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训练题 1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囻。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 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 2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 概?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_:“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 之情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3春望(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1 训练题 1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 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 2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 概?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 的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 之情。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3 春望(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 写 一个“深”字,表现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買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盜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 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干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事件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 4、“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 5、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 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南村群童竞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2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 写 ;一个“深”字,表现 了 。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 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 事件。 2、“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 4 、 “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吾 庐 独 破 受 冻 死 亦 足 ” 表 现 了 诗 人 的思想。 5、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 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 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 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D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5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句中“心远”指什么?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 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6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②,忽复乘舟梦日边③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 ①此诗是李白遭到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所作 ②垂钓碧溪上:姜太公未遇文王前,曾一度在磻溪钓鱼。 ③乘舟梦日边:伊尹将受商汤聘用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日月比喻天子、皇后。 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 四个连续 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 的心情 2.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 象地表明了 3.诗人在第7句和第8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4.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3 D 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5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句中“心远”指什么?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 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6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②,忽复乘舟梦日边③。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 ①此诗是李白遭到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所作。 ②垂钓碧溪上:姜太公未遇文王前,曾一度在磻溪钓鱼。 ③乘舟梦日边:伊尹将受商汤聘用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日月比喻天子、皇后。 1.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连续 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 象地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在第 7 句和第 8 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 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 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 (填2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 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9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4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 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 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 , 。”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填 2 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 首诗感 情浓 郁, 但前后 基调 不同, 前四 句 ,后四 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9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1、《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别时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干里共蝉娟。 1、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11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训练题(一)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 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 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训练题(二)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5 1、《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11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训练题(一) (1) 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 起。诗人以 “ 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 “ 雨打萍 ” 比喻 ( )。 (2)对尾联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 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训练题(二)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 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山坡羊①潼关②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③潼关路。望西都④,意踌躇(ch)⑤ 伤心秦汉经行处⑥,宫阙⑦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山坡羊一一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 ②潼关一—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 险要。 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 黄河,内有华山。 ④西都——陕西长安,是汉代的西京。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⑤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⑥秦汉经行处一一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京城咸阳,西汉(前206-25) 的京城—一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⑦宫阙一一皇宫建筑。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6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 。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 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2 山坡羊①潼关②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③潼关路。望西都④,意踌躇(chú)⑤。 伤心秦汉经行处⑥, 宫阙⑦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 山坡羊——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 ②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 险要。 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 黄河,内有华山。 ④西都——陕西长安,是汉代的西京。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⑤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⑥秦汉经行处——秦朝(前 221 年~前 206 年)京城咸阳,西汉(前 206-25) 的京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⑦宫阙——皇宫建筑。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 分)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 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13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2.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3.作者拿自况,表达了 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 是什么? 14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干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分)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 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亳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 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15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7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 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 分) 13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2. 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3.作者拿 自况,表达了 。 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 是什么? 14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 分)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 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 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15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3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心态?(3分) 1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1、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 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 等多个历史典故。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关雎(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8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3 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心态?(3 分) 1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 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1、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 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 等多个历史典故。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 关雎(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练习 1.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2分)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分)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4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 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 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 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练习 1、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 18蒹葭(蒹葭苍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2分) 2.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2分)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9 练习一 1.本诗以 、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2 分)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 分)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 分) 4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 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 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 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练习二 1、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 18 蒹葭(蒹葭苍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2 分) 2.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2 分)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 分)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 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 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 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 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8观沧海(东临碣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练习 1、头两句“()”字统领全篇。三四句一个“何”,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初三诗歌赏析集体备课 10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 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 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 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 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8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练习一 1、头两句“( )”字统领全篇。三四句一个“何”,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