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词人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 高与劲节。 上阕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极其遭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驿馆的外面,靠近断桥的旁边,有一枝梅花,孤单寂寞地 绽开了,既没人去欣赏,也没人来呵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已到了暮色沉沉的时候,她感觉到自己十分孤独,有 说不尽的感伤与愁苦,更何况又有凄风苦雨呢 下阕,托梅寄志,揭示梅花的品格: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我却无意去争芳斗艳,独占春光,一意听凭那些凡花俗卉 去中伤嫉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天生的本质就是芬芳高洁,对那些庸俗行为自然不 屑一顾。纵然零落凋残成泥成土,那谈谈的淸香依然如故 这首词以梅喻人,托梅言志,通过梅花来咏赞诗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髙尚情操。在梅花 的命运与品格中我们看到了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领略了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境 界 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和杀敌报国的壮志。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但他矢志不移,始终坚持抗金报 国的远大理想,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曾任镇江通判、夔州通判、四川制置司及成都 府安抚署参议等官职。中年曾经一度入蜀抗金,到过南郑前线。军事生涯丰富了他的诗词创 作,爱国主义思想是他作品的主旋律,存诗九千余首。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 长恨水长东!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词人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 高与劲节。 上阕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极其遭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驿馆的外面,靠近断桥的旁边,有一枝梅花,孤单寂寞地 绽开了,既没人去欣赏,也没人来呵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已到了暮色沉沉的时候,她感觉到自己十分孤独,有 说不尽的感伤与愁苦,更何况又有凄风苦雨呢。 下阕,托梅寄志,揭示梅花的品格: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我却无意去争芳斗艳,独占春光,一意听凭那些凡花俗卉 去中伤嫉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天生的本质就是芬芳高洁,对那些庸俗行为自然不 屑一顾。纵然零落凋残成泥成土,那谈谈的清香依然如故。 这首词以梅喻人,托梅言志,通过梅花来咏赞诗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在梅花 的命运与品格中我们看到了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领略了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境 界。 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和杀敌报国的壮志。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但他矢志不移,始终坚持抗金报 国的远大理想,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曾任镇江通判、夔州通判、四川制置司及成都 府安抚署参议等官职。中年曾经一度入蜀抗金,到过南郑前线。军事生涯丰富了他的诗词创 作,爱国主义思想是他作品的主旋律,存诗九千余首。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 长恨水长东!
这首词即景抒情,通过伤春来抒发亡国亡家之痛。词人将春花凋谢,水长东流这类自然界的 规律与“人生长恨”相比照,实乃历经悲酸所悟,正如王国维所说的:“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词的上阕写景以暮春时节,雨打风吹,落红无数,春去匆匆,喻帝王生活之消散,作画之短 暂,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之心境。首句“林花谢了春红”,似纯然写景,却是景中含情,“春红”, 既代表着美好季节,又代表着美好之色彩。春花不全红,红是艳色,故以红代表所有春花。 如此美好的景物,却落得“谢了”之结局,情之哀切,不言自明。“了”字作为语助词,有完成 义,是加重语气之口吻,既表现林花“完了"的现状,又是词人的沉重叹惋。接下去“太匆匆 三字,以浅显的口语,把自己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的挫折之悲浓缩于其中,著一“太"字,使前 句所唤起的叹惋之情更为强烈。末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句,以九字长句,直叙林花匆匆 谢去之因,实乃大自然风雨相摧之故。此句是描述暮春实景之景语,也暗喻南唐国亡缘于外 力打击,是情语。“朝"、ˉ晚”二字,是朝朝暮暮之意。“寒雨"的“寒”字,点出了“雨”之冷酷。“风 字虽未及“寒”,但晚来之风,又有寒雨相伴,其寒不言而喻。朝朝暮暮,雨打风吹,“林花 又如何能不过早尽落呢?寥寥数字,不独告知了“春红"落尽之气候原因,透出了风风雨雨数 量之多,对花摧残之久、打击之重,且把“无奈”二字写足了。失意人偏遇失意物,叹“林花”, 宛然也是自叹了。词的上阕虽然是状客观之景物,却借“太匆匆”、“无奈”诸词,使句意染上 了主观情调 词的下阕转写对“林花”的眷恋之情,暗喻人事,抒发了好景不现、失国难复之恨。首句胭脂 泪",用拟人手法,女子脸抹胭脂,泪流过脸即成“胭脂汨"。这是承“林花谢了春红”句,语意 双关。就花而言指朝暮风雨俱侵,雨打落红,状如胭脂之泪,是艺术联想。就人而言,则是 流年忧患哀伤,泣血成泪。事实上,李煜不正是在那“朝来寒雨晩来风”宋兵纵马挺戟的 胁迫下,仓皇辞庙的吗?花本无泪,此泪,当是李煜“以血书者”之泪,是他“以我观物,故物 皆著我之色彩”使然。此句虽从杜甫《曲江对雨》诗中“林花着雨胭脂湿"来,却凄凉缠绵,无 迹可求,更耐人涵咏。下面接以“相留醉”句,缱绻多情。“相留”二字,有的版本作"留人”,究 竟花自留,花留人,抑或人留花?花自不甘凋零,落花自欲人恋,人自惜怜残英,体味词意, 当皆有之。“醉”字尤传神,写出了人花依依如痴似醉的情状。这两句,也是对风雨无情,美 景难再之哀叹,所以下文继之以疑问句式,提出了“几时重”之问。“几时重”,是盼重而又知 其不可能,写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末句是三字短句的紧迫急促之转折,一气呵成逼出了“自 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九字长叹。在节奏上,音节顿挫,“东”字与前面的“红”、“匆”、“风”、“重” 字协韵,声情合一,韵律感强。句式上,与前一个九字长句遥遥相应,同为连贯的二四三式 九字句,一波三折,凝重而又一往无还,如开闸之水,汹涌澎湃。章法上,与前一个九字句 相类,同是前面诸句的总结。当无情的风雨如巨大的阴影笼罩下来时,“相留醉”所表现的情 意、“几时重"所流露的冀望,便只剩下滔滔一片无尽无休的长恨了。此句气象极为阔大,与 《虞美人》词结尾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九字十分相似,都以东流之水来表现悲愁之绵绵 无尽,都以画面、时空之拓展与延伸,展现愁恨之无涯:都以净化了的感情、浓缩了的语言 负荷起超过字面含义的更丰富的思想,成为千古名句。但此句以“恨”比作“水”,将喻体与本 体同纳一句之内,“人生长恨”与“水长东”两“长”相叠,音节上顿挫转折,奔放中更多沉郁。两 句各有千秋。 这首词是李煜从自己亡国之痛中提炼出来的人生哲理,是他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
