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Rice bacterial streak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病害,属全国农业植物检 疫性对象。1918年菲律宾首次报道,目前在东南亚各国和非洲中部都有发生。1953年中国 最早在珠江三角洲发现,国内主要分布在华南稻区,近年来在长江流域杂交晚稻上亦有大面 积发生。水稻细条病对籼稻的危害性最大,近十多年来,已上升为华南、中南稻区上的主要 细菌病害,其危害程度已超过水稻白叶枯病,减产达5%25% 症状 主要危害水稻叶片,在秧苗期即可出现典型的条斑型症状。病斑初为深绿色水渍状半透 明小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淡黄色狭条斑,长约lcm。大田发病时,感病品种上的病斑纵向 扩展快,长达4~6cm,病斑两端菌脓很多,呈鱼籽状,干燥后呈琥珀状附于病叶表面而不易 脱落。严重时多个病斑可相互连成枯斑,以后病斑不断扩展,整叶变为红褐色,枯死:抗病 品种上病斑较短,病斑长度不到lcm,且病斑少,菌脓也少。 此病的诊断要点是沿叶脉扩展形成淡黄色狭条斑,形成鱼籽状菌脓 病原 病原为稻生黄单胞杆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Fang) Swings et al,属薄壁菌 门黄单胞杆菌科黄单胞杆菌属。菌体杆状,大小为1.2μm×0.3-0.5μm,单生,少数成对但 不成链状,不形成芽孢和荚膜,单极鞭。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在NA培养基上菌落呈密 黄色,圆形,边缘整齐,光滑发亮,黏稠,好气。最适生长温度25~28℃C,生理生化反应与 白叶枯病菌基本相似,细条病液化明胶和石蕊牛乳胨化能力稍强于水稻白叶枯病菌。它可产 生3-羧基丁酮,以L丙氨酸为唯一碳源,在0.2%无维生素酪蛋白水解物上生长,以及对 0.001%Cu(NO)有抗性等特点可与白叶枯病菌相区别。该菌主要侵染水稻、陆稻、野生稻 也可侵染李氏禾等禾本科植物 水稻细条病菌有明显的致病力分化。根据病菌在IR26、南粳15、Ttep、南京11等4 个鉴别品种上的致病力差异,可将来自广东、江西、福建、海南、浙江等省约150个菌株分 为强、中、弱3个毒力型,其中强毒力型菌株占58%,且致病力与蛋白酶活性呈正相关, 而与淀粉酶活性呈负相关。还有人根据菌株在15个已知基因品种上的反应特性,将20个菌 株分为12个致病型,经聚类分析可归入6个组。水稻细条病菌株与品种间的反应表现为弱 互作关系,但部分菌株与个别品种间存在一定的特异互作关系,可以认为存在不同的小种。 发病规律 细条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存活力与白叶枯病菌较为相似,主要在病稻谷和病稻草上越冬, 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病菌侵染种子,借种子调运而作远距离传播。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 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和伤口侵入,侵入后在气孔下繁殖扩展到薄壁组织细胞间隙并纵向扩 展,形成条斑。田间病株病斑上溢出的菌脓,主要通过风雨和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病 害扩展蔓延。农事操作也起病害传播作用。 此病的发生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尽管目前 尚未发现免疫品种,但水稻品种间对细条病菌的抗性有明显差异。一般常规稻较杂交稻抗病 粳、糯稻比籼稻抗病。叶片气孔密度和大小与品种的抗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叶片气孔 密度较小及气孔开展度较低的品种抗病性较强。最近研究表明,同一品种对细条病和白叶枯 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且水稻品种对这两种细菌病害的抗病基因型不同。水稻品种对细条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Rice Bacterial Streak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病害,属全国农业植物检 疫性对象。1918 年菲律宾首次报道,目前在东南亚各国和非洲中部都有发生。1953 年中国 最早在珠江三角洲发现,国内主要分布在华南稻区,近年来在长江流域杂交晚稻上亦有大面 积发生。水稻细条病对籼稻的危害性最大,近十多年来,已上升为华南、中南稻区上的主要 细菌病害,其危害程度已超过水稻白叶枯病,减产达 5%~25%。 症状 主要危害水稻叶片,在秧苗期即可出现典型的条斑型症状。病斑初为深绿色水渍状半透 明小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淡黄色狭条斑,长约 1cm。大田发病时,感病品种上的病斑纵向 扩展快,长达 4~6cm,病斑两端菌脓很多,呈鱼籽状,干燥后呈琥珀状附于病叶表面而不易 脱落。严重时多个病斑可相互连成枯斑,以后病斑不断扩展,整叶变为红褐色,枯死;抗病 品种上病斑较短,病斑长度不到 1cm,且病斑少,菌脓也少。 此病的诊断要点是沿叶脉扩展形成淡黄色狭条斑,形成鱼籽状菌脓。 