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三江中学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积累运用(25分)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锐不可当 )诘( )问 仄( 狼j1( )箱qie( )愧zuo( 2.根据要求写出古诗文原句。(6分) (1)气蒸云梦泽,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 (3)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 1)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 3.下列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一一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抗日斗争精神与意志。 B.“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中的“火焰”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精神 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烈士的哀思 C.“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一作者当时是一个北大学生, 自然很聪明地理解到父亲的爱。 D.“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一—“霹雳”和“震悚” 分别是心理、动作反应,此句写“我”意外获得《山海经》所产生的震 惊、惊喜、激动、内疚、感激等复杂的感情 4.修改下面的病句。(2分) (1)参加这次竞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我来修改: (2)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 我来修改: 5.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现实,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材料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 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 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 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
1 宁波三江中学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25 分) 1.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锐不可当.( ) 诘.( )问 仄.( )歪 狼 jí( ) 箱 qiè ( ) 愧 zuò( ) 2.根据要求写出古诗文原句。(6 分) (1)气蒸云梦泽,_______ _________。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 (3) 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 。 (4) 写 出崔 颢 《黄 鹤楼 》 诗中 的颈 联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 3. 下列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抗日斗争精神与意志。 B.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中的“火焰”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精神 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烈士的哀思。 C.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者当时是一个北大学生, 自然很聪明地理解到父亲的爱。 D.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霹雳”和“震悚” 分别是心理、动作反应,此句写“我”意外获得《山海经》所产生的震 惊、惊喜、激动、内疚、感激等复杂的感情。 4. 修改下面的病句。(2 分) (1)参加这次竞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我来修改: (2)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 我来修改: 5.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现实,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材料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 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 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 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
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6.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①夸张②对偶③反 7.写出关于战争的成语二个及写出有关战争的诗词名句二例(2分) 成语三个 诗词名句两例 8.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2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 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 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9.文学常识填空(4 (1)《老王》一文提到的“默存”,是作者杨绛的丈夫( )(人名) 的字,他有一部著名的小说是《 (2)《核舟记》选自( )代张潮所编一书,作者为( 、现代文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文章《背影》(选段),完成10-12题。(11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 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 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①我赶 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
2 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7.写出关于战争的成语二个及写出有关战争的诗词名句二例(2 分) 成语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 词 名 句 两 例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2 字)(2 分) 北京时间 2005 年 1 月 18 日 3 时 16 分,中国第 21 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 考察队 12 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 飘扬在海拔 4093 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9.文学常识填空(4 分) (1)《老王》一文提到的“默存”,是作者杨绛的丈夫( )(人名) 的字,他有一部著名的小说是《 》。 (2)《核舟记》选自( ) 代张潮所编一书,作者为 ( )。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28 分) (一)阅读文章《背影》(选段),完成 10-12 题。(11 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 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 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①我赶 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
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 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②将橘子一股脑 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整体感知: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 感受怎样?(4分) 答 11.11.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4分) 第二次 12.在你的记忆宝库中,是否也留存着上文一样精彩瞬间?是否也有平凡而 伟大的形象(母亲、父亲或其他)定格?请用你的笔告诉我们吧,那一定 是很感动人心的。(3分) 答 (二)永不贬值的财富(17分)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 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 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 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 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 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 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 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领右舍要地瓜皮子度 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 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
3 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 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②将橘子一股脑 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 整体感知: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 感受怎样?(4 分) 答: 11.11.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4 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在你的记忆宝库中,是否也留存着上文一样精彩瞬间?是否也有平凡而 伟大的形象(母亲、父亲或其他)定格?请用你的笔告诉我们吧,那一定 是很感动人心的。(3 分) 答: (二)永不贬值的财富(17 分)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 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 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 10 元,他家 8 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 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 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 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 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领右舍要地瓜皮子度 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 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 1 元
