的人物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找借口,将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别人 B.坚守梦想不易,人们往往不知道是岁月无情地吞噬了梦想,还是梦想禁不住现实的打击。 C.中国首个“4.0园区”一潍坊国际创意港5月8日开园,国际机构争相入园,众多资深创客也心无旁骛。 D.季羡林历经十年,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一生用力最勤、篇幅最长的一部学术著作——《糖史》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海Ⅰ号博物馆”分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史、海上丝绸之路史和水下考古史三个固定陈列部分组成,并 将建设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建设”改为“打造”) B.由于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中国海监局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 的质量。(将“和”改为“并提高了”) C.青海一位代表在“2017年两会”上提出,能否加大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公共教育投入力度,是促 进公平教育的关键所在。(删去“能否”) D.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尽管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如果人类肆意开发、掠夺、污染环境,那么必然导致地 球灾难和人类的灭亡。(在“如果”前面加上“但”) 5.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分别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语句形成排比。(4分) 我梦想,驰骋于塞北苍茫辽阔的大漠,在金黄的夕阳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 (46分) (一)(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 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 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语文试卷 一、(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官船来往乱如麻,□□□□□□。(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1 分)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1 分) (3)□□□□□,□□□□□。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观刈麦》)(2 分) (4)《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对“同舍生”的优越条件毫无羡慕之意的原因是:□□□□□□,□□□□□ □□□□□。(2 分)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 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这位客人不无ɡān ɡà( )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jiǎo 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xiānɡ xínɡ jiàn chù( )。 (4)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fù rú jiē zhī( )的人物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找借口,将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别人。 B.坚守梦想不易,人们往往不知道是岁月无情地吞噬..了梦想,还是梦想禁不住现实的打击。 C.中国首个“4.0 园区”---潍坊国际创意港 5 月 8 日开园,国际机构争相入园,众多资深创客也心无旁骛 ....。 D.季羡林历经十年,呕心沥血 ....,终于完成了一生用力最勤、篇幅最长的一部学术著作----《糖史》。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南海 I 号博物馆”分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史、海上丝绸之路史和水下考古史三个固定陈列部分组成,并 将建设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建设”改为“打造”) B. 由于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中国海监局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 的质量。(将“和”改为“并提高了”) C. 青海一位代表在“2017 年两会”上提出,能否加大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公共教育投入力度,是促 进公平教育的关键所在。(删去“能否”) D.