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 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 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 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据《世说新语》 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 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 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 行》的第四章——《龟虽寿》。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 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 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 土灰。”《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 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 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 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 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 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 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 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 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 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 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 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 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 要有永 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 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 论吗!《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 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 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 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据《世说新语》 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 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 行》的第四章--《龟虽寿》。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 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 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 土灰。”《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 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 云罢雾霁,而龙蛇与 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 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 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 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 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 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 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 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 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 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 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 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 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 论吗!《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 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 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 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 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 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 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 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 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 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 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 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我们知道,任何文学一一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 是第二位的。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 笔的。(张铁明)《龟虽寿》写于孟德东平乌桓之后,此时,他省察到自己已人到暮年 应抓紧时间干一番一统中原平天下的事业,这首诗正是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雄心外 这首诗共分为三个层次: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为诗歌第一层。“神龟”,古人认 为龟为长寿之物,性通灵,故称:“腾蛇”:传说中能兴云驾雾的、与龙同类之物。诗人在 这里以龟蛇起兴,说明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都不能逃离“竟时”“成 灰”的命运。这四句看似极消沉,极颓伤,而且,在他的诗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 梁钟嵘评其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认为这是不足之处,所以将操诗排于下卷之 中,这是不对的。而清刘煕载则评价说:“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 有其匹也。”这是很有见地的评说 回首前尘往事,人生倏忽,弹指间,已届老境 感到人生如水、逝者如斯、去而不返的短暂。诗人在这几句诗中,有一种正视生命的勇气和 忧患意识,这绝不是所谓的消极情绪,恰恰是一种质直的人生感悟。惟其如此,才有了下面 豪迈的气概的勃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宏壮的音调,显示了诗人老当 益壮的雄心,即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前途的自信心。“老骥”,年老体衰的千里马;“烈士” 胸怀壮志之人。诗人以老骥自况,将其心思宣泄无遗。如果一个人,因体悟到人生易逝 的痛苦后,只是用哀伤的眼神和痛苦的眼泪换取人们的冋情,并用这种同情来抚慰自己受伤 的灵智的话,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就会在消极的苦境中苟活,那么,他的诗作和话 语就会成为颓废主义的说教,是不会给人精神上的豪放和情绪上的激昂的感发的。相反,曹 操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生难永,所以要用继续建功立业来消弥人生短暂这一大憾事。曹操的 这一要在暮年创建伟业的豪迈进取,使这一句成为传诵千古的规箴警言。 三、“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人的寿命长 短的期限,不全在上天的支配,如果加强人的主观修养,也可延年益寿。