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 基础知识填空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经济上:一战期间 经济进一步发展为新文化运动奠定经济基 ②政治上: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废除 实 行 ,准备 ③思想上:一方面 掀起 逆流; 2、兴起概况 兴起标志: 年,创办 并发表 》一文; 代表人物 任北大校长,在学术上实行 方 针,推动新思想在传播 等成为主要干 将 主要阵地 先生和 先生,即 和 3、内容 前期:①提倡 和 反对 和 ②提倡 反对 ,提出_ ③提倡 反对 ,也是一切 革命。 后期:以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竭力宣传 ,使新文化运 动进入了一个 时期。 4、评价 ①前期性质: ②积极影响 A.动摇了 统治地位(最重要的影响) B.人们的思想尤其的思想得到空间的, 也为 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是又一次运动 C.推动了中国 的发展。 ③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 ,但并不影响 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1917年,俄国 爆发。 2.传入:1918年,李大钊发表 和 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 旗帜。1919年 爆发,大大促进了马 第1页
第 1 页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 基础知识填空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经济上:一战期间 经济进一步发展为新文化运动奠定经济基 础。 ②政治上: 窃 取 辛 亥 革命 果 实 后 ,废 除 _____ 实 行 ,准备 。 ③思想上:一方面 掀起 逆流; 2、兴起概况 兴起标志: 年, 创办 ,并发表《 》一文; 代表人物: 任北大校长,在学术上实行 方 针,推动新思想在 传播 、 、 、 等成为主要干 将。 主要阵地: 和 。 口 号: 先生和 先生,即 和 。 3、内容 前期:①提倡 和 ,反对 和 ; ②提倡 反对 ,提出 口号; ③提倡 反对 ,也是一切 革命。 后期:以 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竭力宣传 ,使新文化运 动进入了一个 时期。 4、评价 ①前期性质: ②积极影响: A.动摇了 统治地位(最重要的影响) B.人们的思想尤其 的思想得到空间的 , 也为 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是又一次 运动。 C.推动了中国 的发展。 ③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 ,但并不影响 其 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1917年,俄国 爆发。 2 . 传入 : 1918年 , 李大 钊发 表 、 _______________ 和 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 旗帜。1919年, 爆发,大大促进了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主编的 刊登了李大钊 的_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影响:一批研究 出现; 邓中夏、蔡和森、 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 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 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年,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诞生。 重要概念 民主与科学 赛先生:是指英文 ScIence,意为科学,即“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 实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德先生:是指英文 democracy,意为民主。就是每个人“各有自主之权”,“脱离 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重难点知识解析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 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主 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 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新道德是为民主与科学服务的,由于封建专 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 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 新道德成为广大民众自觉的日常行为规范。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 反对旧道德的载体。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 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 比较维新变法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 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 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 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新文化运动运动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对被封建统治改 造过的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对孔子和儒学进行了绝 对否定,以期彻底扫除旧制度 考点串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对封建思想的冲击 第2页
第 2 页 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主编的 刊登了李大钊 的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影响:一批研究 出现; 、 邓中夏、蔡和森、 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 ,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 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年,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诞生。 重要概念 民主与科学 赛先生:是指英文 science,意为科学,即“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 实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德先生:是指英文 democracy,意为民主。就是每个人“各有自主之权”,“脱离 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重难点知识解析 一、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 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主 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 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新道德是为民主与科学服务的,由于封建专 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 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 新道德成为广大民众自觉的日常行为规范。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 反对旧道德的载体。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 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 二、比较维新变法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 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 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 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新文化运动运动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对被封建统治改 造过的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对孔子和儒学进行了绝 对否定,以期彻底扫除旧制度。 考点串讲 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对封建思想的冲击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 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 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 问题展开了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 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新文化运动动 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高考试题中体现的对新文化运动的学术评价 1.关于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 (1)龚书铎在《辛亥革命与文化》中认为:“‘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应该 说是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命’的继承和发展。”这样就把新文化运动的源头指 向辛亥革命,明确了两者的内在联系。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新文化运动“以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 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3)欧阳哲生在《试论新文化运动的起源》一文中,联系了明代以来的古 籍整理和反传统的思想源流来探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根源 2.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精神和成就 (1)耿云志认为新文化运动对科学的贡献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人 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地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态度。第二,呼吁为科学 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爱真理的人文精神。第三,对近代科学事业 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营造了传播新思想、新理论的大好机遇 (2)李刚、陈勤认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三大贡献:一是 开始在思想文化层面寻求现代化的中国发展范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先 后出现了海防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民主革命思潮。四大近代思潮的依 次推进,既影响着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又反映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主 流和方向。前两种思潮仅仅表明中国人在物质器物层面对现代化的认同:后两 种思潮又进一步表明了中国人在政治制度层面对现代化的认同。二是这场运动 所激发的民族情绪和爱国热情完全摒弃了“华夏中心观”,突破了“种族中心主 义”的困局,开始形成一种健康开放的泱泱大国所应有的民族意识形态,不仅 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且使中国的现代化保持了传统文化 认同的价值选择性。三是首次触及了人的现代化问题。这场运动中提出的“个 第3页