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尽管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如果人类肆意开发、掠夺、污染环境,那么必然导致地 球灾难和人类的灭亡。(在“如果”前面加上“但”) 5.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分别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语句形成排比。(4 分) 我梦想,驰骋于塞北苍茫辽阔的大漠,在金黄的夕阳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 ; 。 二、(46 分) (一)(10 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 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 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 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从听觉方面写景,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孤 寂的情怀 C.作者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收束全文,画龙点睛。舟子的喃喃之语是引俗人之见,以正面描写表现“相公” 之痴。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 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二)(9分)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征亡后,朕遺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ε 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辨。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 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 以兴矣。”其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书之予笏,知而必谏也。”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防己过/及鲁肃过浔阳。 B.遂亡一镜矣/亡羊补牢 C.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D.任善人则国安则有去国怀乡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辨 11、请概括魏征在遗表中谈了哪几方面的治国之道?(3分) (三)(10分) 人间有味是读书 王崇菊 1)有人喜欢垂钓江边,享受那份心静如水;有人喜欢在旅途中行走,享受如画的风景:有人喜欢在舞场 起舞,享受那份欢畅和潇洒。我独喜欢在书海中遨游,享受书籍带给我的宁静和快乐一一在书中总能遇到无限 的美好和催我前行的动力 (2)读书能够静心。纷扰的尘世,繁琐的事务,让人心焦躁不安。若抱书在手,聆听作者的美妙故事,感 受妙趣横生的语言,瞬间就可驱散心头乌云。特别喜欢一个人呆在房间,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恨不得把所有 美好的语言,精美的编排结构,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都记在脑中!想象着自己也化成一支神笔,写下万千文 字,被同我一样的读者喜欢。许多闲暇时间我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所以少了人世纷纷扰扰的浸染,少了琐事 纠纠结结的苦闷 3)读书能够开启智慧。培根在《谈读书》中这样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鲁迅的书让人学会深刻和思考 周国平的书教会人辩证看问题:余秋雨的散文让人心胸大气磅礴旷达辽远;丁立梅的文字使人温暖有情有义 不同的作者传递不一样的感悟,带来不同的心灵震撼,在书海中,智慧被开启,灵魂被升腾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 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B.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从听觉方面写景,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孤 寂的情怀。 C.作者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收束全文,画龙点睛。舟子的喃喃之语是引俗人之见,以正面描写表现“相公” 之痴。 D.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 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二)(9 分)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征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 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辨。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 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 以兴矣。”