这一句承上文之“暮 年”,表明了自己渴望长寿的心愿,因为时间,对他这样暮年的人来说,已弥足珍贵,他需 要时间施展他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前一节联系互证。这一层的说理,把激荡人 心的诗情和对人生的睿思哲理融为一体,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也给壮年者深深的启示。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一句是为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涉,所以笔者在前面 抄录全诗时如上排列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 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 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 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 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 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 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 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 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 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 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 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我们知道,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 是第二位的。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 笔的。 (张铁明) 《龟虽寿》写于孟德东平乌桓之后,此时,他省察到自己已人到暮年, 应抓紧时间干一番一统中原平天下的事业,这首诗正是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雄心外 现。 这首诗共分为三个层次: 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为诗歌第一层。“神龟”,古人认 为龟为长寿之物,性通灵,故称;“腾蛇”:传说中能兴云驾雾的、与龙同类之物。诗人在 这里以龟蛇起兴,说明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都不能逃离“竟时”“成 灰”的命运。这四句看似极消沉,极颓伤,而且,在他的诗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 梁钟嵘评其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认为这是不足之处,所以将操诗排于下卷之 中,这是不对的。而清刘熙载则评价说:“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 有其匹也。”这是很有见地的评说。 回首前尘往事,人生倏忽,弹指间,已届老境, 感到人生如水、逝者如斯、去而不返的短暂。诗人在这几句诗中,有一种正视生命的勇气和 忧患意识,这绝不是所谓的消极情绪,恰恰是一种质直的人生感悟。惟其如此,才有了下面 豪迈的气概的勃发。 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宏壮的音调,显示了诗人老当 益壮的雄心,即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前途的自信心。“老骥”,年老体衰的千里马;“烈士”, 胸怀壮志之人。诗人以老骥自况,将其心思宣泄无遗。 如果一个人,因体悟到人生易逝 的痛苦后,只是用哀伤的眼神和痛苦的眼泪换取人们的同情,并用这种同情来抚慰自己受伤 的灵智的话,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就会在消极的苦境中苟活,那么,他的诗作和话 语就会成为颓废主义的说教,是不会给人精神上的豪放和情绪上的激昂的感发的。相反,曹 操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生难永,所以要用继续建功立业来消弥人生短暂这一大憾事。曹操的 这一要在暮年创建伟业的豪迈进取,使这一句成为传诵千古的规箴警言。 三、“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人的寿命长 短的期限,不全在上天的支配,如果加强人的主观修养,也可延年益寿。这一句承上文之“暮 年”,表明了自己渴望长寿的心愿,因为时间,对他这样暮年的人来说,已弥足珍贵,他需 要时间施展他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前一节联系互证。这一层的说理,把激荡人 心的诗情和对人生的睿思哲理融为一体,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也给壮年者深深的启示。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一句是为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涉,所以笔者在前面 抄录全诗时如上排列
总之,本诗是一首慷慨多气的抒情诗,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鲜明特点,读起来铿锵有力, 决无缠绵凄恻的情调,透露着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内外如一的质直个性。不仅如此,这首诗诗 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将诗人的千里之志表述得气雄力坚。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 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 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 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 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 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 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 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 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 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 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 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 谷场和莱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 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 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 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 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 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 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 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 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 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 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 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 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 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 自由和灵便了。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一朴实的农家田园和
