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号:B11913班级号:F1811108 姓名:陈淑钰 学号: 518111910164 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课程小论文 题目 浅谈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 得分 浅谈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 陈淑钰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自从转基因技术发展以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转基 因食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经济效益、营养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同时,转基因食 品的毒性、过敏性对人体健康、环境存在潜在的风险。因而,需要科学的对待转 基因食品,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的体系,使转基因技术为人类带来更多福利。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食品检测 Treating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rationally Chen Shuyu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the safety of GM food has been controversial.GM food has brought many economic benefits,nutritive value and social value to people,but at the same time,the toxicity and allergy of GM food have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treat GM food rationally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supervising GM food so that GM food can bring more benefits to human beings. Key word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food safety:food inspection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经济作物、动物或微生物 中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这些导入外源基因的经济作物、 动物或微生物所生产的食品即为“转基因食品”。 一、转基因食品的优势 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环境都具有积极地意义。 1、转基因食品促进了高效育种。 传统的育种技术一般只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生物技术与人类 课程号: B11913 班级号: F1811108 姓名: 陈淑钰 学号: 518111910164 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 课程小论文 题目 浅谈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 得分 浅谈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 陈淑钰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自从转基因技术发展以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转基 因食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经济效益、营养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同时,转基因食 品的毒性、过敏性对人体健康、环境存在潜在的风险。因而,需要科学的对待转 基因食品,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的体系,使转基因技术为人类带来更多福利。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 食品检测 Treating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rationally Chen Shuyu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 the safety of GM food has been controversial. GM food has brought many economic benefits, nutritive value and social value to peopl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toxicity and allergy of GM food have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reat GM food rationally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supervising GM food so that GM food can bring more benefits to human beings. 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food safety;food inspection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经济作物、动物或微生物 中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这些导入外源基因的经济作物、 动物或微生物所生产的食品即为“转基因食品”。 一、转基因食品的优势 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环境都具有积极地意义。 1、转基因食品促进了高效育种。 传统的育种技术一般只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
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传统技术不能准确针对某个基因进行操 作,对后代表型的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可以转移有明确功能的基因,准确地预 期后代表型,使植物品种改良更加精准、高效。 2、转基因技术大幅提升了农作物产量。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病、抗虫、抗旱基因转入农作物,不仅增强作物的抗逆 性,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 3、转基因作物还可改善环境。 转基因作物具有抗虫性后,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减少了农药喷洒,从而减轻 了农药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更高。 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农作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从而满足多元化需 求。例如,英国科学家研制的可以生产抗性淀粉的转基因小麦,食用这种抗性淀粉 后,即可降低低人类患冠状动脉心脏病、某些癌症和糖尿病的风险。也有科学家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可以改善维生素A缺乏症的转基因稻米,可以显著改善一 些贫穷地区流行的维生素A缺乏症。