其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书之予笏,知而必谏也。” (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以防己过./及鲁肃过.浔阳。 B. 遂亡.一镜矣/亡.羊补牢。 C. 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D. 任善人则国.安/则有去国.怀乡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辨。 11、请概括魏征在遗表中谈了哪几方面的治国之道?(3 分) (三)(10 分) 人间有味是读书 王崇菊 (1)有人喜欢垂钓江边,享受那份心静如水;有人喜欢在旅途中行走,享受如画的风景;有人喜欢在舞场 起舞,享受那份欢畅和潇洒。我独喜欢在书海中遨游,享受书籍带给我的宁静和快乐——在书中总能遇到无限 的美好和催我前行的动力。 (2)读书能够静心。纷扰的尘世,繁琐的事务,让人心焦躁不安。若抱书在手,聆听作者的美妙故事,感 受妙趣横生的语言,瞬间就可驱散心头乌云。特别喜欢一个人呆在房间,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恨不得把所有 美好的语言,精美的编排结构,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都记在脑中!想象着自己也化成一支神笔,写下万千文 字,被同我一样的读者喜欢。许多闲暇时间我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所以少了人世纷纷扰扰的浸染,少了琐事 纠纠结结的苦闷。 (3)读书能够开启智慧。培根在《谈读书》中这样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鲁迅的书让人学会深刻和思考; 周国平的书教会人辩证看问题;余秋雨的散文让人心胸大气磅礴旷达辽远;丁立梅的文字使人温暖有情有义 ——不同的作者传递不一样的感悟,带来不同的心灵震撼,在书海中,智慧被开启,灵魂被升腾
(4)读书是种享受。工作之余,我时常把自己交给书籍,像一尾鱼自由自在地在书海中游弋。读到开心处 就哈哈大笑,读到痛苦处就眉头紧锁……“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 益友”,每每读书,我总是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而不能自拔,好像跟多年未见面的好友在一起交谈。有书为伴, 真的是其乐无穷啊 (5)读书能够美颜。一个人书读得多寡,从他(她)的外在就可以看得出来。读书人的气质与众不同 些容貌并不美丽的人,因为长时间浸染在书海里,便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气质风范,如很多老者,暮年时仍然有 异乎寻常的年轻容颜和吸引人的魅力,其秘诀就在于读书很多,善于思考,善于修为。三毛说:“读书多了,容 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 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读书的营养价值高过许多化妆品的功效。103岁的杨绛就是最好的明证一一岁月 只增加了她的年龄,她的容颜和气质却让人难忘和佩服,温婉、淡定、从容成为她的代名词。 (6)书的世界干净,宁静,美好。读书的人会在书中遇到温暖,美丽,温柔,真诚,真情 (⑦)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交流:读一本好书就是用一颗美好的灵魂滋养自己的灵魂:常读 书,读好书,做幸福的人,享受幸福的生活—一人间有味是读书!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中心论点为“人间有味是读书”。作者采用了分层论述的方法,层层论述了读书的作用,论证充分, 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B文章第(5)段举了103岁的杨绛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能够美颜”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 服力 C作者善于运用引用论证阐述问题。如第(3)段引用培根的名言,阐述了“读书能够开启智慧”这个分论 点 D读了本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读书的人就是幸福的人,就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 13.若将下面句子放入第(3)段破折号之前,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龙应台作品里的文字意义非凡,意蕴悠长,启人深思。 B.读雪小禅的散文,我们能够感受到雪小禅文字把人的意境盛放在莲花瓣的禅意中 C.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D.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的侠客精神一—一种大仁、大义、大勇、大无畏的精神 14联系原文内容,说说读书的作用。你认为读书的作用还有哪些?请再说两点。 (四)(17分) 卖花婆婆 林紫 ①雨不紧不慢不大不小地下着,这是江南特有的黄梅天,把整个城市下成了个水世界。 ②正是清晨上班时分,车水马龙。人行道上游走着红花伞,远远望去,如飘着一朵朵水汪汪的红蘑菇绿蘑 菇花蘑菇。 ③我眯起眼迎着风卷起的水雾匆匆步行赶往单位,走到华鑫大酒店门前时,一声苍凉的呢喃从对面传来, 抬眼望去,前方拐弯处闪出一位老年女丐,瘦小的身子披了一件补丁摞补丁的雨衣,花白的乱发从雨帽中披散 开,一张核桃般风干的脸,左手端着个盘子,右手拄着根拐杖在风雨中蹒跚。 ④我心中好一阵怜惜:这位老妪怕有七十多岁了吧?她的儿孙呢?她的家呢?遭遇了什么厄运令她在这老 迈之年孤苦伶仃沿街乞讨?我并不富有,但我总是无法从可怜的残疾人和老丐眼巴巴的目光下漠然走开。我赶 紧打开钱包,摸岀一张五元的票子捏在手中,我希望这点钱能给老妪带来一餐饱饭一丝温暖。 ⑤老妪颤颤巍巍走近了。混浊的老眼企盼着我,将盘子托起