总之,本诗是一首慷慨多气的抒情诗,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鲜明特点,读起来铿锵有力, 决无缠绵凄恻的情调,透露着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内外如一的质直个性。不仅如此,这首诗诗 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将诗人的千里之志表述得气雄力坚。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 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 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 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 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 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 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 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 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 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 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 "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 谷场和莱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 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 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 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 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 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 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 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 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 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 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 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 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 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 自由和灵便了。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
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 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 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 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 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 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ˆ篇法之妙,不见 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绚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 记》)。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 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譬如一位 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 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 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余恕诚《唐诗鉴 赏辞典》)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首联描写的是古寺周围的环境,还没有进入后禅院,而诗题是《题破山寺后禅 院》,因此诗人所写的重点在后禅院,这样颔联就是随着诗人的行进而作进一步的描绘,写 禅房的幽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穿过佛殿步入后禅院,经过的是一条修竹夹 道的小径,置身在这翠竹掩映,静谧无喧的氛围中,自然会有一种超尘出世之感。“幽处” 的禅房在茂密的花木丛中,一个“深”字十分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僧人们居处的幽雅宁静。 绿树成荫,百花盛开,阵阵清香,这真是使诗人神往和留连忘返的“幽处”!北宋中期的文 坛领袖欧阳修极口称赞这两句诗,他说:“吾尝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晚来青州,得一山斋宴息,因谓不平生 想见而不能道以言者,乃为己有。于是益欲希其仿佛,竟尔莫获一言。”(《题青州山斋》)欧 阳修以自己的创作体会推重这两句诗意新而自然,不矫揉造作,不堆砌词藻,妙意天成,这 是很有见地的。就艺术的独创性而言,这一联诗人以自己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抓住破山 寺后禅房突出的景物特点,创造了一种幽深淡雅的艺术意境,可谓“抒写胸襟,发挥景物, 境皆独得,意自天成”(《原诗》)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红日高照, 林木苍翠,百花繁茂,风光无限,使得鸟儿也怡然自乐,在花木丛中婉啭鸣叫。雀鸟本来是 没有情智的,客观环境的优美或险恶,不会引起它的喜和忧,但在这里,诗人以所见景物 强烈主观感受,寄寓于无知无情的飞鸟,好象它们也为这幽美旖旎风光所感染,欢快愉悦 这种“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的艺术描写,不仅不直率浅露,而且 构思新巧,别有情趣。“潭影空人心”,则是诗人正面抒写在后禅院幽雅宁静的特定环境中观
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 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 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 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 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 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 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绚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 记》)。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 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譬如一位 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 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 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余恕诚 《唐诗鉴 赏辞典》)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首联描写的是古寺周围的环境,还没有进入后禅院,而诗题是《题破山寺后禅 院》,因此诗人所写的重点在后禅院,这样颔联就是随着诗人的行进而作进一步的描绘,写 禅房的幽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穿过佛殿步入后禅院,经过的是一条修竹夹 道的小径,置身在这翠竹掩映,静谧无喧的氛围中,自然会有一种超尘出世之感。“幽处” 的禅房在茂密的花木丛中,一个“深”字十分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僧人们居处的幽雅宁静。 绿树成荫,百花盛开,阵阵清香,这真是使诗人神往和留连忘返的“幽处”!北宋中期的文 坛领袖欧阳修极口称赞这两句诗,他说:“吾尝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晚来青州,得一山斋宴息,因谓不平生 想见而不能道以言者,乃为己有。于是益欲希其仿佛,竟尔莫获一言。”(《题青州山斋》)欧 阳修以自己的创作体会推重这两句诗意新而自然,不矫揉造作,不堆砌词藻,妙意天成,这 是很有见地的。就艺术的独创性而言,这一联诗人以自己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抓住破山 寺后禅房突出的景物特点,创造了一种幽深淡雅的艺术意境,可谓“抒写胸襟,发挥景物, 境皆独得,意自天成”(《原诗》)。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红日高照, 林木苍翠,百花繁茂,风光无限,使得鸟儿也怡然自乐,在花木丛中婉啭鸣叫。雀鸟本来是 没有情智的,客观环境的优美或险恶,不会引起它的喜和忧,但在这里,诗人以所见景物的 强烈主观感受,寄寓于无知无情的飞鸟,好象它们也为这幽美旖旎风光所感染,欢快愉悦。 这种“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的艺术描写,不仅不直率浅露,而且 构思新巧,别有情趣。“潭影空人心”,则是诗人正面抒写在后禅院幽雅宁静的特定环境中观