第 3 页 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 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 流。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 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 问题展开了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 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新文化运动动 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高考试题中体现的对新文化运动的学术评价 1.关于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 (1)龚书铎在《辛亥革命与文化》中认为:“‘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应该 说是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命’的继承和发展。”这样就把新文化运动的源头指 向辛亥革命,明确了两者的内在联系。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新文化运动“以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 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3)欧阳哲生在《试论新文化运动的起源》一文中,联系了明代以来的古 籍整理和反传统的思想源流来探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根源。 2.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精神和成就。 (1)耿云志认为新文化运动对科学的贡献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人 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地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态度。第二,呼吁为科学 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爱真理的人文精神。第三,对近代科学事业 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营造了传播新思想、新理论的大好机遇。 (2)李刚、陈勤认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三大贡献:一是 开始在思想文化层面寻求现代化的中国发展范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先 后出现了海防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民主革命思潮。四大近代思潮的依 次推进,既影响着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又反映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主 流和方向。前两种思潮仅仅表明中国人在物质器物层面对现代化的认同;后两 种思潮又进一步表明了中国人在政治制度层面对现代化的认同。二是这场运动 所激发的民族情绪和爱国热情完全摒弃了“华夏中心观”,突破了“种族中心主 义”的困局,开始形成一种健康开放的泱泱大国所应有的民族意识形态,不仅 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且使中国的现代化保持了传统文化 认同的价值选择性。三是首次触及了人的现代化问题。这场运动中提出的“个
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问题,无疑指明了现代化进程的着力点。 此外,王元化等也把追求个性解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精神和 成就。王元化更是认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是“五四”首要的精神和成就, 而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它的次要精神和成就 3.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缺失 (1)王元化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激进主义、庸俗进化观、功利主义和意图 伦理等四大缺失。他认为激进主义是指态度偏激、思想狂热、趋于极端、喜爱 暴力的倾向,是后来极左思潮长期盛行的思想根源。他还认为庸俗进化观的基 本特征就是僵硬地断言凡是新的必定战胜旧的,这种观点不是直接来自达尔文 的进化论,而是源于严复将赫胥黎与斯宾塞两种学说杂交起来而撰成的《天演 论》。在他看来,“五四”时期激进主义盛行跟庸俗进化观密切相关。 (2)谢友祥也提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缺失包括:提倡的个性解放没有 被当作目的,而是沦为具有明显功利性的手段;强化了道统为政统服务的传统, 加剧了学术沦为政治附庸的趋势。 另外,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意义及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等问题,也 仍是几年来研究的热点。 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彭明的《五四运动史》和李新主编 《中华民国史》等书对新文化运动都有精辟的论述。 附2:知识树 政治方面:袁世凯复辟帝制,实行专权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背景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影响,民主共和的思 《新青年》的诞生 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兴起{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大 口号:民主和科学 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内容 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获得空前解放 进步性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评价 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4页
第 4 页 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问题,无疑指明了现代化进程的着力点。 此外,王元化等也把追求个性解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精神和 成就。王元化更是认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是“五四”首要的精神和成就, 而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它的次要精神和成就。 3.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缺失。 (1)王元化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激进主义、庸俗进化观、功利主义和意图 伦理等四大缺失。他认为激进主义是指态度偏激、思想狂热、趋于极端、喜爱 暴力的倾向,是后来极左思潮长期盛行的思想根源。他还认为庸俗进化观的基 本特征就是僵硬地断言凡是新的必定战胜旧的,这种观点不是直接来自达尔文 的进化论,而是源于严复将赫胥黎与斯宾塞两种学说杂交起来而撰成的《天演 论》。在他看来,“五四”时期激进主义盛行跟庸俗进化观密切相关。 (2)谢友祥也提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缺失包括:提倡的个性解放没有 被当作目的,而是沦为具有明显功利性的手段;强化了道统为政统服务的传统, 加剧了学术沦为政治附庸的趋势。 另外,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意义及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等问题,也 仍是几年来研究的热点。 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彭明的《五四运动史》和李新主编 《中华民国史》等书对新文化运动都有精辟的论述。 附 2:知识树 政治方面:袁世凯复辟帝制,实行专权。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影响,民主共和的思 《新青年》的诞生 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标志: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兴起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大 口号:民主和科学 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内容 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获得空前解放 进步性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评价 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新 文 化 运 动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传 入 中 国
各地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第5页
第 5 页 各地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