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命题人:咸祥镇中学宋宏江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请自信地握起 你的笔,相信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 在试卷上无效 书写(2分) 字如名片,请你在答题时候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端正,力求美观,尽可能不要涂改 杜绝使用改正液、修正带,保持卷面整洁。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中国悠久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这是先人智慧的结晶。这些智慧,凝聚 在古诗词的平平ze(ze)①中,凝聚在那满箱满(qie)②的经史子集中,凝聚在秋 风里s(su)③的落叶中,凝聚在飘忽如云的太极推手中。每一个炎黄子孙有责任传承 那些灿烂的文化,否则,我们在收获大堆钞票之后,只剩下对先人的愧(zu)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张慌失措生死祸福絮絮叨叨人头挤挤 B.月明风清鸡零狗碎连声诺诺穷愁潦倒 C.荡然无存情郁于衷祸不单行风程苦旅 D.锐不可当低眉顺眼莫明其妙长途跋涉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铁路线。(已经)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1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200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 年 级 语 文 学 科 试 卷 命 题 人:咸祥镇中学 宋宏江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请自信地握起 你的笔,相信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 在试卷上无效。 一.书写(2 分) 字如名片,请你在答题时候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端正,力求美观,尽可能不要涂改, 杜绝使用改正液、修正带,保持卷面整洁。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3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中国悠久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这是先人智慧的结晶。这些智慧,凝聚 在古诗词的平平 zè(zè) ① 中,凝聚在那满箱满(qiè) ② 的经史子集中,凝聚在秋 风里 sù(sù) ③ 的落叶中,凝聚在飘忽如云的太极推手中。每一个炎黄子孙有责任传承 那些灿烂的文化,否则,我们在收获大堆钞票之后,只剩下对先人的愧(zuò) ④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张慌失措 生死祸福 絮絮叨叨 人头挤挤 B. 月明风清 鸡零狗碎 连声诺诺 穷愁潦倒 C. 荡然无存 情郁于衷 祸不单行 风程苦旅 D. 锐不可当 低眉顺眼 莫明其妙 长途跋涉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铁路线。(已经)
B.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神色、态度不自然) C.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自己停止) D.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身体因过度兴奋而颤动) 4.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中新网11月4日电)综合报道,虽然已有2000多万名美国选民提早投票或投下缺 席选票,但美国总统选举在11月4日正式举行。美国东北新罕布什尔州的两个镇已经在 当地时间4日凌晨零时(北京时间4日中午)开放,为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掀开帷幕 临近的佛蒙特州的投票站,也将在清晨5时(北京时间下午5点开放;东部各州的投票站 则分别在早上6时或7时开放。其它各州的投票站也将依据不同的时区陆续开放给选民。 最后,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将分别在格林尼治时间下午4时和5时(北京时间5日凌晨)进 行投票 新闻标题: 5.古诗文、文学常识填空(7分)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 ③感时花溅泪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⑤ ,老大徒伤悲 ⑥《信客》的作者是当代散文作家 ⑦《大道之行也》选自古代儒家经典《 6.综合性学习(4分 ①人类的历史也是战争的历史。历代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留下了丰富的战争 文化。请列举四个军事成语。(2分) 答 ②我们热爱和平,珍惜和平:但也有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悍然发动战争。请你谈谈你 是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的?(2分) 答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2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B. 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神色、态度不自然) C.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自己停止) D. 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身体因过度兴奋而颤动) 4.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 分) (中新网 11 月 4 日电)综合报道,虽然已有 2000 多万名美国选民提早投票或投下缺 席选票,但美国总统选举在 11 月 4 日正式举行。美国东北新罕布什尔州的两个镇已经在 当地时间 4 日凌晨零时(北京时间 4 日中午)开放,为 2008 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掀开帷幕。 临近的佛蒙特州的投票站,也将在清晨 5 时(北京时间下午 5 点)开放;东部各州的投票站 则分别在早上 6 时或 7 时开放。其它各州的投票站也将依据不同的时区陆续开放给选民。 最后,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将分别在格林尼治时间下午 4 时和 5 时(北京时间 5 日凌晨)进 行投票。 新闻标题: 。 5.古诗文、文学常识填空(7 分) ①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 ③感时花溅泪, 。 ④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⑤ ,老大徒伤悲。 ⑥《信客》的作者是当代散文作家 。 ⑦《大道之行也》选自古代儒家经典《 》。 6.综合性学习(4 分) ①人类的历史也是战争的历史。历代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留下了丰富的战争 文化。请列举四个军事成语。(2 分) 答: 。 ②我们热爱和平,珍惜和平;但也有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悍然发动战争。请你谈谈你 是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的?(2 分) 答:
7.名著阅读(4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班级将举行“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的主题学习会。请你结合对《朝花夕拾》的阅读 完成下面的学习活动 ①我们已经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除了这两 篇和下题的《父亲的病》以外,请你再写出另外两篇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题目。(2 分) 篇目:《 ②《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分) 答: 现代文阅读(29分) (一)(1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 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B);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C),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 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 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 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 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3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 7.名著阅读(4 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班级将举行“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的主题学习会。请你结合对《朝花夕拾》的阅读, 完成下面的学习活动。 ①我们已经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除了这两 篇和下题的《父亲的病》以外,请你再写出另外两篇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题目。(2 分) 篇目:《 》、《 》 ②《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分) 答: 。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14 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 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 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 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 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 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
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 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请将“倾、攀、缩”这三个动词填在文中的空缺处。(3分) A )B( 9.请你抄出“父亲爬月台不容易”的句子。这句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0.“①我赶紧拭干了泪”,“②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分别表现出了作者 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答:① 11.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说说“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好在哪里?(2分) 答:从结构的角度来说,好在 从内容的角度来说,好在 12.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二)永远的感动(15分) 铃兰 ①距离5月12日已经过去了整整11天,然而脑子里还依然是地震时的混乱与触动。 ②那个母亲节的第二天的下午,才上班半个小时不到,我突然感到自己后脑勺一阵发 怵,很晕的感觉,然后看到整个办公室晃晃悠悠,我想自己肯定病了,赶紧停止手中复印 的资料,手扶着桌子,桌子却抖得更厉害了,我还在莫名其妙,对面财务室的同事喊了 声:好像地震了!我才恍然大悟。急忙冲出办公室,却看见长长的走廊也在剧烈的晃动, 还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发出,同时从地下发出可怕的轰鸣声,我的腿不听使唤了,下不 了楼了。我抱着头,靠着门站着,对面的同事又喊道:快钻到桌子底下。我还在犹豫,似 乎听到楼下有人在拼命喊我的名字,我却呆呆站着恁是不答应。不知过了多久,我的脑子 里忽地闪过了孩子的面容。我急忙再次冲出办公室,顺便叫着同事:快下楼吧!我疯了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4页共8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 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 请将“倾、攀、缩”这三个动词填在文中的空缺处。(3 分) A( ) B( ) C( ) 9.请你抄出“父亲爬月台不容易”的句子。这句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 分) 答: 。 10. “①我赶紧拭干了泪”,“②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分别表现出了作者 怎样的心理活动?(2 分) 答:① ;② 。 11. 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说说“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好在哪里?(2 分) 答:从结构的角度来说,好在 ; 从内容的角度来说,好在 。 12. 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4 分) 答: 。 (二)永远的感动(15 分) 铃 兰 ①距离 5 月 12 日已经过去了整整 11 天,然而脑子里还依然是地震时的混乱与触动。 ②那个母亲节的第二天的下午,才上班半个小时不到,我突然感到自己后脑勺一阵发 怵,很晕的感觉,然后看到整个办公室晃晃悠悠,我想自己肯定病了,赶紧停止手中复印 的资料,手扶着桌子,桌子却抖得更厉害了,我还在莫名其妙,对面财务室的同事喊了一 声:好像地震了!我才恍然大悟。急忙冲出办公室,却看见长长的走廊也在剧烈的晃动, 还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发出,同时从地下发出可怕的轰鸣声,我的腿不听使唤了,下不 了楼了。我抱着头,靠着门站着,对面的同事又喊道:快钻到桌子底下。我还在犹豫,似 乎听到楼下有人在拼命喊我的名字,我却呆呆站着恁是不答应。不知过了多久,我的脑子 里忽地闪过了孩子的面容。我急忙再次冲出办公室,顺便叫着同事:快下楼吧!我疯了一