病原 病原为稻生黄单胞杆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Swings et al,属薄壁菌 门黄单胞杆菌科黄单胞杆菌属。菌体杆状,大小为 1.2m×0.3~0.5m,单生,少数成对但 不成链状,不形成芽孢和荚膜,单极鞭。 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在 NA 培养基上菌落呈密 黄色,圆形,边缘整齐,光滑发亮,黏稠,好气。最适生长温度 25~28C,生理生化反应与 白叶枯病菌基本相似,细条病液化明胶和石蕊牛乳胨化能力稍强于水稻白叶枯病菌。它可产 生 3-羧基丁酮,以 L-丙氨酸为唯一碳源,在 0.2%无维生素酪蛋白水解物上生长,以及对 0.001% Cu(NO3)2 有抗性等特点可与白叶枯病菌相区别。该菌主要侵染水稻、陆稻、野生稻, 也可侵染李氏禾等禾本科植物。 水稻细条病菌有明显的致病力分化。根据病菌在 IR26、南粳 15、Tetep、南京 11 等4 个鉴别品种上的致病力差异,可将来自广东、江西、福建、海南、浙江等省约 150 个菌株分 为强、中、弱 3 个毒力型,其中强毒力型菌株占 58%,且致病力与蛋白酶活性呈正相关, 而与淀粉酶活性呈负相关。还有人根据菌株在 15 个已知基因品种上的反应特性,将 20 个菌 株分为 12 个致病型,经聚类分析可归入 6 个组。水稻细条病菌株与品种间的反应表现为弱 互作关系,但部分菌株与个别品种间存在一定的特异互作关系,可以认为存在不同的小种。 发病规律 细条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存活力与白叶枯病菌较为相似,主要在病稻谷和病稻草上越冬, 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病菌侵染种子,借种子调运而作远距离传播。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 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和伤口侵入,侵入后在气孔下繁殖扩展到薄壁组织细胞间隙并纵向扩 展,形成条斑。田间病株病斑上溢出的菌脓,主要通过风雨和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病 害扩展蔓延。农事操作也起病害传播作用。 此病的发生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尽管目前 尚未发现免疫品种,但水稻品种间对细条病菌的抗性有明显差异。一般常规稻较杂交稻抗病, 粳、糯稻比籼稻抗病。叶片气孔密度和大小与品种的抗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叶片气孔 密度较小及气孔开展度较低的品种抗病性较强。最近研究表明,同一品种对细条病和白叶枯 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且水稻品种对这两种细菌病害的抗病基因型不同。水稻品种对细条病
和白叶枯病存在双抗、抗细条病感白叶枯、抗白叶枯病感细条病和双感4种反应型;双抗类 型的品种有:DV85、IR26、IRBB5、IRBB17等;抗白叶枯病感细条病的有:抗79、抗恢 63和IRBB21等;高抗细条病感白叶枯病的有:农垦57等,双感品种有:金刚30、协优 63、东农363等。抗病性基因由主效显性和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水稻品种BJl、IR36、南粳 15、BG35-2受1-~2对主效基因控制,其中BJ1含1对显性抗病基因,IR36含有两对主效隐 性抗病基因,南粳15含有1对隐性抗病基因,BG35-2含有2对有重叠作用的隐性抗病基因 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此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雨水,该 病的发病适温为30℃;暴风雨,尤其是夏季台风的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 的侵入和传播,易引起病害流行,水稻细条病在国内的发生流行可分为三个区域:←华南流 行区:即浙江、江西、湖南以南的籼稻区:个江淮流域适生偶发区:即江苏、安徽、湖北等 沿江与淮河之间的单季籼稻区,尚未普发,只是在个别县零星发生;→北方未见病区:主要 指黄河以北的单季粳稻区,至今未见有病害发生的报道。长江下游地区一般6月中旬至9 月中旬最易流行。不同年份间流行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此期的雨湿条件。 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特别是与灌溉、施肥有密切关系。一般深灌、串灌、 偏施和迟施氮肥,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与危害。 病害控制 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必须加强检疫,杜绝病菌传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秧,加强 肥水管理和及时用药控制。细条病不同流行区域应采用不同的治理策略 1.严格实行检疫无病区不要到病区调运稻种和繁种,以防传入;确需引种时必须严格 实行产地检疫,严格封锁带病种子。病害偶发区,要封锁病区,种子、稻草不要外运。 