潭影的感受。水潭淸澈,山光、天色映于水中,是那样明晰,那样澄净,观之使人杂念顿逝。 这就很有“禅悟”的意味。《宋高僧传》载,临川郡守裴某,笃信佛教,“每至海霞敛空,山 月凝照,心与境寂,道随悟深”。常建虽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在佛教盛行的唐代不可能 不受其影响,所以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审美体验,有可能触发自己的情 怀,并把某些自然景物视为契合自己主观“禅悟”的东西。这“潭影空人心”一句,正是诗 人在清浄无扰的破山寺后禅院,睹“潭影”而杂念俱消的感受。这一联是一个转折,由刻画 后禅院的幽静转向表现诗人内心之静,静境得到深化。 尾联紧承“潭影空人心”,进一步通过静中有声,愈显其静的描绘,突出地表 现诗人意中的静境。“万籁此俱寂”是诗人杂念消除净尽,“心与境寂”的具体表现。在后禅 院中的诗人,由“潭影”触悟而杂念消除,此时此刻又使诗人感到万籁俱寂,也就是客观世 界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就诗人的内心活动而论,万籁俱寂也就是诗人万念俱寂的表露。 不过万籁俱寂,并不能成功地创造静境和表现静趣,因为静到没有仼何音响的静境,是一片 死寂,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不寒而栗。但常建是盛唐时期善于创造静境和艺术地表现静趣的诗 人之一,他深知“寂处有音”才能使人感到富有诗意的静境,也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意中 之静,所以诗人用“但余钟磬音”作结。这就是说,在“万籁此俱寂”的时候,只有佛殿传 来袅袅的钟磬之音,给人的感受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很有余音缭绕,不绝于耳的感觉 也就是说,诗人在这里十分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富于静趣的静境,同时那种难以表现的诗人的 意中之静,也由此而充分表露。这种以声显静的艺术手法,在创造幽静的诗歌意境方面,效 果是异常突出的 这首诗是写破山寺后禅院的,所以诗人着力创造一种幽深寂静的意境,层层深 入,脉络分明。诗中有禅味而又不用禅理说教,静趣浓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 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 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 友人 〖译文〗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结构〗
潭影的感受。水潭清澈,山光、天色映于水中,是那样明晰,那样澄净,观之使人杂念顿逝。 这就很有“禅悟”的意味。《宋高僧传》载,临川郡守裴某,笃信佛教,“每至海霞敛空,山 月凝照,心与境寂,道随悟深”。常建虽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在佛教盛行的唐代不可能 不受其影响,所以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审美体验,有可能触发自己的情 怀,并把某些自然景物视为契合自己主观“禅悟”的东西。这“潭影空人心”一句,正是诗 人在清净无扰的破山寺后禅院,睹“潭影”而杂念俱消的感受。这一联是一个转折,由刻画 后禅院的幽静转向表现诗人内心之静,静境得到深化。 尾联紧承“潭影空人心”,进一步通过静中有声,愈显其静的描绘,突出地表 现诗人意中的静境。“万籁此俱寂”是诗人杂念消除净尽,“心与境寂”的具体表现。在后禅 院中的诗人,由“潭影”触悟而杂念消除,此时此刻又使诗人感到万籁俱寂,也就是客观世 界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就诗人的内心活动而论,万籁俱寂也就是诗人万念俱寂的表露。 不过万籁俱寂,并不能成功地创造静境和表现静趣,因为静到没有任何音响的静境,是一片 死寂,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不寒而栗。但常建是盛唐时期善于创造静境和艺术地表现静趣的诗 人之一,他深知“寂处有音”才能使人感到富有诗意的静境,也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意中 之静,所以诗人用“但余钟磬音”作结。这就是说,在“万籁此俱寂”的时候,只有佛殿传 来袅袅的钟磬之音,给人的感受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很有余音缭绕,不绝于耳的感觉。 也就是说,诗人在这里十分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富于静趣的静境,同时那种难以表现的诗人的 意中之静,也由此而充分表露。这种以声显静的艺术手法,在创造幽静的诗歌意境方面,效 果是异常突出的。 这首诗是写破山寺后禅院的,所以诗人着力创造一种幽深寂静的意境,层层深 入,脉络分明。诗中有禅味而又不用禅理说教,静趣浓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 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 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 友人。 〖译文〗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结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 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 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 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 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 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特色〗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 “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 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一】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 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 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 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 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 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 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 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 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 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 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 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 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 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 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 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 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 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 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特色〗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 “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 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一】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 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 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 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 