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概论期末试题(7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148.3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2404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文学概论 试题 2015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 号内) 1.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一切语言性符号 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章和博学 D.语言性艺术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 与( )。 A.文化 B.观众 C.文采 D.情感 3.文学文本始终要在特定社会境遇中开放其意义空间,从而呈现出不确定特征,这恰恰 说明了文学文本具有()特征。 A.开放 B.表象 C.蕴藉 D.阅读期待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表现型 B.象征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5.作者的文学写作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媒介、并最终呈现为( )形式。 A.文字 B.语言 C.表现 D.媒介 6.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1221

试卷代号 :2404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5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文学概论试题 2015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1-- . I |得分|评卷人| | 一、单选题{每小题 分,共 10 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 号内} 1.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 A. 一切语言性符号 B.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 文章和博学 D. 语言性艺术 2. 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飞即宇宙、作品、艺术家 与( )。 A. 文化 B. 观众 c.文采 D. 情感 3. 文学文本始终要在特定社会境遇中开放其意义空间,从而呈现出不确定特征,这恰恰 说明了文学文本具有( )特征。 A.开放 B. 表象 c.蕴藉 D. 阅读期待 4. 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 表现型 B. 象征型 c.再现型 D. 创意型 5. 作者的文学写作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媒介、并最终呈现为( )形式。 A. 文字 B. 语言 c. 表现 D. 媒介 6. 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 车尔尼雪夫斯基 c. 巴赫金 B. 高尔基 D. 什可洛夫斯基 1221

7.()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喜剧 8.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 的典型形象,在()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人物 B.语言 C.细节 D.情节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 10.俄国形式主义把艺术( )看成是文学作品中高于一切的东西。 A.内容 B.形象 C.形式 D.结构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 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 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1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 A.语言层 B.形象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13.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A.客观性 B.寓意性 C.细节逼真性 D.象征性 E.理智性 1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 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1222

7. (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 悲剧 B. 喜剧 C. 正剧 D.悲喜剧 8. 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 的典型形象,在(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膜感和真实感。 A. 人物 C. 细节 9.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A. 个人创造 c.集体行为 B. 语言 D. 情节 )与机构制作特点。 B. 商业运作 D.历史演绎 10. 俄国形式主义把艺术( A.内容 )看成是文学作品中高于一切的东西。 C. 形式 B. 形象 D. 结构 |得分|评卷人| | 二、多选题{每小题 分,共 2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 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 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 A.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 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 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 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12.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A. 语言层 B. 形象层 C. 意蕴层 D. 余意层 E. 衍意层 13. 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 A. 客观性 B. 寓意性 c.细节逼真性 D. 象征性 E. 理智性 14. 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 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 1222 A.语言形式创新 C. 个性化趣味 E. 文体的模式化 B. 社会关怀 D.观赏的日常性

15.文学媒介可以分成( A.书写媒介 B.承载媒介 C.印刷媒介 D.传达媒介 16.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A.较为单纯 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显得意味多样 17.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1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 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 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19.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 )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 抽象性。 A.色彩 B.语言 C.线条 D.形体 20.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 括( ). A.学术论文 B.奇闻逸事 C.畅销书刊 D.明星掌故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划“√”,错误划“×”) )2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 )22.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 同的。 ( )2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24.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 )25.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 互文性现象。 ( )2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2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28.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 ( )29,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 )30.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 的突破口。 1223

15. 文学媒介可以分成( )。 A. 书写媒介 B. 承载媒介 c. 印刷媒介 D. 传达媒介 16. 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A. 较为单纯 B. 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 显得意味多样 17. 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A.英雄史诗 B. 骑士传奇 c. 神话 D. 寓言 E. 民间故事 18. 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 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 A. 省略 c.概略 19. 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 抽象性。 A. 色彩 B. 语言 c.线条 D. 形体 20. 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 括( )。 A. 学术论文 c.畅销书刊 B. 减缓 D.停顿 )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 B. 奇闻逸事 D. 明星掌故 三、判断题{每小题 分,共 10 分。正确划"~",错误划 "X") |得分|评卷人| | )2 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 )22. 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 同的。 )23. 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24. 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25. 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 互文性现象。 )26. 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27.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28. 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 )29. 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 )30. 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 的突破口。 1223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1.简要说明文学的特征,并就某一特征稍加阐释。 3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结合自已的阅读过程谈点感受。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24分) 33.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1224

|得分|评卷人| | 四、简答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1.简要说明文学的特征,并就某一特征稍加阐释。 32. 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谈点感受。 |得分|评卷人| | 五、论述题 (24 分} 33. 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1224

试卷代号:24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文学概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5年7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B 3.A 4.B 5.D 6.C 7.A 8.C 9.A 10.C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ABCDE 12.ABCDE 13.ACE 14.ABC 15.ABD 16.ABC 17.ABDE 18.AC 19.ACD 20.BCD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X 30.×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1.简要说明文学的特征,并就某一特征稍加阐释。 答案要点: ①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3分) ②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3分) ③文学要表情达意。(3分) 阐述解释(9分)》 3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谈点感受。 答案要点: ①发生阶段:(3分) ②发展阶段:(3分) ③高潮阶段,(3分) 1225

试卷代号 :24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5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5 一、单选题{每小题 分,共 10 分} 1. C 6. C 2. B 7.A 二、多选题{每小题 分,共 20 分} 11. ABCDE 12. ABCDE 16. ABC 17. ABDE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 分,共 10 分} 21. -J 22. -J 26. X 27. X 四、简答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3.A 8. C 13. ACE 18. AC 23. -J 28. X 4. B 9.A 14. ABC 19. ACD 24. -J 29. X 1.简要说明文学的特征,并就某一特征稍加阐释。 答案要点: ①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 ;(3 分〉 ②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 ;(3 分〉 ③文学要表情达意。 (3 分〉 阐述解释 (9 分〉 5.D 10.C 15. ABD 20. BCD 25. X 30. X 32. 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谈点感受。 答案要点: ①发生阶段 ;(3 分) ②发展阶段 ;(3 分) ③高潮阶段 ;(3 分) 1225

④后效阶段。(3分) 阐述与解释(6分) 五、论述题(24分) 33.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答案要点: ①反复阅读文本。 ②寻找突破口。 ③条理化。 ④确定结论。 ⑤文字表述。 评阅参考: 观点提出:5分; 论述过程:15分; 结合实际:4分 注:评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酌情给分。只要能够提出观点,并能够围绕观点进行必要 的论证,能够持之有椐,论证合理,自圆其说即可给较高分数。 1226

④后效阶段。 (3 分〉 阐述与解释(6 分〉 五、论述题 (24 分) 33. 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答案要点: ①反复阅读文本。 ②寻找突破口。 ③条理化。 ④确定结论。 ⑤文字表述。 评阅参考 观点提出 :5 论述过程 :15 结合实际 :4 注:评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酌情给分。只要能够提出观点,并能够围绕观点进行必要 的论证,能够持之有橱,论证合理,自圆其说即可给较高分数。 122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