(4)读书是种享受。工作之余,我时常把自己交给书籍,像一尾鱼自由自在地在书海中游弋。读到开心处 就哈哈大笑,读到痛苦处就眉头紧锁……“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 益友”,每每读书,我总是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而不能自拔,好像跟多年未见面的好友在一起交谈。有书为伴, 真的是其乐无穷啊! (5)读书能够美颜。一个人书读得多寡,从他(她)的外在就可以看得出来。读书人的气质与众不同。一 些容貌并不美丽的人,因为长时间浸染在书海里,便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气质风范,如很多老者,暮年时仍然有 异乎寻常的年轻容颜和吸引人的魅力,其秘诀就在于读书很多,善于思考,善于修为。三毛说:“读书多了,容 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 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读书的营养价值高过许多化妆品的功效。103 岁的杨绛就是最好的明证——岁月 只增加了她的年龄,她的容颜和气质却让人难忘和佩服,温婉、淡定、从容成为她的代名词。 (6)书的世界干净,宁静,美好。读书的人会在书中遇到温暖,美丽,温柔,真诚,真情。 (7)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交流;读一本好书就是用一颗美好的灵魂滋养自己的灵魂;常读 书,读好书,做幸福的人,享受幸福的生活——人间有味是读书!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中心论点为“人间有味是读书”。作者采用了分层论述的方法,层层论述了读书的作用,论证充分, 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B.文章第(5)段举了 103 岁的杨绛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能够美颜”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 服力。 C.作者善于运用引用论证阐述问题。如第(3)段引用培根的名言,阐述了“读书能够开启智慧”这个分论 点。 D.读了本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读书的人就是幸福的人,就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 13.若将下面句子放入第(3)段破折号之前,你认为不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 A.龙应台作品里的文字意义非凡,意蕴悠长,启人深思。 B.读雪小禅的散文,我们能够感受到雪小禅文字把人的意境盛放在莲花瓣的禅意中。 C.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D.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的侠客精神——一种大仁、大义、大勇、大无畏的精神。 14.联系原文内容,说说读书的作用。你认为读书的作用还有哪些?请再说两点。 (四)(17 分) 卖花婆婆 林紫 ①雨不紧不慢不大不小地下着,这是江南特有的黄梅天,把整个城市下成了个水世界。 ②正是清晨上班时分,车水马龙。人行道上游走着红花伞,远远望去,如飘着一朵朵水汪汪的红蘑菇绿蘑 菇花蘑菇。 ③我眯起眼迎着风卷起的水雾匆匆步行赶往单位,走到华鑫大酒店门前时,一声苍凉的呢喃从对面传来, 抬眼望去,前方拐弯处闪出一位老年女丐,瘦小的身子披了一件补丁摞补丁的雨衣,花白的乱发从雨帽中披散 开,一张核桃般风干的脸,左手端着个盘子,右手拄着根拐杖在风雨中蹒跚。 ④我心中好一阵怜惜:这位老妪怕有七十多岁了吧?她的儿孙呢?她的家呢?遭遇了什么厄运令她在这老 迈之年孤苦伶仃沿街乞讨?我并不富有,但我总是无法从可怜的残疾人和老丐眼巴巴的目光下漠然走开。我赶 紧打开钱包,摸出一张五元的票子捏在手中,我希望这点钱能给老妪带来一餐饱饭一丝温暖。 ⑤老妪颤颤巍巍走近了。混浊的老眼企盼着我,将盘子托起
⑥“妹子,要白兰花不?” ⑦一股浓郁的花香袭来,掀开湿湿的白纱布,盘子里整整齐齐码了一堆洁白的白兰花,用细铁丝挽了个扣, 头插一朵。长长的花瓣伸展着,闪着冰肌玉肤之光泽,像极了少妇翘起的“兰花指 ⑧原来是位卖花婆婆,我暗笑自己什么眼神 ⑨“妹子,带一对白兰花吧,香一日哩。”老婆婆将拐杖扔下,拿起一对自兰花举到我眼前,朎上的毎一道 皱纹里都是意味深长的笑 ⑩0枯藤般黑瘦的手,举着一对水灵灵的“兰花指”,这巨大的反差闪电般爆裂出一种蕴含深意的美,诉说着 衰败与新生、一瞬与永恒的千古命题。 αD有俊男靓女从我们身边擦过,他们心事重重步履匆匆,没有人肯拿出一分钟来解读这幅经典的画面。我 顿生唏嘘之感:昔日那些轻盈的卖花姑娘呢?那一串串风铃般脆生生的叫卖声呢?莫非文明发展到今天,人非 要到老得不成样子了,才分外珍借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用苍凉的呢喃劝世人与之共享么? ①D“带一对吧,妹子。不贵哩,三角钱。”老婆婆很想做成一笔生意。 3“卖一对花,您老人家赚多少?”我接过白兰花挂在胸襟衣扣上。 040“五分钱。” ⑩5五分钱!现在一个角币掉在地上人都懒得弯腰捡。我看着这位衣着寒酸的老人,将五元钱塞到她手里说: “婆婆拿好,不用找了。” ⑩老婆婆幽幽看了我一眼,笑得更欢了 门“难得妹子惜老怜贫,我是在卖花,不是乞讨,怎妤不找钱呢?”