般冲下了楼,可电动门却打不开了,可能是停电的缘故,我使劲掰开电动门,疯了一般跑 出来,却发现大楼外的空地上已站满了全厂的员工。我不顾一切朝大门外奔去,有人在大 声喊我。然后公司的司机开过来车子让我上车,他知道我要去幼儿园接孩子。 ③车刚驶岀厂门,我就惊呆了:路上的水泥砖块抛洒了一地,工厂的围墙場了一半。 我的心揪紧了!快到幼儿园门口时我才稍微镇定了许多。幼儿园的楼依然耸立着,老师们 已经把孩子带下了楼。孩子们听话地排好长队站在操场里,老师们还用长长的胳臂护着几 个胆小的幼儿。我的眼眶湿润了。老师镇定地说着:孩子们都没事!可我同时也看到了她 眼里惊恐未定的神情。接出孩子,我紧紧地搂着他,心里很难受,有想哭的感觉 ④晚上快10点时来了电,打开电脑,每个网页上都醒目地标着:四川汶川7.8级大 地震,成都108人遇难!然后是视频短片,有几个成都大学生用手机拍出了当时的地震画 面:宿舍里桌子晃得失去了平衡,水杯等东西噼里啪啦掉了一地,学生们由于住的楼层太 高,只能躲在桌子下避难。当晩我睡得相当晩,看到cCⅣ的直播节目,竟然毫无睡意。 总理已经亲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⑤接下来的五六天,不停地被救援现场的场景一次次感动,不记得到底流下了多少次 感动的眼泪,只知道看到—个画面:瓦砾堆里一块鮮鲜红的“学”字的水泥块映入眼帘时我 竟哭出了声,教学楼的倒塌是这次地震里受灾最严重的。温总理摸黑从瓦砾堆中拎起一个 孩子的书包和一只鞋子时,我分明看到他老人家眼里泪花四溢啊! ⑥遇难者的人数在直线上升着,举国上下一片唏嘘哀叹声。我们感动那个被消防队员 从废墟里救出行少先队礼的儿童;我们感动那些在废墟下坚持了100多个小时的生命的奇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5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般冲下了楼,可电动门却打不开了,可能是停电的缘故,我使劲掰开电动门,疯了一般跑 出来,却发现大楼外的空地上已站满了全厂的员工。我不顾一切朝大门外奔去,有人在大 声喊我。然后公司的司机开过来车子让我上车,他知道我要去幼儿园接孩子。 ③车刚驶出厂门,我就惊呆了:路上的水泥砖块抛洒了一地,工厂的围墙塌了一半。 我的心揪紧了!快到幼儿园门口时我才稍微镇定了许多。幼儿园的楼依然耸立着,老师们 已经把孩子带下了楼。孩子们听话地排好长队站在操场里,老师们还用长长的胳臂护着几 个胆小的幼儿。我的眼眶湿润了。老师镇定地说着:孩子们都没事!可我同时也看到了她 眼里惊恐未定的神情。接出孩子,我紧紧地搂着他,心里很难受,有想哭的感觉。 ④晚上快 10 点时来了电,打开电脑,每个网页上都醒目地标着:四川汶川 7.8 级大 地震,成都 108 人遇难!然后是视频短片,有几个成都大学生用手机拍出了当时的地震画 面:宿舍里桌子晃得失去了平衡,水杯等东西噼里啪啦掉了一地,学生们由于住的楼层太 高,只能躲在桌子下避难。当晚我睡得相当晚,看到 CCTV 的直播节目,竟然毫无睡意。 温总理已经亲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⑤接下来的五六天,不停地被救援现场的场景一次次感动,不记得到底流下了多少次 感动的眼泪,只知道看到一个画面:瓦砾堆里一块鲜红的“学”字的水泥块映入眼帘时我 竟哭出了声,教学楼的倒塌是这次地震里受灾最严重的。温总理摸黑从瓦砾堆中拎起一个 孩子的书包和一只鞋子时,我分明看到他老人家眼里泪花四溢啊! ⑥遇难者的人数在直线上升着,举国上下一片唏嘘哀叹声。我们感动那个被消防队员 从废墟里救出行少先队礼的儿童;我们感动那些在废墟下坚持了 100 多个小时的生命的奇
迹;我们感动那些为了救自己的学生遇难的英勇的老师;我们感动那个为了保护自己的婴 儿屈膝拱身在废墟下的年轻母亲;我们感动那个在废墟下给自己妻子通电话的告别话语 我这辈子就只想和你平平淡淡过一辈子,而后在救出后悄悄离去的那个丈夫;我们感动那 个在痛失母亲和女儿的同时拼命在一线工作直至昏倒的年轻女民警;我们感动那个不会抱 婴儿的年轻武警战士把小孩救出后和小孩对望时灿烂的笑容;我们感动那些不分昼夜在- 线拼命掘挖的武警官兵和消防战士;我们感动那些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对受灾群众的辛勤呵 护……我们感动所有的感动的瞬间。 ⑦汶川大地震,我们永远的感动 13.第①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答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刻含义。(4分 老师镇定地说着:孩子们都没事!可我同时也看到了她眼里惊恐未定的神情 (1)镇定: (2)惊恐未定: 16.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文中第⑤自然段画 线句子表现了共和国总理什么样的形象?(2分) 答: 17.文章第⑥自然段连用若干个“我们感动……”的排比句,并在文末以“汶川大地震, 我们永远的感动”作结。①你是怎样理解“永远”一词的?②除作者所表述的感动外,你 还有哪些感动?请仿照上文的句子,再续写两句。(4分 ②我们感动 我们感动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8分)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6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迹;我们感动那些为了救自己的学生遇难的英勇的老师;我们感动那个为了保护自己的婴 儿屈膝拱身在废墟下的年轻母亲;我们感动那个在废墟下给自己妻子通电话的告别话语: 我这辈子就只想和你平平淡淡过一辈子,而后在救出后悄悄离去的那个丈夫;我们感动那 个在痛失母亲和女儿的同时拼命在一线工作直至昏倒的年轻女民警;我们感动那个不会抱 婴儿的年轻武警战士把小孩救出后和小孩对望时灿烂的笑容;我们感动那些不分昼夜在一 线拼命掘挖的武警官兵和消防战士;我们感动那些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对受灾群众的辛勤呵 护……我们感动所有的感动的瞬间。 ⑦汶川大地震,我们永远的感动! 13.第①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答: 。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 分) 答: 。 15.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刻含义。(4 分) 老师镇定..地说着:孩子们都没事!可我同时也看到了她眼里惊恐未定 ....的神情。 (1)镇定: (2)惊恐未定: 16.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文中第⑤自然段画 线句子表现了共和国总理什么样的形象?(2 分) 答: 。 17.文章第⑥自然段连用若干个“我们感动……”的排比句,并在文末以“汶川大地震, 我们永远的感动”作结。①你是怎样理解“永远”一词的? ②除作者所表述的感动外,你 还有哪些感动?请仿照上文的句子,再续写两句。(4 分) 答:① 。 ②我们感动 ,我们感动 。 四.文言文阅读(16 分) (一)(8 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 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 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 数也。 1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2分)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②如有所语( ③矫首昂视( ④珠可历历数也( 19.