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主要作物的病虫危害逐年加重:农业 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甚至大部分地区的施肥量已超过土地的承受能力;我 国水资源短缺,旱灾频繁;农作物品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农业科学家 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即:“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而转基因作物的优势,例 如少施化肥,少打农药,少用水、少占地、高产出、产品优质、有利于人类健康, 将对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实现做出很大贡献。 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 (一)、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潜在毒性 由于人类对于转基因技术仍处在探索阶段,并且对生物遗传的表达等容还没 有达到完全可以控制的水平,所以实施转基因技术时,可能会导致了生物出现毒 性或者激活了自原本被抑制的毒性基因,从而使生物附带原本没有的毒性。 2、转基因品可能引起过敏 我们所需的生物体内可能本没有过敏源但在供体生物中存在基因控制过敏反 应,当转移到受体生物时,受体生物就存在了这种基因:而这种基因在供体生物 内时,能被控制为不诱发人体过敏,但当该基因进入受体生物时,其表达控制过 敏反应的能力大大增强,引起食用者过敏:或供体基因被移植到受体生物时,受 体生物内通过该基因产生了新的可以引起过敏的物质,使使用者过敏。 3、转基因食品可能会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能在基因表达中,形成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对一些特定抗 生素会有抵抗效果。我们食用了这些带有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转基因食物后, 这些基因可能会被人体内的细菌和病原体接受,它们将这些基因进行整合,变成 自己的基因,出现细胞突变,形成耐药菌,而耐药菌就能使一些抗生素失去原有 的效果。 (二)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可能产生危害 1、对耙标害虫的影响 靶标害虫在抗虫基因的压迫下,可能会产生基因突变,进而适应抗虫基因,这 种突变基因在害虫群体中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具有抵抗抗虫基因的害虫存活,最 后转基因作物的抗虫效果便不再有效,而需研发新型农药来抵抗害虫。 对非耙标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处在生物链的一端或几个部分中,每个生物之间有着不同的
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传统技术不能准确针对某个基因进行操 作,对后代表型的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可以转移有明确功能的基因,准确地预 期后代表型,使植物品种改良更加精准、高效。 2、转基因技术大幅提升了农作物产量。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病、抗虫、抗旱基因转入农作物,不仅增强作物的抗逆 性,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 3、转基因作物还可改善环境。 转基因作物具有抗虫性后,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减少了农药喷洒,从而减轻 了农药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更高。 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农作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从而满足多元化需 求。例如,英国科学家研制的可以生产抗性淀粉的转基因小麦,食用这种抗性淀粉 后,即可降低低人类患冠状动脉心脏病、某些癌症和糖尿病的风险。也有科学家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可以改善维生素 A 缺乏症的转基因稻米,可以显著改善一 些贫穷地区流行的维生素 A 缺乏症。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主要作物的病虫危害逐年加重;农业 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甚至大部分地区的施肥量已超过土地的承受能力;我 国水资源短缺,旱灾频繁;农作物品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农业科学家 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即:“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而转基因作物的优势,例 如少施化肥, 少打农药, 少用水、少占地、高产出 、产品优质、有利于人类健康, 将对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实现做出很大贡献。 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 (一)、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潜在毒性 由于人类对于转基因技术仍处在探索阶段,并且对生物遗传的表达等 容还没 有达到完全可以控制的水平, 所以实施转基因技术时,可能会导致了生物出现毒 性或者激活了自原本被抑制的毒性基因,从而使生物附带原本没有的毒性。 2、转基因品可能引起过敏 我们所需的生物体内可能本没有过敏源 但在供体生物中存在基因控制过敏反 应,当转移到受体生物时,受体生物就存在了这种基因; 而这种基因在供体生物 内时,能被控制为不诱发人体过敏,但当该基因进入受体生物时,其表达控制过 敏反应的能力大大增 强,引起食用者过敏;或供体基因被移植到受体生物时,受 体生物内通过该基因产生了 新的可以引起过敏的物质,使使用者过敏。 3、转基因食品可能会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能在基因表达中,形成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对一些特定抗 生素会有抵抗效果。我们食用了这些带有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转基因食物后, 这些基因可能会被人体内的细菌和病原体接受,它们将这些基因进行整合,变成 自己的基因,出现细胞突变,形成耐药菌,而耐药菌就能使一些抗生素失去原有 的效果。 (二)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可能产生危害 1、对耙标害虫的影响 靶标害虫在抗虫基因的压迫下,可能会产生基因突变,进而适应抗虫基因,这 种突变基 因在害虫群体中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具有抵抗抗虫基因的害虫存活,最 后转基因作物的 抗虫效果便不再有效,而需研发新型农药来抵抗害虫。 对非耙标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处在生物链的一端或几个部分中,每个生物之间有着不同的
