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 【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 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控制人口增长任务 艰巨;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负担日益突出:人口素质较低 (2)我国的资源问题及原因 问题: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很少,资源相对短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耕地短缺矛盾十分 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能源短缺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快,资源浪费严重。 原因: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惊人 (3)我国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问题: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从全国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 在发,并迅速由城市波及乡村: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 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具体表现为,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城市附近水域污染」 尤为突岀: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海水污染严重:垃圾污染严重:噪声 污染问题突出:乡镇工业污染明显加重。 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原因,更有来自经济、人文社会的原因 (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单签肩负着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其次,我国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必须解决发展中出 现的诸如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解决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经济,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实施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途径。另外,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集约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治理污染,保 护生态环境。 (2)循环经济的含义
1 专题 17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 【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 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控制人口增长任务 艰巨;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负担日益突出;人口素质较低。 (2)我国的资源问题及原因 问题: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很少,资源相对短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耕地短缺矛盾十分 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能源短缺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快,资源浪费严重。 原因: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惊人。 (3)我国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问题: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从全国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 在发,并迅速由城市波及乡村;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 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具体表现为,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城市附近水域污染 尤为突出;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海水污染严重;垃圾污染严重;噪声 污染问题突出;乡镇工业污染明显加重。 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原因,更有来自经济、人文社会的原因。 (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单签肩负着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其次,我国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必须解决发展中出 现的诸如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解决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经济,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实施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途径。另外,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集约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治理污染,保 护生态环境。 (2)循环经济的含义
是指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3)循环经济和循环经济比较 项目 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粗放利用 资源利用率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物质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结果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贏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 问题 (4)清洁生产的含义 是从原料开采一一生产制造一一消费使用一一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是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 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它克服了传统工业只重视末端治理的 弊端。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5)工业和农业循环经济 工业:工业循环经济的途径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在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方面大有作为,获得经济效 益;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并在生产全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污染来源,获得环境效益。 农业: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 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渔业 相结合,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相结合,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6)举例:河南省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 该工厂布局的工业类型:原料导向型。 生产特点:清洁生产。所有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均进入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资源:污染物被充分利 用,减量到最小;工业与农业有机结合: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 末端治理分弊端 两个效益:其生产工艺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对环境的排废降到最低程度,环境效益显 。同时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了发展经济和兼顾保护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2 是指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3)循环经济和循环经济比较 项目 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粗放利用 资源利用率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物质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结果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 问题 (4)清洁生产的含义 是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是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 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它克服了传统工业只重视末端治理的 弊端。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5)工业和农业循环经济 工业:工业循环经济的途径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在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方面大有作为,获得经济效 益;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并在生产全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污染来源,获得环境效益。 农业: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 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渔业 相结合,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相结合,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6)举例:河南省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 该工厂布局的工业类型:原料导向型。 生产特点:清洁生产。所有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均进入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资源;污染物被充分利 用,减量到最小;工业与农业有机结合;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 末端治理分弊端。 两个效益:其生产工艺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对环境的排废降到最低程度,环境效益显 著。同时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了发展经济和兼顾保护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传统酒精厂造成的环境问题: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7)举例: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理念(思想):生态农业。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的农业(种植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开展综合利用,净化环 境,保护土地;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太阳能)。 效益: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和消除环境污染。达到节约、 高效的目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高度统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首先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观念+行动)。 行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拾粪回田、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采用节水措施、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汽 车工作和购物,等等。 、梯度练习,理解和运用知识 【学法提示】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理解知识:有疑则问,疑难问题向老师咨询或同学探讨:独立学习是 前提,能够运用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教师讲析练习时,请在有疑问或错误的问题下做好笔记。 【学习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基础冲关 必做题 我国正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的有①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②国家的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 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④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 理”的老路 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有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相对短缺 状况③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大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1.D2.C 【解析】第1题,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较大,是 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和资源中出现的问题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些地
