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草元学素 《录青新闻》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黄桥生20150112 【学习目标】 1.知识积累:学习并掌握词语“参数、经纬、停泊、气氛、瞬间”的音、形、义 2.能力培养:①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锻炼提高学生划分层次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 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3.品味欣赏: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4.陶冶情操:体会并学习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崇高精神。 【基础预览】 【一】知识积累 1.知识讲解 【1】新闻一一新闻又称为消息,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特写、 速写)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新闻的五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1]新闻的标题。能够概括、提示、评价新闻的内容,揭示新闻的本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消息的新闻价 值。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副题、提要等,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排出。 [2]新闻的导语。是新闻这一文体特有的概念,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有六个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 为何、如何。“六要素”俱全的导语,其长处是:具体、完整,看了导语,对整篇报道的主要內容,大体能够了解。具体在写作过程中, 也可以只写部分要素,要求好中挑好,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内容,突岀的写在导语里。 [3]新闻的主体。导语之后,新闻内容的具体展开部分,叫主体。它起到注释导语的作用,使导语中的事实更加清楚,更加详细, 以满足读者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要求。 [4新闻的背景。在部分新闻中,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读者所不熟悉的新闻事实作注释;二是帮助读 者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三是作者表达个人的观点;四是使新闻的内容充实、饱满,富有立体感,并增强新闻的情趣、感染力和说服力。 [5]新闻的结尾。结尾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个层次。它是新闻事实的结尾,它依附于事实, 并不一定需要议论和抒发。这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种结尾的特殊形式 【2】录音新闻一—这是一种比较简短,时间性很强,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它应该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 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必须具有音响场面。 录音新闻由文字新闻演变而业,它要求简短、精悍、迅速、及时。结构上冋文字新闻差不多,一般也有导语、主题、结尾,背景材 料可有可无。这种形式宜于报道各种重要会议的开幕、闭幕,或重要工程开始和完成的消息;工农业生产和其它各条占线的新成就;国 家或民族间的外交活动等等。 录音新闻是由音响和文字两部分共同来表现主题的。因而,除了一般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必须注意文字和音响之间的 音响和文字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有机的结合。內容上互为作用,风格上协调和谐。音响和文字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组成 个完美的作品。一般地讲,通常是文字引出实况音响,或者实况辅以文字叙述。凡是音响能够说明问题的地方,就不要用文字。由于 音响是客观存在的,要使音响与文字配合得好,写稿时要认听取音响的实况,特别是人物讲话要注意人物的语气、内容、情绪,以便 使文字的描写接近现场音响。 2.认知字词 (1)注音:参()数经纬()停泊()运载()气氛()瞬间( 硕大() (2)释义:①硕大 ②扶摇直上 【背景资料】 1982年10月,正当党的十二大召开之际,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是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我国运载火 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广播稿 整体感知】
1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案 《录音新闻》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黄桥生 2015.01.12 【学习目标】 1.知识积累:学习并掌握词语“参数、经纬、停泊、气氛、瞬间”的音、形、义; 2.能力培养:①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锻炼提高学生划分层次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 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3.品味欣赏: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4.陶冶情操:体会并学习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崇高精神。 【基础预览】 【一】知识积累 1.知识讲解 【1】新闻——新闻又称为消息,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特写、 速写)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 新闻的五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1]新闻的标题。能够概括、提示、评价新闻的内容,揭示新闻的本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消息的新闻价 值。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副题、提要等,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排出。 [2]新闻的导语。是新闻这一文体特有的概念,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有六个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 为何、如何。