这首词即景抒情,通过伤春来抒发亡国亡家之痛。词人将春花凋谢,水长东流这类自然界的 规律与“人生长恨”相比照,实乃历经悲酸所悟,正如王国维所说的:“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了。 词的上阕写景以暮春时节,雨打风吹,落红无数,春去匆匆,喻帝王生活之消散,作画之短 暂,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之心境。首句“林花谢了春红”,似纯然写景,却是景中含情,“春红”, 既代表着美好季节,又代表着美好之色彩。春花不全红,红是艳色,故以红代表所有春花。 如此美好的景物,却落得“谢了”之结局,情之哀切, 不言自明。“了”字作为语助词,有完成 义,是加重语气之口吻,既表现林花“完了”的现状,又是词人的沉重叹惋。接下去“太匆匆” 三字,以浅显的口语,把自己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的挫折之悲浓缩于其中,著一“太”字,使前 句所唤起的叹惋之情更为强烈。末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句,以九字长句,直叙林花匆匆 谢去之因,实乃大自然风雨相摧之故。此句是描述暮春实景之景语,也暗喻南唐国亡缘于外 力打击,是情语。“朝”、“晚”二字,是朝朝暮暮之意。“寒雨”的“寒”字,点出了“雨”之冷酷。“风” 字虽未及“寒”,但晚来之风,又有寒雨相伴,其寒不言而喻。朝朝暮暮,雨打风吹,“林花” 又如何能不过早尽落呢?寥寥数字,不独告知了“春红”落尽之气候原因,透出了风风雨雨数 量之多,对花摧残之久、打击之重,且把“无奈”二字写足了。失意人偏遇失意物,叹“林花”, 宛然也是自叹了。词的上阕虽然是状客观之景物,却借“太匆匆”、“无奈”诸词,使句意染上 了主观情调。 词的下阕转写对“林花”的眷恋之情,暗喻人事,抒发了好景不现、失国难复之恨。首句“胭脂 泪”,用拟人手法,女子脸抹胭脂,泪流过脸即成“胭脂泪”。这是承“林花谢了春红”句,语意 双关。就花而言指朝暮风雨俱侵,雨打落红,状如胭脂之泪,是艺术联想。就人而言,则是 流年忧患哀伤,泣血成泪。事实上,李煜不正是在那“朝来寒雨晚来风”——宋兵纵马挺戟的 胁迫下,仓皇辞庙的吗?花本无泪,此泪,当是李煜“以血书者”之泪,是他“以我观物,故物 皆著我之色彩”使然。此句虽从杜甫《曲江对雨》诗中“林花着雨胭脂湿”来,却凄凉缠绵,无 迹可求,更耐人涵咏。下面接以“相留醉”句,缱绻多情。“相留”二字,有的版本作“留人”,究 竟花自留,花留人,抑或人留花?花自不甘凋零,落花自欲人恋,人自惜怜残英,体味词意, 当皆有之。“醉”字尤传神,写出了人花依依如痴似醉的情状。这两句,也是对风雨无情,美 景难再之哀叹,所以下文继之以疑问句式,提出了“几时重”之问。“几时重”,是盼重而又知 其不可能,写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末句是三字短句的紧迫急促之转折,一气呵成逼出了“自 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九字长叹。在节奏上,音节顿挫,“东”字与前面的“红”、“匆”、“风”、“重” 字协韵,声情合一,韵律感强。句式上,与前一个九字长句遥遥相应,同为连贯的二四三式 九字句,一波三折,凝重而又一往无还,如开闸之水,汹涌澎湃。章法上,与前一个九字句 相类,同是前面诸句的总结。当无情的风雨如巨大的阴影笼罩下来时,“相留醉”所表现的情 意、“几时重”所流露的冀望,便只剩下滔滔一片无尽无休的长恨了。此句气象极为阔大,与 《虞美人》词结尾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九字十分相似,都以东流之水来表现悲愁之绵绵 无尽,都以画面、时空之拓展与延伸,展现愁恨之无涯;都以净化了的感情、浓缩了的语言, 负荷起超过字面含义的更丰富的思想,成为千古名句。但此句以“恨”比作“水”,将喻体与本 体同纳一句之内,“人生长恨”与“水长东”两“长”相叠,音节上顿挫转折,奔放中更多沉郁。两 句各有千秋。 这首词是李煜从自己亡国之痛中提炼出来的人生哲理,是他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
特有情感。但由于其丰富、充实的内涵,把个人感情与自然现象熔于一起的艺术 表达方式,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抽象和高度的概括,却使它远远超过了李煜自身情 感的樊篱,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②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⑤,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⑥,不但在天⑦; 养怡之福⑧,可得永年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 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②神龟”二句:神龟 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庄子·秋 水》)。寿,长寿。竟,尽,完。⑧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 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④骥(j计): 千里马。枥(11力):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回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 短。⑦但:仅,只
特有情感。但由于其丰富、充实的内涵,把个人感情与自然现象熔于一起的艺术 表达方式,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抽象和高度的概括,却使它远远超过了李煜自身情 感的樊篱,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龟虽寿①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②。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③。 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⑤,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⑥,不但在天⑦; 养怡之福⑧,可得永年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 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②"神龟"二句:神龟 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庄子·秋 水》)。寿,长寿。竟,尽,完。③"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 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④骥(jì 计): 千里马。枥(lì 力):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 短。⑦但:仅,只
养怡:保养身心健康。回永:长久。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鉴赏】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的时间是建安十 二年(207)。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鸟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 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 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 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结果取得了胜利。这首诗是他凯旋归来的时候写 的。全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龟虽寿》共十四句,除最后两句是入乐时加的,和全诗的内容没有 关系以外,其他十二句,每四句是一层,可以分成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是开头四句。这四句的主要意思是说“人寿不长”。诗人为了 表现这一意思,没有采取直述的写法,而是连用了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神龟, 是龟的一种,古人常常用它来象征长寿,神龟尽管能长寿,但最后还是要死亡 所以诗中说“犹有竟时”。腾蛇,相传是一种像龙一样的神物,本领很大,腾 蛇虽然能腾云驾雾,但到时候也免不了死亡,因此诗中说“终为土灰”。诗人 在这里特别标举神龟和腾蛇,这是因为在迷信思想相当盛行的古代,神龟和腾 蛇都被染上了浓厚的神学色彩,即使这样,诗人也断定它们逃脱不了死亡的命 运。神龟和腾蛇尚且如此,至于其他物种,那就自然更不在话下了。因此,诗 人用神龟和腾蛇作比喻,不仅具有举一反三、以重代轻的典型意义,同时也旗 帜鲜明地否定了万物不变、人可以成仙不死等神学迷信思想。从修辞的角度来 看,开头这四句用的是借喻,只写出了用作比喻的神龟和腾蛇,至于被比喻的 内容,则完全略去了。这样处理,不仅语言精练,而且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 余地,使读者会自然地联想到,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 是如何对待衰老和死亡,不同的人常常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及时行乐,虚度时 光;有的慨叹迟暮,消极悲观。