她说着从衣襟里掏出一个旧布包, 五一十找了一把零票子放到我手上,笑眯眯说:“意外之财得不得,挣来的饭吃得心安。” ⑩8老婆婆拾起拐杖,一步一点朝前走去,车轮轰鸣中又响起了苍凉的叫卖声:白兰花 ⑩回望老人佝偻的背影,羞愧加感动潮水般漫过我的身心,当一些鲜廉寡耻者在灯红酒绿中追名逐利之际 这位贫寒的卖花婆婆却用她的辛劳诠释了什么叫尊严。 原文载于《珠海特区报》,有删改) 15.请根据文中“我”对卖花婆婆的态度、情感变化过程,完成下面括号内容的填写(括号中各填一个词语即可 (4分) )→羞愧、感动→( 16.第①D段为何写有俊男靓女心事重重从“我们”身边擦过?(4分) 17.联系上下文,品析下列加点语句的好处。(4分) (1)老婆婆将扔杖扔下,拿起一对白兰花举到我眼前,脸上的每,道皱纹里都是意味深长的笑。 (2)回望老人佝偻的背影,羞愧加感动潮水般漫过我的身心。 18.文章结尾说,“当一些鲜廉寡耻者在灯红酒绿中追名逐利之际,这位贫寒的卖花婆婆却用她的辛劳诠释了什 叫尊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5分) 三、(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如歌,人生何处不相逢。岁月中,天地间,总有那么一个他(她、它),让我们迎着风雨,步入阳光。 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 心智的陶冶……岁月中,天地间,总有一次相逢让人心动、铭记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我和你相逢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⑥“妹子,要白兰花不?” ⑦一股浓郁的花香袭来,掀开湿湿的白纱布,盘子里整整齐齐码了一堆洁白的白兰花,用细铁丝挽了个扣, 一头插一朵。长长的花瓣伸展着,闪着冰肌玉肤之光泽,像极了少妇翘起的“兰花指”。 ⑧原来是位卖花婆婆,我暗笑自己什么眼神。 ⑨“妹子,带一对白兰花吧,香一日哩。”老婆婆将拐杖扔下,拿起一对白兰花举到我眼前,脸上的每一道 ...... 皱纹里都是意味深长的笑 ...........。 ⑩枯藤般黑瘦的手,举着一对水灵灵的“兰花指”,这巨大的反差闪电般爆裂出一种蕴含深意的美,诉说着 衰败与新生、一瞬与永恒的千古命题。 ⑾有俊男靓女从我们身边擦过,他们心事重重步履匆匆,没有人肯拿出一分钟来解读这幅经典的画面。我 顿生唏嘘之感:昔日那些轻盈的卖花姑娘呢?那一串串风铃般脆生生的叫卖声呢?莫非文明发展到今天,人非 要到老得不成样子了,才分外珍惜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用苍凉的呢喃劝世人与之共享么? ⑿“带一对吧,妹子。不贵哩,三角钱。”老婆婆很想做成一笔生意。 ⒀“卖一对花,您老人家赚多少?”我接过白兰花挂在胸襟衣扣上。 ⒁“五分钱。” ⒂五分钱!现在一个角币掉在地上人都懒得弯腰捡。我看着这位衣着寒酸的老人,将五元钱塞到她手里说: “婆婆拿好,不用找了。” ⒃老婆婆幽幽看了我一眼,笑得更欢了。 ⒄“难得妹子惜老怜贫,我是在卖花,不是乞讨,怎好不找钱呢?”她说着从衣襟里掏出一个旧布包,一 五一十找了一把零票子放到我手上,笑眯眯说:“意外之财得不得,挣来的饭吃得心安。” ⒅老婆婆拾起拐杖,一步一点朝前走去,车轮轰鸣中又响起了苍凉的叫卖声:白兰花…… ⒆回望老人佝偻的背影,羞愧加感动潮水般漫.过我的身心,当一些鲜廉寡耻者在灯红酒绿中追名逐利之际, 这位贫寒的卖花婆婆却用她的辛劳诠释了什么叫尊严。 (原文载于《珠海特区报》,有删改) 15.请根据文中“我”对卖花婆婆的态度、情感变化过程,完成下面括号内容的填写(括号中各填一个词语即可)。 (4 分) ( )→羞愧、感动→( ) 16.第⑾段为何写有俊男靓女心事重重从“我们”身边擦过?(4 分) 17.联系上下文,品析下列加点语句的好处。(4 分) (1)老婆婆将拐杖扔下,拿起一对白兰花举到我眼前,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都是意味深长的笑 .................。 (2)回望老人佝偻的背影,羞愧加感动潮水般漫.过我的身心。 18.文章结尾说,“当一些鲜廉寡耻者在灯红酒绿中追名逐利之际,这位贫寒的卖花婆婆却用她的辛劳诠释了什 么叫尊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5 分) 三、(50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如歌,人生何处不相逢。岁月中,天地间,总有那么一个他(她、它),让我们迎着风雨,步入阳光。 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 心智的陶冶……岁月中,天地间,总有一次相逢让人心动、铭记。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我和你相逢在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和校名。 附加题(10 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 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 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 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 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 块的地方。 【B】遭到毒打的身体像针扎一样疼痛。那天哥萨克押送兵兽性大发,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黑暗吞噬着牢房的每一个角落。令人窒息的、不安的夜降临了。思路又转到吉凶未卜的明天。这只是第七 夜,但是却好像已经熬过了好几个月。