关系例如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关系,转基因作物因人为作用,使基因发生 改变,不仅仅会影响这一种生物,也会影响和它有关其他生物,因而这个生物链 中的其他生物都可能因为这种生物的改变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转基因作 物可能会破坏自然生存法则,改变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甚至影响生物多样性。 3、出现基因漂移 “超级杂草”的出现正是因为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基因作物变成杂草,或是通 过花粉传播导致外源基因漂移到近源杂草中,提高了杂草在田间的适生性,有可 能迅速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杂草。耐除草剂基因一旦转入杂草中,就会使杂草对除 草剂的耐受性增强,大大加大了田间杂草的治理难度。基因漂移还可能导致非转 基因种子的纯度下降,可能会引起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经济、法律方面的问 题。大规模的基因漂移还可能造成野生种质等位基因丢失,通过遗传同化作用等, 影响野生群体的遗传完整性和遗传多样性,甚至会导致野生种群的局部灭绝。 二、对待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态度 转基因作物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至今已有14年,全世界食用转基因食 品的人群已超过数十亿,但至今仍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很大争议。一般国际 上广泛接受并采用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实质等同原则,即评 价它与非转基因的同类食品比较的相对安全性:另一个是个案分析原则,即某种转 基因作物经过评价是安全的,不代表其他转基因作物也是安全的。 (一)、国外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1、美国 美国、加拿大等地大部分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不会引发安全问题,在过去10年 里,美国和加拿大经过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占加工食品的70%,相当于北美洲有超 过300000000人食用过转基因食品,经调查,也仅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 基因食品有可能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因为迄今为止,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了转 基因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这主要是遵循了“实质等同原则”。因此,美国不 对转基因单独立法,而是实施多部门,按既有职能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在其管理 制度中对转基因生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保持着较为宽容的管理方式,并希望以 此来促进转基因生物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2、欧盟 欧洲的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大多都持怀疑态度,有79%的英国人 反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以及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他们认为,目前的短期动物实 验和商业数据并不十分可靠,转基因食品的毒副作用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 显露,因此当前还不能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下定论。欧盟主要采用“预防原则”, 强调过程安全评价管理,即关注研发过程中是否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并通过专门 的法规加以管理和限制。2003年7月,欧盟各国颁布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和饲料 的管理条例》,《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可追踪性和标志及由转基因生物制成的食品和 饲料产品的可追踪性条例》。欧盟国家认为,应确立强制性特殊标签制度,使消费 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受保护,消费者有权决定是否要购买转基因食品。因此, 欧盟作出了较为严厉的规定:只要食品中掺杂了转基因成分,都必须依照强制性规 定贴上特殊标签。 (二)、国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目前,我国网民主要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的话题有:转基因导致不孕不 育;转基因食品改变人类遗传基因,影响子孙后代;转基因食品会增大癌症发生 率;老鼠食用转基因食品后数量减少,母猪食用转基因食品后会出现流产:美国 人不吃转基因食品,而将生产出来的转基因食品卖给中国:转基因大豆毁掉了阿 根廷农业:转基因作物对农业生产没有用等等
关系例如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关系,转基因作物因人为作用,使基因发生 改变,不仅仅会影响这一种生 物,也会影响和它有关其他生物,因而这个生物链 中的其他生物都可能因为这种生物的 改变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转基因作 物可能会破坏自然生存法则,改变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甚至影响生物多样性。 3、出现基因漂移 “超级杂草”的出现正是因为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基因作物变成杂草,或是通 过花粉传播导致外源基因漂移到近源杂草中,提高了杂草在田间的适生性,有可 能迅速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杂草。耐除草剂基因一旦转入杂草中,就会使杂草对除 草剂的耐受性增强,大大加大了田间杂草的治理难度。基因漂移还可能导致非转 基因种子的纯度下降,可能会引起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经济、法律方面的问 题。大规模的基因漂移还可能造成野生种质等位基因丢失,通过遗传同化作用等, 影响野生群体的遗传完整性和遗传多样性,甚至会导致野生种群的局部灭绝。 二、对待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态度 转基因作物从 1996 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至今已有 14 年,全世界食用转基因食 品的人群已超过数十亿,但至今仍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很大争议。一般国际 上广泛接受并采用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个是实质等同原则,即评 价它与非转基因的同类食品比较的相对安全性;另一个是个案分析原则,即某种转 基因作物经过评价是安全的,不代表其他转基因作物也是安全的。 (一)、国外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1、美国 美国、加拿大等地大部分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不会引发安全问题,在过去 10 年 里,美国和加拿大经过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占加工食品的 70%,相当于北美洲有超 过 300 000 000 人食用过转基因食品,经调查,也仅有 27% 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 基因食品有可能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因为迄今为止,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了转 基因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这主要是遵循了“实质等同原则”。因此,美国不 对转基因单独立法,而是实施多部门,按既有职能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在其管理 制度中对转基因生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保持着较为宽容的管理方式,并希望以 此来促进转基因生物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2、欧盟 欧洲的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大多都持怀疑态度,有 79%的英国人 反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以及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他们认为,目前的短期动物实 验和商业数据并不十分可靠,转基因食品的毒副作用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 显露,因此当前还不能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下定论。