而曹操则表现了另外一种精神境界,这就是这 首诗第二层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⑨永:长久。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鉴赏】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的时间是建安十 二年(207)。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 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 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 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结果取得了胜利。这首诗是他凯旋归来的时候写 的。全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龟虽寿》共十四句,除最后两句是入乐时加的,和全诗的内容没有 关系以外,其他十二句,每四句是一层,可以分成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是开头四句。这四句的主要意思是说“人寿不长”。诗人为了 表现这一意思,没有采取直述的写法,而是连用了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神龟, 是龟的一种,古人常常用它来象征长寿,神龟尽管能长寿,但最后还是要死亡, 所以诗中说“犹有竟时”。腾蛇,相传是一种像龙一样的神物,本领很大,腾 蛇虽然能腾云驾雾,但到时候也免不了死亡,因此诗中说“终为土灰”。诗人 在这里特别标举神龟和腾蛇,这是因为在迷信思想相当盛行的古代,神龟和腾 蛇都被染上了浓厚的神学色彩,即使这样,诗人也断定它们逃脱不了死亡的命 运。神龟和腾蛇尚且如此,至于其他物种,那就自然更不在话下了。因此,诗 人用神龟和腾蛇作比喻,不仅具有举一反三、以重代轻的典型意义,同时也旗 帜鲜明地否定了万物不变、人可以成仙不死等神学迷信思想。从修辞的角度来 看,开头这四句用的是借喻,只写出了用作比喻的神龟和腾蛇,至于被比喻的 内容,则完全略去了。这样处理,不仅语言精练,而且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 余地,使读者会自然地联想到,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 是如何对待衰老和死亡,不同的人常常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及时行乐,虚度时 光;有的慨叹迟暮,消极悲观。而曹操则表现了另外一种精神境界,这就是这 首诗第二层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老骥伏枥”以下四句是第二层。这一层是全诗的中心。在写法上, 这一层和第一层有些相似之处,也是运用了比喻,用伏在马槽上的老骥还想驰 骋千里,来比喻想建功立业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老骥,就是老千 里马。在古代,千里马在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征战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 此,曹操用老骥作比喻,饱含着对老骥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是他自己几十年 戎马俊倥偬的征战生涯的象征。在内容上,这一层上承第一层,一方面表现了 曹操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已经到了暮年,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他进入暮年时的可贵 的精神状态。这一层一开始就写“老骥伏枥”,写出了千里马同神龟和腾蛇 样,也不能违背自然法则,也是要老的。千里马是这样,人何尝不是如此。他 写《龟虽寿》时,已是53岁的年纪,照古人的说法,人“五十始衰”。因此, 曹操在这首诗中,承认自己是到了暮年。但是曹操的过人之处主要不在这里, 而在于他面对暮年,在精神状态上不服老,要保持一种生命不息、斗争不止、 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有作为的人,总是珍惜年华,总是想依靠人的力量延长自己的生 命,从而争取有更多的时间来建功立业,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曹操的这种思 想感情在《龟虽寿》的第三层有比较集中的表现。在曹操看来,“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也就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与“天”有关系,但又不是完全由“天” 来决定的。“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只要人们能够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是 可以延年益寿的。在这里,曹操一方面看到了人的寿命与自然属性有关系,另 方面又突出地强调了在寿命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朴素的、辩证的 唯物精神,否定了长期流传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迷信说法,这在当时 来说,是相当进步的思想 《龟虽寿》的中心是抒发了一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 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一个特点 这一特点曾经激励过无数的仁人志士,在“治国平天下”的事业中,奋发有为, 即使到了暮年,“犹冀有新功”。《龟虽寿》表现的正是这种思想感情,因此 自古迄今,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龟虽寿》是一首抒情诗,但是它和一般的抒情诗不同。一般的抒情诗都重在抒发感情 而这首诗却明显地具有哲理的内容,做到了感情和哲理互相交融,使哲理寓于形象当中, 因此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既能被诗情所激动,也能够通过具体的形象领悟到重要的人生 哲理。这一点熟怕也是《龟虽寿》能在历代脍炙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介绍】 陵墓:高陵 政权:曹魏 外貌:身长七尺余,约合现今168米,细眼长髯 曹操(1552.24.-220.1.15),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 市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 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 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老骥伏枥”以下四句是第二层。这一层是全诗的中心。在写法上, 这一层和第一层有些相似之处,也是运用了比喻,用伏在马槽上的老骥还想驰 骋千里,来比喻想建功立业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老骥,就是老千 里马。在古代,千里马在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征战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 此,曹操用老骥作比喻,饱含着对老骥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是他自己几十年 戎马俊倥偬的征战生涯的象征。在内容上,这一层上承第一层,一方面表现了 曹操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已经到了暮年,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他进入暮年时的可贵 的精神状态。这一层一开始就写“老骥伏枥”,写出了千里马同神龟和腾蛇一 样,也不能违背自然法则,也是要老的。千里马是这样,人何尝不是如此。他 写《龟虽寿》时,已是 53 岁的年纪,照古人的说法,人“五十始衰”。因此, 曹操在这首诗中,承认自己是到了暮年。但是曹操的过人之处主要不在这里, 而在于他面对暮年,在精神状态上不服老,要保持一种生命不息、斗争不止、 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有作为的人,总是珍惜年华,总是想依靠人的力量延长自己的生 命,从而争取有更多的时间来建功立业,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曹操的这种思 想感情在《龟虽寿》的第三层有比较集中的表现。