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细菌 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立克次体、 原核生物 支原体、衣原体 细胞型 古菌 微生物 微生物 真核生物:真菌、 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 非细胞型 病毒、亚病毒 微生物
微 生 物 细胞型 微生物 非细胞型 微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真菌、 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 病毒、亚病毒 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立克次体、 支原体、衣原体 真细菌 古菌
本章内容, 3.1细菌 3.2放线菌 3.3 蓝细菌 3.4古菌
本章内容: 3.1 细 菌 3.2 放线菌 3.3 蓝细菌 3.4 古 菌
第一节细菌(bacteria ·一、细菌形态 细菌基本形态 Coccus 球状 球菌 基本形态 杆状 杆菌 Rod 螺旋状 螺旋菌
第一节 细菌(bacteria) ◼ 一、细菌形态 细菌基本形态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基 本 形 态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二、 细胞的结构 ■一般结构 ■特殊结构 Cytoplasm Nuclear area (nucleoid) containing DNA Plasmid Ribosome Fimbriae Flagella Inclusion Capsule Cell wall Plasma(cytoplasmic) membrane
二、细胞的结构 ◼ 一般结构 ◼ 特殊结构
细胞壁: ■细菌细胞最外层厚实、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层次。 ■厚10-80nm,约占细胞干重10一25%。 Flagellum Granular inclusion Ribosomes Cell wall outer membrane(if present Cytoplasmic Cytoplasm Capsule Nucleoid membrane Mesosome Pili
细胞壁: ◼ 细菌细胞最外层厚实、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层次。 ◼ 厚10-80nm,约占细胞干重10—25%
Gram氏染色 细菌 结晶紫,min; 碘液,lmin; 95%乙醇脱色30s至min; 番红复染lmin 蓝紫色 淡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G+) 革兰氏阴性菌(G一) 9
Gram氏染色 结晶紫,lmin;碘液,lmin ; 95%乙醇脱色30s至lmin ; 番红复染lmin 蓝紫色 细菌 淡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G+) 革兰氏阴性菌(G-)
G+菌、.G-菌染色结果不同原因: 细胞壁结构组成不同 G+菌: G菌:
G+菌、 G-菌染色结果不同原因: 细胞壁结构组成不同 G+菌: G-菌:
G+细菌与G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G+细菌 G-细菌 脂多糖 肽聚糖(50-90) 脂蛋白 磷壁酸(壁) 类脂 单层 磷壁酸(膜〉 外壁层 孔蛋白 多糖 外壁蛋白 内壁层 肽聚糖(-10)
G+细菌与G-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G+细菌 G-细菌 单层 外壁层 脂多糖 肽聚糖(50-90) 脂蛋白 磷壁酸(壁) 磷壁酸(膜) 类脂 孔蛋白 多糖 外壁蛋白 内壁层 肽聚糖(-10)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 革兰氏阳性细菌(G)」革兰氏阴性细菌(G) 外膜蛋白 孔蛋白 肽聚糖 壁磷壁酸 脂多糖 映脂 外膜 膜磷壁酸 脂蛋白 周质空间 肽聚糖 周质空间 细胞质膜 细胞质膜 细胞内部 图3一2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构造的比较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 肽聚糖结构差异: ■ G+肽聚糖结构层次多,且交联程度大 肽聚糖结构层次少,且交联程度低(松疏) Lalani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Lipoprotein peptidoglycan E.coli peptidoglycan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 肽聚糖结构差异: ◼ G+肽聚糖结构层次多,且交联程度大 ◼ 肽聚糖结构层次少,且交联程度低(松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