欧盟主要采用“预防原则”, 强调过程安全评价管理,即关注研发过程中是否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并通过专门 的法规加以管理和限制。2003 年 7 月,欧盟各国颁布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和饲料 的管理条例》,《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可追踪性和标志及由转基因生物制成的食品和 饲料产品的可追踪性条例》。欧盟国家认为,应确立强制性特殊标签制度,使消费 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受保护,消费者有权决定是否要购买转基因食品。因此, 欧盟作出了较为严厉的规定: 只要食品中掺杂了转基因成分,都必须依照强制性规 定贴上特殊标签。 (二)、国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目前,我国网民主要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的话题有:转基因导致不孕不 育;转基因食品改变人类遗传基因,影响子孙后代;转基因食品会增大癌症发生 率;老鼠食用转基因食品后数量减少,母猪食用转基因食品后会出现流产;美国 人不吃转基因食品,而将生产出来的转基因食品卖给中国;转基因大豆毁掉了阿 根廷农业;转基因作物对农业生产没有用等等
我国综合借鉴美国和欧盟的做法,既注重产品又注重过程地做出安全评价,以 确保产品安全。在2008年,我国的《食品标志管理规定》中对转基因食品做出规 定:凡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在其标志上必须采用中文做出明确的说明。2009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也对转基因食品做出了规定。可以看 出,我国与欧盟严格立法的态度大概一致,对转基因食品采用预防为主的原则。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消费者有权力了解他所购买的食品是 否为转基因食品,有权自主判断它是否安全,也有权决定是否购买。在十三届全 国人大的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回答转基因问题时也坚称:“食用不食用, 应该由消费者自己来选择。”可见,我国以信息的透明、公开和对消费者知情权的 尊重,来缓解民众对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的担忧。 三、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措施 1、对于消费者而言,应加强科普宣传,不盲目排斥 在网民关注的“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生产出来都卖给中国人”的话题中, 经权威部门证实,美国既是转基因技术研发大国,同时也是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 费大国,在美国市场中,能够买到的食品有75%以上含有转基因成分:在“转基 因大豆毁掉了阿根廷农业”话题中,阿根廷因为使用了转基因技术而成为农业出 口大国,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促进了阿根廷整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在“转基 因作物无用”的话题中,转基因抗虫、抗除草作物因为产量损失的减少,实际上 起到了增产的效果。可以看到,有些网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可能有一些误区, 或者对转基因技术了解不够多,从而夸大了对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的恐惧。 因此,加强对转基因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是有必要的。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推进 转基因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主流媒体需要发挥作用, 及时传达科学审慎的态度,回应舆论质疑,引导大众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和转 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主流媒体需要创新其宣传方式,提升大众对科普宣传的 兴趣,吸引更多人了解转基因知识、了解科普知识,用科学的语言、权威的数据、 生动的形式,回应公众对于转基因问题的关注和疑虑,提高消费者的科学素养, 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使大众能够合理、科学地做出自己 的选择。因此,不论转基因食品是否会被证明有害健康或有害环境,消费者对转 基因食品安全的基本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普通消费者应该在了解转基因食品究 竟为何物,到底存在哪些潜在危害之后,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2、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而言,应重视研究人才的培养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仍有待更多科学研究去证实,而人才培养是科技进步中 的重点。对于转基因食品,不仅需要研究它是否安全,也需要检测转基因食品、 检测食品安全的人才。应该鼓励科研人才不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加深专 业水平,不断探索,培养出更多专业、有创新的食品安全研究人才。 3、对政府而言,应完普法律体系,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法律必须基于每个国家独特的人口、政治、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树立适合 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指导思想。同时可以学习欧盟、日本、美国对待转基 因食品的法律法规。 在转基因食品的研发环节中,为了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可以建立较宽松的 研发制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转基因技术的研发。 在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在大规模生产转基因作物 之前,需经由专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评定机构,经过严格的毒理学评价、营养学 评价、安全性评价等,只有符合转基因安全评定标准的作物才能被批准进行大规 模种植。对于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的力度,可以建立生产企业的诚信档案,在公 开、透明的法律法规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国综合借鉴美国和欧盟的做法,既注重产品又注重过程地做出安全评价,以 确保产品安全。在 2008 年,我国的《食品标志管理规定》中对转基因食品做出规 定:凡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在其标志上必须采用中文做出明确的说明。2009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也对转基因食品做出了规定。可以看 出,我国与欧盟严格立法的态度大概一致,对转基因食品采用预防为主的原则。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消费者有权力了解他所购买的食品是 否为转基因食品,有权自主判断它是否安全,也有权决定是否购买。在十三届全 国人大的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回答转基因问题时也坚称: “食用不食用, 应该由消费者自己来选择。”