在曹操看来,“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也就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与“天”有关系,但又不是完全由“天” 来决定的。“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只要人们能够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是 可以延年益寿的。在这里,曹操一方面看到了人的寿命与自然属性有关系,另 一方面又突出地强调了在寿命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朴素的、辩证的 唯物精神,否定了长期流传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迷信说法,这在当时 来说,是相当进步的思想。 《龟虽寿》的中心是抒发了一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 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一个特点。 这一特点曾经激励过无数的仁人志士,在“治国平天下”的事业中,奋发有为, 即使到了暮年,“犹冀有新功”。《龟虽寿》表现的正是这种思想感情,因此 自古迄今,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龟虽寿》是一首抒情诗,但是它和一般的抒情诗不同。一般的抒情诗都重在抒发感情, 而这首诗却明显地具有哲理的内容,做到了感情和哲理互相交融,使哲理寓于形象当中, 因此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既能被诗情所激动,也能够通过具体的形象领悟到重要的人生 哲理。这一点恐怕也是《龟虽寿》能在历代脍炙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介绍】 陵墓: 高陵 政权: 曹魏 外貌:身长七尺余,约合现今 1.68 米,细眼长髯 曹操(155.2.24.-220.1.15),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 市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 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 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 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 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 【文学成就】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 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 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写作风格】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 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创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 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 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 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重点词句解释】 骥:千里马。枥:马槽。烈士:有志于建工立业的人。已:停止。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千 里马虽然老了,仍抱着驰骋千里的志向。同样,英雄虽已老去,他建工立业的壮志却永不停 止。在这四句诗中,曹操以千里马自喻,表现了人老志不衰的的精神,抒发了一统天下的壮 志和豪情 【注释 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 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 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千里马。枥(1):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 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短。 ⑦但:仅,只。 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⑨永:长久。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 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 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 【文学成就】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 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 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写作风格】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 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创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 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 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 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重点词句解释】 骥:千里马。枥:马槽。烈士:有志于建工立业的人。已:停止。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千 里马虽然老了,仍抱着驰骋千里的志向。同样,英雄虽已老去,他建工立业的壮志却永不停 止。在这四句诗中,曹操以千里马自喻,表现了人老志不衰的的精神,抒发了一统天下的壮 志和豪情。 【注释】 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 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 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ì):千里马。枥(lì):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 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短。 ⑦但:仅,只。 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⑨永:长久。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赏析】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 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据《世说新语》记 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 业的豪情壮志,此时他已经五十三岁了。想起人生路程,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 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 岁矣。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 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冋矣!