睡在硬邦邦的地上,全身疼痛不止。仓库里现在只剩下三个人了。老头 躺在板床上打着呼噜,就像睡在自家的热炕上一样。这老爷子对眼前的处境满不在乎,夜夜都睡得又香又甜 酿私酒的老太婆被警备司令哥萨克少尉放出去弄烧酒去了。赫里斯季娜和保尔都躺在地上,离得很近。保尔昨 天从窗口看见谢廖沙在街上站了很久,忧郁地盯着这座房子的窗户。 “看样子,他知道我关在这儿。 连三天都有人送来发酸的黑面包。是谁送来的,没有说。这两天警备司令又连着提审他。这是怎么回事 呢? 拷问的时候,保尔什么也没有说,一问三不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能不做声。他曾想做一个勇敢的 人,坚强的人,像书里写的那样。可是被捕的那天夜里,他被押解着走过高大的机器磨坊时,听见一个匪兵说 “少尉大人,干吗还把他带回去?从背后给他一枪不就完了?”当时,他却又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掉, 这多可怕!死了,就再也活不成啦! 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 概述【B】段保尔被关进监狱的原因_ (4分) 2.【A】段的作者曾在书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请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 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2分) 3.【A】【B】两个文段任选一个,概述主人公的最终的命运并分析造成其命运的原因。(4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 1—3 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 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 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 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 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 一块的地方。 【B】遭到毒打的身体像针扎一样疼痛。那天哥萨克押送兵兽性大发,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黑暗吞噬着牢房的每一个角落。令人窒息的、不安的夜降临了。思路又转到吉凶未卜的明天。这只是第七 夜,但是却好像已经熬过了好几个月。睡在硬邦邦的地上,全身疼痛不止。仓库里现在只剩下三个人了。老头 躺在板床上打着呼噜,就像睡在自家的热炕上一样。这老爷子对眼前的处境满不在乎,夜夜都睡得又香又甜。 酿私酒的老太婆被警备司令哥萨克少尉放出去弄烧酒去了。赫里斯季娜和保尔都躺在地上,离得很近。保尔昨 天从窗口看见谢廖沙在街上站了很久,忧郁地盯着这座房子的窗户。 “看样子,他知道我关在这儿。” 一连三天都有人送来发酸的黑面包。是谁送来的,没有说。这两天警备司令又连着提审他。这是怎么回事 呢? 拷问的时候,保尔什么也没有说,一问三不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能不做声。他曾想做一个勇敢的 人,坚强的人,像书里写的那样。可是被捕的那天夜里,他被押解着走过高大的机器磨坊时,听见一个匪兵说: “少尉大人,干吗还把他带回去?从背后给他一枪不就完了?”当时,他却又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掉, 这多可怕!死了,就再也活不成啦! 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 ;概述【B】段保尔被关进监狱的原因 。(4 分) 2. 【A】段的作者曾在书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请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 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2 分) 3. 【A】【B】两个文段任选一个 ....,概述主人公的最终的命运并分析造成其命运的原因。(4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基础(共24分) 1.(10分.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句得分为止) (1)全仗你抬声价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妇姑荷箪食,煮稚携壶浆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率不若人也。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4分)。(每词1分,错、别字每处扣0.5分,扣完该词得分为止) (1)尴尬(2)狡黠(3)相形见绌(4)妇孺皆知 3.(3分)C 4.(3分)A 5.(4分) 示例1:我梦想,伫立于中原巍峨耸立的泰山,在茫茫的层云上,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示例2:我梦想,驰骋于北国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在徐徐的和风中,阅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示例3:我梦想,驻足于南国长风涌波的海边,在阵阵的涛声中,感受“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 示例4:我梦想,置身于蓊郁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6.