“六要素”俱全的导语,其长处是:具体、完整,看了导语,对整篇报道的主要内容,大体能够了解。具体在写作过程中, 也可以只写部分要素,要求好中挑好,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内容,突出的写在导语里。 [3]新闻的主体。导语之后,新闻内容的具体展开部分,叫主体。它起到注释导语的作用,使导语中的事实更加清楚,更加详细, 以满足读者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要求。 [4]新闻的背景。在部分新闻中,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读者所不熟悉的新闻事实作注释;二是帮助读 者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三是作者表达个人的观点;四是使新闻的内容充实、饱满,富有立体感,并增强新闻的情趣、感染力和说服力。 [5]新闻的结尾。结尾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个层次。它是新闻事实的结尾,它依附于事实, 并不一定需要议论和抒发。这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种结尾的特殊形式。 【2】录音新闻——这是一种比较简短,时间性很强,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它应该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 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必须具有音响场面。 录音新闻由文字新闻演变而业,它要求简短、精悍、迅速、及时。结构上同文字新闻差不多,一般也有导语、主题、结尾,背景材 料可有可无。这种形式宜于报道各种重要会议的开幕、闭幕,或重要工程开始和完成的消息;工农业生产和其它各条占线的新成就;国 家或民族间的外交活动等等。 录音新闻是由音响和文字两部分共同来表现主题的。因而,除了一般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必须注意文字和音响之间的 配合。 音响和文字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有机的结合。内容上互为作用,风格上协调和谐。音响和文字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组成 一个完美的作品。一般地讲,通常是文字引出实况音响,或者实况辅以文字叙述。凡是音响能够说明问题的地方,就不要用文字。由于 音响是客观存在的,要使音响与文字配合得好,写稿时要认真听取音响的实况,特别是人物讲话要注意人物的语气、内容、情绪,以便 使文字的描写接近现场音响。 2.认知字词 (1)注音:参.( )数 经纬.( ) 停泊.( )运载.( ) 气氛.( ) 瞬.间( ) 硕.大( ) (2)释义:①硕大 ②扶摇直上 【背景资料】 1982 年 10 月,正当党的十二大召开之际,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是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我国运载火 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广播稿。 【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感知文本,概括文本: 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 2.再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句,讨论分析 (1)填表完成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过程 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情况 小时准备 发射时间已经临 还有两分钟 还有一分钟 一声令下 发射以后 (2)本文是如何条理清楚地报道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的? 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并概括大 归纳: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1~段)报道_ 的情况。二、(~段)报道 的情况 (段)报道 【深度探究】 1.辨一辨,这篇新闻的标题和导语分别在哪里? 2.第二段用12个字写发射区的景色有什么作用?播音时应用怎样的情感、语调、语速? 3第三段写“一小时准备”,用了哪些表时间先后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第三段中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有何作用? 5.第五、六段描写操作手沉着冷静、果断,表现出他什么样的气质? 6.十四段播放“汽笛声”、“国歌声”的作用是什么? 7.讨论第三部分讲话的含义:讲话共有哪三层意思? 【魅力精讲】 赏析精彩片段——第七段 组阅读、讨论 (1)本段三句话是按什么顺序组织的? (2)本段中的比喻句分别写出了什么景象?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3)如果你是播音员,看到如此景象,会以怎样的感情、语速和语调来播音呢?
2 1.通读课文,感知文本,概括文本: 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 2. 再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句,讨论分析: (1)填表完成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过程。 时 间 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情况 一小时准备 发射时间已经临 近 还有两分钟 还有一分钟 一声令下 顷刻间 发射以后 (2)本文是如何条理清楚地报道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的? 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并概括大意。 归纳: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一、(1~ 段)报道 的情况。二、( ~ 段)报道 的情况。 三、( 段)报道 的采访。 【深度探究】 1.辨一辨,这篇新闻的标题和导语分别在哪里? 2.第二段用 12 个字写发射区的景色有什么作用?播音时应用怎样的情感、语调、语速? 3.第三段写“一小时准备”,用了哪些表时间先后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第三段中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有何作用? 5.第五、六段描写操作手沉着冷静、果断,表现出他什么样的气质? 6.十四段播放“汽笛声”、“国歌声”的作用是什么? 7.讨论第三部分讲话的含义:讲话共有哪三层意思? 【魅力精讲】 赏析精彩片段——第七段 小组阅读、讨论: (1)本段三句话是按什么顺序组织的? (2)本段中的比喻句分别写出了什么景象?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3)如果你是播音员,看到如此景象,会以怎样的感情、语速和语调来播音呢?