可见,我国以信息的透明、公开和对消费者知情权的 尊重,来缓解民众对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的担忧。 三、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措施 1、对于消费者而言,应加强科普宣传,不盲目排斥 在网民关注的“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生产出来都卖给中国人”的话题中, 经权威部门证实,美国既是转基因技术研发大国,同时也是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 费大国,在美国市场中,能够买到的食品有 75%以上含有转基因成分;在“转基 因大豆毁掉了阿根廷农业”话题中,阿根廷因为使用了转基因技术而成为农业出 口大国,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促进了阿根廷整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在“转基 因作物无用”的话题中,转基因抗虫、抗除草作物因为产量损失的减少,实际上 起到了增产的效果。可以看到,有些网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可能有一些误区, 或者对转基因技术了解不够多,从而夸大了对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的恐惧。 因此,加强对转基因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是有必要的。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推进 转基因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主流媒体需要发挥作用, 及时传达科学审慎的态度,回应舆论质疑,引导大众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和转 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主流媒体需要创新其宣传方式,提升大众对科普宣传的 兴趣,吸引更多人了解转基因知识、了解科普知识,用科学的语言、权威的数据、 生动的形式,回应公众对于转基因问题的关注和疑虑,提高消费者的科学素养, 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使大众能够合理、科学地做出自己 的选择。因此,不论转基因食品是否会被证明有害健康或有害环境,消费者对转 基因食品安全的基本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普通消费者应该在了解转基因食品究 竟为何物,到底存在哪些潜在危害之后,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2、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而言,应重视研究人才的培养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仍有待更多科学研究去证实,而人才培养是科技进步中 的重点。对于转基因食品,不仅需要研究它是否安全,也需要检测转基因食品、 检测食品安全的人才。应该鼓励科研人才不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加深专 业水平,不断探索,培养出更多专业、有创新的食品安全研究人才。 3、对政府而言,应完善法律体系,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法律必须基于每个国家独特的人口、政治、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树立适合 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指导思想。同时可以学习欧盟、日本、美国对待转基 因食品的法律法规。 在转基因食品的研发环节中,为了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可以建立较宽松的 研发制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转基因技术的研发。 在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在大规模生产转基因作物 之前,需经由专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评定机构,经过严格的毒理学评价、营养学 评价、安全性评价等,只有符合转基因安全评定标准的作物才能被批准进行大规 模种植。对于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的力度,可以建立生产企业的诚信档案,在公 开、透明的法律法规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在转基因食品的销售环节中,可以借鉴欧盟和日本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详细 的法律规定,监检测出的转基因成分的比例,使执法部门执法时可以量化操作。 另外,还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建立健全的强制标识法规,并且坚持可追溯性 原则。应建立公开信息查询平台和完善的追踪机制,有利于快速识别危险源并迅 速做出危险应对,若有事故发生,完善的追踪机制,可有利于后续追责工作的开 展。完善的追踪机制,应当包含研发过程中的研究资料和研究结果,应详细记载, 以备查阅: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应记录下所用原料的来源以及去向,食品加工时, 每一批产品的流水线负责人基本信息等,以备查阅:销售过程中,销售者也应记 录所有产品的来源和去向,以及每一销售地区的负责人信息,以备查阅。 对于转基因食品,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性评估,以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关注度仍在持续上升,转基因作物依靠它高产出、营 养改善、抗病虫害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转基因食品究竟会带来怎样的 危害至今仍无法科学证明,且可能需要长期的研究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其潜在的 危害、风险也不容忽视。合理地对待转基因食品,不仅需要公众对转基因知识有 更深了解,媒体引导人们客观地认识转基因食品,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 食品;也需要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风险控制研究, 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检测方法研究:更需要政府部门建立健全的转基因食品 相关法规,可以在综合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下,建立转基 因食品标识体系,建立转基因食品追溯体系,加大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 成一套标准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这样,以预防为主,最大程度地减小转 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隐患,使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更好的造福人类。 五、参考文献 [1]敖灵.科学认识转基因食品U].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55(03):86-88. [2]余舒斐.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与管理U]现代食品,2018(21):73-75. [3]王晨宇.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分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2:82-84 [4]张启发.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6. [5]胡杰,逯敏慧我国农业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技术U].