2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和扑灭细条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病害发生区应 因地制宜选育和换栽抗(耐)病品种。籼稻品种中,高抗的有:BJl、IR6、DV85等,中 抗的有:Jv14、特青2号、协优49、秀恢1号等:粳稻品种中,表现高抗或中抗的有:武 育梗2号、武育梗3号、武复梗、R917、农垦57、六优1号、泗稻4271和双睛等 3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具体措拖与白叶枯病相同。 4药剂防治应抓好种子消毒和加强秧田保护,大田及时用药。←种子消毒:对带菌或 可疑带菌的种子,应于播种前结合浸种进行种子处理,方法可用0.1%盐酸水溶液浸种。与 带稻瘟病菌的种子处理相同。↑秧田和本田的药剂防治:秧苗在3叶期时统一用药,保护苗 期不受侵染。大田孕穗期间喷药1~2次,对抑制和扑灭病害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杀菌剂 有:20%叶青双(川化018)、10%叶枯净、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等。始病期用药,防治效 果可达80%左右。施药间隔期7左右,视病情发展决定施药次数。施药后如遇雨,应补施
和白叶枯病存在双抗、抗细条病感白叶枯、抗白叶枯病感细条病和双感 4 种反应型;双抗类 型的品种有:DV85、IR26、IRBB5、IRBB17 等;抗白叶枯病感细条病的有:抗 79、抗恢 63 和 IRBB21 等;高抗细条病感白叶枯病的有:农垦 57 等,双感品种有:金刚 30、协优 63、东农 363 等。抗病性基因由主效显性和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水稻品种 BJ1、IR36、南粳 15、BG35-2 受 1~2 对主效基因控制,其中 BJ1 含 1 对显性抗病基因,IR36 含有两对主效隐 性抗病基因,南粳 15 含有 1 对隐性抗病基因,BG35-2 含有 2 对有重叠作用的隐性抗病基因。 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此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雨水,该 病的发病适温为 30℃;暴风雨,尤其是夏季台风的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 的侵入和传播,易引起病害流行,水稻细条病在国内的发生流行可分为三个区域:华南流 行区:即浙江、江西、湖南以南的籼稻区;江淮流域适生偶发区:即江苏、安徽、湖北等 沿江与淮河之间的单季籼稻区,尚未普发,只是在个别县零星发生;→北方未见病区:主要 指黄河以北的单季粳稻区,至今未见有病害发生的报道。长江下游地区一般 6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最易流行。不同年份间流行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此期的雨湿条件。 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特别是与灌溉、施肥有密切关系。一般深灌、串灌、 偏施和迟施氮肥,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与危害。 病害控制 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必须加强检疫,杜绝病菌传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秧,加强 肥水管理和及时用药控制。细条病不同流行区域应采用不同的治理策略。 1.严格实行检疫 无病区不要到病区调运稻种和繁种,以防传入;确需引种时必须严格 实行产地检疫,严格封锁带病种子。病害偶发区,要封锁病区,种子、稻草不要外运。 2.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和扑灭细条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病害发生区应 因地制宜选育和换栽抗(耐)病品种。籼稻品种中,高抗的有:BJ1、IR26、DV85 等,中 抗的有:JV14、 特青 2 号、协优 49、秀恢 1 号等;粳稻品种中,表现高抗或中抗的有:武 育梗 2 号、武育梗 3 号、武复梗、R917、农垦 57、六优 1 号、泗稻 4271 和双晴等。 3.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 具体措拖与白叶枯病相同。 4.药剂防治 应抓好种子消毒和加强秧田保护,大田及时用药。种子消毒:对带菌或 可疑带菌的种子,应于播种前结合浸种进行种子处理,方法可用 0.1%盐酸水溶液浸种。与 带稻瘟病菌的种子处理相同。秧田和本田的药剂防治:秧苗在 3 叶期时统一用药,保护苗 期不受侵染。大田孕穗期间喷药 1~2 次,对抑制和扑灭病害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杀菌剂 有:20%叶青双(川化 018)、10%叶枯净、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等。始病期用药,防治效 果可达 80%左右。施药间隔期 7d 左右,视病情发展决定施药次数。施药后如遇雨,应补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