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 吴伯箫
灯 笼 吴伯箫
教学目标 1、字词和文常 2、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3、把握文中关键句的作用。 4、品味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5、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1、字词和文常 2、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3、把握文中关键句的作用。 4、品味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5、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 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 家。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 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 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 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 工作。主要作品《南泥湾》 《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 《我没见过长城》等 1951.5-195L9任东北数育学副长(主持工作)激党支那书记 1939-19542任沈阳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重党总支书记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熙 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 家。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 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 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 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 工作。主要作品《南泥湾》 《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 《我没见过长城》等
预习作业 1、出基础测试题(字音、字形、文学常识、成语运用、 默写) 2、本文的线索及叙事脉络? 3、第四段单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4、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先明确特点,再从文中找到例句分析) ·5、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作者从哪些方 面来表达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的?)
预习作业 • 1、出基础测试题(字音、字形、文学常识、成语运用、 默写) • 2、本文的线索及叙事脉络? • 3、第四段单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 4、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 (先明确特点,再从文中找到例句分析) • 5、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作者从哪些方 面来表达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的?)
本文的线索及叙事脉络是什么? 灯笼(线索) 、总写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回忆 具体写对灯笼的一些记忆1提着灯笼与祖父夜行 2上下学时母亲递灯 3与灯笼有关的乡情民俗 4族姊出嫁时的情形 、抒发自己的感慨:愿上阵杀敌,报效祖国
本文的线索及叙事脉络是什么? • 灯笼(线索) 一 、总写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回忆 二、具体写对灯笼的一些记忆 1 提着灯笼与祖父夜行 2 上下学时母亲递灯 3与灯笼有关的乡情民俗 4 族姊出嫁时的情形 三、抒发自己的感慨:愿上阵杀敌,报效祖国
第四段单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过渡 内容上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 文对母亲的回忆
第四段单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过渡 内容上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 文对母亲的回忆
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既雅致,又不会过于通俗。 如: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笼,便悬珠玉金 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 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 里凑过热闹
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既雅致,又不会过于通俗。 如: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笼,便悬珠玉金 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 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 里凑过热闹
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作者从哪些方面来 表达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的?) (1)文化方面:详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 (2)情感方面: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以及 亲人的感情。又能为夜行的人指路等。 (3)思想方面: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 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作者从哪些方面来 表达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的?) (1)文化方面:详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 (2)情感方面: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以及 亲人的感情。又能为夜行的人指路等。 (3)思想方面: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 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拓展 你认为在霓虹灯闪耀的今天,灯笼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拓展 你认为在霓虹灯闪耀的今天,灯笼还有存在的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