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翱翔()( 停泊()下锚( 雀跃()硕大() 溅落()参数()瞬间()潜艇( 沉寂(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扶摇直上永垂不朽锐不可挡更古不变经久不熄纷纷溃退 错别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脸晒黑了,大家笑她像非洲人。 B.一声令下,陆跃忠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随着闷雷般的响声,运载火箭射出了水面 C.最后是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鯨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λ水下。 D.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4给下面这段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15字以内。 标题 郑州经济广播消息:3月30日,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执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各项筹备工作已圆满完成,大典将于今天 上午在新郑举行。 今年的拜祖大典与往年有显著不同。一是规格髙,这是第一次正式升格为省级主办的大典。二是规模大。邀请海内外有影响的嘉宾 超过3000人,现场参加拜祖活动的将有万余人。三是整个活动突出“盛世中国,和谐社会”的主题,设计新颖,亮点突出。在拜祖 大典中设计了多个迎接点,一路上还可看到以展示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少林文化等为标志的文艺表演活动。同时还将举行书画展、经 贸洽谈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四是此次大典将由中央电视台进行全程现场直播,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将进行网上直播,近60家 境内外新闻媒体参与报道。 5.两年前,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干年飞天梦想;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畅游太空115时,为中国航天续写了新 的辉煌。激动、振奋、喜悦,赞美、掌声、鲜花…….种种美好的字眼,比以往任冋时候都更多地属于航天人。此时,中国航天是举国、 举世瞩目的焦点。但是,在几乎众口一词的赞美声中,我们也会听到另一种意见:中国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那么多的钱,拿来资助贫 困学生不好吗?用来改变农村落后的卫生条件不好吗?这种声音,无论国内国外都有。 对此,请结合我国“神五”“神六”载人航天飞机的发射,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00字
3 【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翱翔..( )( ) 停泊.( ) 下锚.( ) 雀.跃( ) 硕.大( ) 溅.落( ) 参.数( ) 瞬.间( ) 潜艇.( ) 沉寂.(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扶摇直上 永垂不朽 锐不可挡 更古不变 经久不熄 纷纷溃退 错别字 改正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脸晒黑了,大家笑她像非洲人。 B. 一声令下,陆跃忠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随着闷雷般的响声,运载火箭射出了水面。 C. 最后是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D. 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4.给下面这段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15 字以内。 标题: 郑州经济广播消息:3 月 30 日,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执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各项筹备工作已圆满完成,大典将于今天 上午在新郑举行。 今年的拜祖大典与往年有显著不同。一是规格高,这是第一次正式升格为省级主办的大典。二是规模大。邀请海内外有影响的嘉宾 超过 3 000 人,现场参加拜祖活动的将有万余人。三是整个活动突出“盛世中国,和谐社会”的主题,设计新颖,亮点突出。在拜祖 大典中设计了多个迎接点,一路上还可看到以展示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少林文化等为标志的文艺表演活动。同时还将举行书画展、经 贸洽谈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四是此次大典将由中央电视台进行全程现场直播,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将进行网上直播,近 60 家 境内外新闻媒体参与报道。 5. 两年前,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畅游太空 115 时,为中国航天续写了新 的辉煌。激动、振奋、喜悦,赞美、掌声、鲜花……种种美好的字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属于航天人。此时,中国航天是举国、 举世瞩目的焦点。但是,在几乎众口一词的赞美声中,我们也会听到另一种意见:中国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那么多的钱,拿来资助贫 困学生不好吗?用来改变农村落后的卫生条件不好吗?这种声音,无论国内国外都有。 对此,请结合我国“神五”“神六”载人航天飞机的发射,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 1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