农业与技 术,2019,39(08:13-14. [6]姜媛媛,王宇楠,李滟景,冯君,高婷,马莲菊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流及风险研究进 展[].贵州农业科学,2018,46(12:29-32. [7]郭利磊,朱家林,孙世贤,闫硕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基因漂移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的研究和管控.作物杂志,2019(02):8-14. [8]周伟.试论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利用农业转基因技术U安徽农学通 报,2018,24(14:134-136. [9]袁远.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研究U]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 报,2019,1701:71-74. [10].思维上的困惑一一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问题).吉林农业,201913):22-25 [11]崔宁波,郑雪梅.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江苏农业科 学,2018,46(23:1-5 [12]祁潇哲.加强粮食收储环节转基因质量安全监管探讨)粮油食品科 技,2018,26(05:58-62. [13]魏群,程燕.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法律思辨一一强制标识还是自愿标识U法制 与社会,201908):23-24. [14]章晓婷.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法制博 览,2018(20:30-32
在转基因食品的销售环节中,可以借鉴欧盟和日本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详细 的法律规定,监检测出的转基因成分的比例,使执法部门执法时可以量化操作。 另外,还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建立健全的强制标识法规,并且坚持可追溯性 原则。应建立公开信息查询平台和完善的追踪机制,有利于快速识别危险源并迅 速做出危险应对,若有事故发生,完善的追踪机制,可有利于后续追责工作的开 展。完善的追踪机制,应当包含研发过程中的研究资料和研究结果,应详细记载, 以备查阅;生产过程 中,生产者应记录下所用原料的来源以及去向,食品加工时, 每一批产品的流水线负责人基本信息等,以备查阅;销售过程中,销售者也应记 录所有产品的来源和去向,以及每一销售地区的负责人信息,以备查阅。 对于转基因食品,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性评估,以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关注度仍在持续上升,转基因作物依靠它高产出、营 养改善、抗病虫害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转基因食品究竟会带来怎样的 危害至今仍无法科学证明,且可能需要长期的研究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其潜在的 危害、风险也不容忽视。合理地对待转基因食品,不仅需要公众对转基因知识有 更深了解,媒体引导人们客观地认识转基因食品,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 食品;也需要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风险控制研究, 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检测方法研究;更需要政府部门建立健全的转基因食品 相关法规,可以在综合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下,建立转基 因食品标识体系,建立转基因食品追溯体系,加大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 成一套标准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这样,以预防为主,最大程度地减小转 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隐患,使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更好的造福人类。 五、参考文献 [1]敖灵.科学认识转基因食品[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55(03):86-88. [2]余舒斐.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与管理[J].现代食品,2018(21):73-75. [3]王晨宇.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2):82-84. [4]张启发.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6. [5]胡杰,逯敏慧.我国农业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技术[J].农业与技 术,2019,39(08):13-14. [6]姜媛媛,王宇楠,李滟景,冯君,高婷,马莲菊.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流及风险研究进 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12):29-32. [7]郭利磊,朱家林,孙世贤,闫硕.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基因漂移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的研究和管控[J].作物杂志,2019(02):8-14. [8]周伟.试论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利用农业转基因技术[J].安徽农学通 报,2018,24(14):134-136. [9]袁远.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 报,2019,17(01):71-74. [10].思维上的困惑——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问题[J].吉林农业,2019(13):22-25. [11]崔宁波,郑雪梅.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江苏农业科 学,2018,46(23):1-5. [12]祁潇哲.加强粮食收储环节转基因质量安全监管探讨[J].粮油食品科 技,2018,26(05):58-62. [13]魏群,程燕.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法律思辨——强制标识还是自愿标识[J].法制 与社会,2019(08):23-24. [14]章晓婷.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博 览,2018(20):30-32
[15]刘靓莹.网民关注视角下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粮食科技与经 济,2018,43(07):28-32. [16]陈莹莹.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8(04:121-127+191 [17刀胡昱萱,田璐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管控措施U.食品安全导 刊,2019(03:63-64
[15]刘靓莹.网民关注视角下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 济,2018,43(07):28-32. [16]陈莹莹.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8(04):121-127+191. [17]胡昱萱,田璐.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管控措施[J].食品安全导 刊,2019(03):63-64