3 (传统酒精厂造成的环境问题: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7)举例: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理念(思想):生态农业。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的农业(种植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开展综合利用,净化环 境,保护土地;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太阳能)。 效益: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和消除环境污染。达到节约、 高效的目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高度统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首先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观念+行动)。 行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拾粪回田、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采用节水措施、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汽 车工作和购物,等等。 二、梯度练习,理解和运用知识 【学法提示】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理解知识;有疑则问,疑难问题向老师咨询或同学探讨;独立学习是 前提,能够运用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教师讲析练习时,请在有疑问或错误的问题下做好笔记。 【学习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必做题 我国正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 1~2 题。 1.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的有 ①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 ②国家的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 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 ④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 理”的老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有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相对短缺 状况③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大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 D 2. C 【解析】第 1 题,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较大,是 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和资源中出现的问题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些地
区不重视甚至无视环境资源问题,导致污染严重、环境破坏。第2题,略。 3.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②农 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③环境污染局部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④粮食需求迅 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 4.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②以农村为中心 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 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 【答案】3.D4.B 【解析】第3题,略。第4题,略。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 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5--6题。 的 5.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青海省 B.四川省 C.广东省 D.河南省 【答案】5.A 【解析】第5题,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増长方式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 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增加生产
4 区不重视甚至无视环境资源问题,导致污染严重、环境破坏。第 2 题,略。 3.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 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局部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 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②以农村为中心 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 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 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3.D 4. B 【解析】第 3 题,略。第 4 题,略。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 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 5--6 题。 5. 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 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6. 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 青海省 B. 四川省 C. 广东省 D. 河南省 【答案】5. A 6. D 【解析】第 5 题, 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 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增加生产
环节,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第6题,该循环经济是以玉米种植为核心的,河南省 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区。青海省、四川省、广东省玉米种植少。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7-8题。 田系统 回收碱 纤维素醚) 收合肥[处 7.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 A.市场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C.劳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 8.该生态工业园区 A.最可能位于湖北 B.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D.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答案】7.B8.D 【解析】第7题,从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图可知,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为甘蔗制糖工业,属原料导向 型。第8题,甘蔗的生产区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该产业园区属原料 导向性工业园: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属于清洁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有利于经济 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9.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是其中一个典型。结合 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以-[低温榨 直场防炒 服装厂 ]区粉酶一化匝场 团机吧饼 场场 (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 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 产品至少有 (2)按循环经济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
5 环节,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第 6 题, 该循环经济是以玉米种植为核心的,河南省 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区。青海省、四川省、广东省玉米种植少。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 7--8 题。 7. 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 A. 市场导向型 B. 原料导向型 C. 劳动力导向型 D. 技术导向型 8. 该生态工业园区 A. 最可能位于湖北 B. 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 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D. 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答案】7. B 8. D 【解析】第 7 题, 从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图可知,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为甘蔗制糖工业,属原料导向 型。第 8 题, 甘蔗的生产区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该产业园区属原料 导向性工业园;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属于清洁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有利于经济 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9.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是其中一个典型。结合 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 产品至少有________种。 (2)按循环经济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好处有哪些? 【答案】第15题,(1)18(2)其产品来自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3)提 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实现了农、工、 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 拓宽了产品的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 农民的收入。 【解析】(1)低温榨油,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只有一种豆油:用循环利用的方法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除豆 油外,还有纱、布、服装、啤酒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有机肥、饼干等。 (2)原料取之于大豆纤维,因此属于绿色产品,该产品对皮肤无刺激,健康舒适 (3)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 能力提升 选做题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M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000m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 草地面积约为11172km2,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 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793km,四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 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湖 格尔木 a天然气 国道 材料二2010年3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重点规 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三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青海省有大大小小 的盐湖100多个,盐湖中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是主要的矿产资源。 (1)说出M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6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好处有哪些? 【答案】第 15 题,(1)1 8 (2)其产品来自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3)提 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实现了农、工、 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 拓宽了产品的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 农民的收入。 【解析】 (1)低温榨油,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只有一种豆油;用循环利用的方法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除豆 油外,还有纱、布、服装、啤酒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有机肥、饼干等。 (2)原料取之于大豆纤维,因此属于绿色产品,该产品对皮肤无刺激,健康舒适。 (3)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 选做题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的 M 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 4 000 m 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 年可利用 草地面积约为 11 172 km2,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 9.26%、52.13%和 38.61%; 1997 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 10 793 km2,四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 地总面积的 48.3%和 51.7%。 材料二 2010 年 3 月 19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重点规 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三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青海省有大大小小 的盐湖 100 多个,盐湖中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是主要的矿产资源。 (1)说出 M 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主要环境问题:生态破坏:表现:草场退化、荒漠化。措施:控制载畜量,防止超载放牧:划 区轮牧,保证草场的再生能力:防止鼠害,破坏草场:培植人工草场。等等。(2)四地都接近原料地:靠 近河流,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高原环境质量好:有政策支持。 【解析】(1)本题考査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据地区环境特点分析问题。(2)本题考査循 环经济和工业区位条件。据图示信息和高原自然和人文条件进行分析。 三、延伸学习(用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和自然中的地理现象) 在网上收集一个工业和一个农业循环经济的实例,并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分析他们的经济、社会和环境 效益 【参考答案】略
7 (2)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 主要环境问题:生态破坏;表现:草场退化、荒漠化。措施:控制载畜量,防止超载放牧;划 区轮牧,保证草场的再生能力;防止鼠害,破坏草场;培植人工草场。等等。(2)四地都接近原料地;靠 近河流,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高原环境质量好;有政策支持。 【解析】(1)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据地区环境特点分析问题。(2)本题考查循 环经济和工业区位条件。据图示信息和高原自然和人文条件进行分析。 三、延伸学习(用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和自然中的地理现象) 在网上收集一个工业和一个农业循环经济的实例,并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分析他们的经济、社会和环境 效益。 【参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