(3分)绝:消失;客:客居;更:还 7.(4分) (1)(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呢! 8.(3分)C“正面描写”改为“侧面描写” 9.(3分)B(失去)(A.犯错到;C写字条;D国家国都) 10.(3分)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可分辨 1.(3分)谈了三个方面的治国之道:(1)正确任用人才的重要性;(2)全面了解臣子的必要性;(3)去邪 任贤的坚定性。 译文:太宗曾在朝廷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的道理,以人为 镜子,可以看清自己的得失。朕时常保有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的犯错。现在魏征去世,朕于是失去了一面 镜子呀。魏征去世后,朕派人去他家,在他书写的函件中得到一纸表文,刚刚写了草稿,字迹都很难辨认,只 有前面几行可以看得清楚些。上面说:天下的事,有善有恶,任用善者国家就会平安,任用恶人国家就会动乱 公卿之间,陛下对他们的情感有爱有僧,对于僧恶的,只看到他恶的一面,对于钟爱的,只看到他善的一面 在爱僧之间,应当十分审慎。如果陛下能做到对于爱的人知道他恶的一面,对于憎的人知道他善的一面,去除 邪恶毫不迟疑,任用贤能毫不动摇,国家就可以兴旺发达了。魏征遗留表文的内容就是这些。然而在朕看来, 仍怕不免要犯魏征所说的过错,公卿侍臣可以把表文书写在朝笏上,知道朕有过失一定要劝谏。” 12.(3分)D解析D项是对本文内容的拓展和引申。判断这句话的正误,要联系文章内容来判断。结 合第(7)段内容,作者说的是“常读书,读好书”,就可以做幸福的人,享受幸福的生活,而D项中“读书的 人”,没有点明读什么书,“就是幸福的人,就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的结论太绝对了。 13.(3分)C解析C项列举的屈原的示例,意在阐明屈原学习环境的恶劣,读书的勤奋,与“读书能够 开启智慧”的观点不符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基础(共 24 分) 1.(10 分.本题共5小题,每句 1 分,错、漏、多 1 字扣 0.5 分,扣完该句得分为止) (1)全仗你抬声价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4 分)。(每词 1 分,错、别字每处扣 0.5 分,扣完该词得分为止) (1) 尴尬 (2) 狡黠 (3)相形见绌 (4)妇孺皆知 3.(3 分)C 4. (3 分)A 5. (4 分) 示例 1:我梦想,伫立于中原巍峨耸立的泰山,在茫茫的层云上,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示例 2:我梦想,驰骋于北国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在徐徐的和风中,阅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示例 3:我梦想,驻足于南国长风涌波的海边,在阵阵的涛声中,感受“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 示例 4:我梦想,置身于蓊郁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6. (3 分)绝:消失;客:客居;更:还。 7. (4 分) (1)(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呢! 8. (3 分)C“正面描写”改为“侧面描写” 9. (3 分)B (失去);(A.犯错/到;C.写/字条;D.国家/国都) 10. (3 分)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辨 11. (3 分)谈了三个方面的治国之道:(1)正确任用人才的重要性;(2)全面了解臣子的必要性;(3)去邪 任贤的坚定性。 译文:太宗曾在朝廷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的道理,以人为 镜子,可以看清自己的得失。朕时常保有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的犯错。现在魏征去世,朕于是失去了一面 镜子呀。魏征去世后,朕派人去他家,在他书写的函件中得到一纸表文,刚刚写了草稿,字迹都很难辨认,只 有前面几行可以看得清楚些。上面说:天下的事,有善有恶,任用善者国家就会平安,任用恶人国家就会动乱。 公卿之间,陛下对他们的情感有爱有憎,对于憎恶的,只看到他恶的一面,对于钟爱的,只看到他善的一面。 在爱憎之间,应当十分审慎。如果陛下能做到对于爱的人知道他恶的一面,对于憎的人知道他善的一面,去除 邪恶毫不迟疑,任用贤能毫不动摇,国家就可以兴旺发达了。魏征遗留表文的内容就是这些。然而在朕看来, 仍恐怕不免要犯魏征所说的过错,公卿侍臣可以把表文书写在朝笏上,知道朕有过失一定要劝谏。” 12. (3 分)D 解析 D 项是对本文内容的拓展和引申。判断这句话的正误,要联系文章内容来判断。结 合第(7)段内容,作者说的是“常读书,读好书”,就可以做幸福的人,享受幸福的生活,而 D 项中“读书的 人”,没有点明读什么书,“就是幸福的人,就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的结论太绝对了。 13.(3 分)C 解析 C 项列举的屈原的示例,意在阐明屈原学习环境的恶劣,读书的勤奋,与“读书能够 开启智慧”的观点不符