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 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 ③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 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 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 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 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 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 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 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 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3、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 实际是指 。(2分) 14、本文采用了 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 略写了 ,详写了 。这样安排是为了 分) 15、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在第②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句子。 (字数不少于20分)。(2分) 16、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 分) (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 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
4 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 2 元钱是我用地瓜皮 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 吧。” ③怎么,2 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 1 元钱呀!望着这 1 元钱,我 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 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 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 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 的“2 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 的那 1 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 1 元钱了, 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 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3、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__________,而 实际是指__________。(2 分) 14、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 略写了___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这样安排是为了__________。(4 分) 15、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在第②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句子。 (字数不少于 20 分)。(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 分) (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 ....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 出一张皱皱巴巴的 1 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 已经夺眶而出 17、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分) 18、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3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 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 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 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 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 乎 19、解释加点字(7分) 寝( )易( 迩( 名( 劳形( )鸿儒( 20、解释句子(4分) ①幼时殊无异人之处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21、郑板桥之所以“善诵”是因为 (用自己 的话概括)(1分) 22、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1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23、用甲文语句回答。(2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 元钱”,眼泪 已经夺眶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7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 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 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 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 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 乎。 19、解释加点字(7 分) 寝 ( ) 咸( ) 易 ( ) 迩( ) 名( ) 劳形.( ) 鸿.儒( ) 20、解释句子(4 分) ①幼时殊无异人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郑板桥之所以“善诵”是因为 。(用自己 的话概括)(1 分) 22、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1 分)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23、用甲文语句回答。(2 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 趣。(2分) 四、写作(30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 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 彩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珍惜的……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以选填 “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除诗歌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 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 题目
6 ② 描 写 “ 陋 室 ” 环 境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 趣。(2 分) 四、写作(30 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 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 彩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珍惜的……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以选填 “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除诗歌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 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不少于 600 字。 题目: 200
400 600
7 400 500 600
参考答案 1.略 2.(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1)参加这次竞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其中一部分是中学生 (2)建 立并建全 5.为了孩子的生存,动物对子女的训练是残酷的 6.A 7.(略)8、中国科考队登上南极点9、①钱钟书《围城》②清 魏学洢 10.外貌(衣着:都是青、黑色)、行动、语言;艰难时世的充满慈爱的父亲 (意对即可)。 11.感动得流泪离别伤感的泪 13、瞎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取之不尽,用之不谒,永不贬值 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 人 14、倒叙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瞎婆婆来我家送钱 更好地表现出“永不贬值的财富”或主题表达的需要
8 700 参考答案 1.略 2.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3. C 4.(1)参加这次竞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其中一部分是中学生。 (2)建 立并建全 5.为了孩子的生存,动物对子女的训练是残酷的。 6.A 7.(略) 8、中国科考队登上南极点 9、①钱钟书 《围城》 ②清 魏学洢 二、 10.外貌(衣着:都是青、黑色)、行动、语言;艰难时世的充满慈爱的父亲 (意对即可)。 11. 感动得流泪 离别伤感的泪 12. 略 13、瞎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 取之不尽,用之不谒,永不贬值 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 人。 14、倒叙 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 瞎婆婆来我家送钱 更好地表现出“永不贬值的财富”或主题表达的需要
15、只要符合瞎婆婆身份的描写句子,即可得分。 16、(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 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 意,所以这是不能自己的表现 17、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一元钱的缘由:或者 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两元钱,而实际只给了一元钱的事情。 18、略 19、相貌丑陋都 轻视(轻慢)近、出名 形体、身体大 20、1、小时候一点也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1、郑桥桥抓住点滴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 22、无/丝竹之乱耳23、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0、保持高尚节操 安贫乐道
9 15、只要符合瞎婆婆身份的描写句子,即可得分。 16、(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 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 意,所以这是不能自己的表现。 17、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一元钱的缘由;或者 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两元钱,而实际只给了一元钱的事情。 18、略 四、 19、相貌丑陋 都 轻视( 轻慢 ) 近 、出名 形体、身体 大 20、1、小时候一点也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1、郑桥桥抓住点滴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 22、无 / 丝 竹 之 乱 耳 23、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0、保持高尚节操 安贫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