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襄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总分:120分;测试时闻:120分 7.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 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 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二、圆读解〔共4分) (一)(19分) 蔷础知识〔共26分)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 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a)A、增恶(aeg 琐屑(xie 涎水(xidn)B、请问(jie)惦记(did 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 C、哀悼(ddo) 奔丧(sang)取缔 唐(tu)糟糕(za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 o) 骷髅(ku) 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 A.眼花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 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 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 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A.鲁迅一—《阿长与山海经 《朝花夕拾》 8.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4分) B.朱自清——《背影》—一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 ①时间 C.钱钟书—《围域》一小说 D.余秋雨—《信客》一小说 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③主要人物: 事件: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 9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 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10.“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1分)()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A.因为“我”不聪明B.因为他有点“迁”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C.因为他爱子情深D因为外人不可信 5、默写(共9分,每空1分) 11.“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分别是 (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 (2)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 12文中两个“踌躇”,说明_ 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 13.分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心里暗笑他的 迂”等句。(2分) (4)夜久语声绝 恨别鸟惊心 2)这三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日暮乡关何处是? 6.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3分 14.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表达作用是 示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什么。(2分)
和寨中学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总分:120 分;测试时间:120 分钟) 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一、基础知识(共 26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憎.恶(zèng) 琐屑.(xiè) 涎.水(xián) B、诘.问(jié) 惦.记(dià n) 胡同.(tòng) 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取缔.(dì) D、颓.唐(tuí) 糟.糕(zā o) 骷.髅(kū)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 C.钱钟书——《围域》——小说 D.余秋雨——《信客》——小说 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 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5、默写(共 9 分,每空 1 分) (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 话是 , 。 (2)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 是 ,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 是 , 。 (4)夜久语声绝, 。 (5) ,恨别鸟惊心。 (6)日暮乡关何处是? 。 6.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3 分) 示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仿句: 7.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 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 联,使之完整。(2 分) 二、阅读理解(共 44 分) (一)(19 分)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 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 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 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 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 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 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 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8.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4 分) 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2 分) 10.“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1 分)( ) A.因为“我”不聪明 B.因为他有点“迂” C.因为他爱子情深 D.因为外人不可信 11.“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__ ____。(2 分) 12.文中两个“踌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2 分) 13.分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心里暗笑他的 迂”等句。(2 分) (1)“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4.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表达作用是 什么。(2 分)
反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置,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 15.对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②“我心里暗笑他的迁 A.是指我说话漂亮,父亲太迁 B.是指父亲太迁,我完全能料理自己 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 C.是指父亲说话不漂亮,我聪明能干。D.反语,强调那时太不理解父亲,现在追悔莫及。 16.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 (二)《美丽如初》(11分) 美丽如初 17.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3分) 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18.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 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 心”?(2分) 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 9.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分) 答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 20.纵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 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分) 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 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 (三)(14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 为,两,图 卷。东坡 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左手抚魯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自 静的等待中。 21.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2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④消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22.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 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2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1)东坡右手执卷端 (2)其两膝相比者 (3)佛印绝类弥勒 (4)神情与苏、黄不属
15.对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①“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②“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A.是指我说话漂亮,父亲太迂。 B.是指父亲太迂,我完全能料理自己。 C.是指父亲说话不漂亮,我聪明能干。D.反语,强调那时太不理解父亲,现在追悔莫及。 16.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 《美丽如初》(11 分)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 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 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 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 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 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 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 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 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 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 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 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 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 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 美丽如初。 17.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3 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 心”?(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 分) 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纵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 句 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 分)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4 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1.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 D.绝类弥勒(类) 22.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2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东坡右手执卷端.__________ (2)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 (3)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 (4)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
23.翻译句子(4分) 14.反语,说明“我”那时还不能体会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6.对往事的自责,对父亲的思念 译文 7.(1)宁静平和(幽美)②2分:能答出“宁静”即可)(2)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点:衬托人物美 B.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心灵)。(答出后一点可得2分:若只答“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点”则 25.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 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 18.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 而我还 (大意对即可 物情态栩栩如生。(2分) 19.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 六、作文〔60分) 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本题答案应是开放性的,大意对或言之成理即可。若答“起航 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则只给1分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圈,落叶 (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2分)(2)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 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②2分:答出“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可得2分) 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方,名词。(2)靠近(3)极(4)类似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 24、A 蒼高高的帽子、长着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画卷下面的衣褶里 (3)不好550字 25、船头(或舟首)空间顺序 和寨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试卷(谷案) 5.(1)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2)烽火连三 书抵万斤(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4)如闻泣幽咽(5)感时花溅泪(1)烟波江上使人愁 6、答案示例:如果说国家的利益是泰山,那么,个人的利益就只是泰山上的一颗小石子 7.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①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②南京旅馆到车站③父亲④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 9.因为南京的见闻与本文的中心思想关系不大,故一笔带过 10.C 11.甚:很写出父亲嘱咐茶房时认真 度。颇:很,相当地。写出父亲犹豫考虑的 样子。这两个词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 3.(1)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2)衬托出父亲始终把作者看作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23.翻译句子(4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译文: B.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 25.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 人物情态栩栩如生。(2分) 六、作文(50分)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 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 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3)不少于 550 字. 和寨中学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试卷(答案) 1.A 2.B 3.D 4.B 5.(1)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斤(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4)如闻泣幽咽(5)感时花溅泪(1)烟波江上使人愁 6、答案示例:如果说国家的利益是泰山,那么,个人的利益就只是泰山上的一颗小石子。 7.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 8.①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 ②南京 旅馆到车站 ③父亲 ④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 9.因为南京的见闻与本文的中心思想关系不大,故一笔带过。 10.C 11.甚:很 写出父亲嘱咐茶房时认真仔细的程度。 颇:很,相当地。写出父亲犹豫考虑的 样子。这两个词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12.父亲还是不放心 父亲一片爱子深情 13.(1)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2)衬托出父亲始终把作者看作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14.反语,说明“我”那时还不能体会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 15.D 16.对往事的自责,对父亲的思念。 17.(1)宁静平和(幽美)(2 分;能答出“宁静”即可)(2)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点;衬托人物美 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心灵)。(答出后一点可得 2 分;若只答“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点”则 只得 1 分) 18.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大意对即可) 19. (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 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本题答案应是开放性的,大意对或言之成理即可。若答“起航 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则只给 1 分。) 20(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2 分)(2)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 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2 分;答出“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可得 2 分) 21、A 22、B 23、(1)一头,一方,名词。 (2)靠近 (3)极 (4)类似 24、A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B、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画卷下面的衣褶里。 25、船头(或舟首) 空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