14.(4分)通过本文内容,我们可以明白读书有静心、开启智意、享受无穷乐趣和美颜等作用。(2分) 我认为读书还可以使人知书达理,提升人的修养;读书可以启发人的写作灵感等。(2分)(第二问言之成理即 可。 15.(4分)(怜惜/同憧)→(羞愧、慼动)→(尊重/敬意)(每空填入1个意思相近的词即可 16.(4分)写俊男靓女心事重重是与老婆婆笑形成对比(1分),并引出思考:人是否要到老了,才能学 会珍惜。(1分)突出老婆婆对大自然天成美丽的珍爱,对生活的热爱。(2分) 17.(4分)(1)外貌、神态的细节描写。以困顿中的笑容(强烈反差),来表现老婆婆对兰花的珍爱,对 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的分外珍惜,衬托其贫困中的乐观(对生活的热爱)。(2分) (2)“漫”原指水的蔓延滋生,这里是指羞愧和感动如潮水一般滋生,突出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内心被 羞愧与感动占据。侧面突出老婆婆珍惜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与用她辛劳诠释尊严的举动令人敬佩。(2分) 18.(5分)对比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人,贫寒的卖花婆婆雨晨卖花,自力更生,以劳动换取所得,自 强自尊的行为,让“我”感动,心生敬佩;(3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卖花婆婆一样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劳动 去诠释尊严(2分)。 三、50分 19.作文略 附加题(10分) 1.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关进监狱的原因:保尔在街上袭击了押送兵,救出了朱 赫来,因维克多告发了保尔,保尔被捕入狱。(4分) 2示例一:祥子连人带车被抓去当壮丁。(2分) 示例二:祥子干包月时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 3.选择【A】段:“祥子”命运悲惨,最后被磨灭了奋斗的意志,自甘堕落。(2分)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 因,是社会现实,也有个人因素。祥子处于黑暗腐朽的社会,看不到希望,所有的反抗都归于失败,于是颓唐 消沉。(2分) 选择【B】段:保尔不屈于命运,不断地反抗社会、反抗命运,虽然生活艰苦但最终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2分)造成他命运的原因,是社会现实,也有个人因素。保尔正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虽然社会依旧黑暗腐 朽,但是有一群人敢于站起来反抗,能够拍引保尔前进,帮助保尔摆脱困境,保尔参加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 (2分)
14. (4 分)通过本文内容,我们可以明白读书有静心、开启智慧、享受无穷乐趣和美颜等作用。(2 分) 我认为读书还可以使人知书达理,提升人的修养;读书可以启发人的写作灵感等。(2 分)(第二问言之成理即 可。) 15.(4 分)(怜惜/同情)→(羞愧、感动)→(尊重/敬意) (每空填入 1 个意思相近的词即可) 16.(4 分)写俊男靓女心事重重是与老婆婆笑形成对比(1 分),并引出思考:人是否要到老了,才能学 会珍惜。(1 分)突出老婆婆对大自然天成美丽的珍爱,对生活的热爱。(2 分) 17.(4 分)(1)外貌、神态的细节描写。以困顿中的笑容(强烈反差),来表现老婆婆对兰花的珍爱,对 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的分外珍惜,衬托其贫困中的乐观(对生活的热爱)。(2 分) (2)“漫”原指水的蔓延滋生,这里是指羞愧和感动如潮水一般滋生,突出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内心被 羞愧与感动占据。侧面突出老婆婆珍惜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与用她辛劳诠释尊严的举动令人敬佩。(2 分) 18.(5 分)对比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人,贫寒的卖花婆婆雨晨卖花,自力更生,以劳动换取所得,自 强自尊的行为,让“我”感动,心生敬佩;(3 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卖花婆婆一样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劳动 去诠释尊严(2 分)。 三、50 分 19. 作文略 附加题(10 分) 1.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关进监狱的原因:保尔在街上袭击了押送兵,救出了朱 赫来,因维克多告发了保尔,保尔被捕入狱。(4 分) 2.示例一:祥子连人带车被抓去当壮丁。(2 分) 示例二:祥子干包月时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 3. 选择【A】段:“祥子” 命运悲惨,最后被磨灭了奋斗的意志,自甘堕落。(2 分)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 因,是社会现实,也有个人因素。祥子处于黑暗腐朽的社会,看不到希望,所有的反抗都归于失败,于是颓唐 消沉。(2 分) 选择【B】段:保尔不屈于命运,不断地反抗社会、反抗命运,虽然生活艰苦但最终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2 分)造成他命运的原因,是社会现实,也有个人因素。保尔正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虽然社会依旧黑暗腐 朽,但是有一群人敢于站起来反抗,能够指引保尔前进,帮助保尔摆脱困境,保尔参加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