ˉ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 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 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 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 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 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 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 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 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 的生命里,要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 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 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一一要有永不停止 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 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 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 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 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 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赏析】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 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据《世说新语》记 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 业的豪情壮志,此时他已经五十三岁了。想起人生路程,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 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 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 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 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 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 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 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 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 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 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 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 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 的生命里,要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 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 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 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 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 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 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 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 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
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 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 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 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 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 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我们知道, 任何文学一一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 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 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品评】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 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老骥伏 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 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犹有“终为”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老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 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 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主旨】 抒发了诗人不甘衰、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黍(shu),斜(xia)
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 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 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 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 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 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我们知道, 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 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 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品评】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 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 “ 老骥伏 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 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 犹有 “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 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 沉委婉的 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主旨】 抒发了诗人不甘衰、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黍(shǔ),斜(xiá)
五言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 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 数整齐划 孟浩然《过故人庄》 解释: 过:拜访,探访,看望。 具:准备。 合:环绕 郭:本指城郭,此指村庄 场圃:农家的小院。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 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是唐代一未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早年在家 隐居读书,30岁曾到过长安应试求仕,失意而返回故里。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 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 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 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 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 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 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 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五言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 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 数整齐划一。 孟浩然《过故人庄》 解释: 过:拜访,探访,看望。 具:准备。 合:环绕。 郭:本指城郭,此指村庄。 场圃:农家的小院。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 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是唐代一未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早年在家 隐居读书,30 岁曾到过长安应试求仕,失意而返回故里。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 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 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 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 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 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 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 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鉴赏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 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 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 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 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 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 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 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 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 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奧妙,摆脱尘世一切烦 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 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 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 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 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 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 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 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 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 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 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 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 《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 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 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 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 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 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鉴赏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 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 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 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 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 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 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 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 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 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 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 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 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 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 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 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 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 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 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 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 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 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 《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 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 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 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 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 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