下列加点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诎右臂支船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东坡右手执卷端D.绝类弥勒 0.句子翻译(2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1.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 为说明顺序。(2分) (二)东坡画扇(8分)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③,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 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 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 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 而出,始瑜③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干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 遂尽偿所逋⑨。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7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 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 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 数也。 1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2 分)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②如有所语.( ) ③矫.首昂视( ) ④珠可历历..数也( ) 19.下列加点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诎.右臂支船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东坡右手执.卷端 D.绝类.弥勒 20.句子翻译(2 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 。 21.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 ,以 为说明顺序。(2 分) (二)东坡画扇(8 分)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 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 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 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 而出,始踰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 遂尽偿所逋⑨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 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 判案用的笔。⑧瑜:走出。⑨逋(bu):拖欠 2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某家以制扇为业(职业)B.适父死(适合) C.瑜府门(走出) D.遂尽偿所逋(拖欠) 23.下列句中的加点“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公呼至询之 B.非故负之也 C.公熟视久之 D.即以付之曰 24.翻译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2分) 译文: 25.阅读全文,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①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②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答:① 五.作文(30分) 26.翻开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个人都会回忆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动:也许是孤独时得到 的一个问候,也许是沮丧时得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跌倒时得到的一个搀扶,也许是迷路 时得到的一个指点…。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的关 心和帮助,才呵护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应铭记 师长朋友的关爱,并努力把爱的花香传递到整个世界。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滴水之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8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 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 判案用的笔。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2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某家以制扇为业.(职业) B.适.父死(适合) C.踰.府门(走出) D.遂尽偿所逋.(拖欠) 23.下列句中的加点“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 分) A.公呼至询之. B.非故负之.也 C.公熟视久之. D.即以付之.曰 24.翻译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2 分) 译文: 。 25.阅读全文,用文中的话回答。(2 分) ①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②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答:① ; ② 。 五.作文(30 分) 26.翻开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个人都会回忆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动:也许是孤独时得到 的一个问候,也许是沮丧时得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跌倒时得到的一个搀扶,也许是迷路 时得到的一个指点……。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的关 心和帮助,才呵护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应铭记 师长朋友的关爱,并努力把爱的花香传递到整个世界。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滴水之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