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 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 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 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 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 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 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 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 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 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泊秦淮 泊秦淮 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 译文: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 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 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 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 “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岀“不知亡国 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岀“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 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说明]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 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 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 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 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托如 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杜牧另有一首《江南春》,是写金陵春色的,基调开朗得多:“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郫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罢这二十八字,闭目就能想见唐朝的金 陵春色:黄莺于红花绿柳,酒旗飘在水村山郭,风景是极动人的则是许许多多的寺庙,它的 缕台在烟雨中放光,这些寺庙是南朝留给金陵的宗教艺术财富。 浣溪沙 浣溪沙晏殊 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泊秦淮 泊秦淮 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 译文: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 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 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 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 “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 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 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说明]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 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 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 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 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托如 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杜牧另有一首《江南春》,是写金陵春色的,基调开朗得多:“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罢这二十八字,闭目就能想见唐朝的金 陵春色:黄莺于红花绿柳,酒旗飘在水村山郭,风景是极动人的则是许许多多的寺庙,它的 缕台在烟雨中放光,这些寺庙是南朝留给金陵的宗教艺术财富。 浣溪沙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起初只知道有这一句话,并不知道是谁留下来的 也不知道是属于哪部作品。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它出自宴殊的《浣溪沙》,于是凭着 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喜好,常去读这首词,渐渐被它游园惜春以及相 思怀人之情打动,在它明白如话的语言里却蕴涵着深广的意蕴,给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本词起笔平淡,首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状,对酒 听歌应该是件享受的事,但词人却想到“去年”的情景,和现在一样的暮春,亭台,清歌美 酒.然而在一切似乎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于是词人 不由得从心里发出这样的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悠悠逝去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人和 事。“夕阳”总是给人以悲伤之感,如暮春让人惋惜,但又无法挽回,但词人仍寄希望于它 的东升再现,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上片词人由眼前景触发对美好事物情事 的流逝,对时光飞逝的惆怅,以及对美好事物再现的渺茫的希望。这住要是写不变中的变化。 下片主要写变化中的不变。化的凋谢,春的消逝,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所以“无 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落花,还有翩翩起舞归来的燕子, 而且是似曾相识的燕子,正好对应上片的“几时回”。“花落,燕归都是眼前景,但与”“无 可奈何”,“似曾相识”联系在一起就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的意味。在惋惜与欣慰中蕴涵着某 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的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小时的同时仍然有美好 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为消逝而边得一片虚无 “小园香径独徘徊”在小园落英缤纷的小路上,词人独自徘徊着,沉思着,像是要对所 见所感所思来一番反省与思索。这是词人在惋惜,欣慰,怅惘只余独自的沉思。上下片混然 天成,不带一分雕琢的痕迹 本词情,景,思融合一体,景中见情,情中见理。常读常新! 过松源晨饮漆公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莫说下山容易无艰险,这只不过是你的错觉,未免高兴的太早了,小心诡诈的群山 骗了你!下句一个“赚”字,一个“错”字,把行人在山间跋涉的刹那感受写得惟妙惟肖 不是吗?你兴致勃勃地爬过一道山峦,以为目的地就要到了,可是一山刚过,一山又横越面 前,拦住了你前进的道路,原来你又陷入群山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不令人扫兴得很吗?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 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 成功所陶醉。 阅读并鉴赏这类诗歌,有助于提升对事理的认识,同时增强议论文写作的思辩色彩。 如梦令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起初只知道有这一句话,并不知道是谁留下来的, 也不知道是属于哪部作品。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它出自宴殊的《浣溪沙》,于是凭着 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喜好,常去读这首词,渐渐被它游园惜春以及相 思怀人之情打动,在它明白如话的语言里却蕴涵着深广的意蕴,给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本词起笔平淡,首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状,对酒 听歌应该是件享受的事,但词人却想到“去年”的情景,和现在一样的暮春,亭台,清歌美 酒.然而在一切似乎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于是词人 不由得从心里发出这样的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悠悠逝去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人和 事。“夕阳”总是给人以悲伤之感,如暮春让人惋惜,但又无法挽回,但词人仍寄希望于它 的东升再现,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上片词人由眼前景触发对美好事物情事 的流逝,对时光飞逝的惆怅,以及对美好事物再现的渺茫的希望。这住要是写不变中的变化。 下片主要写变化中的不变。化的凋谢,春的消逝,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所以“无 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落花,还有翩翩起舞归来的燕子, 而且是似曾相识的燕子,正好对应上片的“几时回”。“花落,燕归都是眼前景,但与”“无 可奈何”,“似曾相识”联系在一起就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的意味。在惋惜与欣慰中蕴涵着某 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的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小时的同时仍然有美好 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为消逝而边得一片虚无。 “小园香径独徘徊”在小园落英缤纷的小路上,词人独自徘徊着,沉思着,像是要对所 见所感所思来一番反省与思索。这是词人在惋惜,欣慰,怅惘只余独自的沉思。上下片混然 天成,不带一分雕琢的痕迹。 本词情,景,思融合一体,景中见情,情中见理。常读常新! 过松源晨饮漆公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 莫说下山容易无艰险,这只不过是你的错觉,未免高兴的太早了,小心诡诈的群山 骗了你!下句一个“赚”字,一个“错”字,把行人在山间跋涉的刹那感受写得惟妙惟肖。 不是吗?你兴致勃勃地爬过一道山峦,以为目的地就要到了,可是一山刚过,一山又横越面 前,拦住了你前进的道路,原来你又陷入群山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不令人扫兴得很吗?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 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 成功所陶醉。 阅读并鉴赏这类诗歌,有助于提升对事理的认识,同时增强议论文写作的思辩色彩。 如梦令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追忆旧游之作。描叙作者早年一次泛舟湖中,寻幽探胜的经历。开篇用“常记” 二字点出所叙往事,因其印象深刻,所以历久不忘。“沉醉”言风光秀美,令人流连忘返 未必真是喝得酩酊大醉。词中通过对小溪、亭台、藕花、鸥鹭等等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 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误入”、“争渡”、“惊起”几个动词的连续运用使词意更加妙趣横生 摇曳多姿。整篇词的语言浅俗,通篇白描,风格清新自然,虽为易安早期词者,然已尽显能 者之风 这首词历来有被作苏轼词(杨金本《草堂诗馀》前集卷上),或作吕洞宾词(《唐诗纪》 卷五、《古今词话》卷上),无名氏词(《词林万选》卷四)。但诸多前人从词的韵味和风格来 看,一致公认为李易安的作品。 这首《如梦令》从各个角度抓住生活片断的一瞬间,主人公沉醉于酒, 亦在山水之间,情真兴逸。“争渡”一节,让我们真切的感觉到主人公的急切之 情,以及当时情形下自然流露出的急切之容。“惊起一滩鸥鹭”仿佛看到暮色中 白鸟纷飞的瞬间景色。景色清新迷人。灰暗的暮色与白色的飞鸟形成强烈的反衬, 突显了立体空间中的灵动感。而船划,鸟飞又同时衬托了溪亭野景的幽静,这种 动静之间的相互包容与自然切换,将种种的不调和与矛盾如交响乐般,在各种旋 律中向不同的方向伸展,最终回归统一,由不和谐,达到更大层面的和谐。所有 这一切最终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极富立体感的真实生活场 景 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 “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天光云影共徘徊: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 “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 不断流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追忆旧游之作。描叙作者早年一次泛舟湖中,寻幽探胜的经历。开篇用“常记” 二字点出所叙往事,因其印象深刻,所以历久不忘。“沉醉”言风光秀美,令人流连忘返, 未必真是喝得酩酊大醉。词中通过对小溪、亭台、藕花、鸥鹭等等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 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误入”、“争渡”、“惊起”几个动词的连续运用使词意更加妙趣横生, 摇曳多姿。整篇词的语言浅俗,通篇白描,风格清新自然,虽为易安早期词者,然已尽显能 者之风。 这首词历来有被作苏轼词(杨金本《草堂诗馀》前集卷上),或作吕洞宾词(《唐诗纪》 卷五、《古今词话》卷上),无名氏词(《词林万选》卷四)。但诸多前人从词的韵味和风格来 看,一致公认为李易安的作品。 这首《如梦令》从各个角度抓住生活片断的一瞬间,主人公沉醉于酒, 亦在山水之间,情真兴逸。“争渡”一节,让我们真切的感觉到主人公的急切之 情,以及当时情形下自然流露出的急切之容。“惊起一滩鸥鹭”仿佛看到暮色中 白鸟纷飞的瞬间景色。景色清新迷人。灰暗的暮色与白色的飞鸟形成强烈的反衬, 突显了立体空间中的灵动感。而船划,鸟飞又同时衬托了溪亭野景的幽静,这种 动静之间的相互包容与自然切换,将种种的不调和与矛盾如交响乐般,在各种旋 律中向不同的方向伸展,最终回归统一,由不和谐,达到更大层面的和谐。所有 这一切最终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极富立体感的真实生活场 景。 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 “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天光云影共徘徊: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 “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 不断流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
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 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 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 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 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 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 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 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 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 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 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 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 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 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 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 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 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 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 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 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 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 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 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